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一点,邱姨娘很放心。
所以她并不用太过操心。
“妾身位卑,英姐儿的将来,自有老夫人和老爷做主。”
余二夫人笑了下,“夫人生得姝丽,我瞧着英姐儿也是个美人胚子,如花似玉的姑娘,又出身名门,虽说非嫡出,可若配个庶子或者寒门子弟,未免太可惜。”
这话说得,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鼓励邱姨娘争宠呢。
邱姨娘没有再接话。
余二夫人脸上漾着笑,“姨娘虽落魄为妾,天命不可转。可你有福气啊,有个那么能干的外甥,将来也能给英姐儿撑腰。只可惜…”她状似无奈的叹息一声,道:“江探花虽有才,却无根基,若不得贵人扶持,怕是也难熬出头。这么年纪轻轻的,若熬成了搬老头子,不是蹉跎人才么?只是这京中权贵,个个清高,怕是江探花求路无门。”
话已至此,不用说得太过明白。
余二夫人将邱姨娘的沉默当做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毕竟这么大一个橄榄枝,傻子才不接。江沅这个年纪,这个出身,在京城也确实是不大好说亲的。
“今日也叨扰得久了,我想起府中还有要事,先行告辞。”
说是来感谢邱姨娘对萧安和萧姝的‘照拂’,其后言语却没有半句,这舅母做得,可真够‘尽职’的。
邱姨娘将她送至院门口,看着她离去后,才差使了自己身边的大丫鬟去江府带话。
**
季菀在荣安堂见过萧老夫人后,便和母亲去了阙栖阁。
一进屋,周氏就驱散了屋里的丫鬟,道:“先前三郎在前线,你们夫妻聚少离多的,耽误了。如今回了京,可得加紧些…”她顿了顿,低声道:“怀个孩子。”
季菀哭笑不得。
“娘,这事儿不着急。”
周氏叹一声,“我也不是要逼你,但这事儿你总要放在心上,别整天就想着你那些个店面铺子什么的。以前在家的时候,我不拘着你,你父亲和祖母也都纵容着,任由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可现在你不是未出阁的姑娘,你是别人家的媳妇。上头有婆母操持中馈,你作为媳妇的本分,首先就是相夫教子。我知道,你向来是坐不住的性子,若有个孩子,你膝下也热闹不是?”
这话说得倒是不假。
季菀现在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也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偶尔也确实挺无聊的。她又想起那晚陆非离说的话,他也是想要孩子的吧?
“娘,您放心吧,我晓得的。”
周氏见她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才点点头。
“对了娘。”季菀想起刚才在府门前见到的余二夫人,道:“余…三婶子既已身死,余家怕是对萧家心有怨言,余二夫人,怎么还会在这个时候入府拜访?”
周氏皱了皱眉,不答反问,“你这次回北地,可见过江家众人了?”
季菀点头。
“嗯,见了江老夫人和江夫人。回来的途中,还遇见了,一同入城的。”
“那你也知晓江家大公子考中进士前三甲,中了探花郎的事儿吧。”旧事在周氏脑海一晃而过,她道:“余家二房看中了江沅,想与江家结亲。”
季菀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
不是吧。
余家人不是很傲气么?怎么可能看得上商户出身的江沅?
“余老夫人因丧女之痛一病不起,估摸着是回天乏力了。余家和萧家又闹得不快,私下里议论纷纷,没人敢和余家结亲。余二姑娘又到了年纪,得赶紧定下来,没得挑选的余地。”
季菀恍然大悟。
“所以余二夫人今天登门,是想借姨娘的口传话,让江家主动上门提亲?”
周氏嗯了声。
“余家怎么说也是世家,又是嫁女儿,总不能由他们开口。”
说得倒也是。
余二姑娘,余伶…季菀从记忆里搜寻出一个小姑娘的模样来。隐约记得,也是个颇有些任性和傲气的女子,就是不知道这几年是否修身养性有所进益。
不过这些都与她无关。
她只是有些好奇,江家会不会高攀这门亲事。
**
江府。
昨儿个江老夫人一来,邱氏就将事情原原本本与她说了。
江老夫人到底是见过世面的,没被这突然的馅饼砸得忘乎所以,短暂的惊诧后便道:“此事定有内情。”
邱氏点点头,“沅哥儿也是这么说的,差人去打听后才知,原来余家和萧家有了嫌隙。余家姑奶奶突然暴毙,死后尸身被抬回了娘家,未曾葬在萧家祖坟。那些贵妇们私下里猜测余家姑奶奶怕是犯了大错,品行有失。都不敢跟余家姑娘结亲,所以余家才低就我们小门小户。”
江老夫人看她一眼,“自古出嫁的女儿冠上夫姓,那就是夫家人,若非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何至于死后还被抬回娘家安葬?萧余两家怕是结怨甚深。那些世家们不愿和余家结亲,最大的原因只怕不是余家姑娘品行有失,而是怕因此得罪萧家。”
不得不说,江老夫人不愧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见过大风大浪,早已活成了人精。甚至都未曾见过余家人,只凭儿媳几句话和打探来的消息,就看透这件事的本质。
邱氏心中一惊。脑子里立即浮现那日去萧府,周氏隐晦的神情,和妹妹骤变的脸色。
若是余家真与萧家结仇,那江家与余家结亲,岂非就等于向萧家挑衅?江沅的仕途,岂非也就跟着毁于一旦?
想到此,邱氏便惊出了一身冷汗。
第269章 别无选择(二更)
其实萧家人的度量没那么小的,不过江老夫人的考量,也是有必要的。
虽然无人知道余氏究竟犯了什么样的大罪以至于遭夫家如此嫌弃,但京城各大家族都对此讳莫如深,必然不是小错。
要知道,萧家那可是皇亲。余家和萧家结仇,那也就关系到宫里的皇后。
江沅不过就是个没根基的进士,若是这会儿与京城各大家族都避之不及的余家结亲,且不说是否有和萧家作对的心思,那必然是攀龙附凤之人。
首先品性就不行!
再加上萧余两家旧怨,皇后心里能舒坦?明德帝爱才,却也是不喜钻研之辈。如此一来,江沅的前程可不就是毁于一旦了么?
江老夫人心如明镜,被婆婆点醒的邱氏也如醍醐灌顶。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这亲不能结。”
江老夫人点头,“非但不能结,还得和余家划清界限,不能有任何牵扯。”
“可是…”邱氏又有另一重担心,“余家已请过沅哥儿过府做客,意思已经很明显,咱们若拒绝,也得有个理由才行。沅哥儿又刚入仕,咱们在官场上没有什么人脉,那余家如果就此记恨,沅哥儿的前程岂不是也…”
江老夫人见她神色焦急不似做伪,语气温和了几分。
“余家若真与萧家结了深仇,才该惶恐不安,若敢因一己私利为所欲为,只怕顷刻就要遭祸。不过你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这些个世家,都是有一定人脉的,咱们小门小户的,惹不起。不能直接拒绝,就只有另寻他法了。”
她倒是没让邱氏去求妹妹帮忙,一来知道邱姨娘不过只是个妾,说不上什么话,倒是让邱姨娘里外不是人。二来她们商门小户,本就为官宦世家轻鄙,这般凑上去,只会更让人不耻轻视,觉得江家是攀龙附凤之辈。孙子将来的仕途,也会受到影响。
“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给沅哥儿说一门亲事。反正余家如今只是有那个意思,并未捅穿那层窗户纸,咱们就全当不知道。而且沅哥儿也不小了,也该娶妻了。”
邱氏点头。
江沅的婚事,早就提上了议程,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母亲可是已有了盘算?”
江老夫人沉吟半晌,叹息一声。
“早知如此,在登县的时候,就该给沅哥儿把婚事定下来。”
江家如果不是商籍,孙子的婚事也不至于拖到今日。
江老夫人想到回来途中碰到的季菀,心中又是无限感慨。当年如果周氏没有携子女回京,两家早已结亲,说不准现在孩子都有了。
可惜了。
“时间紧迫,也再挑剔不得。”江老夫人略一思索,“我娘家侄孙女茗姐儿,年方十四,还未议亲。”
江老夫人也是出身商贾,姓严。而她口中的茗姐儿严茗,是严太老爷的嫡幼孙女,如今严家家主的掌上明珠。因是中年得女,与头上兄姐年纪相差甚远,自幼便是娇宠着长大,也是严家这一辈唯一适龄的未婚嫡姑娘。
因两家相距甚远,也鲜少来往,书信却是不曾断过。
江老爷去世的时候,严家兄长子侄倒是来过一次,邱氏隐约记得当时跟来的,有个小女孩儿,长得很是漂亮,虽然年纪尚小,言行举止却是难得的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以前江老夫人为何没有与娘家亲上加亲的意思?最大的原因,便是没有适龄的姑娘。
毕竟那会儿,严茗还算是个孩子。又是父母的宝贝疙瘩,怎么都不可能小小年纪就定亲的。
后来江老爷去世,江沅守孝,婚事更是只能往后推。
中途走了个季菀,江老夫人遗憾之余只得作罢。江沅一心读书,也没那方面的意向,这才拖到了今日。
年前江老夫人收到娘家来信,得知侄孙女严茗还未定亲,便动了这个心思。想着等孙子会试后,再与他商议。
她算是比较开明的长辈,没有直接给孙子一个女人让他必须娶回家。无论如何,她还是希望孙子娶个自己合意的。毕竟妻子是要过一辈子的人,若没有情分,朝夕相对也是彼此折磨。
现在,是耽误不得了。
江老夫人心中下了决定,中午江沅从翰林院回来,还未得急叙话,江老夫人便开门见山与他说了。
江沅暂时没吭声。
婚姻大事关乎一生,他自是在意的。祖母的眼光他信得过,可这个小表妹他未曾见过,到底心里还是有些茫然和抵触。
但他也知道,自己真的是没得挑剔。
“一切由祖母做主。”
祖孙俩达成了默契,翌日从邱姨娘派来的人口中得知余家的意思,江老夫人便知,此事得加紧了。
她立即就给娘家写了信,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亲事定下来。
**
季菀难得回一趟娘家,倒是不急着走,和母亲说完话后就去逗自己那两个双胞胎弟弟了。
她出嫁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才半岁多,没多久她又跟着陆非离去了北方,两兄弟老早就忘记这个姐姐了。
在荣安堂的时候,琅哥儿和钰哥儿瞅着她,满眼的陌生。不过天生的血缘牵绊斩不断,季菀只用棕榈叶编了两只蚂蚱,就立马哄得两个小家伙眉开眼笑,奶声奶气的叫姐姐了。
“我走的时候,还是两个奶娃娃,现在就又蹦又跳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季菀看着坐在榻上研究蚂蚱的两个小家伙,颇有些感叹的说道。
季容歪着头,“可不是吗?不过还是姐姐有办法,大哥走之前,琅哥儿和钰哥儿特喜欢往他跟前凑。出去了近一年,回来后两个小家伙都不让他抱了,哭得跟什么似的。连阿珩见了,都愤愤不平。”
萧雯也抿唇偷笑。
“可不是?后来大哥去寻了好些个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两个小家伙才高兴的叫哥哥。”
季菀听得失笑,分别伸手刮了刮两个茫然回过头来的小家伙的鼻子,“可真是傲娇,非得人哄才肯开口叫人。这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