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夫妻一体,还分什么你我?”季菀眨眨眼,“她是你妹妹,也是我小姑子,我当然不会吝啬。上个月我就找人给她打了一套赤金头面和一对翡翠手镯,还有一架琉璃绣屏,再加两个庄子。她是庶出,中公所出的规格有限,母亲还额外从自己的私库里给她添了些好东西和两千两银子。”
  陆非离点头,“她总归是我们国公府的姑娘,出嫁自然还是要风风光光的。”
  陆九妹闺名陆非韵,前年就已定亲,可府里的少爷姑娘们太多,婚期得排队,所以到十六才出阁。
  婚期在五月二十七,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到了,国公夫人早就在安排布置贴喜字排席面。
  庄姨娘的小楼里,唐静闲还在养病。
  这是一处独立的院子,前头的喜悦气氛传不进来。庄姨娘喜静,贴身伺候的丫鬟就一个。为了照顾唐静闲,她还特意将两个二等丫鬟调进来伺候。
  养了许多日,唐静闲却没见好,反而看起来神思疲倦,容色也黯淡无光。
  庄姨娘打了帘子进来。
  唐静闲一看见她就心虚慌乱,下意识的垂眸,小声的叫了声‘庄姨。’
  庄姨娘在旁边坐下,看了眼案几上的药碗,“怎么不喝药?”
  唐静闲抿着唇,“太苦了。九儿说蜜饯吃完了,要重新去厨房里取,我在等她回来。”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庄姨娘在她跟前说话永远都一语双关,“今儿个我去给老太君请安,老太君还问起你,说病了这些日子,怎的还不见好?你看,你若不好好吃药,就这么躺着,老太君也挂心不是?”她端起药碗,用勺子搅拌了两下,“我这儿平时没什么人来,太过清静,你们这些年轻人,怕是受不得这般寂寞。你也不想一辈子呆在我这儿,不是吗?”
  唐静闲微皱眉。
  “庄姨此话何意?”
  庄姨娘目光清淡,“姑娘家如果身体有疾且久治不愈,传出去难免影响名声,届时你婚事不顺,只能养在国公府。你是未嫁的姑娘,又到了年纪,总要和府里的少爷们避嫌的,更不能影响到其他姑娘。所以,便只能在我这儿和我作伴了。”
  唐静闲面色一变。
  庄姨娘又是一笑,“其实我倒是不介意。我膝下无儿无女,你与我境遇类似,在我身边养着,什么时候心情不好了,倒还可以对我诉诉苦。”
  唐静闲脸色又白了一分。
  她面色凄苦,道:“我已是这般模样,庄姨何必又来挖苦我?”
  “这话我却是听不明白了。”
  庄姨娘和颜悦色,“大夫说了,表姑娘忧思过重以至沉珂加身,应该放开心胸,才可驱除邪气。怎的还是这样多是多疑?可不利于你的病情。”
  唐静闲咬唇,“我知道,庄姨看不起我,觉得我心术不正。我也知道自己妄想,可如今我这个模样,还能做什么?庄姨大可不必如此绵里藏针。”
  庄姨娘又笑了。
  “表姑娘聪慧,难怪老太君这么喜欢你。”
  她将药碗放下,低眸看着靠在枕上的唐静闲,道:“或许是我小人之心。可表姑娘心思实在太重,我不能不防。”
  “我一个孤女,却还能让庄姨这般费尽心思的防着,该说是荣幸还是悲哀?”唐静闲眼中三分讽刺七分自嘲,“我在这住了多日,表哥未曾来看望一次,我便知道,他没将我放在心上。”
  庄姨娘没说话。
  唐静闲垂眸,神色黯然。
  “您说得对,其实我什么都没有,如今的高床暖枕,锦衣玉食,也不过是姨母施舍,我又有什么资格去争?庄姨难道还以为,我是装病么?”
  庄姨娘嘴角含笑,“大夫切过脉开了药方,表姑娘也日日吃着,自然不是装的。表姑娘这么聪明的人,当然明白,人的一生,除了死,没有什么跨不过的坎儿,又岂会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所以我才要告诫表姑娘,莫要以为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而无人敢娶,便可留在三郎身边。国公府还不至于养不起你。”
  唐静闲呼吸一滞。
  庄姨娘又道:“或者表姑娘觉得,你病体沉重,老太君会以为我照顾不周,而将你接过去。在老太君那,的确有无数机会可以见到三郎。”
  唐静闲脸色又是一变。
  庄姨娘轻笑如旧,“陆家儿郎,最是自持自律。三郎未曾来探望你,便是谨记男女之防。便是你住在老太君那,他也顶多在门口问候一声,绝对不会多看你一眼。虽然你有时候太过自作聪明,但有句话你倒是说对了。他从未将你放在心上,你便是使出百般手段,也无济于事。”
  唐静闲已面无人色。
  这时九儿拿着蜜饯回来了,庄姨娘重新端起药碗,笑道:“快喝吧,药凉了就没效果了。蜜饯再甜,也驱不散心中苦。”
  唐静闲看着她温和可亲的笑容,却觉得浑身如坠冰窖之中。
  她闭了闭眼,接过药碗,一饮而尽。
  “这就对了。”
  庄姨娘满脸笑容,“好好吃药,才能尽快痊愈。好了,你休息吧,我先走了,晚些再来看你。”
  她说着便走了。
  唐静闲一动不动的坐着,旁边案几上放着一碟子新鲜蜜饯,她却一颗没动。
  又养了七八日,唐静闲气色渐好,瞧着很快就能康复。老太君得知后,也松了口气。
  “没事就好。”她一边拿着点心喂行哥儿,一边道:“非韵出阁的日子就要到了,届时府中客人多。你们几个做嫂嫂的,带着她多认识认识。多结交几个姐妹,谈谈心,心情自然就好了。”
  作为长嫂的窦氏带头应了声是。
  五日后,唐静闲终于从庄姨娘那搬回了自己的小跨院。季菀又去看了她一次,病了一场,唐静闲整个人瘦了一圈儿,看着倒是比从前更为柔弱可人,眉间楚楚,我见犹怜。
  可惜,无人欣赏。
  出来的时候,陆非韵小声对季菀道:“三嫂,我看静闲表妹好像还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可她看起来也的确已无病态。”
  季菀笑着拍拍她的手,“大概是大病初愈,精神不太好,再养一段时间便可。好了,明日你便出阁了,走,去看看我给你准备的添妆。”
  陆非韵立即红了脸,哪里还有心事去管唐静闲?


第329章 天作之合(二更)
  陆非韵虽是庶女,但也是安国公的女儿,再加上自小养在安国公夫人身边,功课都是和两个嫡姐一起学的,除了出身矮一截,言行气度却也是端庄温婉,落落大方。远胜于一般官宦人家的女儿。她出阁,来喝喜酒的人当然也不少。安国公夫人便趁此机会,让唐静闲出来见见世面。
  女客们见了自然会夸。
  说她知书达理,温柔娴静,美丽动人等等,直将她夸成了一朵花。
  婚宴结束后,就有人向安国公夫人打听她是否婚配。国公府门第高,但唐静闲非安国公府的女儿,一般的人家还是够资格求娶的。
  “母亲您看,这几家,我觉得都不错。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却也是中流世家,而且就在京城。静闲嫁过去,以后年节什么的,还能回府探望。”
  她将自己列出的本子递给老太君。
  老太君眯着眼睛,“你的眼光素来是极好的,静闲是你的侄女儿,你给她安排就是,到时候我再给她出一份嫁妆就行了。”
  安国公夫人笑着说道:“这女儿家的婚事关乎一辈子,可不能马虎。您远见卓识,经验丰富,您帮着瞧瞧,我也更放心些。”
  老太君呵呵的笑,“你就别谦虚了。不过有句话你说得对,婚姻大事不能马虎,还是得让静闲自己先见见。”
  “是。”
  安国公夫人便从一众求亲的人家中挑出一个最合意的,范家。
  男女有别,肯定不能私底下见面,在外面也不那么合适。最好就是以公事的理由叫到家里来,让唐静闲躲在帘子后头看。就像季菀的大堂姐季红当年相洪家儿郎一样。
  范家不是名门望族,但也是中流世家。
  “范二郎虽是庶子,却很有出息,和三郎一样,十三岁就从军,十五岁做了千夫长。今年十九,在三郎手底下做校尉,将来必能做将军。”
  安国公夫人眉眼柔和,“品行有三郎把关,这你不用担心。范家也不复杂,总共就两房,二郎是长房所出,上头嫡兄长早已娶妻生子,底下还有一个嫡出的弟弟。二房子嗣多一些,不过将来总要分家的,这你也不必担心。我已经和三郎说好了,过两日就以议事为由,将他请进府中。就在书房里,让你表嫂带着你躲在隔间,先见一见。”
  唐静闲红着脸垂着眸,小声道:“范家会不会嫌我出身不好,命硬克人?”
  “胡说!”
  安国公夫人轻斥一声,“什么命中带煞,那都是骗人的。你纵然父母双亡,却非无亲无故,以后国公府就是你半个娘家,谁敢小觑你?”
  唐静闲低着头,搅着手帕,没说话。
  “静闲。”
  安国公夫人深深看她一眼,道:“你来投靠我,我自然不会不管你。不过呢,人要懂得知足,知足者才能常乐,明白吗?”
  唐静闲微微一僵,“嗯。我走投无路,幸得姨母收留,静闲铭感五内。”
  安国公夫人点点头,“你还小,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很多事情,或许当时觉得不平,或伤心愤怒,或怨天尤人。可许多年后你蓦然回首,大概就会庆幸,你不曾走错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你有你自己的未来,正视前方,才是你应走的路。有时候你看别人脚下花团锦簇,有可能那是荆棘坎坷。有时候你看自己前方万丈深渊,说不定还有柳暗花明。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希望你也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唐静闲背后出了一层汗。
  安国公夫人已起身,“我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吧,不用送了。”
  刚准备起身相送的唐静闲又是一僵,以一个怪异的姿势坐着,怔怔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微启的窗扉吹进来一阵风,她顿时清醒,背上早已凉透。
  “九儿,去给我准备热水,我要沐浴。”
  九儿诧异。
  大白天的,沐浴?
  唐静闲却已起身,匆匆走进了内室。
  九儿愣了愣,转身出去了。
  热水很快准备好了,唐静闲没要人伺候,浸泡在热水中,脚底下泛上的那一股凉意才渐渐消散。唐静闲低头看水中的自己,水面倒影的那张脸美丽稚嫩,眉间带着天然的柔弱楚楚,令人见之怜惜。
  她抿着唇,想到庄姨娘和安国公夫人说的那些话,刚才消失的寒意又拢了上来。
  原来不止庄姨娘,连安国公夫人都看出她的心思,可怜她还自以为是,却没想到,早已成了别人眼中的跳梁小丑。
  怪不得,庄姨娘说她不够聪明。
  她抬头看着房梁,看着身后的八扇女史箴图紫竹屏风,以及上面挂着的崭新衣裙。
  蜀锦缎面,绣着祥云,袖口还挑着金线。
  这一切,都是她曾在家中不曾有过的待遇。
  来国公府将近三个月,无论吃穿用度,都十分精细。高床软枕,锦衣玉食,出入仆从跟随…她享受着这般的富贵,日渐沉迷,想要在这富贵乡里安享一生。可是她忘了,这一切,本不属于她。
  是她,生出了不该有的贪婪之心。
  唐静闲闭了闭眼,双手捧起热水浇在脸上,也洗去脑子里那些盘旋未散的贪婪欲望。
  清醒后,庄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