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又走到里正身边,低声道:“还有贵明叔,烦你老跑一趟了,之前俊生在家酿了好酒,前些日子我才看到,赶明儿给你老送去。”
这件因为余狗子的小心眼引发的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结局是,王桂花母女俩灰溜溜地回家,婉娘毫发无损地去牛二叔家,村民们看了戏过后各做各的去了,里正见事态没发生到很严重的地步,并且可能还能得到一瓶俊生酿的好酒,安心地回家了。
不过,这件事的后果可是没有那么简单的。
首先,村民们对婉娘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大家都觉得这闺女乖巧文静,任劳任怨,现在大家都觉得这妇人好凶,不是像王桂花那种乱撒泼,而是一种直接让人拜倒的凶悍。
接着是,余狗子家,除了比较正派的狗子爹和不相信婉娘变化的余家二女儿余秋月以外,那另外的母子三人都对婉娘有了阴影。
其中王桂花最甚,她被整治了两次,尤其是这次,被婉娘的气势吓到了。
余春花稍微好点,觉得自己之所以怕,是因为周围人都帮婉娘,婉娘人多势众,单独遇上的话,她应该是不会怕婉娘的。
余狗子只是看娘和大姐的样子,觉得婉娘有点凶而已,但那是因为没有遇见二姐,所以狗子心中还在算计着什么时候求了二姐帮自己报仇。
从那件事情过后,周围村的那些个爱八卦的妇女们,也是知道了凤凰村的张婉娘不是好惹的了。
这也渐渐地跟清水镇里那媒人大娘说的凤凰村的张婉娘没那么温柔贤淑相应和了。
这也是婉娘悍名初显,从此之后婉娘在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过,这些婉娘都是不清楚的。
婉娘家的屋子在山脚,离村里还是有距离的。
就连离她家最近又跟她家交好的白三婶也只是来跟何氏说了说,不过也说婉娘这样挺好的,家里没男人,婉娘凶一点,以后来欺负的人也少一点。
何氏觉得白三婶说的是那个理儿,所以也没说过婉娘什么。
这天,离婉娘种菜已经半个月过去了,地里的菜也可以吃了。
婉娘看着一片绿油油,心情十分的好。
所以,婉娘决定晚上吃点好的,于是带着小叶儿去村中张屠户家买点肉。
一路上婉娘遇见了很多村民,有的是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比如白三婶之类的,有的却是避之不及,比如李氏之类的。
“娘亲,我觉得这些婶婶们怪怪的!”
叶儿在见到同王桂花交好的李氏等人对婉娘的态度后,不解的问道。
“哪有?我怎么没发现!”婉娘笑着说道。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觉得她们跟以前不一样。”小叶儿皱着眉说到。
婉娘笑呵呵地点着小叶儿的小脑袋说道:“你呀!脑袋这么小,想这么多干什么?我们只要记住谁对我们好就是了。那些对我们不好的人,我们就不要去在乎了,那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生命!”
这一不小心,婉娘又开始教起小叶儿来。
教育无处不在啊!
“嗯!”小叶儿想想也是,点点头答应道。
走到张屠户家,门口一个妇人正在打扫院子,见是婉娘,忙热情地招呼,这可是村里新晋的狠人啊,不能怠慢的。
“哟!这不是婉娘嘛!咋得?买点什么肉啊?”
“张大嫂一个人在家啊?大哥出摊还没回吗?”对于别人善意的热情,婉娘一向都是回之以热情的。
“是哩!不过今天是全子在摊上,你张大哥是去县里了,我家那小子现在去县里念书了,我让你张大哥送点东西去!”
一说起这个,张大嫂就十分的自豪,初夏的时候,镇上的先生说他家的娃很聪明,去县里读书比镇里好,刚刚先生有位朋友在县里的书院里当先生,所以就推荐去了。
张大嫂现在是逢人就要说说,毕竟这是一个崇尚读书人的年代。
张大嫂姓刘,嫁到凤凰村快二十年了,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着老爹杀猪卖肉,小儿子就是专心的读书,一家其乐融融的。
“呀!那可是恭喜张大嫂了,这以后小山子给你考个功名回来,你和张大哥就可以歇歇了,当当老爷太太,享享清福了!”
好话谁都会说,所以婉娘一张口就是一串吉利的话。
“嘿嘿,瞧你这张小嘴!”
这张氏正高兴着呢,不想小叶儿也跟着来了一句。
“婶婶,我山子哥哥是要跟幺外公一样当秀才了吗?”
这下子张氏可是笑得合不拢嘴了,一下抱起小叶儿,笑道:“真是跟你娘一样,有张巧嘴儿,走,婶婶去给你拿糖去!”
婉娘跟着两人进屋去,本来张屠户留在家中的肉就很少,大多数都是拿到镇上去卖。而村民们平时很少吃肉的,所以张屠户留在家中的就不多了。
刚才听到小叶儿说起幺外公,婉娘这下才想到,这个村里还有正经的血缘亲戚啊!
☆、020 张家成员
张屠户并不是婉娘所在的张家之人,这个村中除了张屠户这个姓张的之外,其他姓张的都算是婉娘的血缘亲人。
婉娘在脑中搜索着关于张家的记忆。
张家除了已经被赶出家门的婉娘一家外,还有十几口人。
大家长张云,婉娘的爷爷,今年再过几个月都要六十了。奶奶王氏,也差不多五十多岁了。两个老人一共有四个孩子三儿一女,算不得多,也算不得少。
婉娘的爹是老大,叫做张大光,二叔张大明,三叔张大正,最小的姑姑张大春。
儿子的名字寓意光明正大。
这样一想,婉娘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个哥哥,叫做张成虎,在爹重病的时候被爷爷推出去当兵去了,婉娘深深怀疑,自己的爹是被爷爷这一举动给气死的,还有就是自己的爹不是爷爷和奶奶亲身的。
不然怎么可以把爹唯一的儿子送去送死,爹一死,又把自己和娘赶了出来,让她娘两个弱女子自生自灭。
其实村里可以用银子买去参军的名额的,可是家里的银子都送三叔念书了,当时恰逢三叔考秀才,二叔家全家都不愿出人,说的话明里暗里都是说家里的银子都给大哥看病和三弟读书了,自家没占便宜,所以这次所出的参军的人他二房是不打算出的。
这下爷爷没法了,他偏心三叔,况且三叔还未成亲,所以就让自己的爹和大哥其中一人去。
大哥见爹病得厉害,所以就被逼无奈地去了。
婉娘知道,当时爷爷是有银子的,就算交了五两的人头费,剩下的三叔考试也够用了。可是爷爷就是舍不得。
那年冬天,其他村去参军的人有因伤残回来的,何氏跑去问自己儿子的情况,那人说是张成虎牺牲了。
这消息一下子全村就知道了。
张大光知道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去世后,何氏和婉娘在张家过了几年不像日子的日子后,就背着克夫克子和克夫克凶的名声被张家赶出来了,直接在族谱上划去了她们娘俩的名字。
至于张大光和张成虎,因为已经去世了,倒还是在族谱上的。
不参杂原主的记忆的话,婉娘的心中,张家是没有一个好人的,但也不全是坏人,还有一些冷漠的人。
婉娘这一辈中,二叔家有二子一女,三叔家一子一女。二叔家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成亲生子了,就只有女儿还未出嫁。三叔的两个孩子都还小。
小叶儿这一辈,二叔家有三个孙女一个孙子,三叔家还没有。
因为这几年张家对何氏和婉娘的过分冷漠,所以婉娘也没有关注张家的动态。
反正她心里是不会认他们的,这种自私自利,冷血无情的人,婉娘是一点都看不上的。最好是不要来找她和她娘的麻烦,不然有他们好看的。
婉娘通过原主的记忆得知,张老爷子是个十分霸道的人,家里什么事情他都是说一不二的。最怕的人是小叔,最不怕他的是二叔。
奶奶王氏是个没有主见的地道农家妇女,一切都听爷爷的。
二叔是个十分狡诈的人,万事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因为三叔考了秀才,所以硬是央着张老爷子送自家的两个儿子上学堂。那时候张大光还没死,张成虎还没参军。
二婶罗氏,在村里的名声跟王桂花和李氏有得一拼,可以说是张家的一根超级搅屎棍,婉娘和何氏被赶出门,她在其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叔是个自命清高的读书人,对一切俗事都不管,反正家里的老爷子会为他扫清一切障碍。
三婶是王氏娘家的堂侄女,但跟王氏的性子不同,及其有主见,看不上张家一家土里刨食,撺掇着不问“俗事”的三叔住到县里去了。
二叔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张成远,一个叫张成逸。女儿叫做张娴娘。
张成远今年二十,读书没读成,成日里游手好闲,最是喜欢占人便宜。娶妻崔氏,跟张成远一个德行。
两人育有一子两女,两个女儿是双胞胎,分别叫做蓉蓉和英英,四岁。儿子叫做张宝宝,二岁。
张成逸今年十七岁,已经考过了童生,就等着明年当秀才。比起三叔张大正来说,更加的“读书人”,娶了地主家的女儿袁氏。
两人育有一子,因为这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婉娘就不知道他家儿子的名字了。
张娴娘今年十五岁,跟婉娘长得有五分相似,所以还是很美的。只是心肠不好,总是觉得婉娘过得不好她才心情好。一心想要飞上枝头,所以已经十五岁了,还没有订下亲事,等着张成逸考上秀才了她才打算定亲。
至于三叔三婶的孩子是个什么情况,婉娘是没有记忆,甚至没有见过的。
不知为何,婉娘想起这些事情心中很是难过。心中抽痛。
特别是脑海中出现的画面,那个躺在床上病重的男人温柔地跟他说:“婉娘,爹对不起你,还有你娘和你哥哥。可是婉娘,要好好地活着,人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
还有另一个画面,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子,在她生日的时候,从镇上回来后悄悄地把她带到角落,给她两根头绳,然后认真的说道:“妹妹,现在哥哥就只能给你买这种头绳了,等你长大了嫁人的时候,哥哥定要去镇上最好的店里给你制作一套漂亮的头面,让我妹妹风风光光嫁人!”
婉娘前世是跟爸爸一起长大的,所以很能感受到这浓浓的情谊。不过前世的父亲也是早逝了。
至于哥哥,脑海中那阳光的笑容,认真的双眼,让婉娘很是想要拥有这样一个哥哥,可是她来得晚了几年。要是她早十年来,一定不会让这么好的人就这样牺牲的。
这时,张大嫂已经抱着小叶儿从里屋出来了,见婉娘神色不好,想到刚刚小叶儿提了张家的人,于是忙关心地问道:“咋啦?是不是知道你爷爷,哦,不,张老爷子一家要回村了心里害怕!”
☆、021 二婶挑衅
婉娘问道:“张大嫂,他们一家去哪儿了?我这最近还没见过哩!”
“呀!妹子你不知道这事儿?”张大嫂惊讶道,这事前阵子可是在村里热闹了好大一阵子的,村里就没有不知道的。
“额。”婉娘尴尬,解释道,“我这不前阵子身子不好吗?再加上我家在后山脚下,我也没怎么打听他家的事情。”
难怪!张大嫂心中恍然。
“还不是你三叔,张家的那位秀才,之前说是捐了一个官,喜庆着呢!就让你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