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们才搬到登县四个月,平时也没得罪人。若是生意上的矛盾,也不太可能。除了酱板鸭是独家专卖以外,其他她都是直接做的供货商,任何点心铺子都能买到她的货源。
  再说,就算是因为生意,那也该直接抢秘方,而不是劫财。
  如果是以前的仇人…村里都是小摩擦,还不至于恶毒到直接请劫匪杀人的地步。
  难道是贺家?
  贺家下狱被斩,可还留下一个贺家千金。可贺家就算要报复,第一个也应该找王家才对啊。
  其他的,季菀是真想不到自家得罪了什么仇人,竟惹得对方要杀人灭口的地步。
  一路上她沉默不语,周氏慢慢也琢磨出了些不寻常,母女俩都没吭声。季容乖觉,季珩年幼不知事,都未曾搅扰。
  很快到家了,马车在正门停下。
  季菀先下跳下车,那一番完全没有女儿家矜持沉稳的动作,让陆非离扬了扬眉。
  果然还是当初那个小姑娘,不拘小节,利落干练。
  等所有人都下车后,陆非离才道:“这些人不简单,我要带回去审问,你们暂且莫要惊动官府。”
  果然非普通劫匪。
  周氏颔首,“若需人证,世子尽可吩咐。”
  “夫人客气。”陆非离道:“今日夫人一家受惊,恐心中难安。这些都是我府上侍卫,便留在贵宅,以保夫人上下安宁。日后夫人一家出行,最好带上侍卫,尤其出城,切不可大意。”
  周氏原本觉得受之有愧,但想到那一伙杀人不见血的贼人,到底还是后怕,便道:“多谢世子,民妇一家感激不尽,日后定当小心谨慎。”
  陆非离点点头,到底没有将周长儒派人来查访一事告诉她。
  “不早了,在下先行告辞。”
  “世子慢走。”
  哒哒的马蹄声渐渐远去,直至看不见身影。
  周宅并非位于闹市,这个时辰街上已行人无几,但民宅还亮着灯。大晚上的,一队侍卫护送周氏一家回来,左邻右舍的自然察觉了,都惊异又疑惑。
  和周家关系好的江家更是对此尤为关注。
  江老夫人叫来邱氏,叮嘱道:“周氏今日携子女去兰桂镇参加小叔子的婚宴,却随军而回,怕是出了什么事。此时夜了,也不好登门,明日你带着盈姐儿过去问问。”
  邱氏恭顺应道:“是。”
  本来说好第二天去去江家拜访的,可出了刺杀的事儿,季菀也没那个心思再出门了。却不想,一大早,邱氏带着一干子女来了。
  “昨夜见你们家门口有军旅之人,料想定有大事,且天色已晚,不便问候,故而等到今日。”
  邱氏看向周氏,疑惑道:“妹妹昨夜回来,可有遇到不平?”
  陆非离事先叮嘱过不要惊动官府,那山贼一事自不能向外透露。
  周氏便笑着道:“这太平盛世的,哪有不平?不过是回来的时候正好在路上遇上巡城而归的北地将士。陆世子仁善,知晓我们在登县毫无根基,家中又无顶梁,生意上恐招了宵小之徒,故而留下侍卫,以防万一。”
  这话明显不实,但她既不说,邱氏也知趣的没深入询问,转而和她聊起了家常。
  延城,安国公府。
  “世子,审问出来了。”
  陆明低声禀报着结果,“如世子所料,是京城那边的人…”
  “不必说了。”
  陆非离淡声打断他,神情并无意外之色,眼神却有些冷。
  以妇孺相挟,什么时候他们的手段变得如此下作了。
  “去齐府。”
  **
  昨日遇匪,今日周氏便有些恹恹的,邱氏察言观色,未用午膳便走了。周氏也无暇招待她,派人送她出了门。
  邱氏去了婆母那,“想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她不说,我也不好多问。”
  竟得安国公府的侍卫守家门,这周氏到底有什么背景?
  江老夫人想得有些出神。
  “这段时间,别过去了。”
  “是。”
  ……
  刚用了午膳,门房来报,陆非离和齐纠来了。
  想来是昨夜劫匪的事儿查清楚了。
  周氏连忙去了前厅,她本来应该去前院迎接的,但她毕竟是女眷,所以便只在前厅等候。
  陆非离和齐纠很快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青年。
  周氏一时没注意,起身至门口,“民妇拜见世子。”
  “夫人不必拘礼。”
  陆非离温和道:“今日贸然登门,是有要事相商,劳烦夫人屏退左右。”
  周氏从他语气里听出了不寻常,忙吩咐道:“孔妈妈,带他们下去,不得我吩咐,不可进来。”
  “是。”
  孔妈妈带着屋子里伺候的丫鬟退了出去。
  周氏正要请两人坐下,却听得一声,“大姑娘。”
  周氏一怔,诧异抬头,对上一双有些激动的眼睛。那面容瞧着有些熟悉,她一时却想不起来。
  “大姑娘,您不记得小的了?小的是长福,老爷…不,是三少爷身边的长福。”
  青年神情难掩激动与欣喜,焦急的解释着。
  周氏如遭雷击,过往的一切纷至沓来,她颤抖着,慢慢坐下来,半晌后才道:“是长儒让你来的?”
  “是。”
  长福道:“主子寻找大姑娘多年,前几个月才从户部卷宗里查询到了大姑娘的踪迹。若非公事繁忙,少爷本是要亲自来接大姑娘回京的。”
  陆非离这时含笑道:“夫人要处理家中内务,我等也不便插手,先行告辞。”
  他给齐纠使了个眼色,两人默契的走了出去。
  周氏也没阻止。
  出了前厅后,齐纠才道:“你确定周氏会被劝服回京吗?”
  陆非离摇头,“不确定。”
  齐纠一怔,有些夸张道:“难得啊,你也有做不到的事,啧啧…”
  “我做不到的事有很多。”陆非离漫不经心道:“比如不能让你现在闭嘴。”
  齐纠一噎,嘴角抽了抽,“你天天这么一本正经的,不觉得太无趣?”
  陆非离没接话,垂着眼慢慢走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齐纠看他一眼,不再开玩笑,道:“你干脆直接告诉她们,昨天那些人其实是冲你来的,这延城不安全,兴许她就同意回京了。”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打听到陆非离对周家很是照顾,竟病急乱投医,想到假扮劫匪意图抓她们做人质要挟。
  这手段,幼稚又下作。
  “北地冬季严寒,时有大雪,不宜赶路。等明年开春后再说吧。”
  说得好像也有些道理。
  周家还有个小儿子,才四岁。寒冬腊月的千里迢迢去京城,也不大合适。
  **
  正厅,周氏这会儿已回过神来,看向跪在地上的长福,“起来说话吧。”
  “是。”
  长福缓缓起身,神情有些怅然,“大姑娘,您跟小的回京吧,当年…老太爷和老爷也是无奈之举,事后也多有痛悔。夫人被发落去了家祠,二姑娘也远嫁离京,这些年未曾踏足家门…”
  周氏强撑起来的镇定皴裂,“你说什么?她们…”
  当年她被冤,事后才得知是继母和妹妹联手陷害,只为将她驱逐。原以为祖父和父亲弃她保门楣,也就等同于包庇维护继母和妹妹。却不想,她们母女竟也被驱离了吗?
  “老太爷一生清正,断然容不得败坏门风之人留在家中。”长福知道她的心结,解释道:“只是当时闹得太大,大姑娘名声已失,为周家世代先祖清明,也为保大姑娘的性命,老太爷只好将大姑娘逐出族谱。太夫人思念大姑娘过度,抑郁成疾,三年后便去了…”
  周氏只觉眼前一黑,用力撑住扶手才不至摔倒。
  “大姑娘…”
  长福担忧的看着她。
  周氏气息不匀,急促喘息,惊痛道:“祖母…已仙逝?”
  长福悲痛的垂下头。
  “大姑娘节哀。”
  周氏只觉心如刀绞,脸色煞白,“怎么会…怎么会…”
  怎么会?
  祖母年纪大了,身体本就不好,又日日为她忧心牵挂,神思寡淡,所以郁郁而终。
  母亲难产早逝,她自幼长在祖母身边。年少离家,彼时只满心悲愤苦楚,未曾想到,昔日疼她入骨的祖母,又该多痛心?
  她不孝,不曾在祖母膝下尽孝,甚至连她老人家最后一面都未曾见到…
  周氏哭了。
  被逐家门的时候,她绝望哭过。无处容身时,她一度自弃,日日以泪洗面过。奶娘去世,她茫然凄楚的哭过。丈夫病逝,她悲痛哭过。被婆母苛待弟妹欺负的时候她悲戚哭过,女儿险些丧命她哭过,却头一次,为曾经的亲人,这般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哭…
  长福重新跪下来,声音哽咽,再次道:“大姑娘节哀。太夫人若在,亦不忍见您如此伤怀。”
  周氏整个人都颤抖着,泪如泉涌。
  压抑的哭声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显得格外清晰,悲凉、无助、悔恨、哀痛…
  “大姑娘,节哀…”
  长福不知要如何安慰,也只有这么一句苍白无力的话。
  不知过了多久,周氏才渐渐止住了泪,道:“家中一切,可还安好?”
  “好。”
  长福道:“公子如今已是礼部侍郎,仕途安稳。家中夫人宽厚贤德,育有二子二女,都尚未成年。”
  弟弟还不到三十,已有如此成就,周氏很是欣慰。
  她看着长福,问:“你来找我,祖父和父亲可知?”
  长福略一斟酌,道:“小的离府,太师和老太爷自是知晓的。”
  周氏并未拆穿他。
  “天气渐冷,也不便舟车劳顿。你既来了,就暂且在这住下吧。”
  她没答应回京,却也没直接拒绝,应是还有顾虑。
  长福心思一转,知道大姑娘这些年受了委屈,怕是还有些放不开心结,也未再逼迫。


第091章 被逐真相(二更)
  安顿好长福,周氏才去找女儿。
  “娘。”
  母亲在正厅招待客人已多时,也不知道陆非离会说什么,季菀心里有些烦躁。这时外头伺候的小丫鬟说夫人来了,她立即起身迎了出去。
  周氏牵着她的手走进内卧,在长榻上坐下,垂眸细细打量女儿,眼神几多感慨。
  “娘…”
  季菀被母亲看得莫名,忍不住出声。
  “阿菀。”
  周氏握着柔软的小手,认真道:“周家来人了,你舅舅想接我们回去。”
  季菀震惊。
  “舅舅?”
  她隐约记得,幼时母亲提起过,周家是有个小舅舅。母亲似乎与舅舅,关系颇好。
  “那…娘想要回京吗?”
  周氏有些犹豫,“我也不知道…你呢,想去京城吗?如果去了京城,有你舅舅庇护,你也能得个好前程。江家那边,你若实在不愿,就算了…”
  “娘。”
  季菀打断她,“我不知道当年您为何离家,但这些年你甚少提及,想必是极为伤心之事。否则也不会在当初那般艰难的情况下,都未曾求助娘家。”
  周氏漠然半晌,轻轻叹了一声。
  “十多年了,其实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祖母去了,她想回去祭拜祖母。可祖父父亲,真的愿意认回她这个曾让家族蒙羞的女儿吗?长福只说了曾经,却未曾说当下。她不确定,时隔多年,自己还能否回得去。
  且去了京城,必是寄住周家。她已是外嫁的姑娘,膝下又有三个孩子。哪有娘家永远养着外嫁丧夫的女儿的?就算弟弟弟妹不嫌弃,她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这些忧虑,季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