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本红妆之邪妻驾到-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木珣认为这一系列的事情,与马贼突然消失的事十分相似,而且他由衷的认为这应该不止是边塞才出现的问题,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里,肯定也有这个问题的存在。
  第二件,便是北燕国暗地里调兵到边菟的事。
  根据探子回报,北燕国暗中将士兵分批调往边菟,这些人大部分打扮成普通百姓,现在正混迹在边菟里,已经调了将近两万人。
  这些调派过来的士兵都是精兵,而且看北燕国的架势,他们还要继续调,他们调遣的速度较慢,而且是少吃多餐的形式,所以不会有城内一下子增长许多人的突兀。
  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边菟,还有几个离雁门关比较近的几个小镇,只不过那些地方的人数更少,只有不到两千人。
  就是这份小心谨慎,所以端木珣他们才在最近有所发现,毕竟一个城里多了那么多有修为的“普通老百姓”,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
  如今北燕国驻扎在雁门关附近的军队,明面上只有两万人,但实际上算上暗地里的却将近五六万人。
  端木珣立刻将这个情况传达给了皇帝,皇帝立刻也暗中调派军队前往离雁门关比较近的几个城镇。而且不仅是雁门关,皇帝同样调遣了军队前往榆关和玉门关,随时警惕着西璃国这条毒蛇。
  只是让端木珣没想到的是,在他们接到皇帝调遣军队的消息时,还同时收到凤翰霆遇刺伤重,以及伤势无恙后被册封为镇北大将军,亲自前往雁门关坐镇的消息。
  “属下还听说北燕国寻回了与楼胜失散多年的三儿子,加上他们拿定国公遇刺的事大做文章,如今北燕国上下都高呼楼胜显灵,他们要替楼胜报仇,而北燕国的士兵们更是士气大振,犹如一群欲欲跃试的猛虎。”
  端木珣平静地说着,只是眉宇间却微微蹙起。
  吕天照也皱着眉,神色凝重道:“不仅如此,如今北燕国上下以岁末为由,对百姓出入管制得相当严格,大大增长了宵禁的时间,末将猜测,可能等过完年他们就会实行全国戒严,到时候要进出北燕国,即便是假扮成商贾还得先得到关文方可。”
  凤云笙微微点头,今日她走在边菟的街上时便发现周遭有些百姓不太对劲,他们虽然个个粗衣打扮,但举手投足间都难以掩饰他们是一个经过正规训练的士兵。
  不过幸好他们都还只是士兵,观察力并不太强,所以即便他们也曾怀疑过凤云笙,也很容易让她蒙混过去。
  北燕国看起来迟迟没有动静,原来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北燕国与南穆国迟早要打一场仗,不过这一仗不会来得太早,至少在北燕国布置好一切之前,不会来临。
  而他们,又不得不给对方布置的时间,因为他们没有主动进攻权,而北燕国有。
  “吕副将,明日一早你便带五百轻骑赶往平阳迎接定国公。”她顿了顿,“就说是军师的主意。”
  吕天照一点头:“是,末将领命。”
  “西璃国那边,你们可知道什么消息?”
  比起北燕国这个明面上的敌人,凤云笙更加关心西璃国的动向,毕竟那里,有一个她所熟知的人。
  她很清楚凤凌玉一旦还活在世上,那摆在她面前的便将是无尽的荆棘和麻烦,无论是来自北燕国还是西璃国,甚至是南穆国,每一个都是分量十足,稍有差池便足以毁她一生。
  她知道,自己不会再有上次那么好的运气,这是一条不归路。
  只是,无论面前有再多的困难险阻,只要能护得她珍重的人的安全,她都愿意去面对承担。
  而且看看面前这些人,她知道,自己不是孤军作战,她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会成为她的剑与盾,为她排除万难。
  “回将军,暂无动静。”
  相对于北燕国的频频动作,西璃国显得十分安静。
  端木珣也曾派人向玉门关和榆关打探消息,但得到的回答是经过雁门关之战后,西璃国上下都知道了鬼面将军凤凌玉的大名,她也一度成为西璃国百姓茶余饭后的讨论热点,但也仅此而已。
  听完端木珣的话,凤云笙看向陈中将:“陈中将如何看?”
  陈中将抱拳道:“末将以为西璃国和北燕国狼狈为奸已属事实,如今北燕国已密谋筹备,而西璃国却毫无动静,”陈中将顿了顿,“事出反常必为妖,末将看不寻常。”
  话音刚落,在场众人都点点头,凤云笙也点了点头:“那诸位认为其中有什么乾坤?”
  “末将认为西璃国很可能已经有动静,只是罗将军和谭将军没有发现而已。”马校尉道。
  “罗将军和谭将军皆是大将之才,当年三国之乱屡立奇功,若西璃国真有动静,他们不会探查不到。”张都尉道。
  “恩,我同意老张的说法。”刘霸海点点头,“以前我跟随定国公时,曾分别与罗将军谭将军率领的军队有合作,这两名将军有勇有谋,深谙兵家之道,绝非等闲之辈。”
  “我当然知道两位将军都是出类拔萃者,但西璃国也绝非没有人才,就像此次若不是将军生擒了马贼的头目,查出他们是西璃国人,我们还被蒙在鼓里。”
  听到马校尉的话,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的确,如果不是查出对方是西璃国的人,他们还以为这一切都是北燕国搞的鬼。
  而这一次,是不是西璃国又故技重施?

  ☆、第84章:重返军营(4)

  “吕副将有什么想法?”凤云笙打破了这个沉默。
  吕天照微微皱着眉,抱拳道:“回将军,末将愚钝,分辨不了是哪种可能,但末将认为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应该提防。”
  凤云笙恩了一声,把目光投向端木珣:“军师认为呢?”
  端木珣略一沉吟,才缓缓道:“若西璃国的动静不在榆关和玉门关,两位将军纵然神通也难以察觉。”
  话音刚落,众人的忽然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军师说得对,我们怎么忽略了这个盲点呢!”
  谁说西璃国靠近玉门关和榆关就一定要在这两个地方搞小动作,如今北燕国是主演,当配角的跑到雁门关也理所当然。
  只是众人才刚惊叹完,又听到端木珣道:“只是如果如此,我们却迟迟没有发现,这是为何?”
  “若西璃国的士兵夹杂在北燕国的军队里,这样便神不知鬼不觉。”马校尉道。
  “西璃国和北燕国的生活习惯差异不小,即便真的混进北燕国的军队里,人数一多总有破绽,而我们派去的探子却没有发现这异常。”陈中将道。
  “但是当时的马贼口音也是北燕国,可最后还是西璃国的人。”马校尉道。
  “不,只是确定了两个头目是西璃国的,至于手下却不得而知。”陈中将道。
  刘霸海皱着浓眉,脸上的刀疤也微微聚拢起来:“我们手上的情报不多,靠猜要猜到什么时候,按我说,我们就别这么烦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就得了吗?”
  “霸海说的有道理,将军,西璃国我们自然要提防,只是眼下还是以北燕国为重。”张都尉道。
  “其实不必有动静。”凤云笙突然打断众人的讨论,两根食指分别指在玉门关和榆关,然后朝南穆国的方向划了一个弧,“西璃国只要肯借道给北燕国,那就足够我们麻烦了。”
  众人朝着凤云笙的手上所指的看去,他们看到的是算上雁门关在内,南穆国的正北面、正西面、西北面被这三个弧团团包围,正是三管齐下。
  众人看着皆是一怔,的确,西璃国即便什么都不做,只要借道给北燕国就足够了。
  其实还有一个可能凤云笙没说,但这只是她凭直觉的猜测,当下不便说出来。
  “虽然借道也可以让北燕国顺水而下直奔榆关和玉门关,但末将认为北燕国与西璃国之间的盟约远不止如此。”刘霸海道。
  “但目下并没有其他情况证明西璃国有动静,而且只是如此卖人情给北燕国,对西璃国是最有利的,即便燕王觉得吃亏,但想挑起战争的人是他,他也只能吃这闷亏。”马校尉说。
  “明抢易档,暗箭难防,怕就怕西璃国的人是在暗中行事。”张都尉若有所思地道。
  一时间众将士都在议论,只是他们讨论了许久都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既然讨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而这个问题也不是能急得来的,凤云笙索性转了话题:“各位可知我们哪个地方盛产兵器?”
  “天下兵器皆出南安。”陈中将毫不犹豫道。
  “好,那陈中将就去一趟南安,找几位出类拔萃的木匠和铁匠,告诉他们一旦来了就至少半年不能回去,但会让他们技艺精湛百年。”
  “将军是想在军中研制兵器?”陈中将问。
  凤云笙点头:“他们所需的东西,你一并采购回来,然后再大量采购这上面的东西。”说话间她已经将所需的清单写好递给陈中将,“你们打扮成商贾出行,不能泄露半点机密。”
  “是,末将领命。”
  “此外,马校尉到雁门关附近采购大量硫磺,就说军中闹蛇,需要用它们驱蛇,可以高调一些。”她顿了顿,“然后派些新兵打扮成商人百姓去买草木灰和凡硝,小次多买,务必低调。”
  马校尉知道凤云笙是准备量产“惊魂散”,心下激动地点头领命。
  之后凤云笙又了解了现在军中粮食的情况,常年镇守边界的士兵在平日里不仅要操练还要耕种,以确保他们的粮食储备。如今入冬,他们就没有了这项工作,若只有三万人,要靠现在的粮食过冬不用朝廷发饷也够了,但日后一旦新增了士兵,却是绝对的不够。
  雁门关那场战役,他们虽然是大胜,但凤云笙比谁都清楚那胜利是如何得来的,想必那天他带来的士兵里,多半都是被鼓吹成主战派了。
  是他,是楼胜用他最后的力气,将高云和那些人除去,给她换取最大的安宁。
  然而在这场战役里,凤云笙深切体会到北燕国的骑兵有多勇猛,同时也让她觉得南穆国的骑兵实在太弱了,虽然她不曾想过要可以和北燕国的骑兵一决雌雄,毕竟人家是放牧出身,祖祖辈辈的血液以及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先天在骑术方面的优势,这差距可不是操练个一年半载就能追回来的。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太弱了,所以凤云笙决定训练一支骑兵精锐,虽然无法与北燕国抗衡,但至少对西璃国要有用处。
  于是乎她决定弓箭手和这支骑兵的成员全部都要进行冬狩,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射击本领,二来便是为了粮食提前做好储备。
  至于步兵,凤云笙举行了一场比试,这场比试考验的是士兵的基本身体素质以及作战能力,她筛选了两百人,却没有具体说要让这两百人做什么,只是先安排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兵器的使用,以及不停地锻炼他们的体能和身体的柔软性,比如说引体向上,比如说一字马。
  而其余的步兵则按除了按原来的方法操练之余,也要到狮驼山附近挖矿和到紫竹林里劈竹当做锻炼,于是乎交代好各人的任务后,便让他们先各自回去寻思具体方案,有了方案他们再具体讨论。
  凤云笙当初看到了士兵为了抢人头的发生混乱的事情,当时她就觉得按人头记功十分不妥,但一来她对军事方面的事情并不熟悉,所以她想这种制度可能有历史性的缘故,就像谁都这道*是最理想的社会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