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蒙古皇后-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天色上黑,那团灯火也在稍远的地方,看不真切,倒也不知道是谁。

    秦嬷嬷顿时眉头一皱,高声喝道:“前面是那个宫里的奴才,胆敢挡在永寿宫顺嫔娘娘的步辇前面,还不快速速退避,惊了娘娘你可担待的起。”

    本来照秦嬷嬷的想法,前方那人听了应该立刻推到宫道两旁,跪等顾芳怡的步辇离去才是,不料那人不但没有退避一旁,相反,还朝顾芳怡的步辇这走来了。

    秦嬷嬷原本有些紧锁的眉头皱的越发紧了,心道这是哪个宫的奴才,怎么这么不懂规矩,难不成想进慎刑司不成?

    秦嬷嬷正要再次呵斥,便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那团灯火处传出,“可是永寿宫的掌事姑姑秦嬷嬷,奴才梁九功,再次恭候顺嫔圣驾多时了。”

    这略显沙哑干涩的公鸭嗓,瞬间让秦嬷嬷以及到了嘴边的呵斥止住了,一不小心呛的直咳嗽,一旁的若水连忙帮她拍拍背顺气。

    那团灯火慢慢靠近,拿着灯笼的人也终于能够看清了,一身石青色的大太监朝服,头戴红顶,手上一个白丝垂绦的拂尘,另一手拿着一个金杆龙头衔珠灯笼的人,不是乾清宫太监总管梁九功又是谁。

    如果是寻常的宫人,哪怕是慈宁宫的宫人,胆敢这么没有规矩的挡在顾芳怡的步辇前面,秦嬷嬷都会呵斥几声,可是如今站在这里的是梁九功,康熙最信任的太监,也是这宫里品级仅次于苏麻拉姑的第二号人物,便是秦嬷嬷也不敢随意呵斥。

    更不要说秦嬷嬷如今在明面上还是康熙的人,而这梁九功正好是她的顶头上司,呵斥他,简直是寿星老喝砒霜,不要命了。

    当然了,秦嬷嬷不敢呵斥,甚至不敢问梁九功为何在此,可不代表顾芳怡不会问,梁九功虽然在宫里地位超然,便是皇后等人也不得礼让三分,但究竟只是个奴才,平日里客气自然没有问题,可是如今梁九功此举已经算是冒犯了顾芳怡,顾芳怡自然也不会忍气吞声了,否则传出去她的脸面可真的就丢尽了。

    “梁安大不在皇上身边侍奉着,怎么跑到这偏远的地界来了,莫不是皇上也在这附近不成,还是说梁谙达特意来这里堵本宫的?”

    顾芳怡的话虽然没有什么起伏,只是很平淡色叙述,不过其中隐含的不满却是真真的,要是梁九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怕是顾芳怡直接翻脸也是说不准的事。

 第101章 乾清来客(下)

    不过此时,顾芳怡心里也有些疑惑,按理来说,梁九功是这宫里的老人了,可以说谁错了他也不会出错,可是今日怎么会偏偏堵着自己的道路,做出此等以下犯上的举措来呢。

    梁九功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了,在宫里,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人可以置之不理,什么人要笑脸相迎,怕是没有人比梁九功更加清楚的了。

    顾芳怡虽然还没有到荣一族的妃位上,可是就凭她有着两宫皇太后撑腰,有着蒙古几大部族的支持,本身也是享受妃位待遇的一宫主位,梁九功只要不是脑子进水了,就不可能得罪她。

    可是如今,梁九功的举动不仅仅冒犯了顾芳怡,而且还是这种完全没有任何可以掩盖的冒犯,如果梁九功没有正当理由,顾芳怡就算是要了他的命都完全说的过去,便是康熙都不会说什么。

    不过很显然,梁九功明显是有正当理由的,听出顾芳怡话里的不悦,脸上的笑意也没有半点减退,只是单膝跪地打了个千儿,“奴才梁九功,给顺嫔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虽然心里很疑惑,不过梁九功这个时候的行礼还是没有丝毫的错误的,顾芳怡也想知道梁九功到底想干嘛,倒也没有立刻发难,只是略微带着点怒气说道。

    “起来吧,梁谙达还没有回本宫的话呢,梁谙达不在乾清宫伴驾,来这里堵本宫是何意思?”

    “娘娘误会了,奴才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来堵娘娘的路啊,奴才此次前来乃是奉了皇上的旨意,特意来请娘娘往乾清宫一叙的,还请娘娘明察。”

    对于顾芳怡的不悦,梁九功就好像没有发现一样,恭恭敬敬的起身,然后拱拱手说道,整个人不卑不亢,倒真有几分乾清宫大内总管的气魄,和往日顾芳怡见到的康熙身边的跟班一样的气质完全不同。

    不过想了想苏麻拉姑周身那股不比寻常妃嫔弱的气度,再看梁九功身上的气质,顾芳怡倒也能理解了,人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梁九功在康熙这个一国之主身边,养成这种气度倒也说的过去。

    既然是康熙让梁九功来找自己的,那么梁九功刚刚的举动也算是有了合理的解释,自然也算不上冒犯了,顾芳怡脸上的怒意也渐渐消退。

    “哦?原来是这样。”顾芳怡有些恍然,“梁谙达可知皇上招本宫所谓何事,为何不直接传召,反倒是让谙达这么晚了独自前来相寻?”

    于此同时,秦嬷嬷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若是梁九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顾芳怡和梁九功对起来,自己还真的是左右为难,毕竟一个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是一宫主位,哪一个都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

    听到顾芳怡询问,梁九功拱了拱手,“回顺嫔娘娘的话,皇上只是让奴才来请娘娘往乾清宫一叙,具体是什么事奴才还真的不知道,只是看皇上的脸色,许是有了什么烦心事,具体的奴才也不敢揣摩圣意,还请娘娘恕罪。”

    面对顾芳怡,梁九功可是把姿态放的很低了,在宫里能让梁九功把姿态放的这么低的,除了皇后之外,怕是也只有顾芳怡了,倒不是说在梁九功心里顾芳怡的地位在佟妃和钮祜禄妃之上,而是以前的顾芳怡动则罔顾宫规的狠劲让梁九功也有些发怵。

    顾芳怡可不知道梁九功之所以把姿态放的这么低是以为自己是这么个形象,还以为梁九功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和背后的两宫皇太后才这样的呢。

    “既然如此,本宫就不为难谙达了,嬷嬷,看赏。”见问不出什么,顾芳怡倒也没有为难梁九功,只是理解似的点点头。

    见顾芳怡没有纠缠,梁九功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身为康熙的身边人,梁九功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康熙找顾芳怡有什么事,只是有些事知道是一回事,说出去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宫里,话多的往往活不下去,更不要说是在康熙身边侍奉的人了。

    秦嬷嬷闻言当即从袖子里掏出一个荷包来,荷包上绣着七星文竹的花纹,一看就是给男人用的,可见秦嬷嬷这给人赏赐也是有了几首准备的,给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人准备的荷包都是不一样的。

    看着这个荷包上的花纹,顾芳怡心中暗暗点头,对秦嬷嬷的细心很是满意,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对于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身子不完整的太监来说,寻常是很忌讳女性的用物,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荷包上的花纹,就能改变一个太监对你的看法。

    果然,见着这个荷包上的七星文竹花纹你,梁九功的眼中有了些笑意,作为男人,梁九功自然不会喜欢那些花儿叶儿的了,可是太监多少有些阴沉,对于那些精致的东西又很喜欢,像这种精致淡雅又不显女气的七星文竹,往往最得他们的喜好了。

    接过荷包,梁九功连看都没看,也没有像寻常的小太监小宫女一样捏一下,而是顺手就放进了袖子里,好像根本不在意一样。

    实则不然,真正懂这些后宫潜规则的人,都知道,不同的人,在什么情况下,包多大的红包,都是有自己的规矩的,不能多了,升米恩斗米仇,也不能少了,平白折辱了人家。像秦嬷嬷这种老人,根本不可能犯这种错误。

    见梁九功收了荷包,顾芳怡也放心的点点头,然后抬步辇的两个粗使太监就将步辇抬了起来,往乾清宫走去。

    很快,一行人就抬着顾芳怡走到了乾清宫,乾清宫乃是天子所在之地,除了两宫皇太后之外没人能够在此乘轿纵马,因此在宫门口步辇就停了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个红包的关系,顾芳怡下步辇的时候,梁九功还上前扶了一把。

    “多谢梁谙达了。”

    “娘娘折煞奴才了,娘娘,皇上就在正殿等您,皇上有旨只传您一人觐见,奴才就不进去了,还请娘娘恕罪。”把顾芳怡扶下轿辇之后,梁九功放开顾芳怡的手说道。

 第102章 乾清夜话(上)

    顾芳怡听了只是点了点头,却也没说什么,转身就往往乾清宫正殿走去。

    只是顾芳怡刚刚走了一步,梁九功就喊道:“娘娘且慢。”

    顾芳怡疑惑的转过头,便见梁九功说道:“娘娘,皇上找娘娘有什么事奴才并不知道,不过在传召娘娘之前,皇上曾去过慈宁宫,回来之后才传召娘娘的,或许此事和太皇太后有关。”

    听着梁九功好像毫不在意的话,顾芳怡眼前一亮,看着梁九功的眼中也多了一丝笑意,然后带着些许感激的朝梁九功点了点头,倒是没说什么,然后就转身走进了乾清宫正殿。

    梁九功既然这么说了,可见事情或许真的和慈宁宫有关,那么不管事情是好是坏,顾芳怡都有了可以应对的准备,至少事情发生的时候不会猝不及防。

    梁九功之前没有告诉顾芳怡,偏偏在顾芳怡要走进正殿的时候提醒一句,说明刚刚的那个红包起了作用,否则依着梁九功的地位,虽说得罪不起顾芳怡,却也不需要巴结讨好她。

    当然了,这也说明了对于这件事康熙也没有封锁消息的意思,否则梁九功就算是有天大的胆子,对顾芳怡再有好感,也不敢泄露只言片语的。

    不过顾芳怡此时心里也有些嘀咕,按着史书记载,孝庄是在康熙二十六年仙逝的,如今不过康熙十年年末,距离康熙二十六年还差着十几年呢,可见绝对不可能是孝庄病逝这等大事。

    不过孝庄这段时间身子不好,宫里也隐隐有些传言四处谣传,毕竟孝庄年事已高,若不是顾芳怡清楚孝庄的死期,怕也会往这个方向怀疑的。

    所以顾芳怡此时在想,康熙是不是也在想这件事的可能性,想乘孝庄病逝之后对自己下手,虽然如今是撤藩的重要时刻,作为稳定大清和蒙古关系的自己是大清稳定的关键人物,可难保康熙不会铤而走险。

    毕竟一旦孝庄病逝,康熙就要守孝,这个时候就算后宫有些动荡倒也正常,而且如今孝惠太后虽然做了十多年的太后,却到底被孝庄压了一头,还没有形成气候,想要护着自己也不太容易。

    当然了,这只是顾芳怡所想的最差的可能性,毕竟如今并不是能让康熙赌上一把的好时机,而且孝庄一定不会死在现在,所以心中虽然有些忧虑,倒也不至于让顾芳怡乱了阵脚。

    稍稍稳定了一下心神,顾芳怡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便伸手推开了乾清宫正殿的大门,只听‘吱呀’一声大门被大开,顾芳怡踩着花盆底身姿娉婷的走了进去。

    正殿之中,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康熙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宝冠,在御桌上批改这奏折,整个人的脸隐藏在阴影之中看不真切。

    顾芳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