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媳妇儿这样的话,更是憨憨的笑着。
林素坐在一旁,无语的摇头。
感情连七去了京城,她来这北崴子沟,照样还是能吃狗粮。
得,吃着吧,多多益善。
一把瓜子磕完,戴亮也终于找回了“智商”。
给林素续上茶水后,说:
“妹子,来年咱们这还种芍药吗?”
林素笑着颔首,喝了口水,道:
“芍药肯定要种,再种些龙胆草、黄芪、紫藤……反正成片种,那样一开花就特别漂亮。而且这些都是药材,北方药铺不收,可以让商队运到南方药铺那边。销路不用担心。”
夫妻俩听到这话,都不住地点头。
今年的芍药真是让他们尝到甜头了。
来年再多种些东西,到了开花时,又能吸引不少人。
宋金花剥着松子,感慨的道:
“妹子你是不知道,刚开始我们来的时候,这边可破了。除了官道是青石板的,其他全都是土路。”
“你哥他们找村民过来盖房子,中午不是管顿饭嘛。好家伙,两大锅米饭啊,全都造了!有的还没吃饱。”
呃……
林素听着咧嘴,也觉得不可思议。
想当初刚到这儿的时候,日子过得也挺苦。
可照她刚才说的比比,貌似她那会儿都算甜的吧。
“后来,我就有经验了。用高粱米跟大米两掺,焖三锅饭,也算省些细粮。客栈盖完剩了些料,荆帆就张罗给他们村修路。”
“路修完,又把田埂加固,河沟两旁也稍微修缮了下。今年的雨季,庄稼才算没被冲。说来说去,这村就是没有挑梁的。”
林素听了蹙眉,看着她纳闷的道:
“没有里正吗?”
“里正?”宋金花笑着撇嘴,把剥好的松子仁递给林素又说,“谁愿意做这地方的里正啊。要啥啥没有,收税粮都费劲。”
戴亮“呵呵……”轻笑,挠挠后脑勺,说:
“妹子,我现在是这北崴子沟的里正。”
“……啊。”林素木讷的点头,显然不是很相信。
宋金花叹口气,拐着枕头,开口说:
“不做不行,那镇长说了,要在这盖客栈,就得做里正。”
“哎哟,这还带赶鸭子上架的?”
“没法子,村里没有荒地啊。”宋金花摇头补充,“就是咱们现在这个客栈,都是重新收拾出来的地。原来的荒地,都让村民占了,人家也不给啊。”
林素听到这里,能想象到他们当初有多难。
看着戴亮,心疼的道:
“三哥,辛苦你了。我知道,你肯定遇到不少麻烦,当时我还不在,都是你跟嫂子。”
“说着干啥。”戴亮不在意的摇头。
手自然的搭在媳妇儿的腿上,一下一下揉捏。
“有荆帆老弟在,我也就跟村民打交道。他是最累的,官府,镇上,全都一个人跑。”
“那不一样啊。”林素感慨。
荆帆就是做这个的,虽然不容易,但他有经验、知道怎么做。
可村里不一样,更何况他们还是外来的。
这地方的农村有多排外,她可是亲身体验过。
“现在怎么样?还有什么难处吗?”
戴亮点点头,没有隐瞒的说:
“荒地收不回来,学堂盖不上,我急啊。”
“可不是,自打妹子把那笔银子派人送来,你哥就开始张罗。可这……这些村民不仅不给地,还不给税粮。今年因为是佃地,所以税粮都是咱们这边出,可来年呢?”
林素明白宋金花的意思,可学堂必须要盖,一定得盖。
这个村已经在辽东府都挂名了,若她真能把村子带起来,绝对会锦上添花。
微眯着眼睛,林素吃着瓜子,淡淡的道:
“亮子哥,荒地的红契你办了吗?”
“那家不给挪地,我咋办啊。”戴亮无奈。
宋金花躺够了,起身看着林素也道:
“是啊妹子,这个真不怪你哥。当初要盖学堂,那家儿子、媳妇儿直接把老太太放地里,大家动手都不敢啊。”
“这么浑?”林素无语。
没见过这么霸占地的。
为了那点荒地,不惜把自己的老子娘扔那阻拦。
这算什么事儿啊?!
“可不是,那就是个泼皮、无赖。他媳妇儿也是个碎嘴。本来家里穷,寻思让他两口子都过来上工,赚些钱改善下日子。”
“可谁曾想这小子偷奸耍滑,媳妇儿更是家长里短。后来没办法,就把他们两口子都给辞了。这回村讲究的,真是让人无语。”
林素太明白这样的情况了。
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算了,跟他们两口子没必要置气,你还怀孕呢。”戴亮忙不迭劝着。
林素看着他,想了下,问:
“亮子哥,你是怎么想的?这书院还盖吗?”
“盖啊,能不盖嘛。”戴亮忙不迭颔首,“我寻思来年春天不让他们种了,若是不同意,我也不怕丢人,直接去县里请县衙的人过来。”
“他们在村里浑,见到县里的人肯定不敢。到时候开春好好盖一个,让县令帮忙找夫子,咋也得把书院盖起来再说。一万多两银子呢。”
第581章 农心计
林素见他已经都打算好了,便没再跟着掺和。
反正她看结果,过程这些不重要。
只不过……
“三哥,那么多银子,你存钱庄了吗?”
“那得存啊。”戴亮忙不迭点头,“那老多银子,放在家里哪敢放心。”
林素闻言,人均不接,直接“噗嗤——”笑出了声。
宋金花也抿唇上扬嘴角。
戴亮有点儿不好意思,清了下嗓子,喝茶。
突然想起兄弟,忙又开口问:
“对了妹子,你回来的时候看到四喜跟五乐没?他们俩……咋样了?”
“三哥、嫂子放心,他们俩挺好。”林素笑着回答。
宋金花想到两位小叔子,轻叹口气,追问:
“那……没跟你说些什么吗?他们……他们……这次回来,可有……”
“没有。”林素笃定的摇头。
都不用把话听完就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戴亮长叹口气,不住地摇头——
“沉心了,这是沉心了啊!”
林素也不想隐瞒,轻笑着道:
“三哥,他们俩是有点儿难受了。不过你放心,大面肯定过得去。我觉得不往回捎东西也没啥,地、房子都在老家,就老爷子一个人,能吃多少啊。”
“说是这么说,可是……”
“三亮,不是我说你,你就是想得多。”宋金花撇嘴,“妹子说的不是实情吗?咱分家,几乎就算没分。地在一起,房子也没有,你说咱有啥了?”
“现在咱们来了这北崴子沟,自打来了,你大哥试问一句还是送过啥?我不是挑理儿,我就是觉得……分家这二年没少往回拿,可换来的呢?”
“你看你看,你说这个干啥。”戴亮轻斥,用眼神提醒媳妇儿,屋里还有一个人呢。
宋金花翻个白眼,破罐子破摔的说:
“怕啥,妹子是外人吗?咱家啥事儿瞒过妹子。你别忘了,如果不是妹子找的郎中,咱俩现在还绝后呢。”
林素眼瞧着夫妻俩要吵架,忙不迭开口劝阻:
“哎哟哟,这是干啥啊!好端端的唠嗑儿,咱都别扬沙子啊。三哥,孝不孝顺咱心里明白就好。四喜、五乐那边都说了,年前会给送封信,问候一下。”
“你这边也写信吧。我做为外人没法说啥,可你们唤我一声‘妹子’,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说下我自己的理解。大哥一家四口,加上老爷子,总共就五口人。”
“家里的地、房子,都是大哥再种,秋下收了粮食,你们也不要,难道不够吗?三哥孝顺,想表达心意,那除了写信之外,给老爷子做身衣裳,可以不?”
“那中,那有啥不行的,我一会儿就做。”宋金花忙不迭说着。
从这送东西回新站屯,两天就够了。
她一会儿就把布裁出来,晚上添点儿黑就行。
戴亮听着媳妇儿的话,抻了好几下,才终于开口说:
“光给咱爹做,还有俩孩子呢啊。”
“咋,我还把你大哥、大嫂的也做了呗?”宋金花实在忍不住,炸毛了。
“三亮你别忘了,你娘没的时候,你大哥、大嫂都干嘛了。我也是真傻,一直都以为他们俩不错。”
“可真正到了用钱、办事儿的时候才发现,你们哥四个绑一块都不如你大哥。我现在都怀疑,那毒妖露是不是你嫂子都知道。”
戴亮“猛”地抬头,张着嘴,但却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林素听到这里,伸手拽了下宋金花,问:
“嫂子,难道出殡那天……有什么不对劲儿吗?”
“你不知道?”
林素无辜的摊手,耸耸肩、摇摇头,说:
“我真不知道,谁也没说啊。五乐就只是说戴妮被休了,在小凤山出家,其他什么都没提。”
宋金花听到这儿,冷笑着摇头道: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哥几个都一样,都愿意逃避事实。”
讲道理听到这儿,林素是该回避的。
不过小妮子是真好信儿,尤其是戴家的事情。
她穿越过来,跟凌慕川两个光棍。
没有家人,没有亲戚,没有妯娌啥的。
每天只是两个人的小日子,一日三餐,偶尔撩情。
但戴家不一样。
别看是农户,可每天上演的戏码,几乎就是真实版的宫心计。
不对,是农心计。
从戴妮到戴母,再到戴家大嫂。
说实话,她是没看出来戴家大儿媳有问题,但刚才宋金花这话说完,还真是有点儿觉得不可思议了。
宋金花冷“哼”着瞪了眼戴亮,然后叹口气,道:
“我婆婆没过世之前,卧炕了几天。我们得到信儿,荆帆就让我们走了。跟老二家前后脚,到家以后他大嫂就说这没钱、那没钱。”
“老二出的棺材板,老三出的装老衣。老四、老五回来,老五掌勺做饭,老四负责买肉、买鸡。大房一个子儿没掏,接的东西,都在老宅放着……”
宋金花说着心里的不爽,林素再旁听着,也是无语至极。
接礼是他的,办事儿不出钱。
换做是谁,都不可能高兴,别说是亲兄弟。
没有这么玩心眼儿的。
“……好不容易老人入土为安,五七的时候,他嫂子突然就问妮儿,为啥老要钱。那个时候,妮儿已经被休了,现在想想,难道不是她故意的?”
“咋就故意了啊。”戴亮还想为自己家圆一圆。
不过宋金花是真不给他机会,重重“哼”了一声,道:
“咋就不是故意的?她不想养小姑子,趁着你们哥们都在,把事情挑明了,难道不对吗?现在好了,人在庙里做姑子,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你们哥四个天各一方,平常就靠信来保持联系,老宅那边逛过你们吗?你大嫂问过你们吗?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护着,护着!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果然,孕妇情绪来得快。
戴亮一看媳妇儿哭了,顿时麻爪。
赶紧把人搂在怀里,认错的说:
“你看,我没说啥啊,你别哭了。不给就不给,咱留着自己用,你别哭了,啊!”
林素看着他们夫妻俩的样子,也没法劝,就在一旁看着。
说起来,这事儿还是她引起的,多少有些尴尬。
好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