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菀扶着她的手坐下来,“咱们这是在镇上,物价肯定不如都城贵。您想想,如果去京城,来回车马住宿食宿也得花钱。而且路途漫长,也不安全,对不对?”
  “那倒是。”
  周氏笑笑,转瞬就把这事儿抛到脑后。
  “阿菀。”她顿了顿,犹豫道:“咱们真的要盖房子吗?”
  “当然。”
  季菀早就计算好了,“咱们盖的新房不用太大,主屋三间就可以了,您的房间再扩建个小跨院,给阿珩住。然后加上杂房、厨房、澡房,和一间堂屋,还要重新打一口摇井,加起来最多十一二两。”
  季家原本是茅草屋,周氏带着嫁妆嫁过来,推了一半的房子盖成青砖房。原本全都要盖青砖的,但季老爷子节约,将东边两间挨着猪圈的杂房留下来,只是外面刷了一层墙灰。季青死了以后,刘氏就将周氏娘几个全都赶去了那两间茅草土墙里住。
  “阿菀…”
  “娘。”季菀打断她,“您放心吧,我一定会赚更多的钱,不会坐吃山空的。咱们需要一个好环境,否则奶奶她们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对阿珩的成长环境也不好。”
  周氏终于妥协,“好。”
  季容和季珩洗完手出来了,季菀将装着栗子和麦芽糖的纸包打开,“少吃些,我去做饭,今天给你们做一个你们从来没吃过的饼子。”
  季容正在给弟弟剥栗子,闻言立即道:“姐姐,我帮你烧火。”
  “你们先吃,我去烧火。”周氏道:“别吃完了,给你们姐姐留点。”
  “嗯。”
  ……
  季菀要做葱油饼,先做葱油酥。
  取来小葱,葱白切段,葱叶切碎备用。锅里入油,烧热后放入葱白生姜炸至焦黄,然后捞出扔掉,再将葱油放入碗中,放入三勺面粉,搅拌均匀,葱油酥便做好了。
  闻到香味的季容和季珩跑进来,“姐姐,你做的这个是什么啊,真香。”
  季菀笑而不答。
  然后在事先准备好的面粉里放入盐,用烧好的热水和面成絮状,再放入凉水,揉成光滑的面团。
  “姐姐,为什么和面要先用热水,再用冷水啊?”
  季容好奇宝宝似的问。
  “因为这样做出来的饼才会更酥脆,也不会发硬。”季菀边回答边将面团分成大小均等的小剂子,再将小剂子揉成椭圆形,用擀面杖擀成薄片。
  在薄片上刷上一层薄薄的葱油,撒上早先用花椒和盐炒制而成的椒盐和葱叶,再沿边卷起来成长条状,然后打活结,并把面头压在饼下。用手按一下,再擀成博饼。
  “阿容,我要用平底锅,你给我生火。”她挨个的做饼胚,“娘,您用这口锅做白面糊,等我把葱油饼做好就来炒豆腐。”
  娘三都忙碌起来,季珩吃着麦芽糖,在旁边烤火。
  季菀特意多买了四斤铁,做了个稍微大点的平底锅,一次性可以做十几个葱油饼。
  平底锅烧热了,往上刷一层油,再将饼胚一个个放上去。煎到两面都成金黄色,出锅。
  “香。”
  季珩闻着那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二姐,我要吃。”
  季容也双眼发光。
  季菀将十四个葱油饼放在一个大汤碗中,叮嘱妹妹,“阿容,你把这一碗葱油饼给大伯他们端过去。”
  季容一怔。
  季珩瘪瘪嘴,扯着姐姐的衣摆小声道:“我也要吃…”
  季菀柔声安抚弟弟,“阿珩乖,咱们还有,姐姐很快就做好。你看昨天奶奶和三婶欺负咱们,大伯娘就带着大哥过来帮我们把奶奶和三婶赶走了,咱们得感恩,对不对?”
  季珩懂事的点点头,松了手。
  周氏没说话,眼神安慰。
  季容便端着刚出炉的十几个葱油饼,去了大伯家。
  季菀将剩下的饼胚全都煎完,又拿出一个大碗,里面铺上布,将葱油饼放进去,再拿一个大碗盖在碗口上,保温。
  做完这一切后,她又开始切豆腐,大蒜和葱,还有一勺生粉汤,用来勾芡用。
  周氏的白面糊也做好了,用大碗盛起来,再倒入水烧热,把锅洗干净。再烧水,把豆腐放进去煮一会儿,焯水,捞出。
  锅里放油,放入大蒜,豆瓣酱,胡椒粉,酱油,倒入豆腐。用锅铲背部轻推,混合均匀。盖上锅,焖一会儿,再把生粉水倒进去,芡汁收干后加盐,出锅,最后撒上葱花,再淋上芝麻油(古代叫胡麻油)。
  红烧豆腐,完成。
  季容也回来了,扑鼻的香味让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姐姐,你做的豆腐好香啊,颜色也好,闻着就好吃。”
  季菀笑笑,又炒了一盘鸡蛋,加上豆腐和之前做好的葱油饼一起摆到了桌上,再每人盛一碗白面糊糊。
  “可以吃了。”
  “二姐,我要吃饼。”
  季珩个子矮,够不着,歪头求助姐姐。
  季菀笑着夹了一个葱油饼给他,季珩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
  “好吃,二姐做的饼最好次…”
  他吃得满嘴的油,说话都说不清楚了。
  “外酥里软。”季容也道:“外面卖的饼又硬又干又淡,还没有葱,姐姐做的这个葱油饼,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
  季容看向同样满面笑容的周氏,趁机道:“娘,我打算做葱油饼拿到镇上卖。”
  ------题外话------
  据说豆瓣酱是范蠡发明的创制的,而西汉时期已有芝麻油,但那时候叫麻油,或者胡麻油。


第013章 欲盖新房
  周氏一怔。
  “卖葱油饼?”
  “对。”
  季菀早就有这个打算,“阿容不是说了吗,我做的饼比外面卖的好吃,而且葱油饼只有我会。别人就算学,也不知道做葱油饼和的面需要冷水和热水。再加上盐贵,别人烙饼不舍得放太多盐,而且不懂得怎么做椒盐。我做的葱油饼,便是整个大燕独一无二的食物。”
  周氏沉默不语。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所以当初她的嫁妆都拿来买地和供丈夫小叔读书,季家从未想过做什么买卖。
  但其实她心里明白,那些有钱人家,谁没有几个店铺?就连周家这样的清贵人家,都有好些铺子。
  当初母亲留下来的嫁妆,也有好些…
  想起曾经被逐家门,身无分文,她变卖了身上仅有的首饰,才得了一百多两银子。大部分,都用来买地了。
  她眼神黯了黯,“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咱们没有钱租店铺。”
  镇里的铺子都是年租,至少也要花个将近二十两。家里现在暂时是有几十两银子,但万一亏了呢?以后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娘,我们只是小本生意,不用租赁铺子,就在集市口摆个摊就可以了。”季菀眼睛亮亮的,虽然母亲将家里财政大权交给了她,但这等大事,她还是想得到母亲的支持,“娘,您就让我试试吧。以后咱们还要过日子,总不能永远守着那二十亩地吧?阿珩长大了还要上书院,那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您肯定也不希望我们永远都守着这座山吃一辈子,对不对?”
  周氏开始犹豫。
  当初丈夫励志考科举,就是要走出大山,博一番功名。而她本身也是出身高门,自己委屈些也就算了,总不能让几个孩子都死守在这里。
  “娘,我觉得姐姐的法子可行。”
  季容吃着葱油饼,觉得实在美味,第一个支持姐姐。
  季珩已经吃完一个葱油饼,准备吃第二个,他不懂母亲姐姐们在说什么,憨憨的跟着附和,“听二姐的。好吃,饼好次。”
  他嘴角还有葱花,傻笑的样子看得人忍俊不禁。
  季菀笑着给他擦擦嘴巴,又看向母亲,目光恳切。
  周氏不想拒绝女儿,但有些现实的问题不得不考虑。
  “阿菀,你想过没有,咱们家没有壮劳力,做出的饼谁拿到镇上去卖?这次若非担心旁人知晓你身上有人参会觊觎,我是万万不会答应让你一个人出门的。”
  乡下人没有所谓的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为了生存,女人也是要干活的。便是十一二岁的女孩儿,也要帮家里做事。女红好的,照样去镇上卖绣品。
  周氏受出身限制,始终不赞同女孩子在外抛头露面。就连她自己,以往做的绣品,都是交给李氏去卖的,买来的银钱,也都归了李氏的兜儿里。
  这个时代,长得美丽却无背景的女人,便是祸水的代名词。
  女儿长得好,周氏决不允许女儿迫于生计出门做生意。
  季菀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咱们家是没有壮劳力,但大伯他们家有啊。我们可以托大哥二弟去镇上帮我们卖饼,每天给他们一人三文钱的工钱。既不用我们出门,也帮大伯他们增加了一笔收入。”
  季容目光亮亮的点头,“这个法子好。以前奶奶和三婶欺负咱们的时候,大伯娘他们帮衬了许多。姐姐让大哥二哥卖饼给工钱,也算投桃报李。而且大伯他们家不会坑咱们。”
  季菀投给妹妹一个赞赏的眼神。
  周氏看看两个女儿,终于败下阵来。
  “你试试吧。”
  季容首先欢呼起来,季珩跟着起哄。
  季菀笑得眉眼弯弯。
  “阿菀,你打算葱油饼卖多少钱一个?”
  这个季菀早就想好了,“三文钱两个。”
  周氏皱眉,“会不会太贵了?镇里面粉才三文钱一斤。”
  “除了面粉,还有葱、盐、椒盐,葱油,以及人工和来回的路费,牛可是要吃饱了才有力气拉东西的,还有咱们的柴,这些都得算在成本内。”
  季菀道:“一斤白面可以做十六个葱油饼,卖二十四文,所有成本算下来,起码得十五文。娘,咱们的葱油饼不算贵。”
  “娘,您就听姐姐的吧。”
  季容也劝。
  “听二姐的。”
  季珩跟着学舌。
  周氏无奈,终是点头应了,“那你明天先做三斤的吧。”
  季菀知道母亲的担心,便道:“好。”
  “对了娘。”季菀又想起一件事,“这几日天晴了,村里人几乎每一家都有人约着一起上山打猎,咱们雇人盖房工钱不能太低,否则人家肯定宁愿去打猎。”
  周氏点点头,“你想得周到。当年咱们盖新房的时候,每天工钱给的是八文,还要做一顿饭。这样吧,咱们每天给十五文钱,不包饭。一个月下来四百五十文,比修河堤城墙高,而且没有危险。”
  季菀赞成。
  上山打猎非一朝一夕就能回来的,得冒着风雪,遇到猛兽还十分危险,最后还得平分。相对而言,在家盖房就安全多了,而且收入也不低,何乐而不为?
  吃过午饭后,季菀就去了季海家,两夫妻都在,看到她便笑,“阿菀来了,快进来坐。”
  “谢谢大伯。”
  季菀笑着说明了来意。
  季海和苗氏面露惊讶,想起之前季容拿过来的葱油饼,几个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尤其季兰和季香,简直是狼吞虎咽。
  “咱们都是一家人,不说见外的话。明天你把饼做好,我让阿平和阿城过来拿就是。工钱这话,可不能再提了。”
  苗氏也道:“你那天买东西花了不少钱,以后日子还长,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花。大冬天的,你大哥他们在家也没什么事,也就是跑跑路罢了。当初要没你娘的嫁妆供家里开支,我们也买不起牛车,这时候哪能收你们工钱?传出去,我们成什么人了?回去跟你娘说,以后若有难处就说一声,一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