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山下人家-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那时候之所以心急地找上姚晨年,可不仅仅因为心里的骄傲,还有这点难以和外人道的不安。她想,与其被嫁给老头子,还不如博一把。后来,换了黄金宝,虽然不如意,她也认了,起码不用担心会被家里人卖掉了。
  可到底,她还是被拿去换了利益。
  赵桂花自私,张荀道貌岸然,张小桃呢,她是骄傲的,如今落得这样的地步,却是恨透了害她如斯的人,这里头不仅包括少夫人吕氏,还有她的家人。
  可恨,她是那样的弱小。
  看着黄金宝,张小桃一阵恍惚,也许,她并不如自己想象的弱小。
  她梨花带雨,却又信赖地看着黄金宝,“少爷,我都信你。”
  ……
  张家人丝毫不知张小桃的变化,对于女儿这次落胎,赵桂花也不是不心疼,但更多的是可惜。要知道,孩子生下来,要是个男的,以后可就是黄家的继承人了,那诺大的家产,看着就令人眼红。要是生的女娃也不错,起码能证明比那吕少夫人能生,女儿在黄家后宅的地位不会低。
  可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他们张家是要不到公道了,却能够从中获利。赵桂花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养出了一个秀才儿子,指望他以后做官老爷,她也能做做官老夫人的,小儿子也好,女儿也罢,谁都比不过张荀。如今儿子的前程有了眉目,她也只是可惜一下张小桃的肚子,便不再纠结,只希望张荀能入得了那邹县丞的眼。
  张荀呢,他早已习惯了家里人的无私付出,对于妹妹的遭遇只是叹息一句,便专注于拜见邹县丞的事情当中去了。
  他前些日子因着妹妹和黄金宝走得比较近,一些之前躲得远远的秀才同年们也都巴上来了,对他说着奉承的话,他心里自得,却也晓得自己的才学并未因此而有大长进。他需要一个良师来指导功课,没有了许山长,其他学堂的举人先生也不愿收他,他唯一的出路便是邹县丞了,那可是考中了进士当了官的人。
  如今有了黄金宝的引见,他哪里还记得为妹妹讨公道的事?也不怪张小桃知道以后心寒。
  张荀这边自以为有了机遇,那边去了修行宫的冬至运气也不错。
  有钱能使鬼推磨,冬至到了建行宫的地方以后,花了五两银子,如愿被分到了做木工的地方去,在那里,少说多做,多看多听,倒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他打心底感激绿竹的体谅和支持,越发想念她了。
  这一日,一个老人家和一个小伙子抬着一根大木头便进来了,冬至见了,便上前去帮了忙,张靖也是。
  木头放下,小伙子走了,老人家却留了下来,他看了冬至的脸好一会,问他,“小伙子,你叫什么,家住哪里?”
  冬至不解,却老实地回道,“我叫冬至,姓徐,是榕树村来的。老人家,你歇会。”
  老人家摆摆手,“不了,不了,活还多着呢。”说着竟朝那放木头的地方去。
  冬至见了,怕他出事,于是跟着上去,帮忙搬搬抬抬也好,免得木头太重砸了他的脚。
  张靖见冬至去了,也就没跟上,去做他的活去了。他本来就是出了师的木工,监工给他分配的任务不少,既然有人看着那老人家,他也就不去搭手了,却不知他这一迟疑便错失了一个机遇。
  老人家虽然穿着粗布衣,还干的搬木头的重活,却是个事必躬亲的老师傅,姓周,是宫里造办处的御用匠人。
  知道周师傅身份的监工今日分配完任务就不见了踪影,而周师傅也没特意显摆身份,来了就去挑木头,因而没人看出他的特别来。
  冬至帮着搬了好几回木头,看他终于肯歇了,才去做自己的活。
  周师傅想了想,跟在他身后帮把手,冬至摆手说不用,他却坚持。
  等都歇下来时,正是等饭时间,冬至从怀里掏出一根半成品的木簪和一把小刻刀,专注地继续加工。
  周师傅看了一会,赞了他一句“手巧”,而后又问起了他家里的情况,冬至觉得没甚不可对人言的便告诉了他,然后不知不觉地被老人家掏了家底,关于徐婆子的事情,老人家似乎特别感兴趣。
  冬至摆弄着簪子道,“这是给阿奶做的,另外还有给我媳妇做的。”
  周师傅看着他的眉眼有些出神,站起身来,没打招呼就出了木工坊的院子,冬至奇怪,在门口目送他走远才去领饭。
  周师傅第二天又来了,这回是监工和他一起来的,他将大家伙集合起来,介绍了周师傅的身份,特地点了冬至跟在他身后打下手。
  冬至有种天上掉馅饼,他被砸中了的感觉,回想绿竹临行前和他说过的话,竟觉得句句珠玑,所以说,日后冬至成为了妻奴,奉行“媳妇说的都是对的”,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应该是在这时候便有了苗头。
  木工坊的其他人一脸羡慕地看着冬至,冬至却傻乐,而张靖则异常沉默,他有些恍惚,心想,是不是昨天他没有离开,选择搭把手,现在跟在老师傅身后的就会是他?他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他的手艺比冬至要好,将他和冬至放一块,选中他的机率很大。
  张靖懊恼又后悔,却无济于事,那都是他的选择,选错了就得自己负责。
  他这样想也没错,毕竟上辈子,这机缘可是落在他身上的,只是,这辈子不同。无关他帮不帮忙,这机缘都不会落在他身上的,看周师傅一直盯着冬至的脸看就能瞧出一点端倪来。
  冬至的眉眼和徐婆子长得相像。
  结合着冬至掏家底的话,周师傅不得不怀疑徐婆子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
  如果是,他自然是要多帮衬着冬至,如果不是,看在冬至心善肯干且手巧的份上,他也愿意指点他。
  转眼又到了冬至,前两日向东来给冬至送了东西,顺便问了他过年有没有假,能不能回去。
  这事冬至打听过了,统共三天的假,家离得近的回家一趟倒是方便,可榕树村离得远,坐牛车过来也要整整一天半时间,当初他们走着来还走了两天呢,估计回去够呛。
  向东听了也明白他大约回不去了,于是问起了他的近况,知道他现在跟在一个老师傅身后学东西,也为他高兴。
  冬至于是让他带话,告诉徐婆子和绿竹,他在这里很好,让她们不要担心,还有谢谢绿竹。
  向东又去了看赵铁柱和赵铁栓,和他们说了家里和冬至那边的情况,这才离开的,怀里还揣着两根冬至新做的木簪子。
  徐婆子和绿竹收到了话和簪子,替他高兴,又难过他过年回不来,不过,她们先前也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这次给冬至送去的东西很多,够过年的,因而也没伤怀很久。
  这边,周师傅晓得冬至生日,又是二十成年,虽然乡下人没有行冠礼那么讲究,可他还是很重视地拿了些酒菜上门来为他道贺,听了他念叨过年回不去的话,心里却有了主意。
  很快,大年三十就到了,冬至送走了一些家住得近的乡亲,在寒风中站了会,想到周师傅的叮嘱,挂上了门和人交代一下去向,便出门前往周师傅的住处。
  他以为周师傅是想要和他一起过年守岁,却没想到周师傅的住处门口停了辆马车,见到他,周师傅便拉了他上车,吩咐车夫去榕树村。
  冬至不解,“师傅这是?”
  周师傅近乡情怯,闻言道,“我家在京城里头,离得远,你家却是离得近的,我一个人过年寂寞,不介意我去你家蹭蹭喜气吧。”
  冬至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能介意?“不介意,不介意,师傅你怎不早说,你看我啥都没准备。”
  周师傅指了指放在脚边的布袋,“你要准备什么东西,你在这除了工钱啥也没有,我准备了就行了。”
  好吧,这也是事实,除了那点工钱,冬至还真的没啥值得带上的,那簪子他都托向东带回去了。
  冬至犹豫了下,还是问了,“师傅,我能不能多带两个人?”
  “你岳父他们?”
  “嗯。”
  “那你快去叫他们吧,速去速回。”
  ……
  马车很快,踢踢踏踏地不到半天时间,榕树村就在眼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正吃着团圆饭呢,也没功夫理会这是马车还是驴车牛车,马车最后静悄悄地停在了山脚徐家门前。

  ☆、认亲

  绿竹正在家里和徐婆子摆饭,就听见外头有声响,不一会又是拍门声响起,她似乎听到了冬至的声音,叫着她和阿奶。
  “阿奶,我怎么听着像是冬至在叫门?”她疑惑地看向徐婆子。
  徐婆子也听见了,“我去开门,你在这呆着。”
  绿竹跟着她走到堂屋门口,看向院门,只见徐婆子摸着黑,隔着门问了,“谁啊?”
  “是我,冬至。”这回她们都听清楚了,的确是冬至。
  徐婆子忙把门打开,一见冬至激动得拉着他的手,看了又看,再看他身后的几个人,忙打招呼,“亲家公,亲家大伯,还有这位……”
  “奶,这是我认的师傅,姓周。”
  徐婆子看着周师傅,见他盯着自个看,有些不乐意,便侧开身,把门都打开来,让马车进来。
  半路上绿竹迎了上来,冬至看着她的大肚子有些慌,“媳妇你慢点,慢点。”
  好不容易媳妇入怀,冬至心里软乎乎,暖融融的。
  抱了一会冬至才松手,听见赵铁柱调侃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绿竹脸一红,讨饶地叫人,“爹,大伯。”
  一行人于是进了堂屋,赵铁柱和赵铁栓喝了一碗热水就告辞回家去了,冬至将他们送了出去又回来。因为有事要谈,周师傅让车夫下去厨房里了。
  冬至再次郑重地将周师傅介绍给徐婆子和绿竹认识。
  绿竹听他姓周,确定下来这位便是上辈子教张靖的师傅了,对于冬至能够有这运气,得他青睐,有些惊讶,但更多的却是欣喜,不过很快她便知道了周师傅看中冬至的原因。
  徐婆子对于这位孙子的师傅有些不感冒,皆因他自院门口就一直盯着她的脸在看,非常不礼貌,要不是他是孙子的师傅,关系到孙子的前程,她一准翻脸。
  似乎察觉到她的脸色不好看,周师傅讪讪地收回了目光,先是歉意地说了对不起,“失礼了,抱歉。实不相瞒,大姐瞧着和我一位失散多年的姐姐长得很像,周某这才多看了两眼,唐突了大姐,实在对不住。”
  徐婆子闻言脸色有所缓和,绿竹却是很快反应过来,看着冬至和徐婆子相像的眉眼,大约明白了冬至有此机遇的原因,再想到徐婆子的出身,有了猜想,不过这问题不该她问出来,于是踢了踢冬至的腿,让他去问。
  谁知冬至还有些懵圈,转不过弯来,没明白绿竹的暗示。
  好在周师傅这回来就是带着确认徐婆子身份的目的的,话既然开了头,便也豁出去问了,“周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大姐可能成全?”
  徐婆子要是再不明白他想做什么,就白长了那么大岁数了,心里也有了期盼,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对找到原来的家人已经不抱希望,但如果能找到,并且是个好的,她也不介意认一门亲,好让冬至多门亲戚帮衬。
  于是点头,“你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
  周师傅于是小心地问,“不知大姐的右耳后边是否有三颗小痣?”
  徐婆子愣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周师傅,“是有。”态度也越发认真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