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蛰伏在这里,但他不说、她便不问。
凌慕川还想坚持,可听到她说“日后有钱给她买好的”,点点头,继续吃饭。
揣了银子,林素要把首饰也带着,被凌慕川制止了。
“今儿去拿种子,然后还要去杂货铺,估计没时间。等下次咱们再去镇上的时候再说。”
“何必下次呢,我们……”
凌慕川扣着她的手,一脸郑重的看着她,道:
“我说过,不会骗你,永远都不会骗你!答应你的事儿,我不反悔。”
如此郑重的态度,倒是让林素不好意思了。脸红的瞥向一旁,抽出自己的手,说:
“我……我知道了。”
凌慕川把银子装好,拉着她的手腕儿出屋。仍旧背上背筐,直把院门挂上,二人朝镇上走。
今儿镇上发种子,戴亮家有牛车,所以都会稍大家去镇上。
给一个铜板或者俩鸡蛋,算作车资,省的路上走。
林素看着牛车虽然羡慕,但也明有自知之明的没有嚷嚷着要去坐。凌慕川看着她的样子,没有说话,但是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
二人越过牛车往前走,戴亮冲着凌慕川的背影,说:
“那个川子……坐车去吧,拉着你们。”
林素闻言怔了,凌慕川扭头看着他,又看了看车上的人,继续拉着林素往前走,仿佛没听到。
戴亮还要开口,车里的丁柱不悦的说:
“亮子,你要干啥?喊他做什么,外村的,不配坐你车。”
戴亮听了撇嘴,深吸口气,道:
“我也没想。可出门的时候我媳妇儿说了,若是他们也去镇上,让我捎着他们。”
“啊?”众人纷纷惊呼。
林素也听到了,凌慕川扭头看着她,揶揄着说:
“你那个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好像见效了。”
林素无语,翻个白眼没理他,继续往前……
……
月国每年到了春耕期,朝廷都会派发种子给农民,算是贴补。
由各府分派到县,再有县分派到镇。每个镇都有镇长,昌明镇的镇长叫尚雨田,不过分派种子这样的小事,他不会露面,都是他的手下尚武来做。
这个地方,户籍没有任何等级分化,至于林素知道的市农工商,这边也是没有。
完完全全陌生的地方,一切从“0”开始。
领种子的程序不繁琐,只要拿名帖按手印就行。不管你们家多少地,给的种子是固定的,不够自己添补。
林素他们走到镇上发种子的地方,前面已经排了不少人了。凌慕川瞅着,摇摇头,说:
“一时半会儿都轮不到,先去杂货铺买东西吧。”
林素也正有此意,见他这么说,忙不迭的点头说“好”。二人离开队伍,并排去杂货铺,买了些调料,林素看到了一盒香脂。
春天风大,从来到这儿到现在,她就没擦过脸,真的很难受。
凌慕川付了钱,看着她拿着香脂发呆,不禁看着老板,问:
“多少钱?”
老板顺着凌慕川的目光看了看,轻笑着说:
“有点儿贵,得四十个铜板。”
四十个?!
林素赶紧放下,不敢碰了。万一给碰坏了沾包就不好了。
老板笑呵呵的把香脂放在原来的位置,说:
“春天风大,小娘子应该来一盒擦,不然脸都皴了。”
黄胰子都买了,这香脂还能舍不得?老板显然不相信。
林素听了忙摇头,瞅着香脂喃喃地说:
“太贵了,还是算了吧。”
凌慕川看着她的样子,二话不说拿过来,看着老板道:
“一起算账。”
“哎,好。”老板巴不得凌慕川买呢。美滋滋的拨打着算盘。
林素拽着凌慕川的衣袖,压低声音的说:
“不能要,太贵了。”
说完冲着老板摇摇头,把香脂拿出来,道:
“不要了,不要了,算那些就好。”
老板见状自然不能错过卖货的机会,笑眯眯的瞅着她,说:
“小娘子,你夫君疼你,给你买香脂还不好吗?你买着吧,我送你三根细蜡,啊!”
说着弯腰从柜下真的就拿出三根蜡烛。林素无语,凌慕川一手扣着她,一手夺过香脂放回去,说:
“算吧。”
“凌慕川——”林素压低声音,预示着自己心里的不悦。
凌慕川也不着急,把钱付完之后将东西放进背筐内拉着她出来,这才开口道:
“你能用上就不算乱花钱。”
“四十个铜板呢,能买三斤肉了。”林素抗议。
凌慕川看着她会过的样子,咂舌一下,说:
“无妨。想吃肉下午上山,我再给你打。”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
“乖。我们去那边逛逛,趁着他们吃午饭是我们再回去。”凌慕川根本不听她说的,直接把人拽走,逛街、溜达。
如此强势的态度,显得林素很小家子气。
倒也不算她小家子气,实在是生活所逼。没有钱还穷讲究,虽然她很想要香脂,可眼前的状况,真的不是……
算了算了,既然买了还能退回去?不想了!
整理好心情,跟在凌慕川身旁一边走,一边问:
“领种子的人那么多,去晚了会不会没有好种子啊?”
“会。”凌慕川点头,拉着她拐了两条街,又说,“所以我带你过来买稻种、还有别的,回家自己习苗,种地。”
习苗,就是把稻种用水泡了发出绿油油的苗,也叫培苗。
林素在东北呆过,所以真的这个词。有些雀跃的靠前,看着他问:
“你会习苗?”
“没做过,看丁柱弄过,应该可以。”凌慕川轻声地说着。
来到一处专门卖种子的杂货铺,这样的杂货铺在衙门那里都有记录。
毕竟春耕对农民、甚至对朝廷都很重要。卖的种子不合格,耽误了春耕,是要负责任的!
林素不懂,就在一旁看着。没想到这家伙买了不少。
什么稻种、黍种、各类菜种……
等他再次把她领出来的时候,林素诧异的看着他,说:
“你买这么多,朝廷不还发吗?”
第23章 艾玛,又被树咚了!
凌慕川看着她大惊小怪的样子,无奈的摇摇头。
林素察觉自己貌似闹了笑话,不禁撇嘴,眨巴了两下眼睛没有吱声。
如此乖顺的样子,顿时让凌慕川心情大好。清了下嗓子,一边走一边帮着解惑道:
“农家有句俗话,叫:有钱买种、没钱买苗。意思是春耕下种多一些,实在不行可以间苗。但可丁可卯,万一种子不发,你说会如何。”
呃……
会如何?自然是耽误庄稼收成啊。
林素了然,一脸崇拜的看着他,竖起大拇指,说:
“你可真厉害,什么都知道。”
因为这个被她崇拜,凌慕川实在高兴不起来。拉着她的手,径自往前走说:
“你在农家呆几年,也会知道。这是常识!”
林素见举动太过亲密,小小的挣扎企图把手抽出来。
可惜,对方力气太大,她做的都是徒劳。
被拽着来到一处小摊那里,凌慕川拉开椅子,在林素的帮忙下把背筐卸下来,二人面对面坐着。
老板兼伙计走过来,一边用帕子擦桌子,一边笑眯着眼睛说:
“二位客官吃点啥?咱们家包子、馄饨都是大肉馅儿的。还有小米粥、馒头……”
一连说了不少吃食,凌慕川听过之后沉稳的道:
“两碗馄饨,一屉包子。”
“好嘞~!婆娘,两碗馄饨,一屉包子哟——”
“知道啦~!”
夫妻俩的对话声音很大,林素不禁扭头看了一眼,心有余悸。
日后他们做生意,不会也这么浮夸吧。想想都觉得好恐怖,还是不要了。
馄饨、包子很快就上来了,都是早就做好的东西,稍微给加热一下。
味道一般,肉也不多,只是吃个热乎劲儿罢了。林素只吃了一个包子变不再吃了,馄饨倒是全都喝光,灌了一肚子汤水。
吃完饭,凌慕川数出铜板,放在桌上,二人离开。
走了一会儿,凌慕川看着她,认真的说:
“他做的……不如你。”
林素娇笑,忙不迭的点头,冲他道: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所以我才说要做这样的小生意,你觉得怎么样?”
“行!”凌慕川点头,思索片刻又说,“等春耕完咱们也在镇上支个摊。”
“好,就这么说定了。”
打定主意,二人再次回领种子的地方,那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凌慕川过去排队,把背筐放在一旁,让林素看着。
没一会儿,种子领出来,林素看着那一小小的布包,撇嘴轻声地说:
“就这么点儿啊!”
“也算够用,看怎么种了。咱回家,还得上山捡石块、铺地呢。”凌慕川说着,拎起背筐背上,拽着人往家走。
林素慌乱的跟着走几步,随后挣脱开自己的手,道:
“你不是说不能太过放肆嘛。我会跟紧你,别拉拉扯扯的,赶紧回家吧。”
凌慕川盯着自己空落落的大掌,心里居然还有点儿失落。看着一直跟紧自己的丫头,重重叹口气,不再坚持……
……
由于中午在镇上吃了东西,所以到家二人把东西放下,便挂门再次出去。
有了昨天的信誉,今儿借车就特别痛快。而且因为昨天两只野兔的缘故,那家人倒也开明,直接说不用给钱,给野兔就好。
林素很开心,坐着板车走了一定距离之后扭头看着推车的凌慕川,说:
“咋样,昨儿多给一只野兔,今儿就省了十个铜板,划算吧!”
“嗯,很划算。”凌慕川颔首回应。
野兔跟铜板比,自然铜板金贵。野兔山上有的是,想怎么打都行。
看着一脸得意的林素,抿唇又道:
“你倒是入乡随俗。”
“啊?什么?”
凌慕川没有吱声,林素细细琢磨,突然红了脸。
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刚才说的话。
来这里时间不算短,她倒是被影响的说起了辽东话。什么“咋样”、“嘎哈去”、“铬囔堆”等等。
看着越来越近的大王山,林素看着他,继续又说:
“等到上秋,山里会不会有人参?”
“人参?你是说棒槌?”
“嗯嗯,对对,就是棒槌。”林素忙不迭点头。
来到山脚下,凌慕川把车停好,伸手将人带下板车,说:
“有是有,不过很难遇到。村里戴亮他们上秋之后会进山碰运气,不过五年了,我没见成过。”
林素闻言耸肩,表示十分理解。以前在北方后厨听那些上岁数的大厨们说过,进山找棒槌是个撞大运的事情。
野生跟家种的不一样,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
抻了个懒腰,看着眼前的大王山,深吸口气,道:
“就在这捡吧,别进山了。”
凌慕川听了摇头,指指板车,说:
“忘了?还得给李老三野兔呢。”
“昨儿打的还有一只,把那只给了呗。”林素当然没有忘记。就是因为知道家里有,所以才那么说的。
凌慕川仍旧摇头,把猎叉拿在手,另外一只手牵着她,说:
“走吧。一就来了,上山打些东西,等习苗的时候就没时间了。”
林素闻言不再阻止,跟着一起朝山上走。
一回生、二回熟。
二人牵手貌似已经熟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