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媳妇_望江影-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根,茁壮成长的样子。
  查看了一番之后,罗素就知道,这鱼苗该下田了。
  从田间回来之后,她便把这事情和赵母说了一番。
  赵母虽然早前就听过自己儿媳妇想要养鱼的打算的,却一直没放在心上,觉得能长出好稻子就行了,至于这养不养鱼的,还真是不指望。
  如今听着自己儿媳妇这样正儿八经的又提起来了,倒是吃了一惊,“真要养鱼了?这田里又不比河里的水,哪里能养鱼的,你莫要胡闹,到时候费了银钱不说,还把好好的秧苗给祸害了。”
  别的事情还能听自家儿媳妇的,但是这八亩的水田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侍弄的,秧苗也是费了大把的力气种下的,要是浪费了,她可真要在家里大哭一通了。
  罗素知道她这保守的想法又出现了,只得耐着性子苦口婆心道,“当初黑耳朵,你们不都没想过能种出来?我这法子是人家那游方的郎中告诉的,他走南闯北,去过非常远的地方,就看过人家这样做过。娘你可要信我,若不然这鱼苗我都用我的体己来买。”
  “我又不是舍不得那点子本钱。”赵母脸红的反驳。
  “我就知道娘不是这般小气的人,却也不能让娘跟着我一起担责任。再说,我那田沟都挖好了,还在村里人面前夸过海口了,若是不办到,日后指不定人家怎么笑话呢。娘可一定要支持我,让儿媳妇走出去了有点体面。”
  赵母被她这样一番软语求着,又是撒娇的,心里不禁软了。又觉得如今家中的好日子确实是儿媳妇带来的,自己这样管着,倒是让她心里有想法罢了。且又想起儿媳妇改嫁的事情来了,担心她为了这件事情和自己起了心结,索性咬着牙点头,“罢了罢了,你只管自己去安排便是了。索性家里的黑耳朵长的好,让你死心了,日后一心一意的把家里的地都种上黑耳朵才好呢。”
  罗素捂着嘴笑了笑,“黑耳朵就够了,我还是请娘多吃点鱼吧。日后等咱家的鱼长大了,我让娘吃全鱼宴。”
  赵母被她这样一说小,心里的不快顿时都没了,倒是快活起来,笑得满脸菊花,“还不如多做些干鱼,日后留着过年。”
  “行,全都听娘的。”罗素豪爽的摆手。反正大事情上自己掌握就行了,这小事情就随着老人家的意思。
  ******************
  这时候还没人养鱼,所以鱼苗是没地方买的。
  罗素只好去寻了村里关系最好的赵二娘一家子帮忙。她知道赵大木平日里在外面经常能带一两条鱼回来,所以应该是有些法子的。
  果然,赵大木一听,便道,“燕子湖那边倒是有人打鱼,只平日里打着小鱼了都放回去,若是你去寻个打鱼翁,谈好了价钱,让他给你留着一些倒是没问题的。”
  罗素闻言,暗道这古代的人也明白保护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啊。
  她笑道,“我平日里少出门,又没有和这些人接触过,不知道大木叔有没有相熟的,帮着介绍个信得过的,我再出个好价钱把这事情给办了。”
  赵大木其实也不大赞同罗素养鱼,只不过这到底是人家家里的事情,所以也不好多说。心里却也不大想帮着寻鱼苗,担心日后出了问题自己要被埋怨。
  却没想到赵城媳妇这样直接要求出口了,倒是不好推搡,一时间有些犹豫。
  赵二娘拍了他的胳膊一巴掌,“还想个啥子的,你只管去帮着赵城媳妇去说道,把嫁给谈的合适点。”
  赵大木是最听媳妇的,听着自己媳妇开口了,只得道,“这鱼都是三文钱一斤,若是你要这小鱼,只怕他们都不大同意。毕竟这小鱼给了你,日后他们打鱼就少了些了。”
  那些打鱼翁可都认定了燕子湖都是他们的东西呢。
  罗素早就算好了一笔账了。自己拿八亩水田,最多只养两千条鱼罢了,所以当即笑道,“若是我出一文钱一条,买两千条,大木叔觉得他们能同意不?”
  “一文钱一条,那小鱼苗那么小,这价钱也给高了。我看一文钱两条差不多。”赵二娘当即加了一句。
  赵大木点了点头,“一文钱两条,他们倒是十分愿意的。我去好好谈谈,把这价钱压一压。且你这要的多,他们都能沾点光,自然是愿意的。”
  罗素笑着点点头,她也知道一文钱一条是贵了,只不过自己请赵大木帮忙,若是价钱开的低了,没的让人难做,心里不痛快。不若自己开的高一些。若是这赵大木同意了,自己只损失点银钱罢了,若是赵大木自己出口帮忙,自己也算是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赵大木此人,日后帮衬一把,也算是为自家多了个帮手了。当下赵大木提出愿意把价钱帮着说低,心里自然十分欢喜。
  “若是这事情办成了,日后家里的鱼长大了,一定好好的请大木叔和二娘婶子尝个鲜。”
  “都是随手帮衬的,又不费力,可不用这么客气。”赵二娘笑呵呵的摆手。”
  待罗素走后,赵大木叹了口气,见自己媳妇赵二娘送人出去之后又回来了,当即道,“你干啥插手这个事情,若是日后出了事情,你担着?”
  赵二娘呸了他一声,自己收拾桌子准备做午饭,边又横了他一眼,“你这脑袋整天想啥呢。我看赵城媳妇是个有本事的,我可知道她老早就把这水田给侍弄好了,忙活了有好几个月了,若是闹着玩的,能这么认真?我看她那是十拿九稳的,指不定这还真是能养鱼成功了。你想想啊,要是真的养成攻略,这八亩水田就能收成大几千斤的鱼啊,就算到时候颗粒无收了,这八亩水田也是尽够嚼用了。到时候她念着咱们一个人情,日后有啥子好处还不得惦记咱们?就你这整天前怕狼后怕虎的,倒是连人家一个妇道人家都比不上呢。”
  听着自己媳妇一通训斥,赵大木顿时觉得汗颜,满脸尴尬的站起来。
  “行了行了,我明日便去燕子湖帮着找鱼苗。”
  “那还用说,这事情咱们应了,就得办得漂亮。我看一文钱三条鱼苗也是能说下的。我刚故意说两条鱼苗,就是给咱们留个底。到时候咱一文钱买了三条鱼苗,赵城媳妇就觉着咱们是尽心尽力费了心思的,自然更记咱们的好了。”
  赵二娘一脸得意道。这人情世故的,她可是顺手拈来的,偏偏自己男人就这样的木讷。
  赵大木确实被自己媳妇的心思给佩服的五体投地。想着自己老娘当初给自己找媳妇,还真是眼睛亮着呢。
  他正感慨着,又听赵二娘道,“要是这赵城媳妇是咱家的儿媳妇就好了。我倒是不嫌弃她是个寡妇,只是到底是同宗同族的,到底不地道。哎……”
  赵大木面上同意,心里却暗道,自家婆娘够聪明了,再找个精明的回来,家里的女人不得成精了啊。还是找个老实稳重的回来操持家务的好。
  第二日天没有亮,赵大木就去了燕子湖找人抓鱼苗了。
  罗素作为一个年轻的小寡妇,不方便跟着一起,只把一千文钱准备好了,让赵大木带去,又另外给了五十文钱让赵大木请车子运鱼苗,再给二十文钱,让赵大木在路上吃点东西。
  赵大木自然是一番推迟不要。只让日后罗素养了鱼,多给一条肥鱼便是了。他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一点指望也没有的。
  罗素却是认真的应了。
  ?

☆、第22章

?  罗家的水田要养鱼了。
  这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的,在整个赵家村沸沸扬扬的传了开来。
  好些人听着像是听笑话一样的,没放在心里,只以为谁家无聊开了个玩笑。
  只等到赵大木带着几辆牛车,拖了许多大木桶回来了,大伙才有些信了,纷纷的围着那些大木桶去看,果然看了许多鱼。
  这消息一传开,好些人家都刚来瞧热闹了。有些还在田地里干活的,听着动静也匆匆忙忙的赶回来了。
  这可是个稀奇事呢,真是好大的热闹。
  这次赵大木一共买了两千三百条鱼回来了,另外还多了百来文钱,可让罗素欢喜了半天。这多的钱本来准备给赵大木做辛苦钱,不过赵大木不收,推了半天。还是赵二娘说以后鱼长出来了再说的。
  因着这次的鱼苗都是在从燕子湖里面捞过来的,品种不一,罗素也没仔细分,准备全都放在田地里养着。
  赵大木道,“我寻思着胖头鱼好养,就多挑了些,也不知道合不合心意。”
  罗素连忙道,“还是大木叔考虑的周到,我原也想找些好养的鱼苗回来,只担心太过繁琐,怕他们不乐意。”
  “要挣银子,谁有个不乐意的。”赵大木笑呵呵的摆了摆手,只觉得这赵城这媳妇果然是个体贴人的,性子极好。
  在全村人的见证下,罗素把这些鱼苗一点点的放入了自家已经蓄水的稻田里面。这些鱼儿一入了稻田里,就四处的游了起来,原先还安安静静的稻田里顿时也有些生气了。
  “这鱼能养活么,能长大不?”老族长摸了摸白花花的胡子。
  旁的几个老人家都摇头晃脑的,脸上满是不信。
  倒是有几个孩子想要去抓着玩,被自家的老爹和老娘给拉着了。这鱼可不能随便抓啊,这可是银子买回来的,抓了可是要赔钱的。
  把鱼苗放完了之后,罗素又亲人在田坎周围加上了栅栏,防止鸡鸭跑田里去了。
  等从罗素家的田里回来,村里的各家各户又多了许多谈资了。
  这可真是稀奇了,田里能养鱼的,能养活不?
  也没看谁家养过鱼啊。这可真是稀奇的事情。
  好些人好奇,又去找赵母打听,赵母一律都推给了罗素。她自己都没弄清楚这是咋回事呢。反正让自己儿媳妇折腾。
  鱼儿下了田地里,罗素又做了些鱼饲料。
  不过考虑道田里正是虫子多的时候,所以也没做多少。赵林和赵木棉两孩子整天往田里跑,见天儿的看着自家稻田里的鱼苗。
  罗素看着两孩子整天这么野也不行,中午吃饭的时候,便赵母商量着让孩子们去念私塾。
  赵母为难道,“原先是辞儿带着林子念书的,只不过如今老二前日子身子不好,现在又要去县学了,倒是也抽不出时间来。”
  赵林听着要去学里立马不干了,“二牛都没念书呢,我可不去。”
  赵木棉拉了拉罗素的袖子,“嫂子,我要念书。”
  “别掺合,女孩子家家的念书干啥?”
  赵母立马反驳。
  赵木棉撅着嘴不说话了。
  罗素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看着长着浓眉大眼的小姑娘,顿时心软道,“本就让你念书的,和林子一起念去。”
  她又看着赵母,“娘,还是让他们念书吧,这年头认字读书的以后也不吃亏。我要是不认识几个字,哪里能学到怎么种黑耳朵,怎么和人签契约的。”
  赵母一听,也觉得有些道理,点了点头,却又有几分为难,“如今家里这个条件,去念书倒是也负担得起,只不过如今找不到好的先生。当初老二那还是跟着你公公去县里念书的。现在让两孩子去县里,家里也没人去接送啊。”
  现在读书人本身就少,就算有先生,那也是给富贵人家的私塾去了,哪里会理会这些寒门子弟的。
  可是如今赵林和赵木棉都是七八岁的年纪了,且小虎那边估摸着也是没送去念书的,再一耽误,等孩子大了,学东西就更难了。
  “要不这样,我如今田地里也没多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