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了赶紧收拾碗筷,林素走到丁广玉身边,轻声的问:
“晚上真在这边吃?”
“嗯。”丁广玉点头,“江老夫人在观瞻台没看够,说是午睡完还要去。孟公子见状就说吃完晚饭再回去,反正路都修好了,贪黑回去也没事儿。”
林素听了点头,想了想,道:
“那这样,一会儿你去跟后面的几个兵哥哥说下,让他们去山里打几只野兔、松鸡,晚上咱们一起吃顿好的。”
“行,我这就去跟他们说。”丁广玉是个行动派的,领命就走了。
楼上吃饭很慢,楼下后吃的都吃完了,楼上还没有张罗撤桌。
未时正,孟轶男才下来,冲林素摆了摆手。张菁跟蒋莲等人忙上去收拾。
林素冲他比划了一下,孟轶男下楼。等人走在跟前,林素才说:
“你们晚上也在这边吃吗?”
“嗯。吃完晚饭再回去,怎么了?”
“那我给你们做点不一样的。”
“什么东西啊?”孟轶男来了兴致。
林素耸肩,瞅着他小声的说:
“烤肉,吃过吗?”
孟轶男嘴角狠抽两下,心有余悸的看着她,道:
“你就这么糊弄楼上的几位?我跟你说,我娘倒还好,我祖母跟江家祖母年事已高,你弄得太油腻,只怕不行。”
“安啦,有素的。烤茄子、烤韭菜、烤榛蘑……绝对让老人家吃好。再说了,从这儿回到县里最起码半个时辰,早消化了。”
孟轶男瞅着林素跃跃欲试的样子,好一会儿才开口说:
“该不会……是你喜欢吃吧。”
“嘿……你这个家伙!”林素想了下,为了安全起见,咂舌一下又道,“行了行了,你放心啊,我一定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嗯?”
“那好,反正不能让两个老人家吃的不舒服。”
“好,你们是爷儿,我伺候着。”林素说完,不让夸张的侧身行礼,调侃的又道,“对了,晚上这顿不用你付账,我请了。”
“哎哟,你还挺大方。”
“那是啊。”林素傲娇的起身,看到楼梯处的人影儿蹙眉,随后冲他摆摆手又说,“行了行了,你去忙吧,我也得忙活晚上这顿了。”
“好,辛苦了。”孟轶男说完,转身上楼。
楼梯口处,孟寒月就站在那里。
“姐?你不睡觉吗?”
面对弟弟的问题,孟寒月摇摇头,满脸愁容的看着他,说:
“这门亲……你真的觉得可以结吗?我……心里没底。他根本就……”
话没等说完,孟轶男伸手,揽着自家姐姐的肩头,边走边说:
“放心吧,姐。江思泽虽然不爱说话,但也不是那种谁都能迁就的人。你啊,尽管放心吧。”
姐弟俩边说边往房间走,江思泽就站在房门里面的门口,久久都没有动弹……
……
林素没有去后厨,让戴喜把所有人都找去会议室。
如此隆重,大家以为这会儿就要发钱呢。
林素等人都到齐了,让大家坐下之后,说:
“原本中秋节,咱们应该一起吃个饭,我在新站屯时,都这么做。不过那会儿太忙,也就没顾得上。今儿我让人去多弄些东西,晚上大家一起在外面吃一顿。”
“初秋傍晚不算凉,咱们趁此机会一起吃饭、联络联络感情,收拾完再把各自的赏钱领了。现在给你们,也都没地方放,若是丢了就不好了。”
众人听到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敢吱声。
连七跟戴喜知道林素有这个规矩,笑呵呵的点头,道:
“东家,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啊?”
“你们做的东西多了,四喜带着肖忠,先把前面的马车赶到后院。然后连七带人和泥,在前面……”
林素详细的安排着晚上吃饭的事情。
因为孟轶男的提醒,所以她打算做个灶台鱼,里面放些白菜、土豆、粉条、蘑菇、豆角啥的。
锅边贴上白面、豆面两掺的饼子,吃些粗粮对身体好。
有菜、有饭,也算是个特色。
他们这些年轻人吃些烤肉不算啥,真要给老人家吃烤肉、顶着,那她可是砸了招牌。
“……差不多就是这样,让广玉赶车去县里,买一条大点儿的鱼回来。五斤打底的那种。”
“五斤?!”
“五斤吗?”
“啥?五斤……”
大家都不敢相信的重复。
林素笑着点头,瞅着他们又道:
“放心,人多着呢,绝对能吃了。还有十个兵哥哥,你们别忘了。”
大家听到林素这么轻松的话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点头,不吱声了。
离开会议室,每个人都开始忙碌起来,为了晚上这顿饭……
……
未时末,楼上的两家都醒了。
江老夫人是真的有兴致,特意让孙子下楼找丁广玉,带他们再去一趟观瞻台。
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不过丁广玉因为去县里买鱼没在家,林素客气的给江思泽推荐肖忠,白天他也陪他们去过观瞻台。
送走了两家人,林素继续忙活。野味都打回来了,十只松鸡,五只野兔。
还真没少打。
林素把鸡爪子、鸡翅膀、鸡脖子等都卸下来,鸡头不要,这个东西没几个人能吃。
鸡胸、野兔都片好肉,然后用葱、姜、蒜、黄酒、盐、花椒等物腌制。
炭炉子不少,但是篦子不多,所以这会儿几个手巧的兵哥哥,正在后院帮着编呢。
大家为了晚上这顿聚餐,都是兴致勃勃,满心期待……
第208章 灶台鱼
一切准备工作做好,时间也差不多了。
林素把丁广玉收拾干净的大鲤鱼拿过来,改上花刀,放进盆里。
六斤众啊!
正儿八经的大江鱼。
这个地方可不存在什么人工养殖,所以这鱼炖出来,绝对美味。
把准备好的东西全都放在托盘里,喊着蒋莲一起,出了后厨。
灶搭好了,已经烧了一边火、加固。
大锅是库房里本来就有的,做饭的地方,锅碗瓢盆只需多备,不能不够用!
冯进点火,锅热下油。油热,把葱姜蒜等物放进去爆香。
做的过程中,仔细的跟蒋莲说着注意事项,还有步骤。
其实炖鱼没那么多讲究,只要不糊锅、别把鱼翻腾碎了就行。
大江鲤鱼放入锅中,又把特意调好的酱料放进去。
盖上锅盖,看着蒋莲继续说:
“锅开的时候放豆腐、土豆、地瓜、蘑菇,这些抗煮的东西。快要出锅的时候放白菜,最后是粉条跟……”
蒋莲对于林素说的,一边往心里记、一边点头。
说话间锅就开了,丁广玉把锅盖掀开,林素把改刀好的豆腐放进去,道:
“千滚豆腐万滚鱼,只要不干锅,炖的时间越久越好。”
“好的嫂子,我都记下了。”蒋莲重重点头。
林素瞅着丁广玉,指了指灶台,说:
“抽空找个木匠,按照这样的高度做个桌面,中间这里记得留出来,好让大家夹菜。”
丁广玉夫妇听到这话,对视一眼,有些难以接受。
桌面中间掏个窟窿,想想都觉得……浪费吧。
林素没理他们俩的诧异,回去继续准备东西……
……
孟、江两家回来时,灶下已经不再添柴,林素让人把桌椅都搬出来,特意弄些了小凳子、小桌子,在这片空地上摆了一流。
江老夫人被孙女、孟轶男扶着走过来,看着这边的隆重,诧异的道:
“老板娘,你这是要……做什么啊?”
林素闻言笑了,微微福身,说:
“回老夫人的话,我今儿打算跟铺子里的伙计、厨娘聚个餐。本来中秋节那天该吃的,不过那会儿忙,大家也都想回家过节,就没弄。”
“今儿正好赶上你们两家大喜事儿,晚上我做东,一起吃个灶台鱼,小烧烤,热闹热闹。老夫人不会介意吧,就在这外面吃。”
“不会不会,人多热闹,热闹。”江老夫人忙不迭点头。
孟家见老人家兴致勃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意见。
林素把大家请到桌前坐下,因为是大户人家的女眷,所以特意把她房里的屏风拿出来,打算给她们隔一下。
江老夫人见状,忙摆摆手,不答应的说:
“入乡随俗,弄个屏风在这儿,不伦不类,还是不要了。”
林素闻言没敢做主,而是瞅着孟轶男。后者对她点点头,林素忙让人把屏风抬回去。
几个炭炉子都拿出来了,整整五大盆肉,还特意备了猪五花。
林素带着张菁、蒋莲他们一起烤肉,六个人一张小桌子。
桌上,洗干净的生菜,切好的咸菜,拌好的凉菜,还有调好的椒盐芝麻料、酸甜辣的酱料。
篦子烧热,林素把腌制好的猪五花放上去——
顿时发出“嗞啦……嗞啦……”的声音。
孟轶男跟江思泽都坐在丁广玉的桌前,看着篦子上的猪肉,多少有些期待。
没这么吃过,以前在家吃的,几乎都是那种炒的。
而且,这蘸料也很新鲜。
江思宁坐在祖母身边,看着那边的烤肉,馋的直吧嗒嘴。
小姑娘嘛,都很喜欢尝试些新的东西。
孟寒月见状,想了下,体贴的说:
“思宁,你想吃吗?我挺想吃的,要不咱们去那边,那边还有个空桌子。”
她的提议可算是合了江思宁的心思,小丫头扭头看着祖母,江老夫人缓缓点头,说:
“去吧去吧。”
得到了祖母的答应,江思宁起身,跟着孟寒月去了一旁。
王氏把饼子铲出来,用盘子装好,然后看着她们三个女眷,说:
“三位夫人,我们东家说了,就围着这个灶台吃。现在桌面没有打出来,所以三位夫人迁就一下。”
江老夫人闻言摇头,看着王氏笑呵呵地说:
“你看着年纪比他们都大,如果不嫌弃,跟我们一起吃吧。正好你给我们说说这边的风土人情。刚才去观瞻台瞅了瞅,真是觉得不错。”
孟夫人听了,主动把闺女刚才做的椅子递出来,说:
“你别客气了。这顿饭是你们东家请客,一起吃吧。”
王氏不敢做主,扭头看了眼不远处的林素。小妮子冲她比划了个“ok”的手势,王氏懂什么意思,赶紧去把自己的碗筷拿过来,坐下。
她不是很喜欢烟熏火燎的东西,那些还不如吃鱼来的痛快。
坐下之后,说了些上河村的事情,两位老夫人听得津津有味,偶尔还会问上一嘴……
……
另外一边,林素把烤好的肉用剪子剪成小块,丁广玉用干净的筷子把肉夹到碗里,拿到餐桌上。
林素放下手里的筷子,走到这边,拿起一叶生菜,把烤好的肉放进去,又放了些咸菜、蒜瓣,包好之后送进嘴里。
孟轶男见状,嘴角抽了两下。毕竟吃蒜……味道有些大。不过看她吃了,也效仿着包了一个送进嘴里。
咀嚼之后说不出来话,只得冲林素竖起大拇指。
不腻,很好吃。
江思泽、江思宁还有孟寒月见状,也都学着林素包肉。大家伙儿全都跟着抓葫芦画瓢,吃过之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林素笑呵呵的继续烤肉,边烤边说:
“最开始我在新站屯的时候,我夫君冬天山上打猎,半夜饿了,我就给他这么烤肉吃,都烤出经验了。”
孟轶男跟江思泽碰了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