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萤忍不住问道。
“嗯,各有千秋吧。我觉得萤姐你做的菜味道很特别,似乎有点不是大夏饮食的风味,但是又不象是我吃过的任何域外饮食的味道,不过滋味很好,让人吃了恋恋不舍,还想再吃。”
王小姐想了下,做了个真诚的点评。
“真的?不会被嫌弃吧?”
夜萤听了,顿时恢复了不少信心。
“怎么可能会被嫌弃?你做的菜,连我爹都赞不绝口。”
王小姐肯定地道。
夜萤一想,也是,上回请王财主他们到家里做客,大家可是尽兴而归,当然,或许最主要的是烧刀子酒之功。
吃饱喝足,似乎又回到了以前无话不谈的欢乐时光。
然而,夜萤虽然没有说,但是宝瓶却觉得,有些事情的确变了,这让她有点困惑。
从王小姐家告辞出来后,宝瓶看着夜萤不动声色地脸,不由地问道:
“萤姐,你真的原谅王小姐了吗?”
“不原谅又如何?”
夜萤抿嘴一笑。
宝瓶想了下,也是,不原谅又如何。但是,从夜萤的话里,宝瓶分明能听出夜萤的萧索之意。
她不由得暗暗后悔,早知道这样,就不该把那件事告诉萤姐,那样,萤姐和王小姐,或许还会象过去一样亲密无间。
“春桃,你看萤姐真的不介意了吗?”
宝瓶和夜萤没想到的是,在她们走后,王小姐也担心地问自已的贴身丫鬟,如果她们听到王小姐这一问,就会知道,其实,王小姐心里也不轻松。
第九百二十八章一切自有安排
“我看夜姑娘应该是释怀了,毕竟,她也是一个明理的人,那种情况之下,谁都不好帮她,何况,小姐你另有隐情,也不是不想帮她。
当初得知夜姑娘入狱,你可是一听到消息就急得跳起来要找老爷想办法。”
春桃回忆起当日的情形。
确实,王柳逸对夜萤也是一番真心,倒没有宝瓶想象得那么多考量在里面。
那天听说夜萤入狱之后,王柳逸赶紧跑出自已的小院要去找她爹设法救夜萤,结果因为跑得太急,还摔倒了,至今膝盖上还留了一个浅浅的伤疤。
然而,王柳逸还没找到她爹,她爹倒是主动过来找她了,并且告诉她,不能插手夜萤这件事。
而且夜萤这件事是福不是祸,他们若是随意插手,反倒会给夜萤惹祸上身。
王老爷多年积威深重,而且在王柳逸面前从不妄言,因此虽然内心焦急,但是却相信选择父亲不会骗她。
而且看父亲话里流露出来的意思,王柳逸觉得,夜萤这一回,扯上大事了。个中牵扯的人和事,连父亲也觉得棘手。
果然,后来夜萤竟然爆出要被判斩立决,王柳逸急得再次去求父亲,但是王老爷只是摆了摆手,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让她不要挂心,也不要四处求助,一切自有安排。
次日,王柳逸竟然听到夜萤越狱的消息。
她一时也糊涂了,难道这就是父亲说的安排?
但是后来又听说,夜萤越狱成功,而且当初抓捕夜萤入狱的黄知县,也在狱中被处决。
王柳逸才慢慢琢磨出一些味道来。
似乎,这件事情的发展,还真不是他们能左右的。
直到现在,夜萤平安归来,不光罪名取消了,还活得十分滋润,王柳逸始觉得,父亲的判断没有错,夜萤自有她的福运。
还好,当初她有听父亲的话,没有鲁莽冲动,破坏了别人的计划,否则,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今天夜萤来找她,眉宇间似乎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王柳逸也几次三番欲言又止,却不知道从何解释起。
如果父亲在就好了,他一定会教她如何应对。
这时候,王柳逸不免更深地想起父亲来。
但是被春桃安慰一番,王柳逸心情好了一些,她叹了口气,道:
“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和她解释清楚吧,不然,这始终是个疙瘩。”
春桃点点头,看到小姐面有忧色,不禁暗暗心疼。
她和小姐从小一起长大,可从来没有看到过小姐还会为什么事发愁的。
小姐面露愁容,这还真是罕见。说明小姐对这件事十分上心。
春桃不禁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她是不是也能出点力气,替小姐解决了这个烦恼呢?
夜萤和宝瓶从王小姐那出来后,便在三清镇上继续逛了会,一来吃饱消食,二来也查看一下柳村村民购买粮食的情况。
看到几家粮店门前都没有柳村村民的踪影后,夜萤十分满意,看来一切顺遂,若不是如此,也不会平静如斯了。
不过,买粮的事,不能天天做,只能间隔着来买,慢慢囤粮,每次还都要再换一批人,以免露了行踪,引发市场恐慌就不好了。
见三清镇目前还平静,夜萤正想离去,这时,赵大友唤住了她:
“夜姑娘,正好有事要找你,不想在街上就遇到你了。”
“什么事啊?这么急?”
看到赵大友一脸诡秘的样子,夜萤便晓得他有事要和自已说。
果然,赵大友招手示意她到一处僻巷,见左右无人,才压低声音,把吴兴旺早上的表现说了下。
听说吴兴旺差点被官差以扰乱市场的罪名抓去,夜萤不禁吓了一跳。
被官府逮过一次,夜萤其实对官府这两字也有些过敏了,特别不喜欢和官府的人打交道。
赵大友为了拿点功劳,便称那官差是自已认识的朋友,于是上前说情,官差才放了吴兴旺。
夜萤听了,一阵后怕,道:
“还好没被官府抓去,否则,就凭吴兴旺那张口就出卖人的性情,还不把咱们全村都卖了呀?以后不能让他出来买粮食了,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正是,我看那小子一下子脸就绿了,张口就说是你让大伙来买粮食的,想把那个锅脱给你背。”
赵大友看吴兴旺特别不顺眼,夜萤可是他一家的救命恩人,若不是夜萤,安得有他一家的命在?
所以对让夜萤背锅的吴兴旺特别不满。
“嗯,我晓得了,回去会和夜里正说一下,以后不要让吴兴旺再来买粮食了。这一次多谢赵大哥了,若不是你,现在柳村又要倒霉了。”
夜萤赶紧谢过赵大友。
赵大友哪里敢受,他只不过想讨点人情罢了,何况,夜萤真正要感谢的人是端翌。
若不是端翌,刘求奔也不会被安排在府衙里当差。
不过,这件事端翌让他们不要对人提起,赵大友自是不方便和夜萤说。
夜萤也不会想到,自已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其实都渗透着端翌无形中对她的关爱。
即便他人不在跟前了,也能通过自已之前做的事,为她撑起一方晴天。
辞别赵大友,夜萤还要到花容月貌走一趟,不想,经过城隍庙时,却听到城隍端里传来一阵尖锐凄惨的女子哭泣声。
夜萤楞了下,想要视而不见,却又良心上做不到,只好对宝瓶无奈地一笑道:
“咱们进去看看吧?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好。”
宝瓶听着那凄厉的声音,也觉得事情有异,她也是个热心肠,便跟着夜萤往城隍庙里走去。
城隍庙里乱成一团,偌大的庙中,到处都堆着稻草和被褥,里面住了许多衣衫褴褛之人,宝瓶低声道:
“前些日子听说有难民进镇,想来这些人就是了。”
夜萤这才醒悟过来,这些怕就是战乱的流民了。
现在数量还不是太多,大约五十多人吧,可是一旦镇子里住进这些人,就意味着战争的影响力已经开始慢慢波及到了柳村。
夜萤心情不由一阵沉重。
而此时,她们抬眸看去,却见大殿中央,一名女子正抚尸痛哭……
第九百二十九章善事
“呜呜呜,你就这么走了,抛下我们娘俩怎么办啊?”
那女子抚在尸身上,哀哀痛哭,闻者无不同情落泪。
夜萤问身边一位正扯着衣袖抹眼泪的大娘道:
“大娘,这是怎么回事?”
“哎,我们都是逃难的难民,其实我也不认识这一家人,但是逃到三清镇后,就都一直寄居在这城隍庙里。
这家男人是个秀才,不过身子却不太好,我们看着小娘子一直熬药煎汤地伺候他,没想到,还是不治身亡。
可怜啊,现在只剩这母女俩了,在这里举目无亲,身上的银两也都花完了,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啊?”
大娘说着,又用手背抹了一下眼里溢出来的泪花。
“大娘,你们这批居住在城隍庙里的难民大约有多少人?”
夜萤扫了一眼,就见城隍庙里其实到处都挤挤挨挨地住满了人,连大殿侧角的屋檐下,但凡能遮挡点风雨的地方,都被稻草铺成的铺位和破床褥占满了。
“我也没有认真数过,人来来去去,有的去给人家做帮工,找到了好人家就搬离了,后面又有人陆续补充进来,估摸着不下百号人吧!”
大娘声音有点哽噎地道。
“嗯,人还真不少,你们在这里怎么生活?”
“生活?呵呵,能让我们一直住在这里,不把我们赶走就阿弥佗佛了。平素就靠家里带来的一点积蓄,然后边找零工打。但是我们是外来户,打零工人家也不放心我们,现在难民也多,零工的活也不好找。昨天已经有人低价至干活管三餐饭就好的地步了。”
大娘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这时,那名女子的恸哭亦未停止,难民们默默看着,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再说,死者生前还是秀才呢,论起来,地位比他们更高了一筹,但是却因为战乱,同样不得不客死异乡。
这时,一个年轻男子从对面侧殿走出来,径直走到那名抚尸痛哭的女子身边,道:
“莫难过,死者不能复生,你还要保重身体,小丫还需要你看管照顾呢!”
女子身边,一身素服的小女孩抬起头,亦是满脸泪水,此时听到那年轻男子的话,听话地紧紧依偎在极度伤心的母亲身边。
女子闻言,似乎才从丧夫的伤痛中惊醒,一把紧紧搂住了女儿,但仍悲啼不已。
“各位,出门在外,都是天涯沦落人,张秀才不幸在因病离世,虽然咱们与他非亲非故,但是张秀才的后事,独靠张娘子一人也是无法撑起的,不若大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一起帮着把张秀才安葬了,也是功德一件!”
年轻人起身,身姿英挺,面如冠玉,双眸闪烁间,竟然有让人不敢轻视的英气,他抬眸四下环顾了众人,一脸正气昂然地道。
“我们知道张秀才很可怜,可是,我们也很困难啊,乱世之人,既然不幸殒命在外,有一张薄草席裹身也就够了,难道还需要众人施舍棺木吗?既然是祥公子提头,不若祥公子自已掏腰包,也是美事一桩。”
这时,一名形容略带猥琐的中年男人,不屑地出言道。
那名出头的年轻人似是没想到那中年男人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禁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这让夜萤觉得,这名年轻男子虽然衣衫整洁,但是也是落难之人,怕是掏不起买棺木的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