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的作坊呢?”
被忽视很久的世子爷,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第131章 嫁妆(一更)
“作坊…”
季菀这才想起陆非离还在,脸色微囧。
陆非离笑盈盈的看着她,等着她回答。
“对啊,阿菀,我看你那个作坊也挺大的,前年我哥带回来那个腊肠,好吃得不得了,你今年可要多做一些,我可等着买来吃呢。”
陆非烟挽着她的手臂,眼睛笑成了一条线。
季菀早就把腊肠的方子给了陆非离,他却没用于军营中,去年依旧在她的作坊买腊肠。
“我把腊肠的方子给你,你什么时候想吃了就让你家的厨子做。”
“真的?”
陆非烟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季菀眨眨眼,“不过你得让你家厨子替我保密,不能泄露给外人知道,我可是还要做生意的。”
“放心啦,绝对保密。”
陆非烟排着胸口保证,“哎你还没告诉我,你今年要做多少腊肠呢。”
“城外的十来个村庄都养了猪,再加上庄子里的,具体数量倒是没统计过,大概应该有个两三千头吧,能够做出好几万斤的腊肠,腊肉更多。销售额嘛…”季菀又开始敲算盘,“京城物价高,成本也较高。腊肠得卖六十文一斤,腊肉五十文。算下来腊肠大概能卖五千两左右,腊肉一万两左右。”
“那加起来岂不是有一万五?”
陆非烟看看她之前在账本上做的记录,“一万五加三千再加一万五,就是三万三。”
“不能这么算的。”季菀笑道:“还得减去成本。你看啊,我的火锅店光是酒楼就花了好几千两,再加上点心铺子和作坊,差不多一万两了。还要扣除食材费和人工费。你算算,还剩多少?”
“啊?”
陆非烟有点懵,“你刚才算那么半天,我还以为是纯利润呢。”
季菀笑笑,“这是第一年,成本费高一些。等明年,就只扣除食材和人工了。但如果年深日久,所有建筑都是要翻修的,这都得算在成本之中。减去这些,每年的平均收入,也会有个两三万。”
“不打算开分店?”
陆非离问,“昨天小九来信,说在延城给你开了一家火锅分店,是登县那家店规模的两倍有余。”
季菀一愣,“你今天来就是告诉我这个的?”
陆非离看她一眼,“顺便而已。”
陆非烟目光在两人脸上转了转,露出一抹会意的笑,嘴上却道:“三哥还说是陪我,原来都是借口,明明就是特意来看阿菀的嘛。”
季菀不自在的咳嗽两声。
“别胡说。”
这小妮子,说话也忒直白了些。
“我哪有胡说。”陆非烟性子最是率真跳脱,私底下也不怎么把那些规矩礼仪放在眼里,“皇上命三哥带兵去西郊镇守缝纫机厂,他天天早出晚归的忙得很。今天好容易有空闲,也不出去应酬,非说担心我安全,要护送我过来。我以前去周府找你,他可没这么殷勤,就是专程过来看你的。”
季菀脸色更囧。
陆非离瞥了眼她微红的脸,道:“前两日母亲与我说,打算年底前把你的亲事定下来,还让我帮忙在世家子弟里看看,有没有品貌相当的适龄未婚子弟。”
这次换陆非烟闹了个大红脸,嗔道:“三哥,你就知道打趣我。”
“我说的是实话。”
“不可能,母亲说过要多留我两年的。再说了,你都还没娶阿菀过门,我可不能僭越。”
“先给你把亲事定了,过两年出嫁也一样。”
陆非烟瞪着他。
陆非离笑笑,“你瞪我也没用,这也是祖母的意思。”
陆非烟一下子就泄了气。
季菀笑着安慰道:“不是还有两年嘛,不着急的。”
“也是。”陆非烟本就是活泼的性子,很快就又高兴起来,“不说这些了,阿菀,等这个火锅店的生意稳定后,你是不是要开分店了?”
“以后再说吧。”季菀摇摇头,“等缝纫机厂建好后,我还得时不时的过去视察,估计也没那么多精力去开分店,以后有时间再说吧。倒是腊肠和酱板鸭,如果生意好的话,我打算明年再扩建规模。”
延城那边三个火锅店,扣除各种成本和给齐纠的分红,每年的净利润应该也不会低于一万两。而腊肠和酱板鸭早已在北方流传开来,今年会增加产量,利润应该也会在一万以上。
也就是说,以后她每年都会有四五万两的收入。
季菀听母亲说过,像周家这样的世家,便是粗使婆子的月例都是二两银子,主子身边的一等丫鬟八两,资历深的老嬷嬷二十两。除此以外,还有各管事,二等三等丫鬟,夫人姑娘少爷们的月例,全部加起来得超过一千两。
还有铺子田庄的那些庄头管事,日常开销等等。
每月得花好几千两。
周府其实还算人口少的,以前没分家的时候,花销更大。相对的,每月进项也不少。
季菀自己一年挣的,零零碎碎加起来,看着是不少,放在世家大族里,还不够人家一年的花销。
不过她还是很满足。
毕竟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收入,而不是整个家族的。
她目前也算是个富婆了。
季菀把自己所有店的预估收入都告诉了母亲,然后道:“娘,您不用再给我什么庄子店铺做陪嫁,我自己这几个店完全够了。”
“傻孩子,娘家给出嫁女儿的嫁妆多少,象征着在娘家受重视的程度。以后嫁了人,也让对方知道你是有娘家可依靠的。你自己挣的,和我给你的是不一样的。”
季菀想了想,古代的嫁妆和聘礼都是有硬性规定的,嫁妆得是聘礼的两倍。所以许多人得借钱嫁女儿。
她想到曾经的邻居王家,王大山娶陈氏给了二十两聘金。陈家那么穷,肯定赔不了多少嫁妆的。但陈氏在王家的地位,却是不容置疑的。由此看来,这个男人对自己妻子的态度,很关键。
以陆非离对她的态度,也不会在乎她嫁妆的多少。
这一点,她还是可以肯定的。
第132章 入萧府(二更)
季菀还得两年后才出嫁,周氏的婚期则已近了。萧家那边已用两人的八字测了吉日,就在十月二十八。
十月二十七,抬妆。按照之前说的,要把季菀三姐弟接过去。
一大早,周氏就将三个孩子叫到身边来,“到了萧府,你们一定要谨言慎行。阿菀,你是长姐,要照顾好阿容和阿珩。”
季菀点头,“放心吧娘,我会的。”
长女素来稳重,周氏很放心,又叮嘱小女儿和小儿子,“你们两个,一定要听大姐姐的话,不要乱跑乱走,以免冲撞了长辈。还有,从今日开始,萧府的姑娘少爷们,便是你们的兄弟姐妹,你们要与他们和睦相处,知道吗?”
季容懂事的点头。
季珩也很乖巧的应了。
这时候,程氏和林氏过来了,“长姐,萧府的马车已经到了,国舅爷亲自来的。”
周氏微怔,将几个孩子送出琼苑,在二门处停了下来,“我不便出门,就有劳两位弟妹帮我把阿菀他们送出去吧。”
程氏含笑道:“长姐客气了。”
在周府住了快半年,马上就走了,季菀还是有些舍不得。
穿越至今不到两年,她都搬了好几次家了,在登县是住得最久的。今日去了萧府,就得住到她出嫁。
出了大门,季菀忍不住回头望着门匾上三个赤金大字,太师府。
心中竟有些怅然。
“阿菀。”
周言拍拍她的肩,“不早了,上车吧。以后有时间,还可以回来的。”
萧时已经从马背上下了地,他先对着周言弯腰行礼以示敬畏。他是晚辈,周言受了这个礼,然后道:“阿菀他们就劳烦你照顾了。”
萧时目光含笑,温和道:“分内之事。”
他先弯腰将季珩抱起来,季珩没见过他,有些人生,慌忙抬头看向两个姐姐。季菀对他笑笑,“阿珩先上车,大姐姐和二姐姐随后就来。”
季珩这才放松下来。
萧时将他抱上马车后,转身见季容踩着凳子,便伸出手扶着她的手臂。季容也是头一次见这个继父,有点紧张,小声道:“谢谢。”
萧时笑一笑,又扶着季菀上了车。
帘子放下,马车掉头开始行驶。
“姐姐。”
季容低声道:“国舅爷看起来和父亲一样,是个脾气温和的人,你说,他会像父亲对娘那样好吗?”
季菀正色道:“阿容你记住,咱们住进萧府,以后就是萧府的姑娘了。娘改嫁了,也会入萧家族谱,是萧二夫人。咱们只能在私底下缅怀父亲,千万别在萧家人面前提起,不然会让娘难做。”
“嗯,我知道。”
季容向来是很听姐姐的话的。
季菀又看向弟弟。
季珩五岁了,很多事也开始懂了。他知道母亲要改嫁,知道以后要管刚才抱他上车的那个人叫父亲。
小孩子都很敏感,他能感觉到萧时对他的善意。生父死的时候,他才一岁,早已忘记父亲的模样,如今便更容易接受对他好的萧时。
所以在长姐看过来的时候,他便道:“大姐姐,我也懂。”
季菀摸摸他的头,“阿珩真乖。”
她搂着弟弟,轻言细语道:“阿珩已经启蒙了,以后在萧府,也会跟着萧府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读书。阿珩不能调皮捣蛋,要听先生的话,知道吗?”
“嗯。”
小孩子之间相处起来,其实是最容易的。孩子都比较单纯,没大人那么多的心眼儿,年龄相近,更容易玩儿到一起。周府里那么多孩子,季珩开始也认生,渐渐的就熟悉了。之前跟他说要搬走,他还伤心了好久,昨天就开始和韫哥儿他们告别了。
后来季菀告诉他,去了萧府,也有很多玩伴,他才开始高兴起来。
萧府和周府虽然都在内城,但相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尤其是在大街上马车不能快跑,到萧府已是半个多时辰之后。
季菀回京后,除了皇宫和安国公府,其实没去过其他府邸。下了车后,她下意识抬头看向萧府的匾额。
据说这块匾额和太师府一样,都是皇上御赐。唯一的区别就是,太师府是先帝亲笔御赐,萧府的匾额,是当今圣上御赐。
萧时走过来,“阿菀,阿容,阿珩,进去吧。”
他很自然的称呼姐弟三个的小名,熟稔的仿佛就是他们的亲生父亲。
季菀愣了愣,分别牵着弟弟妹妹的手,笑着点头。
“是。”
萧时在前面带路,跨进大门,走过前院,穿过垂花门,进二门…萧府是五进宅子,虽比不得周府大,景致却是毫不逊色。甚至看起来,更为气派一些。这也难怪,周家是清贵名门,崇尚简雅。萧家是皇亲,府邸自是比一般世家肃穆华丽。
“先去荣安堂见老夫人,瑞哥儿和雯姐儿也在。”
萧时边走边与几人说起府中人员,“瑞哥儿十二岁…对了,阿容,我听说你今年也十二岁了,几月生的?”
季容乖巧回答,“十月十二。”
“那岂不是半个月前才过了生辰?”萧时复又笑道:“瑞哥儿是七月生的,比你大三个月,以后便是你的兄长了。”
“我姐姐也是七月生的。”
季容下意识的说完又立即闭嘴,母亲说过不能多话的,她有点忐忑的看了看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