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禾青津津有味的看着方佳氏,心里头乐极了,面色也随着方佳氏晕红了,“哪用这样看重我的,你家中之事乃是私,老人家实在说了就是,还要瞧瞧是个什么事?”
方佳氏连忙磕了几个头,咬咬牙,道,“原来就不是私事,娘娘早前大公献了银钱充盈国库,乃是好事。只是奴才夫君不过是个四品的芝麻小官,平日里都是紧巴巴的靠着那点官饷营生过活。可五阿哥和六阿哥却说奴才掏的银子太少,决计内里有私。奴才怎么说,两位阿哥都不信。前日里,更是带着户部的人,径直的抄进了宅院。连奴才女儿的闺阁都闯了进去,娘娘您说,可不是断了奴才女儿的活路!”
冯氏听着方佳氏说的,身子还略颤了颤。活灵活现的配合,看得禾青很是上心,随着点了点头,脸上很是愕然,更是当即接道,“此话当真?”
禾青的反应太好的,活似一家人配合一样,方佳氏愣了愣,狠狠地点了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又哭着发起了誓言。
这个模样,怎么不让人相信呢。
禾青无奈安抚,道,“原来朝廷就是爷们的事儿,本宫在后宫之内并不掺和这些。若果真如你所说,自然不能让官员受此屈辱。”
“娘娘慈悲,奴才感激不已。”方佳氏轻巧巧的回道。
禾青顺势,这才回过神来叫冯氏把方佳氏扶起来。
毕竟自己是告恶状的,方佳氏也不敢太过放肆。禾青一脸微怒的样子,看得冯氏惴惴不安。皇家之人位高权重,哪里是她们底下几品小官的妇人能搬弄的?何况禾青的待她们的模样,也不是当真和善的,冯氏扯了扯方佳氏的衣袖,做了提醒。
方佳氏见目的达到,便高高兴兴的告退了。
等到出了门口,方佳氏脑子蓦地才清醒过来。杨氏走在前头,径直的领着方佳氏走,容不得两人有半点游移。
“主子,这个恭人,怎么瞧着,有些小家子气?”三儿扁着嘴,有些看不过眼。
禾青摸着手腕上的镯子,抿嘴笑道,“就是一个四品道台,私下里拿钱走动关系罢了,说白了就是小门小户的人。尽耍点小心思,还不如身边那个年轻的妇人聪慧。”
方才冯氏的动作反应,都一一的让禾青看在眼里,倒难得是个门里清的,却是可惜了。
三儿点点头,“下回要是再来,奴才都把人轰走。”
“没有下回了。”禾青笃定的道,对上三儿一双铜眼,吩咐道,“你去看着,弘昰回来了,就跟他一声,办事伶俐点,果断些。别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后患无穷。”
“是。”三儿一怔,记下了。
刘氏笑着上前给禾青锤锤腿,“这个恭人提起自家的姑娘,不能缠上咱们六爷吧?”
“她敢!”三儿一下子没了懵懂的模样,横眉竖眼的,很是吓人。
刘氏不吃三儿这一套,笑眯眯的看着禾青,“六爷到底年轻,只记得顾全大局,少不得让那些小人钻空子。听闻这道台家的姑娘,因为国丧才留在闺阁,还来不及选秀呢。”
不说现在,可到了宫里选秀,那多少也是麻烦事。禾青挑了挑眉,“那姑娘几岁了?”
“今年正巧十三。”刘氏有意的看了三儿一眼。
今年十三,三年国丧之后才十六。正是一个姑娘风华正茂的年纪,就算是比弘昰大一岁,可女儿家出落的早,要是生得好又有点手段保不准就能吃住一个青涩懵懂的小少年。弘昰要是有意思,作为生母的禾青,多半也不会拒绝。
三儿当下丧了一张脸,弘昰是禾青的幼子,三儿私下伺候也看得很重。刘氏这么一说,三儿都觉得委屈了弘昰。
禾青见三儿暗自急了,笑着摇了摇头,“他家女儿要送进来,只要不失妇德,是个干净的,还怕我儿吃亏不成?”
“可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姑娘能好到哪里去?”三儿很抱不平,禾青闻言定眼瞧了三儿,“看事看人都不能太过绝对,一棒子把人打死了,就真的好了?”
三儿蹙了蹙眉头,嘟囔道,“反正,这家子作恶还不准能熬到三年后呢。”熬到三年后,皇上也不一定愿意这样人家的女儿,进自己儿子的后院去。
禾青不理三儿腹诽,倒是认真的应和,颇有深意道,“你明白就好。三年后他们一家子不定成气候,成了就算得逞进宫,那也就是庶福晋。女人要好过,多半都要为难女人。为了儿子,做个恶婆婆,怕什么?”
庶福晋可称不上儿媳一说,何况六爷那脾气就是下了功夫也不定治得下。相反,主子说的话,六爷是定然会听的。三儿喜滋滋的想着,脸上笑开了花。
刘氏见三儿魔怔似的,不由摇头。不知道的,还以为六爷有个三儿这样的嫡福晋呢,这样较真又用心。
弘昰那处不知道钟粹宫这些弯弯绕绕,但是禾青要传达的话却是听到了。再稍稍问,便知道有人进宫见过禾青。弘昰明白禾青这是提点自己,当夜满腹思绪,干脆转身寻了弘昼。一同回忆一下,自己何时大摇大摆的抄到人家姑娘闺阁之事。
次日之后,两位阿哥办事凛然果断了许多。还有两回老旧大家族抄家的时候,弘昰都跟着去,煞有其事的帮忙指挥,搜刮狠厉连花草都不肯放过。由此,禾青就是留在宫中,也听闻了不少犀利趣事。
更有一些逼着跑到街上哭爹喊娘的官员,帮着把弘昰小阎王的恶名唱了出来。当然,老百姓看了,是一个个拍着巴掌。若非顾及官僚权钱,都要点起爆竹痛痛快快的庆贺一场了。也有不少的小孩子,押韵又简单的唱起了小阎王的童谣。
若是哪家不听话的,大人就说小阎王要来抓他了,保准孩子能哭的喘不上气来。
禾青听了这些事情,私下里笑的乐不可支,捂着肚子眼泪都出来了。弘昰成了混世魔王一样,可算是在年轻辈里首先立起了恶名。至于曾经谈论了一会儿的方佳氏一家子,似乎被上面的查证贪污,发配远处。莫说自己压制做庶福晋,就是以后想进宫来,都难了。为此,禾青还特意把厨房里的一篮子中华绒螯蟹和阳澄湖大闸蟹给了弘昰,就算是犒劳奖励之意。
弘历不赞同这样得罪人的做法,只是在六部走动,负责帮忙前后。私下里和官员交际甚好,再加之本身内敛文雅,清俊公子的姿态,得了一些好名。雍正见他所长,也渐渐重用。皇后和熹嫔见此,甚是满意。
雍正高高兴兴的坐等银钱到手,就要在自己真正为帝的第一个年节,丰收圆满。弘昫一路放着弘昰在抄家搜钱上狂奔,一路却是看紧了自己的二哥,弘昐的动作上。
☆、第205章 鸟为食亡为安邦
弘昫明白自小得宠,初时也是子凭母贵,占了便宜。身为嫡长子的弘晖早夭后,弘昐力有未逮,身子虚弱,早就避其锋芒。由此,弘昫自小顺理成章的跟从雍正,重用培养。若非夺嫡之心,弘昫自认雍亲王世子之选,□□不离十。
风光二十数载,好不容易追着雍正,历经千辛万苦走到了今日的光景。其中的思量和心境,早已大有不同。日日朝五晚九的跟随雍正,弘昫早已离得兄弟很远。但手中的眼线不少,这些雍正的妻妾相争,底下的兄弟阋墙,他都一一清楚明白。但正因如此,反而更加的了然,这些人的脾气性情。
禾青是弘昫的生母,仗着得宠,丝毫不容皇后有任何插手的机会。弘昫这辈子除了格外的钻研雍正之外,最信任和了解的,便是禾青,其次便是朝曦。弘昫的心思,在禾青看来不用言语,昭然若揭。但两母子心灵相通,极有默契。弘昰自小就让禾青看得紧,嘴里说的狠但多数是轻拿轻放,少有动怒的时候。于此,连着弘昼这个勾搭的,弘昫也只是叫奴才看着,多是保护,向来放心。
反而是弘历,因为熹嫔本是小气之人,手段繁琐不堪,便是有皇后横亘也无奈弘历学了这一派。好在皇后为人处世很好,大事之上弘历向来都是听从皇后的意见,少有莽撞失礼的时候。但也因此,弘昫总会不厌其烦的多关注一些。就怕那马蜂窝一样的心眼,哪天又飞两根针出来。弘昫处处堤防,对于弘昐,更是自几年前就很是注意。
没有走过荆棘幽径,便不知山路陡峭。弘昐的文弱和正义,在弘昫看来有些多愁善感,满腹不分是非善良。原来争斗隐晦的时候,自己就见了弘昐与廉亲王相谈甚欢的场面。直至今日,历历在目,情景也不曾变过。
平心而论,廉亲王的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是弘昫所敬佩的。但是时局不同,廉亲王的做派,在弘昫眼里,那就是贼心不死。这样的人,怎能和皇阿哥私下里太过熟络?俗话说得好,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弘昐仰仗着雍正,却一心想着外人,这是最让人忌讳和厌恶之处。
弘昫发现的,雍正不可能不知晓。两父子很稳得住,甚至等着廉亲王的下一步动作。后宫之人只是看着齐妃早年失宠,故而雍正少有去长春宫,也并不出奇。
相反的,后宫之中对于前朝都是小心探索。对外一致懵懂,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何况,宫里还进了三位格格。
朝曦册封和硕公主的圣旨已经颁下,倒提醒了众人这是当今皇上的存活的独女。外邦或是蒙古,大清向来都要公主外嫁,以示恩宠。眼下局面,顿时给了一些人可走之路。再是愚蠢之人,也受环境影响,明白朝廷的意思。纵然有些人舍不得女儿一样,一些皇亲贵胄却打起了别的主意。
都是爱新觉罗的血脉,只要进宫恩准,由皇上亲自册封公主。这便是尊贵,便是面子。毕竟,也不是谁都像皇上一样日日案牍劳形。底下多少人效仿圣祖妻妾成群,儿女一众。随意拉一个出来哄了雍正高兴,又抬举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怡亲王福晋兆佳氏过来的时候,禾青有些惊讶。
近来这些亲王一等爵位的福晋,多都要进宫给皇后请安。譬如废太子侧妃唐氏之女,似乎也被皇后指名进宫,估摸着要定下了。当年两位公主一年而去,对于怡亲王而言,重大创伤,暗自恼恨自己许久。按着雍正与怡亲王的亲近而言,多半也不会为难怡亲王才是。
兆佳氏也有些无奈,见禾青瞪着眼,笑道,“奴才是想着,皇后掌管六宫,母仪天下。膝下本就庶务繁多,再添了公主,只怕也是鞭长莫及,平白累着了。王爷总说娘娘过得清雅,待人和善,是个实心的好人。奴才幼女是康熙五十三年所出,模样性情温顺,也懂事知礼。若是进宫抚养,跟着娘娘奴才放心,娘娘也不必太过劳累。”
□□岁的孩子,尤其是皇家的格格,哪个不懂事了?禾青知道自己抚养了,也就是请安的时候,添一双筷子的事,并不打紧。只是毕竟雍正还不曾和自己说,禾青也不能自己自吹自唱的就把事情揽了。遂禾青只是笑着点头,“福晋说的是,不知此事怡亲王可有和皇上说?”
“王爷提过,皇上也不曾拒绝。”兆佳氏心知禾青顾虑,也不着急。
按着情面而言,自己的女儿进宫跟着的不是皇后就是贵妃。可平心而论,即便在皇后那处嫡出尊贵,但毕竟这就是抚养出嫁,并不在于阿哥一面,倒不看重这些。忆想女儿跟着自己直到新帝登基才过上好日子,就很是内疚酸涩。本来幼女就疼爱,又有这份愧疚,兆佳氏哪能不细细打算?左右比较,还不如贵妃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