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娇客-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便是权势富贵门楣多。
  看着新鲜,潇晓一忽然觉着比阜阳,临水好玩多了,也就不想那边了
  从买铺子到整个工具完毕,人员住宿安置,再至柜台做好,卤肉的成品出来,卖卤肉的雇工和雇用的掌柜到位。
  门店开张。
  期间前前后后除开往返阜阳的时间用了三个多月。
  潇晓晓将耳朵,猪蹄,等等分开。
  为了迎合当地人不吃猪下水的习惯,更多用了些猪肉以及鸡鸭。
  不用辣椒,只用其他几味香料加入蒜瓣,鸡爪煮七分熟,放冰糖,成了一道泡凤爪。
  卤牛肉是不可少的,猪头肉也不可少。
  下面那条街的荷叶鸭,百文一只,吃一只去了半两银。
  潇晓晓这菜价格也不算贵。
  潇记鲜味前面几日,生意一般,然而,几日之后,便有了回头客

  ☆、第七十四章

  下边街上的李婶,五十岁大娘,总穿着花白的布裙出门买菜。
  厚厚的耳垂上挂着一副银耳饰。
  “哎呀,你们这。。这什么味,这肉好吃,是猪肉么,猪肉也等做出这等味道来,我家儿子,现每次干完活,就要吃吃这个来下酒,你说这天冷,他却不觉着菜冷,就喜欢吃,过两日我还来。还来啊。。”
  卖卤肉的雇工微笑这将她送走。
  生意是靠口碑起来,口碑靠口耳相传。
  没法通过电视,广播做广告,只能挂招牌。然后借助客户的力量。
  半个月后,潇记鲜味门口生意就非常好了。。
  银子一日百两。
  因为之前只是试水,所以橱窗准备的并不大,然而,就算除开多展开橱窗的问题,光城房价较高,买一个好点的铺面价格也是非常贵的。
  最多把三间门面的面积全部用上。
  生意好,有银子入,潇晓晓便把其余两间全摆上。
  从卤猪头肉,卤猪耳朵,猪舌头,猪肝,猪蹄,肘子等摆一排。
  中间一排摆上盐焗鸡,鸡翅,鸡脚,鸭脚,卤牛肉等等。。
  最末还摆鸭肠,鸡胗,鸭菌肝等等。
  总之,全是荤,无素。
  潇晓晓目的是赚钱,素菜不赚钱,所以不摆素菜。
  后面从一开始的一个灶,变成了四个,整个小院,一半拨出来洗肉。
  刮毛,刮汗皮。
  饮食行业最重要的便是干净,尤其是这有动物油脂,冬天还好,一道夏日,如果积水,臭气熏天,潇晓晓每到一处,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排水。
  虽然潇晓晓远在光城,临水和临南的账目半年一送,管理西南地区的事务也不可松懈。
  入冬,今年的枸杞收七百斤,走了西北,西南几个药材商,共入银一千四百两。
  曾经的一千两对潇晓晓来说大数字,现在便觉着不够赚。
  平菇一年三次,一次四批,每次产量三百斤,一斤半两银,一年收入六百两左右。
  那边的人人均可用收入少,便不能同光城相比,这也是潇晓晓执意要来这闯荡的缘由。
  但除去人工,还是赚的。
  再说到临南的平菇种植,除了母种,其他的东西陆明都可以亲力指导人完成。
  潇晓晓也不在意别人学去平菇的种植办法。
  前年在平菇第一次完成丰收后,潇晓晓便以为大获全胜。
  然而,第二次的菌种大面积霉难打的她措手不及。
  后来意识到依然是杀菌力度不够。
  花了几个月时间重新打造了菇房。
  依然采用高温蒸汽杀菌,利用生石灰和石灰硫磺合剂进行消毒,后来产出了簇簇的合格的平菇。
  临水县的义和堂年年提前在陆明那里下订单。
  义和堂作为临水县的高级会所,有平菇在里面配菜是必不可少的,南安道特别是临南县附近的大型高级酒楼,都以有冬季的一盘素炒平菇而得意。
  同样,这样的一份蔬菜经过酒楼包装,卖出许多倍价格。
  赚吧赚吧,让他们赚吧,潇晓晓是这样想的。
  等到她的暖坞一旦建起,就没这些人啥事儿了。
  *
  潇晓晓要集中手里的资源。
  阜阳的店铺还没找到,曾经买阜阳的店铺的钱搓搓有余,可是现在。。
  *
  十一月的账出来,潇记鲜味最高一日卖银一千八百两,月收入过万。
  银钱。
  那请来的掌柜看见这都惊呆了。
  就这小小的三间铺面,三个橱窗。
  而且是光城人并不崇尚的猪肉,竟然卖出了如此的价钱。
  这姑娘,任掌柜不得不对潇晓晓高看一截。
  算是光城这种小作坊经营很成功的典范了。
  肉还是那些肉,重要的工序在那些煮肉的料上;任掌柜非常清楚这最重要的环节,秘密掌握在潇晓晓手上,这个点是由她把控的。
  潇晓晓并不满足于此。
  光城人尤其上层人士喜欢吃牛羊,可是,她就推崇猪肉。
  事实证明,的确也有上层人士的人来潇晓晓这里买卤肉。
  潇晓晓也十分愿意把自己的卤肉打进牛羊肉一类。
  但就算打不进也不没关系。
  毕竟消费对象是平民大众,就算薄利多销。
  十一月冬季,十二月腊月。
  年节,吃肉的人就更多了起来。
  潇记鲜味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从一条街至两条,三条。。。
  客户也从零售至酒楼预定,权贵的府中预定。
  潇晓晓后院也加派了人手。
  潇晓晓也不得不催促囝商和香料商上货。
  十二月,日日高订单,整个后院都在忙洗肉,大锅煮。
  洗肉的环节,潇晓晓从曾经的小生产作坊一人几盆或者几人一盆,直接在院子里架起两排洗肉池,用砖堆砌,一块块的石头打磨好,拼接而成。
  直接从院子里天井取水,倒进架子上的竹筒,竹筒下面架着铁筒。
  铁筒下面铺着放炭的架子。
  冬日,一人看管铁架子里的炭。
  保持着炭烧着熊熊的火。
  冷水从铁筒上面过,然后进入洗肉池,水便是温热的,便是潇晓晓设计的一个简易的热水器。
  十几个人站在池前洗肉,清理。
  然而甩进放了卤水的大铁锅。
  就是如此的劳作,十二月底潇晓晓将每日进钱的账瞧瞧,除去人工,香料,炭火,原材料,尽赚三万。
  当初买铺子用出去了二十多万。
  潇晓晓手里结余了几万。
  加上现在的钱,能大约凑个八万。
  但阜阳加急信件。
  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店铺,所以这又去了一万。
  但这个年节这钱能好好过个年,完全没问题。
  *
  大年三十中午,潇晓晓让人将院子里三口大锅挪开。。
  只留下一口。
  让在此的长工,寻了家里的桌椅板凳。
  小小的店铺雇了二三十个帮工。
  每日拿肉回来的赵氏父子,洗肉切肉的婆娘们和墩子,烧火的,还有收炭的,甚至常常潇晓晓在他那里订猪肉的曹屠夫,大大小小都请了。
  中午后打烊,抬了三只羊,半边牛,几十只鸡,十几只鸭,还有两篓子鱼。。
  宰杀,蒸,煮,煎,熬。
  让这些人饱餐一顿。
  散了千贯钱。
  便让他们回去过年了。
  *
  年节下,都欢欢喜喜的,午后,潇晓一从房中下来,手里拿着一吊钱。
  见满院子里吃喝,也不多看。
  俏皮的神情对潇晓晓道
  “姐,我出去了。。”
  一溜烟就没了人影。
  急的厨娘赵妈在背后喊着。
  “二小姐,你去哪里啊,得跟俺说一声啊。。。”
  潇晓晓知道她最近跟那李府的小姐玩耍的好,那李府的主人李员外,有人称李二爷,在光城陪都南京的头衔下设一套类似京都的行政班子,在工部任工部员外郎。
  是个小小的官职。
  潇晓晓见过那李小姐,觉着人品不错,所以,也就没有阻止她们往来。
  *
  年后主要的项目是筹备开分号卤肉店。
  很显然,只是一家小小的潇记鲜味,已经满足不了广大的客源。
  潇晓晓要赚钱,要赚许多的钱。
  所以,她广发英雄帖,每日派人在门前巷子口贴招聘广告。
  便又叫了人去面试。
  而自己。
  便急急忙忙的便要回阜阳。
  因为,已经越好的半年之期送一次账本,然而,已经延时十多天,账本没有及时送达,她不知道阜阳的具体情况如何。
  账本没有送达,阜阳没有消息。
  她猜测是因为半路遇见山匪流寇,所以账本被截。
  还是梁小六延迟了账本的传送所以未达。
  因为光城已经开了好头,打开了局面,潇晓晓才敢走。
  否则。
  但是,对临水,临南西南的市场,潇晓晓从未想过放弃,不仅不能放弃,而且非常重要。
  临南的平菇母种也应该用完了。
  最后的一批还是潇晓晓几个月前亲手执着。
  她还在寻找合适的传授平菇母种制作的接班人。
  毕竟,以后临南的生意都需要底下人打理的,光城离临南千里之外,驱车行走,路上历时数月。
  所以,不可能每次由她来亲手制作母种。
  然而平菇母种的培育,非常考验细致和耐心,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的工作。
  且这项工作的内容需要保密,虽然潇晓晓也不介意将平菇的种植技术传出去。
  但是,她也没有非要故意为之断自己的财路。
  *
  潇晓晓丢下光城一系列繁冗而沉重的工作回到阜阳。
  将事务都丢给领事,她也可以清闲会儿。
  因为前几个月实在太累,特别一开始,事事亲躬,而且非得如此。
  梁小六见潇晓晓回来,并不意外。
  潇晓晓见梁小六时,他正在厢房后面一间小小书房。
  见潇晓晓回来,便让人抱了这几个月潇记商行的账册给潇晓晓。
  面对潇晓晓质问,梁小六笑笑,
  “就知道如果账册没有及时送达,你便会回来。。”
  潇晓晓气急
  “你知道光城回阜阳一趟,路上爬山涉水,经历颠簸。。。”
  梁小六道
  “你总不能不回来这里,毕竟,这边才有你的家,你总不能舍弃这里的人。。”
  潇晓晓反而更听不明白
  “我舍弃谁了,舍弃当儿了,我那是为了当儿。。”
  梁小六打断道
  “怕你在外浪久了,找不着回来的路,不是么。。”
  潇晓晓还要争论什么,突然见着梁小六黑眉,那双洞若观火明湛双眸,墨色黑发一半铺在肩上,眉宇间的英气勃勃。
  潇晓晓忽然觉着,面前的人好像长大了。
  不太像她以前认识的那个梁小六。
  他似乎气定神闲,又似乎咄咄逼人。
  一时间,潇晓晓也跟他争论不下什么,她也就难得争论,便回房了。
  以前是这般,现在亦是这般被他压制。
  潇晓晓也不明白上辈子欠了梁小六什么,总觉得今生被他压制住了呢。偏偏,他又像牛皮糖似的黏,打也打不走,请也请不走。
  潇晓晓很明白她能有今天,梁小六帮了她不少忙,甚至,曾经在临水,若没有梁小六的到处找关系,潇晓晓不可能认识县太爷,甚至收服临水的权贵阶层,拿下了临水这第一个据点。
  万事儿开头难,所以,梁小六对潇晓晓的恩情,是深重的。
  潇晓晓负气回屋。
  陆明接到潇晓晓回阜阳的信。
  他没来。
  潇晓晓回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