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槐爽快地应下,又说了晚间梁湛、周益安来王府的事。
薇珑思忖片刻,“我以前每次出门,你安排的侍卫都是固定的么?”
“这是自然。”
“周益安前来的时候,你让他们留心打量,说不定有印象。”薇珑又吩咐荷风,“知会琴书、安亭,到时候让她们也去看看。”
琴书、安亭自幼与外院的几名侍卫一同习文练武,是父亲特地为她精心培养的两个得力之人。前世没有这两个丫头的话,被人生生掳走、暗杀的事情都少不了。
如果周益安都没见过她,就算再想娶高门女子为妻,也不可能暗中做了那么多手脚。
应该是在什么场合见过,他又没表明身份,自己就没留心。
·
薇珑并没想到,今日就会见到梁湛和周益安。
梁湛、安平公主和周益安先后脚来到平南王府。
安平公主是皇帝膝下第五个女儿,与梁湛一母同胞,今年十六岁,婚事未定。
皇帝对膝下的儿子满心嫌弃,对女儿却特别宽和,婚事算是由女儿自己决定,不满意就作罢,绝不勉强。
安平公主与薇珑并无交情,她与柔嘉公主面和心不和,连带的也不喜与柔嘉亲近的人。这次做不速之客,是兄长要她帮忙。
见礼落座之后,安平公主解释道:“新得了一架古琴,想送给柔嘉公主,却担心眼拙,就想请黎郡主帮忙看看,若是需要调音、换弦,还要劳烦郡主。”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一向性子急,听说皇兄要来府上,便跟来了。还请王爷恕我失礼。”
“无妨。”黎兆先笑微微地望着安平公主。
安平公主笑道:“王爷若是同意,我便去内宅与郡主细说。”
梁湛站起身来,笑得温文尔雅,“母妃也有几句要紧的话,要我替她请教郡主,不知……”
在一旁坐着的周益安听了,面色微变。
黎兆先摆一摆手,“二位都是金枝玉叶,只管安坐,等小女前来问安。”继而吩咐下去。
·
薇珑来外院的一路,所思所想,都关乎前世。
前世的安平,出嫁之前,一直都是梁湛、周清音的爪牙,不足畏惧,只是惹人嫌恶。那样尽心尽力地帮衬兄嫂,也没落到好处:二十岁出嫁,嫁的人是千里之外的封疆大吏、梁湛的党羽。厌烦那男子,却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出嫁。
对于梁湛,她能想到的,只是父亲、唐修衡和自己的劫难,还有她引以为耻的长春苑。
唐修衡太了解她,摄政之后,将长春苑夷为平地,拔掉了她心头那根刺。
凌迟处死梁湛,其实不符合他的作风,他更愿意让憎恶的人生不如死。有此举,只是为了让她走得安心。
梁湛带给她的骂名,唐修衡用了很极端的方式:朝堂之上,官场之中,不得诟病摄政王妃,百姓、官宦之家的下人可检举官员,只要属实,可得良田千亩、白银万两,被检举的人,与梁湛同罪,凌迟。
黎郡主、前康王妃、摄政王妃,成了人们话题里最大的禁忌。
的确,太决绝,太残酷。可那样的唐修衡,是谁造就的?
薇珑进门之前,停下脚步,转头望向围墙之上四四方方的那片天空。
冬日的夜来得特别早,暗蓝色的空中,可见寥落的几点幽冷星光。
寒风刮在脸上,如同温柔又残酷的刀,缓慢、坚定地侵蚀着肌肤。
静立片刻,那份寒冷让她呼吸艰难,透不过气。
太冷了。
她闭了闭眼,转身步入暖阁。
依次见礼之后,薇珑落座,不能忽视落在自己脸上的一道视线。
她没掩饰自己心头的不悦,蹙眉回望过去。
是梁湛。
这时候,他那双凤眼分外明亮,目光柔软、迷离,唇畔噙着喜悦的笑。
薇珑挑了挑眉,予以不屑的一刻凝眸,转头与安平公主寒暄。
梁湛不以为意,唇畔笑意加深。
她是那么美那么单纯的女孩。
看到她的感觉,就像是小时候的除夕夜看到瑞雪纷飞的感觉,温馨、美丽、纯净,心海得到平宁。
为何直到今日才得以相见?
他只怪自己来得太迟。
薇珑移步到案前,检视安平那架古琴的时候,梁湛踱步过去,语声轻柔:“母妃近日诸事不大顺心,疑心所在的宫苑被人挡了吉兆,想请郡主帮忙看看风水。”
薇珑看都不看他,语气淡漠:“那是钦天监的事,臣女不敢领命。”
梁湛笑若春风,“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为人儿女的,即便是明知长辈的心思不可取,也想试一试,聊表孝心。”
孝心?你所谓的孝心,是能对生身父亲下毒手。薇珑心头冷笑,抬手拨动琴弦。
室内响起古琴悦耳的声响。
薇珑不搭理梁湛,转头对安平公主道:“好琴。公主可安心了。”
“是么?”安平公主留意到梁湛神色不同于平日,眼神戏谑地睨着他,与薇珑寒暄,“我与母妃一样,遇到郡主在行的事,只想请你帮衬,还不是信不过别人。听你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了。”
薇珑温和一笑,转身对黎兆先行礼,“若无别的吩咐,女儿告退。”
黎兆先笑着颔首,“回去吧。”
安平公主并不在意。横竖只是帮兄长的忙,黎郡主又是柔嘉公主的好友,肯对她做足表面功夫才是奇事。由此,她也就当即道辞。
本来就是三名男子饮宴,她虽然是不需顾忌男女大防的公主,在场总归是让几个人都不自在,还不如早些回宫里。
黎兆先自然不会挽留,命人礼送出门,之后,他发现周益安脸色很差,时不时眼神复杂地看向梁湛。
三个人年轻人和女儿的一言一行,他都留意到了,不难看出每个人的心思。
他微微一笑,神色如常地待客,对周益安的态度分外亲和。
周益安的面色渐渐恢复如常,酒足饭饱之后,与梁湛同时起身道辞。
马车走出去一段,梁湛命人拦下了周益安的马车。
周益安走到梁湛马车前面,恭声道:“王爷有何吩咐?”片刻后,车内传来梁湛温煦的语声:
“我明日进宫,请父皇为我与黎郡主赐婚。你该看得出,我对她一见倾心。”
“……”周益安惊怒交加,瞪大了眼睛,手握成拳。
梁湛撩开车帘,对周益安晃了晃食指,“说什么、做什么之前,想一想周家满门。当然,你若可以不顾一切,我也愿意奉陪。”
“可你明知道,那是我的意中人!”周益安从齿缝里磨出这句话,脸色铁青。
“你?”梁湛悠然一笑,语声柔和,“今日之前,黎郡主不曾见过你。或许,明日你可以与我争一争。”
“……”周益安怒极反笑,“我不能如愿,你也休想!黎郡主不同意,皇上就不会赐婚!”
“凡事都要有个开端。请求赐婚,只是让京城的人知晓,黎郡主是我的意中人。”梁湛扬眉一笑,继而放下车帘。
第16章 梁湛(下篇)
薇珑回房的路上,琴书赶来通禀:
“奴婢见过周大公子,不止一次,就在您偶尔前去的墨香阁。只是,奴婢以前一直以为,他是墨香阁的伙计。”
墨香阁是售卖笔墨纸砚的铺子,薇珑偶尔会亲自去那里挑选一些物件儿。
周益安扮成伙计的样子,不止一次近距离地打量、交谈。薇珑回想着周益安的样貌,试图将这个人与以往见闻联系起来。可惜,做不到。
自己这算不算没心没肺?她按了按太阳穴。
回到从小到大居住的兰园,薇珑坐在书桌前,视线落在象牙柄的裁纸刀上。
这是唐修衡上次带来的另一样礼品。
这把裁纸刀,她有些印象,不出意外的话,是在墨香斋见过。
当日如果她不明白他的言语,那么,他会针对诸事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并且会提醒她,去墨香斋的时候要留心。
她唇角上扬成愉悦的弧度。
·
这一晚,宫中大总管刘允收到了一封密信。
刘允看完之后,把信烧掉,吩咐心腹几句,转回到御书房,如常服侍在皇帝跟前。
晚膳后,一名小太监使眼色请刘允到门边,低声言语两句。
刘允不动声色,笑呵呵地从奉茶的宫女手里接过茶盏,送到皇帝手边。
皇帝问道:“方才嘀咕什么呢?”
刘允恭声道:“是奴才多事。听闻安平公主傍晚出宫去了平南王府,奴才担心公主往返路上出岔子,便叫人留心些。”
皇帝一笑,“安平去找薇珑说话了?”
刘允讶然,嘴里却道:“啊对,的确如此。”
“嗯?”皇帝睨着刘允,“你知道些什么?如实道来。”
刘允身形又矮了三分,“奴才并不清楚原委,只听说安平公主是临时起意,与端王一同去了平南王府。今日周家世子也去了平南王府,奴才就想着……”他语声里有了些许笑意,“安平公主已过及笄之年,姻缘总是不顺心,或许是平南王与端王想做牵线的月老……”
“胡说八道。”皇帝斥道,“皇室的事,平南王向来不肯理会,更何况今日才赶回京城。”
“那……”刘允笑呵呵地道,“应该是端王想撮合安平公主与周家世子吧?端王一向待人宽和,尤其愿意帮衬有情人,先前不就想成全周家大小姐的一片痴心,要为周大小姐与唐侯爷保媒么?”
“周家世子,安平;周大小姐,临江侯。”皇帝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安平的婚事,难道不是朕与皇后做主?临江侯的婚事,朕几次要赐婚都不行,他端王却能保媒?”
刘允避重就轻,“唐侯爷并不想与周家结亲,只是周家心诚。前几日,林公子去唐府的时候,恰好遇见周公子亲自上门为妹妹提亲,唐侯爷当场回绝——奴才这两日听贤妃娘娘提起过。”顿了顿,又没心没肺地道,“依奴才看,周大小姐定是对唐侯爷一见倾心,周家才做到了这个地步,难怪端王爷要成人之美。这事情要是成了,不就是一段佳话么?……”
刘允越说越高兴,皇帝越听越生气。
是周大小姐对唐修衡一见倾心,还是周家垂涎唐修衡手中的权势、军中的威望?
梁湛这样帮周家在裙带关系上下功夫,为的是不是得到周国公和唐修衡的扶持?
皇帝喝了一口茶,“明日一早,传口谕给端王:他近来劳心劳力,甚是辛苦,不妨在府中好生歇息一段时日,年前不必进宫请安。”
刘允显得很意外,“……是。”
“这些闲事,你不妨命人多加留心,如实禀明。”
刘允躬身称是,大着胆子问道:“皇上的意思是,奴才连唐侯爷一并留心着?”
皇帝横了他一眼,“留心他做什么?当他与那些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货色一样?混帐东西!”
刘允慌忙跪倒告罪,心里却是长长地透了一口气。
他甚至不知道是谁在要挟自己,但是很明显,那个人不希望平南王府和唐府这一类清贵之家、忠良门第引起皇帝的忌惮。
假如皇帝忌惮这样的门第,那他日后要做的事情会多上几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