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心的事情丢在一旁,在穆战北快马加鞭到京城的当天晚上,桑落丢下黑着脸的穆战北,悄悄的从特意给她留下的宫门进了皇宫,直接到了德妃公孙秀的住处。
天色已晚,公孙秀却是穿戴整齐,见桑落进来也不吃惊,只淡淡的招呼:“来了!”
桑落大大方方的走到她跟前坐下,也应道:“来了!”
两人都是聪明人,桑落没遮掩着目的,公孙秀自然也不需要遮掩自己猜到她回来的事情。
两人就像是许久不曾碰面的好友,一起坐着喝杯茶,又一起用了几样点心,悠闲的就好似两人是特意约好了要一起休闲一番一般。
不过等喝完了茶,桑落将被子一放,直言不讳:“人呢?”
这没头没脑的话,公孙秀自然也听得懂。不过她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问道:“我有些好奇,你为何会知道是他下的手?”
“因为死的太蹊跷!”桑落不客气的道,“当初就觉得奇怪,那样聪明的一个人,如何会死的那般干脆利落?听起来像是一个意外,可这个意外根本不可能发生在公孙家。后来不少事情发生的都有些莫名其妙,活着的人被排除,最后剩下的也就只剩下‘死掉’的人了!”
公孙秀弯了弯唇角:“你很聪明!”她倒也没隐瞒,事实上到了现在再隐瞒也没了用处。桑落既然会在这时候入宫,肯定是带着人手一同过来的。尤其是亲王殿下今日回京,以那人对眼前这人宝贝的程度,断不会让她以身涉险。
一步错,步步错!
心中早有准备,所以就算是看到早该是“死去”的公孙铭的时候,桑落也并未表现出任何意外。
将人带走之后,公孙秀也被软禁。等处理完这些琐事之后,桑落回了亲王府,刚回房就落入温暖的怀抱之中。
“为何坚持要自己过去?”穆战北有些不满,这些事情完全不需要她去做,她却偏偏主动要入宫去找公孙秀。
桑落叹了口气:“公孙铭,其实还不错,就是太过愚孝。我对公孙秀并无恶感,这人对公孙婉也算不得坏。看在这些情分上,我走一遭,也好过让你们直接接手!”
穆战北显然不喜欢这个理由,低头在她锁骨不轻不重的啃咬了几口,觉着不过瘾,干脆直接把人给扛走了!
桑落翻了个白眼,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好么?
第530章 大结局1
暗杀康宣帝和太子的人,是早早“死去”的公孙铭!桑落对于这种“死去之后又活过来”的戏码着实厌恶的很,不过相比起当初的贺柔儿,显然公孙铭让她好歹能看得上眼一些。虽然,她仍旧没弄明白为何公孙铭要假死伺机暗杀康宣帝。
公孙家跟皇帝根本就没什么仇怨,也不知道公孙老太傅到底是抽哪门子的疯,竟是硬生生的将公孙家最出色的两个人逼上了绝路。
桑落第二天临近晌午才睡够了,也不急着起身,只趴在同样躲懒的穆战北身上,懒洋洋的道:“公孙家跟穆家有仇怨?”
穆战北的唇抿成一条直线,妻子竟然在他床上的时候说起别的男人,这一点他很不喜欢。
不过,妻子用这种可怜巴巴求帮助的眼神看着他,他,他就勉为其难的纵容她一次好了。
“并无!”相反的,公孙家能够崛起反而是借助了穆家的权势。说到底,公孙家当初能跟着穆家成为开国元勋,不过也是因为公孙家在当时地位不显。若是日子好过,他们何苦颠覆自己原本的生活?
桑落不置可否,左右也想不通,当下也就不再往深了去想。
反正她只要知道,公孙家这一回是彻底要倒下了就好。公孙家当初也坑过殷家,她原本想着只要老实一些,反正公孙家也没了什么有本事的人,就算不动手想必也苟延残喘不了多久。没想到最后,居然还是公孙家的人闷声不吭的就坑了人一把。
“你打算如何处置公孙家?”桑落又问了一句。现在穆战北是摄政王,有些事情就算他不愿意接手,碍于这破身份也不得不多操心几分。尤其是这件事,穆怀年刚刚登基,这种造杀孽的事情不适合让他沾手。毕竟,一登基就动三朝元老,一旦传扬开来,对新皇的名声是极有影响的,难保就会被盖上一个“暴君”的戳。
穆战北就算不情愿,可他也是摄政王。所以,这个恶名只能由他来承担了。
桑落也是了解穆战北的,果然穆战北就是这打算,闻言只冷淡的道:“以谋反罪论处!”
那也就是说要下狠手了,谋反罪,那是灭九族的。看来穆战北是想要借此为新皇肃清所有的障碍了。
不过想来也想,穆战北这么一尊杀神摆在这儿,但凡有不长眼的敢跳出来,他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穆战北既然决意要杀鸡儆猴,顺便为新皇扫清所有障碍,处理起公孙家的事情来也就显得愈发的雷厉风行。只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公孙家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就被连根拔起。当然,其中桑落手下的冬至一众人等,以及穆战北麾下的霍家美大叔和霍昃也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公孙铭自尽,而公孙婉则是得到了新皇的特赦。至于公孙秀,她名下养育着一个大公主,鉴于桑落的要求,穆战北并未将她逼上绝路。至于最后结局如何,只能让桑落来决定。
桑落到底还是去看了公孙秀一回,有些事情她仍旧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她想要知道其中缘由。
原本以为公孙秀不一定会说,没想到她倒是个看的通透的,但凡是桑落想要知道的,她言无不尽。
“……我兄长并非自愿如此行事,他不过是个可怜人,愚孝一生!”公孙秀冷笑一声,对自家哥哥的行为很是看不上,偏偏那人是她最为在意的,此时心中也是痛苦,“至于公孙家的人为何要这般做,我却是不知情的了。”
桑落只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心知肚明这话根本不能当真,可也明白公孙秀说到这份上就是在表明,最根本的原因她是肯定不会说出来了。
既然她不肯说,桑落也没法逼问出来,公孙秀都做好死的准备了,这人也不是寻常的猫三狗四,随随便便的吓唬一下就能逼问出实情。要是她不愿说的,而且还能做好死的准备,再逼问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公孙秀和公孙婉成了公孙家唯二没被牵连进去的人,公孙婉是个例外,至于公孙秀,她是大公主的“母妃”,虽然在那件事情上她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因为公孙家被牵连的人很多都比她无辜的多,可事情就是这么不公平。
就仿佛在眨眼之间,一切都尘埃落定。康宣帝驾崩,穆战北成了摄政王,自然不需要继续留在西北。而西北现在已经平定,大沥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只要天武肯狠下心来拼一把,天下一统也并非难事。殷远之将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就可班师回朝,而穆战北需要镇守京城,那么日后但凡有战事,殷远之这个军中新贵就会挑起大梁。可以说,不再被压制的殷远之,将会成为天武的第三位守护者。
桑落的心情有些怪异!她初来乍到之时,想着的就想为原主报仇雪恨!而后,贺家,李家,公孙家,俞家……但凡是当初对付过殷家的,最终无一幸免。
现如今,就算是新皇的外家孟家的权势也比不得殷家。尤其是殷家和亲王府又是姻亲,而新皇与亲王妃的关系更是融洽。可以说,桑落已经将复仇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原本还挺有目标的,现在目标达成,一时间居然还有些不习惯了。
对这种贱皮子的行为,桑落表示对自己的唾弃。
仇报完了,至于公孙家为何这么做的缘由,也随着公孙家的覆灭,以及公孙秀的缄口而不了了之。桑落虽然偶尔想起之时也会觉着有些不妥当,可事情发展至此,她也只能放下不提。
在殷远之班师回朝的半年之后,殷纵横告老,顿时震惊朝野!殷纵横现在都不到花甲之年,这般年纪硬说是告老着实勉强的很。新皇再三挽留,最后差点都在朝堂之上哭鼻子了,可就算是这样也没能留住殷大元帅。最后无奈之下,新皇只能点头应允了。
不过桑落倒是理解殷纵横,毕竟殷家现在的权势太大,还是早早的将兵权交出去的好。不过,这兵权转了个手,很快又到了殷远之的手中。这让桑落很是无奈,怎么推来推去的,最后还得落在殷家的手中?
第531章 大结局(正文完)
时间仿佛一晃而过,穆怀年十八岁立后,娶的是殷家次子殷宁之的长女。虽然皇后年纪尚小,不过却是个行事稳妥的。当然,私底下秉性如何也只有亲近的几人知晓了。不过帝后的感情极好,看穆怀年的样子,似乎也没往后/宫填充女子的意思。摄政王又是出了名的爱妻如命,这么多年只守着一个脾气差的简直不忍直视的亲王妃。光凭这,那些有心思的人也不敢轻易张嘴提议皇帝往宫里添人。
穆怀年二十一岁那年,皇后诞下一对龙凤胎。皇长子出生之时就被立为太子,同时,穆怀年宣布,他此生不会再有其他女人,他只需要皇后一人就足够了。
在这个多子多福的时代,穆怀年的这种做法简直是令人发指的。为此,不少老臣仗着自己年岁大,一口一个祖宗礼法挂在嘴上,话里话外就是逼着皇帝收回成命。
这事儿闹腾了足有一月有余,最后还是近年来修身养性,很少肆意妄为的亲王妃站了出来,一张嘴,狂妄不减半分。
“有意见的,跟本王妃说!”殷桑落如此说,而且还特意找上了闹腾的最厉害的几个老臣。
她进了人家家门也不多话,就是拉着府中的夫人小姐们东拉西扯,给她们灌输这些老臣这般闹腾,肯定就是自己就是如此想的。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的都这么想的,小的能好到哪里去?又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难保这些人家家中的姑娘日后出嫁,被选中的夫婿也会是如此做派。
不得不说,桑落迷惑人的本事着实是好。没多久就听闻这些老臣们被闹的家宅不宁,最后都被收拾的妥妥帖帖的,就算有心也没那勇气再跳出来闹腾了。
事后再想一想,这些老臣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是了,他们竟是忘记了皇后还是殷家嫡女!他们敢如此作为,这不是在打殷桑落的脸?也难怪她出手这般不客气,以那人的脾性,只将他们逼迫到这种程度算是给留足了颜面了。
这么一想,这些臣子们也都老实了。
同年,早已逐渐在放权的摄政王穆战北告老。穆战北这告老就更加没道理了,他正值壮年,这时候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他却偏偏提出要回封地养老了。
穆怀年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怨念颇深。
其实也也知道穆战北这般作为也是为了天武江山着想,事实上,在人人都怀疑穆战北掌握着兵权,还掌控着朝堂,在他成年之后是不是会将权势交回到他手中。穆怀年却从未怀疑过这一点,而穆战北这些年逐渐交到他手中的兵权和其他权力也充分说明了他并无此心。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明白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只是穆战北要带着家人回封地,这对他来说并非美妙之事。
挽留不得,最后穆怀年只能点头应允。给了诸多的赏赐,虽然他也知道亲王妃的身家之丰厚,估计国库里的东西加起来都比不上。不过那都是他的心意,这不相同。
作为被逼着册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