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是贺家。”于氏眼神嘲讽,“人家两个儿子就这么被人给毁了,能咽的下这口气?我看陈氏是完了,可怜王大柱几个,一个成家的都没有,陈家肯定是不会收下这几个拖油瓶的,落到毛氏包氏手里,怕是有得罪受了。”
毛氏和包氏是王大山两个弟弟的媳妇,早因当年分家和大房结了仇,这么多年,便是过年过节的,也没往来过。
这次王春花出事儿,毛氏和包氏没少落井下石。王大柱兄妹七人无论养在二人谁膝下,怕是都没好日子。
周氏却想到了别处去。
贺家少爷若真做了阴损事儿,怕是不敢报官的。况且陈氏一个农夫人,似贺家这等大户人家,想要报复,根本无需走衙门这一条路。须知陈氏未曾伤人性命,便是知县要判,也不足死刑。而贺家两位少爷就此折损于她手,贺家焉能如此善罢甘休?
自打出了王春花的事儿,周氏便让曾元去打听过。这贺家可不简单,祖上做过京官,哪里不懂这些门道?
所以这案,绝对不会是贺家人报的。
这只怕,是陈氏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之计。
陈氏有几分小聪明,却终究不懂高门内闱的那些不见血的手段。正因如此,她才叮嘱女儿日后万莫再插手。
当下她便道:“此事还未有公断,这些话言之尚早。”
为酒色所迷以至阉割不能人道,毕竟太过丢人。贺家要怎么报这个仇都说不准。陈氏的几个孩子,会不会受累,也难说。不相干的人再议论揣测,在贺家看来,怕是有讽刺奚落的意思。
周氏委婉劝告于氏莫要碎嘴,小心祸从口出,她是好心,于氏却不这么认为。觉得周氏家现在富起来了,家里仆从下人多了,就把自己当富太太,连说话都文绉绉的,分明就是看不起她们这些乡村妇人。
她心中不满,抬眸打量周氏。
三十岁的女人容颜似雪,从前的消瘦蜡黄已尽数褪去,皮肤细腻眼波如水,红唇不点而朱,身上穿着一身水红色的袄子,裹住了那纤秾合度的身材,却不减成熟风情。头上缀着金钗细钿,耳垂也戴了玉坠。
瞧这一身穿戴,还真的跟有钱人家的夫人似的。
日子过得这么好,却跟铁公鸡似的一毛不拔。她来了多次,每次问起她们家那些美食秘方,周氏要么闪烁其词,要么打太极,就是不肯松口。
哼,果然老话说得好,越有钱越吝啬。
于氏越想越不平,只恨不能扑上去把周氏满身的金银刮下来揣自己兜儿里。
“大妹子,你们家最近不再做生意了?”
前段时间季菀那小丫头做的那个什么沙琪玛,卖得风风火火的,县城里好些个富商都往他们家跑,纷纷订货。
于氏看得眼热,却占不到一星半点便宜,气得在心里把周氏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个遍。
周氏只当不知她的心思,浅笑道:“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再说。”
前儿个她让曾元去县里买了两头奶牛,女儿又开始琢磨着做什么炸牛奶。
牛奶要怎么炸?
周氏以为女儿说笑,哪知晚上女儿当真把牛奶给炸出来了。外黄里白,外酥里嫩,软滑可口,香甜适中。阿珩全然当主食吃了,一大桌子菜竟一分没动。
瞧他喜爱那模样,周氏便知女儿又要开始卖炸牛奶了。
牛奶是稀罕物,大富人家才吃得起,这炸牛奶,自然也就只能卖给富贵人家。即便价格高,也一样有人买。
“你们家阿菀真是有本事。”于氏眼神闪烁,“这吃食的方子一个接一个的,样样都大火,不像我家那两个女儿,除了做些粗活,连基本的针线活都做不好。大妹子,你可真是有福气。”
周氏只是谦虚的笑,不接话。
于氏只觉得一口气堵在喉咙口,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憋屈死了。
而后她眼珠子一转,可惜道:“只可惜阿菀是个女儿身,以后终归要嫁去别家,那么多的独家秘方,尽数都给夫家得了去…”
“儿女都一样。”周氏温婉微笑,“都是父母的心尖至宝,没什么分别。”
“那是。”于氏讪笑,又道:“说起这个,阿菀也十三了吧?可有想着给她许一门婚?阿菀这般的品貌,又如此的能干,又是秀才的女儿,以后怕是得配个举人门第。”
义村多少人眼馋周氏家的财产,自然也不乏想跟她家结亲的,但也有自知之明。季青虽然死了,但好歹是秀才,他的女儿,生下来就跟普通的乡野女子不一样。从前周氏被刘氏苛待,过得苦不堪言的时候,那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或许大打折扣。但如今人家富起来了,比镇里许多人家都强,这些个乡野之人,纵然心里小九九再多,也自知高攀不上。所以至今为止,没人敢舔着脸来提亲。
提起女儿的亲事,的确是周氏的一块心病。
秀才门第在这乡村里的确是了不得,但作为世家出身的她来说,深知其实举人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尤其丈夫已去世三年,不能给女儿撑腰。有钱没有权,门槛依旧高不了哪儿去。
周氏不是嫌贫爱富的人,也并未想着让女儿高攀什么大户子弟。她最担心的还是女儿因容色过人,日后渐为人知,落到哪家权贵手中,与人为妾。
所谓宁为寒门妻,不为高门妾。
太高的门第,别人看不上,她也不奢求。太低的也不行,女儿好歹有幸受过圣上赞誉,又品貌端庄,心灵手巧。不说举人,至少配个秀才还是配得上的。
但适龄的秀才,却屈指可数。
搞不成,低不就。
周氏难免想起京城周家。虽说她已被逐出家门,族谱除名,但她那异母弟弟,素来与她亲厚。便是不能重登族谱,血缘亲情却是斩不断的。女儿有个在朝为官的舅舅,至少不会被人小看。
周氏有心事,一整天都愁眉紧锁,季菀很快就发现了。
“娘,您怎么了?”
周氏看着女儿更甚自己的容貌,心中忧虑更甚。
“没什么,只是想到我的阿菀长大了,要嫁人了,娘实在是舍不得。”
季菀一愣,而后脸色一红,娇嗔道:“娘,我还不满十三呢。”
她是七月生的,还有半年才十三周岁。
周氏摸摸她的头,目光温柔。
“十三岁已经不小了。”她轻声说道:“你大哥已经定亲。最迟下半年,你大姐也要许人家。你排行第二,所幸后面几个妹妹都还年幼,我可以多留你两年,待你十五岁再给你说亲。”
“娘。”
季菀撒娇的窝在她怀里,没说话。
古代的女人就是这么悲催,豆蔻年华之时,就可嫁人。最晚的挨到十八九岁,便是老姑娘了。十五六岁嫁人,是最合适的。
“阿菀放心,娘一定给你许个好人家。”周氏爱怜的拍拍女儿的背,“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一心人。”
这个时代三妻四妾是合法的,别说世家豪门,便是寻常有钱人家,也会纳几个小妾以供消遣。母亲是肯定不会舍得把她嫁入贫苦人家,稍有家产的,有几个能挣脱传统束缚只一心对她?
季菀心里闷闷的,想着以后干脆招个上门女婿算了,还能帮着她做生意。
当然这个想法她是不会告诉母亲的,反正她还小,等十五岁的时候再说。
“此事日后再说吧。”季菀抬起头来,正色道:“娘,趁着现在天气凉,咱们卖炸牛奶吧。还是跟卖沙琪玛的时候一样,直接卖给那些点心铺子。”
“好。”
周氏宠溺的笑笑,“生意上的事情我也不太懂,你做主就好。”
反正家里现在有仆从,女儿也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第二天,季菀便让曾福曾禄拿着做好的炸牛奶去了兰桂镇和登县,因为之前做沙琪玛有了生意往来,那些铺子一看有新奇点心出世,品尝过后便二话不说的订购。
专提供有钱人家的点心,价格从来不低。
炸牛奶的价格卖到一斤五十文,是沙琪玛的两倍。但那些富贵人家,喜好得紧,各大点心铺子自然是采货不断。
眼见着,周氏家里又开始忙碌起来。
东边于氏瞧着眼红得紧,几次想去探探消息,却都被挡了回来,那院子里的大门关得严严实实的,除了那些铺面里的马车来取货,硬是不让任何人进门。
小戴氏挺着还未显怀的肚子,皱眉道:“二嫂,这一个月来你去她们家好多次了,难道就半点口风都没探着?别是自己藏着掖着不想让我知道吧?”
于氏没在周氏那得到好处,正呕着气,听她这般说话,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三弟妹这是说得什么话?我天天往她家跑是为了谁?还不是为着你肚子里这块肉。那周氏,看着是个软柿子,嘴巴却严实得跟什么似的,还有他们家的那几个奴仆,叫个门都还要进去通报了才让进。哼,不过就是个克死丈夫的寡妇,还真把自己当阔太太了,显摆神马玩意儿。”
廖氏推开门走进来,“你成天不好好干活,背地里又在说些什么闲话?李氏还在服苦役,陈氏也刚进去,你是嫌现在的日子太好过了,也想去公堂走一圈是不是?”
“我又没犯事儿,去公堂做什么?”于氏憷了憷,而后仰着脖子道:“大嫂少在这里吓唬人。”
廖氏冷冷道:“你平日里碎嘴也就罢了,可别想着那些不该有的坏心思。否则人家告上官府,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吓唬你。”
说完她便出去了。
于氏不服气,却也心有畏惧。
小戴氏却心中一动,想起那日周氏搬家,刘氏大闹,周氏说过可以教刘氏做葱油饼。但刘氏从来是个懒惰的性子,他们家都是季云那丫头烧火做饭。季远每个月又拿着月钱回来,他们家不缺吃穿,自然也没什么心思去学做葱油饼。
刘氏不肯学,别人可以。
半下午的时候,她便去找婆母戴氏,低语几句。
“…到时候,咱们只等着数钱就好。”
戴氏听得目光闪烁,拍拍她的手,夸赞道:“还是你聪明,不像你两个嫂子。一个木头做的不开窍,一个除了偷懒耍滑什么也不会。行了,你好好休息,我现在就去季家找刘氏。”
季菀做的火腿在各大酒楼客栈卖得好,因着和季菀的关系,开年后,福客来的掌柜便特别给季远涨了一倍的工钱。再加上有客人慷慨,结账时不需找零,这部分钱都被季远揣到了自己兜里。一个月的进项,有五六钱。
儿子拿回家的钱多了,本是喜事,但刘氏只要一想到周氏家天天赚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却不给她用,还有仆从使唤,心里便有气,自然没什么心情招待戴氏。
戴氏知道她脾气不好,也不在意,笑着与她寒暄起来。
“你瞧瞧你们家,多好,几个儿子有本事,媳妇孙女也聪明能干。尤其是阿菀,做的那个手套都传到皇上耳中了,天天鼓捣着那些吃食点心,也挣了不少钱。我瞧着,怕是过不久就要搬去镇上了,你啊,可真有福。”
村里谁不知道季家早已划户大分家,戴氏说这话,分明就是嘲笑她的。
刘氏当即沉了脸色。
戴氏仿佛没看见,“我说老姐儿啊,你呀就是不会想。那周氏怎么着也是你的亲儿媳,无论分哪儿去,也得叫你一声婆母。你是长辈,何必跟一个晚辈计较那么多?我瞧着她也不是个不讲理的人,只要你稍稍退一步,她可不就孝敬你了吗?都是季家人,怎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