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烈将军是个暴脾气,却也十分的心疼自己的这个女人,急忙拉着自己的夫人,去了大堂。
一进大堂,便看见妃萱跪在地上,抱着自己的两个哥哥直哭。
妃萱本来是没想要哭的,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妃宣觉得女子的泪也不应该随便流,可是一看到疼爱自己的哥哥们,心中的思念和委屈便全都化成了泪水,流了出来。
"萱萱。"江夫人跑了过去,一把将妃萱抱在怀里面,生气的用拳头锤着妃萱的背,"你这个坏丫头,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回来,你可知道,娘亲有多担心你出事啊!你怎么就这么狠心啊!"
妃萱哽咽了一下"娘,爹,我错了,女儿真的错了,女儿以后再也不乱跑了,您就原谅女儿吧。"
江烈脸上看着严肃,可是心里面十分的心疼这个女儿,"好了,快点起来吧,地上凉,你娘的身子受不了。"
"对啊,妹妹,快些起来吧,快不要再和娘哭了,娘的身体刚刚好些,可不要哭坏了。"
"嗯。"妃萱擦了一下自己眼角的泪水,扶着自己的母亲站了起来。
"快和娘说一说,你这些年干什么去了?过得好不好,有没有人欺负你?"
妃萱是个人精,她自然不可能说实话,随便一扯,说自己这些年一直到处游历,拜了几个师傅,跟着学了几年的艺,现在学成了,想家了,便回来了。
江烈看着自己这个从小便古灵精怪的女儿,对于妃萱说的话,半信半疑,沉声道:"好了,回来便好,日后切不可在做这样的事情,父母在,不远游,不要再让我们担心了。"
"谢谢爹,女儿知道了。"
"先不要着急谢我。"江烈的口气一变。
妃萱听出来不对劲,自己偷溜出去这么久,自己的爹爹怎么会这么容易饶了自己。
"哥哥。"妃萱向自己两个哥哥的身边挪了挪,小声向自己的哥哥求救。
哥哥们本来就心疼妹妹,齐声说:"爹,这个妹妹年少不懂事,做些错事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知错便好,你们看这妃萱刚刚回来了一定路途疲惫,就让她先回去休息吧。"
"老爷。"江夫人也心疼的说。
"你们不用再给她求情了"江烈大声说:"妃萱,跪下。"
"爹。"妃萱不敢违抗自己父亲的命令,又重新跪了下来。
"你总归来说是个女孩子,做的这些事情若是传了出去的话,还有哪一个人敢上门来提亲,你的名声还要不要。"
"爹。"妃萱更小声的喊了一句,怯怯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不要叫我爹,从今天开始,你给我一步都不许踏出府,每天在祠堂里面跪满二个时辰,还有,每天给我抄一万字的经文,不抄完,不许吃饭。"
"爹,你饶了我吧。"妃萱凄惨的喊着,住着自己的爹爹的衣角,要是自己每天做这些事情的话,自己一定会被折磨疯的。
"爹,是不是罚的太重来些,妹妹还小。"
江横看着自己的小妹,虽然也生气小妹不辞而别,可是总归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妹妹,他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妹妹受罚。
"老爷。"江夫人泪眼婆娑的看着江烈。
江烈狠了狠心,告诉自己不能心软,"不行。"说完,便拂袖而去。留个妃萱一个强硬的背影。
妃萱觉得自己想哭,早知道回家之后这么苦,她还不如在外面自己随便的买一处宅子,再添几个丫头,过自己的舒服日子去。
"孩子,你放心,你爹现在就是在气头上面,等再过几日,为娘给你求一个请,想必你的爹爹会饶了你的。"
"谢谢娘。"
妃萱抱着自己的娘亲,一阵的心暖,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娘亲,女儿真的好想念你啊!"
"你这孩子,真的是狠心,忍心抛下娘亲和兄长,自己出去这么久,要不是你每个月都会给娘寄东西回来,让娘知道你还活着,娘就真的要撑不下去了。"
"娘,女儿知错了。"妃萱带着哭腔。
"好了妹妹,你回来便好,可以好好的陪着娘了,哥哥们明日便要出征了,有你陪在娘的身边,哥哥们也安心一些。"
"出征?哥哥们是要去打仗吗?"妃萱十分疑惑的问。
"没错,最近北国一直在侵犯我北方边境,父亲年事已高,自然不能再出兵打仗,你哥哥我们身为男子,自然应该领兵出征。"
妃萱似乎想到了什么,眨了眨自己的眼睛,十分敬佩的说:"兄长们这是为了黎民百姓,妹妹在这里祝兄长马到成功,母亲有我在家照顾,兄长们尽管放心。"
"如此便好,小妃萱真的是长大了。"
兄长们一脸爱意的看着自己唯一的妹妹,十分的欣慰。
听到自己的兄长要出兵打仗,妃萱激动的不行,她怎么可能会乖乖的在家中,每日跪祠堂,抄经文,这比杀了她还让她难受。
当初她之所以不回青楼,就是害怕那个江涛会找到自己,自己回了将军府,江涛自然是想不到自己的身份,也不可能来到将军府来找自己。
现在在自己的家里面,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妃萱突然懊恼起自己的这个决定起来。
出征…边关…听起来,又新鲜,又刺激,这可比每天待在房间里面抄经文有趣多了。
妃萱连夜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留给了自己的父母,让下人给自己找了一身男子的衣服,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十分俊俏的小哥,就等着明日大军出发,她再偷偷的溜进队伍里面。
江涛命人找了一日,整个都城里面的大大小小的角落全都找遍了,也没有发现妃萱的身影,听完手下人回来禀报没有找到人,江涛气的把手里面的杯子摔了出去,一脚踢翻了跟前的桌子。
明日大军就要起行,江涛明日必须领军出发,现在妃萱不见了,他的一腔的火气没有地方发。
下人们一个个都看着自己家王爷阴沉沉的脸,全部都吓得大气不敢出,生怕自己家王爷会迁怒自己。
"凌飞。"
"是,王爷。"一个灰色劲衣的小哥站了出来,恭敬的向王爷拱了拱手。
"你派几个人留下,继续寻找妃萱姑娘,其余的人,明日跟着我启程。"
"是,王爷。"
江夫人牵挂女儿,一早便来到女儿的房门外面,敲着女儿的房门,问:"萱萱,你醒了没有,娘来看你了。"
"里面迟迟没有动静。"江夫人疑惑的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贪睡,自己的兄长今日离开,也没有出去送一送。"
"萱萱,娘进来了。"
江夫人直接推开门,走了进来,进来一看,卧室里面哪里还有自己女儿的身影,床上的被子整整齐齐的叠在一起,根本就没有人睡过的痕迹。
"萱萱,你在哪里啊?"江夫人一下子慌了,自己的女儿刚刚回来,怎么才一天的功夫,又不见了。
"夫人,您看哪里。"小丫鬟发现了妃萱放在桌子上面的一封亲笔信,连忙拿了过来,递给了江夫人。
"这是?"
江夫人拿过来一看,差点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半晌才回过神来,大声的哭喊着:"这个孩子啊,她是一点都不让我省心啊,她居然跟着那大军往边关去了"
江夫人突然想起了什么,喊来管家,急忙说到:"管家,块,快去告诉老爷,就说小姐跟着少爷走了,让老爷务必派人将她抓回来。"
边关战事紧张,大军一刻都没有耽误,立马出城,等到江烈得到了消息,气的牙疼,再派自己的亲信去坠的时候,大军早就不见了影子,追不上了。
江烈立刻让人准备好马匹,跟着大军往边关去,即使是追到了边关,也要把小姐给带回来。
下人领命,即刻便出发了。
"好了,夫人,莫要伤心了。"江烈回了王府,便在房中安慰自己的妻子。
"你说这个妃萱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来啊,她这才刚刚回来,现在又跑了出去,一个女孩子家的,出了什么事情都话,那可怎么办啊!"
"好了,好了,夫人,这妃萱怎么说也是从小跟着他的哥哥学武的,必要时刻,防防身总归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再者说了,她这次是和哥哥们前去,有江横和江天照顾她,不会有事的。"
江夫人还是不放心,"她从前顽劣,我只当她还小,不放在心上,可是这几年,她做的事情是越来越过分了,她的年纪已经到了好出嫁的时候,等到她这一次回来,一定要把她圈禁在府中,直到给她寻到婆家,定下亲事之后,再放她出来。"
第267章:爱妃,可有怪朕
"好好,全都听夫人的。"
夜渐渐变的深了起来,更深露重,四周寂静无声,狡黠的月光被一片片乌云遮盖起来,四周的景色也变的模糊起来。
……
送大军启程之后,宫里面的辰贵妃也哭哭啼啼的送走了自己的兄长,一直到回宫,成贵妃的眼泪都没有停下来过。
江亦凡听着有些心烦意乱,却又不得不和颜悦色的安慰着,"好了,你兄长向来英勇,这次出征,定可以凯旋而归。"
"皇上。"辰贵妃柔若无骨的顺势趴到了江亦凡的身上,"臣妾就是心里面害怕,臣妾担心。"
"好了,这大军刚走你便哭的梨花带雨的,像个什么样子。"
辰贵妃听出了江亦凡语气里面的不悦,止住了哭声,轻声说道:"皇上,臣妾今日害怕,你可否来臣妾的宫里面,陪伴臣妾。"
江亦凡本来想要拒绝,他已经有些日子没能够抽出时间来,去看一下莫曼若,心里面有些急切的想要见一见莫曼若。
看着自己怀里面的带着泪痕的辰贵妃,江亦凡还是点头答应了。现在正是笼络人心的时刻,他不用让人心寒。
妃萱在军中的第二日,便被自己的兄长发现了,大哥江横十分的生气,怒斥妃萱胡闹,"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是你可以来随随便便玩一玩再走的地方,这是要去打仗,是要去送死的,你要是出了半点损失的话,你让我怎么和爹娘交代。"
妃萱已经铁了心的不要离开,"大哥,我一定要跟着你们,反正我现在出来已经把爹娘气坏了,你要是现在将我送回去的话,爹娘一定会打断我的腿。"
江横想了想,也觉得自己的爹爹可能会做出这种事情来,"我派人送你回去。"尽管是这样,江横的口风也没有松,战场那么危险的地方,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妹妹前去。
"哎呀!大哥,我到了那里之后,便回老老实实的待在城中,绝对不会给你们添乱的,再说了,有你和大哥二哥保护我,我怎么会有什么危险呢!大哥,求求你了,不要送我回去。"
妃萱的大哥以前的时候便耳根子软,只要是自己的妹妹求的事情,他便一定会给自己的妹妹办到。
这一次,细细想了一下,自己的妹妹就算是回去了,也要受罚,而且又没有自己在身边求情,一定会被罚的很惨,倒不如让妃萱跟着自己,等到胜利回去之后,再和自己的父亲请罪。
"那你要保证,去了前线之后,一定要听大哥的话,不许乱跑,每日给我老老实实的待在府里面。"
"嗯嗯。"妃萱连忙点头,开心的笑了起来,抱着自己的大哥,说大哥对自己最好了。
边关战事紧张,许多百姓为了保平安,拖家带口都来到了都城,最近又正值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些难民也趁机涌进了都城里面。
难民一多了起来,城中的百姓就有了许多的怨言,这些难民为了饱腹,经常打架争夺食物,连城中的宵禁都因为这些难民们便的困难了起来。
大臣们纷纷递上折子,禀报灾情。
江亦凡为了支援前线将士出征,已经拨了大部分都库银,现在也是国库紧张,入不敷出。
江亦凡在朝堂上面发了很大的火,让底下的官员们想出办法来。
为了解决旱灾,江亦凡只有让地方的官员先开仓放粮,解决燃眉之急,只不过那些不断涌来的难民们,让江亦凡着实头疼。
只能先下令,关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