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素起身,听到如此夸赞的话,不好意思的摇摇头,道:
“牛副将谬赞了。小妇人也不过是秉承夫君教诲,赚钱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积了阴德,才能生意兴隆。”
牛广斌竖起大拇指,笑呵呵的撩袍坐下后,说:
“凌夫人请坐,有什么事儿咱们坐下细说。”
“是。”林素大方的坐下,动作较平常柔和许多。
韩澈把茶壶拎起,倒了三杯茶后,双手端起一盏到牛广斌面前。
牛广斌很给面子,也同样双手接过,然后抿了一口。
“好茶!”
“牛副将喜欢,一会儿走的时候让韩澈多给你装点。”
“不用不用,喝点儿就行。”牛广斌忙不迭丫头,“在下对这个没有太多要求,只是闻着香不香罢了。”
话说的很实在,而且口音也很熟悉。
虽然说话很有规矩,但林素总觉得……
“牛副将,问个题外话啊,你是……哪里人啊?”
“哦,在下辽东府吉昌县人。”牛广斌回答。
林素一听,顿时笑眯了眼睛,道:
“小妇人跟夫君是辽东府蛟河县人士。算起来,跟牛副将也是同乡了。”
“哎哟,那正经是同乡。”牛广斌热络的说着,放下茶杯,看着她又道,“既然是同乡,凌夫人我就有话直说了。”
“好,牛副将有什么就说,不用客气。”
见林素态度很不错,牛广斌缓缓点头,继续又道:
“是这样,你要加高这北关村的河堤,就要连南关村一起来做。之所以县衙迟迟不管,是因为这不是小工程,银子需要的太多。”
“在下听闻凌夫人曾自掏腰包修了路。修官道朝廷会赞赏,但是修河堤,朝廷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在下就想问一句,大关河跟小关河,都要修吗?”
林素听到这话,立刻明白为何关大海去找县衙的人,那边推辞不做了。
不是不做,是不能做、不好做。
微眯着眼睛,双手捧着茶杯,淡淡的道:
“牛副将,今年寺庙抢头香的事儿,你可知道?”
“那是自然。”虽然觉得她这话问的有些跑题,但还是点头了,“我人是在军营,但外面的事儿,都知道。”
林素听了颔首,放下茶杯,继续说:
“我听闻这事儿是七皇子所为,用所得的银钱盖学堂,让孩子念书。”
“是啊,此举大善,很好,很好。”牛广斌再次附和。
“既如此,小妇人自然也想效仿七皇子。只要牛副将这边能出人,小妇人便把料石等物备足,饭菜备好,只希望来年北关村不至于再受这样的苦楚。”
林素认真的话语,让牛广斌无奈的摇摇头。
“凌夫人,这雨是天灾,就算修了河堤,只能保证那一片百姓的房子不会被冲。可是这地,还是会泡啊。”
哦,明白了。
的确,那三天的大雨,小关河虽然是个定时炸弹,但家家户户的地,也被泡了。
用他们的想法就是,即便修了,地这边还是解决不了,也是徒劳。
可是……
难道就真的不做了?
素妞儿想了下,看着牛广斌,说:
“牛副将,我们可以找这方面擅长的匠人,让他们结合实际地段画出有效排水图。反正劳动军营的兄弟一次,不如就一次到位,你觉得呢?”
牛广斌蹙眉,没想到她会这么想、这么做。
真要按照她说的来进行,那银子可就……
“凌夫人,你这么算下来,钱可不少啊。”
“上次修路,圣上赏的金子还没动,应该够吧。”林素故作天真的说。
牛广斌知道赏了多少,看着她缓缓摇头,道:
“肯定不足。”
“那也无妨,我可以去拉赞助。”
“拉赞助?”牛广斌不解。
林素耸耸肩,丝毫不担忧的看着他,说:
“我会去县里、别的地方,找些生意上的伙伴。让他们也出点儿钱,这样就可以了。”
最好闹得动静越大越好,这样一来可就有意思了。
牛广斌隐约到了她的意图,微眯着眼睛,说:
“凌夫人跟陆将军关系不错,可是因为修路的事儿?”
“是的。”林素点头,“当初陆将军佩服小妇人的做法,所以让军营的人过来,都自备口粮,没让小妇人再破费。”
“哦,这点你放心,我们将军也是这么说的,一定不让夫人再破费。”
“既如此,军营能来多少人,什么时候到?咱们约定个日子,我好出去张罗钱。”
“七天之后!”
第421章 动静闹得越大越有利
牛广斌在客栈并没有用午饭。
跟林素把事情说定之后,就起身离开了。
林素把人送走,韩澈看着她,略有些担忧的说:
“夫人,你今年全面盖酒楼,手里的钱应该不够吧。”
林素没有隐瞒,点点头,道:
“你们主子那边还有一些,但是都给了这边,我就周转不开了。”
“那夫人莫不如就……”
“不行,话已经说出去了,我就必须要做。”
二人正研究,套房外敲门声传来。
林素蹙眉,一脸警惕的看着门外。
韩澈直接起身,把门拉开后侧身让开,说:
“进来。”
承影走进,来到林素面前,行礼道:
“夫人。”
“坐吧。”
“不用了夫人,属下说完就走。”承影摇头,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放在桌上,道,“这是风在上次替夫人送信时,特意让人去通知的七主子。”
林素看着桌上的银票,轻声问着:
“这是……沛霖的?”
“是。”承影点头。
“你们为何要告诉他?”林素不解,抬头瞅着站着的人又道,“我不记得让你们通知他啊。”
说到底,她连凌慕川都没通知,怎么可能会让人去告诉司徒昗。
“夫人请恕罪,风的确是自作主张,但也不得不为。主子有一个账簿,上面记录着所有月国境内各处存在的问题。北关村就记录在内。”
“这一出要修,动用的银子虽然只是十几万两,但真要拨下来,具体能有多少,并不知道。所以,一直都搁置,就缺一个可信的人来做。”
林素闻言笑了,看着他叹口气,道:
“你话里的意思……我是那个可信的人?”
“自然。”承影颔首。
这还用问吗?
她是堂堂六皇妃,也是开客栈的老板。
手里银子不少,自然不会缺这些,由她来做,最为合适。
“夫人可以把拉赞助的名堂搞得响亮一些,这样主子就能顺理成章的加入,六爷也可以掺上一脚。至于其他的,夫人不用管,一切会有专人去做。”
林素听了点头,心知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参与的人越少对她越有利。
动静闹得越大越热闹。
好,就这么办了!
林素想到这儿,看着他应下,说:
“行,这事儿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七天后军营会来人,你们三个注意点儿,别碰到。万一被认出来,不好办。”
“是,夫人放心,属下等都明白。”
事情说定,林素心情大好。
拿起桌上的银票数了数,整整八万两。
这笔钱可称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至于其他的,就看她自己张罗了。
首当其冲就是东郭旭光,接着便是赵英豪。
那小子暂时别折腾慕熟了,她得把银子弄过来,将这边修了。
到时候被宣传一下,她跟赵英豪也算是出名的大善人了。
到时候客栈、卤煮铺子的正面形象一立,对店铺的生意就是锦上添花……
……
三天后,武昌县彻底热闹了。
北关村的村民,五人一组,每组拿个募捐箱出去,大街小巷的游走。
一个记账,两个抬募捐箱,另外两个一个敲锣、一个说话。
说他们在大雨后的遭遇,说他们这些年的遭遇,说如今想到的办法。
朝廷这边不管,由暮宿客栈出资,帮他们修建河堤,但要修需要银子太多,不能让客栈都出了,所以他们就决定用这样的方法来筹钱。
一文两文不嫌少,只要能给就很好。
帮着北关修河堤,百姓年年能吃饱。
大恩不忘铭心间,留名世代不能忘。
等到工程全竣工,暮宿让你吃得好。
这套嗑儿是林素想出来的,都称不上是打油诗,只能算是俏皮话。
最后那句的意思就是,等河堤啥的都修好了,暮宿客栈会免费摆流水席三天,庆祝这一“壮举”。
北关村做了,南关村那边得到消息后,也派族长过来找林素,要求一起加入。
不能因为在上游就躲事情。
南关、北关,实属一家,怎能不有难同当。
林素要的就是这样。
只有南关村跟北关村团结起来,这样事情闹得才会更大。
两天内,武昌县上下的孩子们,都会那套俏皮嗑儿了。
有事儿没事儿就念叨,朗朗上口,权当玩了。
至于募捐的银子,说到底没有多少。
两天下来,所有募捐箱的钱放在一起,也不过是二十两左右。
但有个事儿林素很意外。
那边是这二十两左右的钱里,银子不多,都是铜板。
问过之后方才知道,那些穿的不错的人,根本不会捐款。
只有穿着普通,一看就是寻常人家的那种,才会放一两个铜板而已。
洗漱后,林素看着纸上记录的人名,轻叹口气,道:
“这么没想到,那些有钱人一个一个都如此吝啬。”
红霞站在一旁听到这话,轻笑着摇摇头,说:
“夫人,这还不是咱们早就想到的吗?武昌县富裕的人不少,但能感慨解囊的不多啊。”
“唉,看赵英豪那边能拿多少吧。反正有沛霖这八万多,能顶一阵子。实在不行就动老本,总得把这事儿给办妥当了。”
这些日子,林素为了钱的事儿没少着急。
可偏偏事与愿违。
她把事情想得太过好了,但是金手指不够大,也不知道能不能兜住。
红霞挽着她的胳膊起身,轻声的道:
“夫人,咱们休息吧,明儿再说。料石那些东西已经备下了。河沙也不用买,最近也都弄好了。再有两日军营的人过来,估计到时候会有人来捐款的。”
因为素妞儿的缘故,北关村跟南关村都回了一个词——捐款。
最开始的确接受不了,感觉就像乞丐伸手等着救济一般。
但听她解释后,又觉得没什么。
毕竟不偷不抢,而且也不是用在自己身上,而是给村里修河堤、挖排水等。
原本,这笔钱应该朝廷来,如今朝廷不管,他们自己想办法,没什么低俗可言。
林素看着她,微微颔首,说:
“好,咱们休息。你那屋烧炕怪热的,就在我这边歇着,啊!”
“成,那奴婢回去换身衣服再过来。”
“好的,快去快回。”林素说完,脱鞋上炕上。
把被子铺好,并没有马上脱衣服,而是坐在里面发呆。
这地方要是有网络就好了。
如此一来,便可以……
“吁……喔……啁……啁……”
后院传来赶马的动静,林素愣了一下,赶紧穿鞋。
“黄雨姑娘?七爷,你们怎么来了?”
刚穿好鞋的素妞儿一听到韩澈这话,慌忙的往外走。
胡乱的将门推开,看着也同样往主屋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