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日我拜访公主回来后,就可让他去送信。他单人骑马速度快,顶多一个月就能来回。我们住在涂家,有书院和涂家的护卫,又值太平盛世,安全无虞。就这一个月的时间,祖母放心好了,去洛阳能有什么危险?我们又没仇家,出门的时间原就不多。”
  徐老夫人点点头,道:“把他召进来。”
  韩羿进了院子,除了着装换成徐家下人着的蓝布衣衫外,他仍然是黑脸膛,浓眉大眼,神色憨厚老实。双手一抱拳道:“老夫人找我?”为了以示对他的尊敬,徐老夫人不允许他自称奴才。
  徐老夫人拿了一张徐家的名帖和写好的书信给他,道:“明日你护送婉真回来后,持此名帖到升康隆钱庄去找敖大掌柜,询问贺二公子的船,此时在何处?问到后立即动身,沿路留意贺二公子的消息,别错过了。见到贺二公子后,将信交给他,并请他写回信给你带回。”
  韩羿在心中默念了一遍,点点头道:“回老夫人的话,我记住了。”
  徐婉真拿了对牌给他,道:“到碧螺那里支取十两银子,做路上花费。明日找涂家马廊管事杜才志牵一匹马,你只需说是我让你找他,便不会为难于你。”翠袖既已成为采丝,这点小事,杜才志自然乐意效劳。
  韩羿应下,徐老夫人又嘱咐道:“此信事关重大,万万不可遗失。”
  翌日,徐婉真起床洗漱,给徐老夫人请安,晨练。立即就要出发拜访昭阳公主,但她不慌不忙,仍然按部就班进行。
  郑嬷嬷心中赞赏,大小姐一向沉稳,遇到大事也颇有大将之风。
  待收拾妥当,徐婉真带了郑嬷嬷、桑梓上了马车,徐乐安、韩羿跟在装礼物的车上,直奔洛阳城而去。
  公主府位于洛阳城的东北面恭思坊内,和皇宫的距离很近。曹皇后对她疼爱有加,为了弥补她要去和亲契丹的遗憾,一个公主府就占了半个坊,府内应有尽有。
  到了公主府的侧门,徐乐安送上拜帖,道:“公主有命,召我家小姐前来一见。”
  那门子态度和蔼,接过拜帖仔细看了,打量了停在门口的两辆马车,道:“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禀。”
  半晌后,门子出来施礼道:“公主吩咐,请徐家大小姐马车直接驶入二门外。”说着便卸了门槛,让马车进入。
  徐婉真隔着马车听得真切,心中暗道:“这昭阳公主是亲民的作派呢,以我商户女儿的身份,竟然能直接驶入。”
  不多时,马车便停了下来,郑嬷嬷和桑梓当先下了车,转身接徐婉真下来。
  徐婉真在马车下站定,入目的是一座月白色垂花门。比之她见过的苏州徐家、京郊涂家的垂花门,这道门不仅用汉白玉砌成,四周浮雕了精致的如意纹,面积也要大上许多,可容两辆马车并排通过。
  门前站了一名容貌可喜的小丫鬟,见徐婉真下了车,笑着迎上来道:“可是徐家大小姐到了?我们公主正等着您呢。”
  徐婉真微微一笑应了,便带着郑嬷嬷、桑梓捧了分别两个锦盒,跟着她进了垂花门,往府内走去。吩咐徐乐安、韩羿在此等候。
  一路上前行所见,公主府内屋宇轩昂,陈设精致、处处花草。正值春夏交季之时,春意盎然、百花盛开,往来的下人精神饱满、忙碌有序。那小丫鬟也极为健谈,问道:“徐大小姐,您叫我春莺就好。”好奇的侧头好着她,问道:“您是来自苏州吧?”
  徐婉真笑着点点头。
  春莺露出向往的神色,道:“常常听公主提起,苏州是个宝地,人杰地灵。可惜我还没有踏出过洛阳城哩!今儿一见徐大小姐,才明白公主说言果然不错。”
  徐婉真浅浅一笑,坦然受了这赞赏,淡然答道:“你年纪尚小,有的是机会到处去呢。”
  春莺叽叽喳喳,在这一问一答间,绕过一条活泼泼的小溪流,往湖边走去。春莺道:“这府内的活水,都是从北边的邙山上引进来,又流出去灌入洛水。在府中,是公主最喜欢的景色了,公主正在前面湖边的凉亭中等您。”
  徐婉真一边应着她,一边默默思忖,这公主府里生机盎然,从门子到这春莺都亲切有礼。然而观“云裳”在扬州时的行事,周大掌柜对上扬州官府,态度却颇为强硬。又想起郑嬷嬷讲过的事迹,昭阳公主与曹皇后并不得当今皇上的欢心。
  这位公主,到底是怎样的一名女子呢?
  几人沿着小路前行,身边却匆匆走过一名约十七八岁的女子,着一身豆青色挑线裙,上面用青莲色的绣线细细绣了忍冬纹,头上插了一支玉钗,通身打扮淡雅不俗,然而此刻她的神色中却露出几分焦急来。
  在她后面,跟了一个粗手粗脚的婆子,手中拿着一枝枯萎的牡丹花,面色更为不安。
  两人匆匆而过,那女子只对春莺略点了点头。
  徐婉真正想询问,春莺善解人意的开口道:“徐大小姐,刚刚过去的这位是月桂姐姐,是和公主一块从宫中出来的。那个婆子,是管着牡丹园花木的赵婆子。”
  徐婉真心中暗自思忖,这赵婆子手中拿了一枝枯萎的牡丹,两人又神色焦急,应该是牡丹园中出了什么变故。
  到了湖边凉亭,这凉亭说是亭子,其实却是一处建在湖边的敞轩。高高的飞檐,四周垂下藕荷色茜纱帐随风起伏,在纱帐下方用浑圆的东珠做缀饰。
  春莺示意她略等一下,自己进去通禀。
  站在凉亭外,饶是徐婉真心志坚定,也忍不住有几分紧张,这次觐见会顺利吗?昭阳公主,是怎样的人呢?

  ☆、第140章 昭阳公主

  徐婉真略站了站,见月桂带着赵婆子出来,见到她施礼后下去了。
  春莺从凉亭出来,笑着道:“徐大小姐,公主宣您进去。”
  徐婉真悄悄地吸了一口气,令郑嬷嬷和桑梓候在外面,自己则收拾心情,稳步缓缓迈入凉亭。
  亭内陈设简单雅致,正中是一张紫檀木罗汉床,床前一张矮几,白玉瓷盘中盛放了各色鲜果。临湖处设了一张书案,笔墨纸砚齐全,有若干张宣纸,好些上面都写满了字,看来公主时常凭湖临贴。亭子角落的美人耸肩瓶中,插了好几束杏花。两侧有两名与月桂穿着打扮差不多的侍女,含笑束手站着。
  一名女子居中坐在床上,肤如凝脂,皎如秋月。她脸型略方,腰肢挺拔。眉如远山般青翠,额头较广,两颊处有深深的酒窝。单看一处并不出色,但组合在一起,却成为一张别具魅力的脸,美丽中透着英气,如一朵盛放的牡丹花,国色天香,使人过目难忘。
  她并不如眼下女子一般着裙装,而是一身牡丹妆花刻丝骑射胡服,短衣窄袖,脚蹬一双云纹羊皮靴,越发衬得其英姿勃勃。如星月般的双眼打量着徐婉真,轻启朱唇问道:“你就是徐婉真?”
  徐婉真按郑嬷嬷教习拜见公主的礼节,屈身伏地,双手贴地磕头道:“民女徐婉真,叩见昭阳公主殿下。”
  只听到清脆的声音道:“免礼。”
  其中一名侍女上前扶起徐婉真,淡青绣碧荷图案的衣裙使她如兰般亭亭玉立,一支栀子花缀米珠压鬓簪,鬓角处插了一朵雅致的堆纱白绢花,昭告着她服孝的身份,左手腕上戴了一个白玉镯子。淡雅脱俗,又不会在公主面前失礼,恰到好处。
  昭阳公主见她仪态端庄,落落大方,想起周大掌柜给她的信中所说,心中升起几分好奇,问道:“周华熙讲,你在扬州,竟然办成一桩大案?具体情形如何,你且详细讲来。”周华熙便是扬州城的周大掌柜,那件事的来龙去脉,只有徐婉真最清楚。昭阳公主听闻后,便一直好奇其中缘故。
  徐婉真浅浅一笑,将事情一一道来。从在云裳被迷晕掳走讲起,到她在船舱中醒来,在心中推断中大致缘由,猜到尹成业的身份,想到应对办法。到先发制人,压制场面,推断出林公子的身份,使其慌乱主动招供。最后利用扬州官兵,顺利脱身。只是隐去了韩茹娘的身份,和她落水一节。
  徐婉真声音清浅,抑扬顿挫娓娓道来,如传奇故事一般。听得昭阳公主如痴如醉,击掌赞道:“女子当如是!”徐婉真临危不乱的性格,很是合她脾性。昭阳公主试着将自己放入那个境地,也不可能比她做的更好。
  昭阳公主生性爽朗,最不耐烦与那些贵女交际,认为她们一个个太过娇怯,弱不禁风,遇事只知哭哭啼啼。眼下这徐婉真,望之娇弱但内有风骨,倒是让她耳目一新。
  徐婉真深施一礼道:“民女不敢当公主赞赏。得知公主召见,民女备了一些礼物,望博公主一笑。”将礼单呈上。
  “哦?”见她慎重其事,昭阳公主接过侍女呈上的礼单,颇有兴致的看了看,道:“果然有趣。那双面绣的插屏和鹅毛笔看起来不错。”
  “禀公主,这两样就在亭外,可要一观?”徐婉真道。
  昭阳公主点点头,春莺出去将郑嬷嬷和桑梓手中的锦盒拿进来。
  徐婉真拿起一个宝蓝色缎面锦盒,打开来恭敬呈上。
  在深紫色猩猩毡上,七只色彩不一的鹅毛笔躺在其上,昭阳公主伸手拿出一支绯色鹅毛笔,问道:“鹅毛也能书写吗?”
  “回公主的话,是的。鹅毛能吸取存储墨汁,一次大约能写五十个字,然后需再次吸墨。”徐婉真答道。
  “你且与我示范一番。”
  徐婉真问道:“可否借用一下笔墨?”昭阳公主颔首。
  徐婉真莲步轻移,走到书案旁。素手轻执墨条,在砚中加入清水,磨了片刻,得了墨汁。再拿出一支雪青色鹅毛笔,右手执笔蘸取墨汁,在一张空白宣纸上书写起来。
  她在现代时闲来无事,练过硬笔书法。到高芒王朝后,由于始终无法掌握毛笔书法,制出鹅毛笔后,又将硬笔书法重新拾了起来,结合临了一些簪花小楷的字帖。此时书写的是《金刚经》最后的一段,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偈子作为结束语。
  一名侍女将她写完的字呈给昭阳公主,细细品来,只见字如其人,外柔内刚,望之温婉却笔锋有力。一张宣纸上,整洁的小楷陈列其上,虽缺乏了毛笔的灵动,但字形更小,排列紧密,约莫有百余个字,但看起来毫不吃力。
  只一眼,昭阳公主便看出这鹅毛笔的实用之处。纸在高芒王朝仍属于精贵的物品,普通百姓家根本用不起,这也制约了书籍知识的传播。哪怕是家境殷实的人家,若同一张纸上,能书写更多的字。天长日久下来,会节约多少纸张?
  昭阳公主眼睛一亮,问道:“这鹅毛笔,制作需耗费多少时日?”
  “回公主的话,”徐婉真答道:“从选材到制作完成,民女共花费了三日。公主殿下若是感兴趣,民女可将制作方子写下来,呈给公主。”
  鹅毛笔的使用虽然便捷,但要挑战沿袭上千年的书写习惯,非一日之功,用来牟利需耗时良久。徐家经营的是丝绸生意,鹅毛笔那点子利润,还不放在眼里。再说,这里可没有专利保护法,鹅毛笔制作并不复杂,仿制简单,若是打开了销路,少不得有人仿制,相互压价。
  若是与市井商人争利,不如将之献给公主,还能落一个好印象。或许还可将此技术推广开来,若是因此能增加书籍的传播,让文人学子的科举之路更加轻松,将是利在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