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手八脚的把老小拉到院子,也顾不得寒冷,跑到空旷的花园里避难,还好,后来连续发生几次小规模的晃动,却没有变成大灾难。
等到一起安定了,众人才庆幸房屋建造的很结实,并没有坍塌。
回到温暖的屋里,陈老太煞白着脸,惊慌着对陈老汉说道:“老头子!元姑应该在皇宫吧,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
陈老汉一颗心儿也狂跳不止,见老婆子满脸的惊慌,连忙拍拍她的手。
“不打紧的!宫里是陛下住的地方,有龙气保护,应该不会出事。”
一面又吩咐儿孙出去打听。
可惜外头风雪极大,打听了半天也没有什么消息。
龙脉被毁,事关重大,孝文帝回宫后,就把消息封锁了,知道内情的王公大臣,一个个心慌意乱,也没有人敢泄露半点。
皇宫那边没动静,陈老太又心慌的派人去永平郡王府看看。
元媛受伤昏迷的事情,罗宁不想让人知道,又勒令府里人不许外传。
除了郡王府正院,贴身伺候的,其他人并不知道内情,安定王府都没有透露一丝风声。
知道陈家人来打听消息,管家出面,推说二位主子还在宫里,已经传话回来,一切都好,让老太太放心。
听到回话,陈老太还是觉得不踏实,恨不得亲自过府看看。
陈老汉见外头下了一夜的暴雪,已经堆积到膝盖,也有些不安。
“老婆子!元姑和郡王在宫里,你还担心什么!这么大的雪,估计是陛下怕路上难行,留他们在宫里暂住了!”
陈老太被老头子劝说,只得点点头,叹道:“元姑有一阵没回来了,上回玉莲出门,她也没有回来,你说这孩子忙什么呢!”
陈老汉摇摇头,“这闺女嫁人了,自然不能随便回娘家,元姑人没来,不是隔三差五的给咱们送东西吗,你这老婆子就是太操心了!”
又道:“这么大的雪,家里的炭火够用吗?”
“哎呀!你不说我都忘了!”
陈老太注意力被转移,连忙叫来几个儿媳妇,商量起采买的事情。
陈老汉听了一耳朵,“这么大的雪,估计后头还会更冷,炭火一定要备足了,还有这天寒地冻的,东西买回来也坏不了,老婆子,多拿银子,其他的也多采买吧!”
陈老太看看膝盖深的雪,知道往后物价一定会涨,也不小气了,开箱子拿银子,让赵氏等人去采买东西。
赵氏知道买的越多,自己能捞的油水越多,乐呵呵的把老太太给的银子都花光了,家里准备了一大堆东西。
皇陵的祭台建好了,孝文帝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祭天仪式。
陈老太不知道自己的宝贝闺女,已经昏迷了一个多月,在家里和陈老汉闲话。
“老头子!你说的陛下,让元姑给他办什么事?这些天也没个消息!”
陈老汉没有啃声,陈老太又道:“对了!听说陛下昨日去祭天了?难不成我们元姑给他办的就是这事?”
陈老汉思量着点点头,“这回祭天,听说文武大臣,皇亲贵胄都去了,那动静可不小啊!”
“不过这好端端的会发生地动,是该祭拜天地,祈求上天保佑啊!”陈老太点点头又笑道。
“看来陛下眼光不错,居然能猜出我们元姑是有来历的,这祭天的事情,找元姑帮忙算是对了。”
陈老汉却没有她那么乐观,有些烦恼的摇头道。
“元姑是女人,从来没有听说让女人祭天的,也许是别的事情!”
陈老太撇撇嘴,“我们元姑可不是一般人!”
陈老汉叹道,“我看今年的年景有些不妙啊!”
陈老太闻言,笑容一顿,抬头望望窗外阴沉的天色。
“是啊,自打年根下了那场大雪,这一个正月隔三差五的,雪就没断过,你看外头的天黑成这样,估摸着又要下了!”
陈老汉叹道:“寻常下雪,对庄稼是有好处的,只是之前那场雪实在是太大了。我听说有些贫民人家早上起床,那雪太厚,堆的连门都推不开了。”
陈老汉眯着眼睛,把手里的烟袋放在鼻子下闻闻,又叹道:“这么大的雪,我只记得我小时候,也下过那么大一场暴雪。那时候我家还算可以,不过我们庄上有一户人家就惨了,大雪直接把他家的房顶给压塌了,一家五口都被压死了。”
陈老太闻言也叹道:“这事我也有点印象,那年我也就五六岁吧,雪大,天也实也冷,有很多穷人家都活活冻死了。”
两人心有余悸的对视一眼,暗想多亏那时候家境还算可以,他们才侥幸活了下来。
又看看外面已经发黑的天,今年的天气也邪,打除夕夜那场大雪过后,天就一天冷似一天。
“还好,家里有钱买了足够的碳,要不然这日子可难熬啊!”
陈老汉叹息着,从包里烟袋挖了一勺碎烟叶,陈老太顺手给他点火。
陈老汉深深的吸了一口烟,良久才吐了出来。
“我看着天色,估摸着下面还有一场暴雪。看今年的天比几十年前那一场雪更厉害啊!”
陈老太则奇道:“陛下不是刚刚祭天吗?怎么这雪又下了?”
“唉,老天爷做事咱们可摸不着头脑!”
陈老汉摇摇头,“冬衣,炭火都够吗?这天寒地冻的,采买也不容易吧!”
陈老太点点头又道,“不知元姑那边怎么样?”
陈老汉笑道:“元姑如今是郡王妃,缺了谁也缺不了咱闺女!”
话音未落,就听到糊窗户的牛皮纸发出沙沙的声音。
陈老太眼皮一抬,下炕,汲着鞋就往门口跑。
一掀开棉布帘子,一阵狂风卷着鹅毛大雪,就扬进屋里。
“哎呀,什么时候下这么大的雪?”
陈老汉也坐不住了,走到跟前才发现,外面的雪下的极大,又有风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连忙把帘子给放下。
“看这架势,这雪一时三刻也停不了啊!”
果然密密麻麻的大雪连下了五天五夜。京城里不知道压塌了多少房屋,冻死了多少人。
金銮殿上,孝文帝脸色阴沉的,比外头的天气还难看。
龙脉被毁,果然是灾荒四起,天要亡我大雍!
罗宁带着一身风雪,走进大殿。
孝文帝露出一个比哭还丑的笑容。
“宁儿快过来!这边暖和。”
罗宁根本不惧寒暑,还是走到他面前的熏炉旁。
“陛下,可是担心在外面的暴雪。”
孝文帝苦笑的点头,“是啊,龙脉被毁,这是老天爷对我的惩罚呀!”
罗宁安慰道,“陛下放心,龙脉被毁,的确会有些天灾,不过我们祭坛已成,相信会慢慢好转的。”
这话对孝文帝来说,就是救命的稻草。沉重的心情轻松了一些。
“那我接下来要怎么办?是不是还要祭天?”
罗宁摇头,“不必!龙气损耗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补起的,我想接下来的几年内,大雍各地还会出现各种灾荒。”
孝文帝脸色惨白,“还有天灾?”
罗宁点点头,“龙脉被毁,根基不稳,有动荡也正常,不过只要陛下处理得当,及时解困,相信天下很快就会太平,以后会越来越好了。”
孝文帝只能点点头,“那好,朕即刻就准备赈灾。”
罗宁点头,“接下来的几年才是大雍关键的时候,陛下要多辛苦了!”
孝文帝点点头,罗宁不想吓唬他关于魔修的事情,说道:“我现在是修士,不能过多的插手凡人的事情。可能帮不了您太多了!”
孝文帝点点头,“朕明白!朕不会让大雍在朕的手里毁掉。不管有多大的天灾,朕一定会扛过去的。”
孝文帝召集文武大臣并皇亲贵胄,一起到皇宫里开会。
把罗宁的话转述了一遍,听说京城雪灾才刚刚开头,接下来的几年都会有天灾,众人也慌了神。
第三百九十一章 元媛醒来
孝文帝见众人脸色大变,气的一拍桌子,喝道:“慌什么,天塌下来,有朕顶着。只要及时处理灾情,朝廷不会动荡,天下会慢慢安定的!”
“眼下朕需要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共同对付灾荒!”
说着他脸色阴冷的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郑重的说道:“龙脉被毁,不单单是我纪氏一族要倒霉,整个大雍都会动荡不安,诸位爱卿也不希望天下大乱吧!”
众人惶恐连连摇头,表示自己的态度。
孝文帝满意的点头道:“当务之急,便是应付眼下的这场雪灾。如何救治灾民,众卿赶紧商量出章程,朕不希望再看到有人冻死饿死的情况。”
众人也知道此刻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若真的像陛下所说,接二连三的都会有天灾,那他们自己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头一回打起精神认真对待雪灾。
朝堂上下齐心协力,孝文帝也大方的拨了赈灾款,安排救灾防灾。
这次,经手再多的银子,也没有人敢贪墨,上头不敢动手,又勒令下面人不许贪污。
虽然下面办事的人,不知道顶头上司为什么改了性子,还事事问询,却也心生怯意,此次赈灾居然没有出现大的贪墨。
京城里受灾民众,安置工作做的井井有条,虽然依然天寒地冻,却没有出现冻死饿死的情况。
灾民感念朝廷,一时间,孝文帝的威望更高,不知不觉身上的功德暴涨,龙气深厚。
皇陵那边,地下阵法运转,慢慢的被毁坏的龙脉一点点修补起来。
元媛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醒来。
睁开眼睛,发现屋里静悄悄的,她眨眨眼睛。
脑海中突然闪过,最后自己血符爆炸,那一片刺目的白光。
摸摸自己的身体,发现并没有不妥,突然叫道:“罗宁!”
自己没事,不知道罗宁怎么样,有没有把纪渊给灭掉。
她心急的掀开被子,就下床。
“元媛,你醒了!”
罗宁突然出现在床前,一把抱住了她。
“太好了,你终于醒了。”
元媛靠在他温暖舒适的怀里,露出一个笑容。
“我们两个都没事,那纪渊是不是被你消灭了?”
罗宁小心的摸着她的脸,“纪渊是被你弄死的,幸亏有你!”
元媛眨着眼睛,“是被我杀死的,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罗宁搂着她,并肩坐在床上。
“当时你被那个古怪的东西困住了,我怎么也没法靠近,就看你虚空画符,把那个鬼爪给炸了。”
“那黑色铁环应该是纪渊的本命法器,被你炸坏了,他受到反噬就死掉了。”
元媛小嘴微张,“他真死了!”
随即又笑道,“没想到我头一次尝试,用鲜血虚空画符,居然成功了。”
罗宁心有余悸地抱住,“你知不知道我快要担心死了?你以后千万不要再这么冲动了,有事情就往躲,让我来好了。”
元媛笑道:“我这不没事嘛!”
罗宁抓住她的手腕输入灵气,查看了一下,脸色不愉的放开手。
“哼!你自己看看,你经脉都破损成什么样了!”
元媛见他如此严肃,连忙闭目内视,这一看把她自己也吓了一跳。
浑身的筋脉大半都有了损伤,“这么严重,看来我的符篆威力不小啊!”
罗宁看她沾沾自喜,有些哭笑不得,“你知不知道你当时就昏死过去了?差点把我也吓死了。”
看他眼满脸的担忧,元媛忍不住伸手,摸摸他皱起的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