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太医在马上被颠得七晕八素,下了马两腿发软。扶着那骑士直喘粗气,口中颤声问道:“王、王妃在哪?”
  武胜此时已下了马,迁阳王府已无威胁,不用再全副武装。他拱手为礼,道:“赵院使,这边请。”
  这赵院使乃是太医院第二人,医术精湛。武胜作为忠国公世子,府中有人生病,少不了传唤太医,与他甚为相熟。他边走边道:“赵院使,事急从权,还望原谅则个。”
  赵院使摆摆手,道:“不妨事。”
  来到迁阳王妃身边,武胜将两眼呆滞的卫华皓扶起。赵院使只看了一眼,便知已回天乏力,但仍蹲下身子,仔细把脉。良久后,摇摇头道:“这是绝毒鹤顶红,武将军,迁阳王妃已毒发身亡了!”
  听到这话,卫华皓猛然回过神来,一把揪住赵院使的衣领,恶狠狠的问道:“你说什么?!不可能!我母妃怎么可能死了。”摇的赵院使晕头转向,心道这趟差事真是不易。
  武胜忙拖开他,双手按在他的肩头,喝道:“世子!请冷静些!”
  卫华皓置若罔闻。
  “世子!莫非你忘记了,你母妃临死前的叮嘱?你要好好活着。你母妃的绝笔,还需要我呈给皇上。”
  卫华皓的眼中终于有了一丝神采,自言自语道:“对!我还要留着这条命,好好问问父王,他到底做了什么!”
  随着马蹄得得声,神武军离开了迁阳王府。罗校尉领命在此,继续围困住王府,王府准进不准出。刘管家带了几个婆子出来,收敛了迁阳王妃的遗体。主母离世,府中传出阵阵悲声,全府缟素。
  宣政殿,庆隆帝打开迁阳王妃的绝笔绢帛。
  只见绢帛上血字淋漓,字迹不整,显见是匆忙写就。上书“……言前废太子妃无辜被废,恐自身不保,欲拥兵江南道,侵犯岭南、安南,割据高芒。妾虽多有规劝,仍一意孤行。妾无德无能,自知罪该万死,以死谢罪。求皇上乞怜,留华皓一条性命,延续迁阳王血脉……妾绝笔顿首。”
  得知王府被围,迁阳王妃就知事发。自从她知道迁阳王的打算起,便在心中预想过许多次,为自己设想了结局。见这一天终于到来,她当机立断,将迁阳王的打算和盘托出,并以自己一命,换取卫华皓一条生路。
  要知道谋逆大罪,按律当诛九族。迁阳王最贵为皇子,诛九族定不可行,那不连皇帝都一起诛了?但迁阳王一脉,定然全部灭族斩首。
  左右要死,不如早死,或许还可换得皇帝怜悯,为自己的儿子争取一线生机。
  纵然是庆隆帝,见此血书也不禁动容。迁阳王谋反,但王妃以死谢罪,死的壮烈!
  抬头望向殿中央跪伏的卫华皓,问道:“华皓,你母妃为何而死?”
  卫华皓抬起头颅,眼中尽是迷茫的神色,道:“回皇上的话,臣不知。”
  “你可知,你父亲做了什么?犯下何等大罪!”庆隆帝怒道。
  皇帝发怒,威压十足,压得卫华皓喘不过气来,冷汗顺着额角淌下。他紧紧记住母妃临终前的叮嘱,磕头回道:“臣惶恐,确不知发生何事。”
  庆隆帝长叹一声,道:“罢了罢了,你且先下去吧。”
  转头吩咐道:“武胜,将他关押到‘长秋宫’内,着人看守。”

  ☆、第125章 风雨

  武胜将卫华皓押下,庆隆帝高坐龙椅之上,心中满是愤懑。
  卫明泽!你不当为人子,更不当为人父!堂堂王爷,这样的荣华富贵还不够吗?是什么理由,让你不顾父子亲情,抛妻弃儿,也要去割据为王?
  庆隆帝坐直身体,道:“传旨,着岭南道、安南道都督,整顿军务,严守关卡,绞杀东瀛浪人。配合淳于峻抓捕迁阳王府下属。”
  随着一道道旨意从宫中传出,文武重臣都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庆隆帝张开天罗地网,只待迁阳王落网。
  太子府中,太子在后院内一间敞轩内,与姬妾谈笑宴宴,俊美的脸上尽是笑意,听雨作乐。
  一名师爷模样的男子,打了一柄黑油纸伞,来到此地,施礼禀道:“属下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眉毛一挑,不动声色的放下手中酒杯,轻佻的点了一名美姬的下巴,笑道:“你们且先玩乐,本王去去就来。”
  出了敞轩,太子面色一肃,带着师爷去到前院书房。
  “太子殿下,大事不妙。迁阳王已事发,王府被围,世子被带进宫中,王妃在王府大门服毒自尽。”
  太子面色一冷,周身散发出阴冷的气息,沉思不语。
  “为今之计,需尽快摆脱与迁阳王的干系,万勿使得皇上疑心。”
  “我与迁阳王,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干系如何能摆脱?他为我做事,我若是推的一干二净,岂不让人齿冷?”太子摇摇头道:“父皇不是随便就可糊弄过去的人,我这就进宫,为我那侄儿求情。”
  无论朝中如何动荡,洛阳北郊的“松溪书院”仍是书声朗朗,风轻云净。
  林氏在花厅主持中馈时,说道:“徐家来了些日子,我与二妹妹商议过了,在涂家的家生子中挑一些小丫鬟,供青竹苑差遣。”几句话,便将这差事说成是她为大家争取得来的。
  但她最近对徐家使的小动作,谁人不知?管事媳妇们口上齐声道谢,心中却自有一杆秤。不过这却是难得的好机会。
  “有年纪合适的丫头,齐头整面的,明日里都带来交给荷香引过去。”
  随着这些管事回转,徐家要小丫鬟的事迅速传遍了涂家。
  青竹苑内,徐婉真正在练习琴艺。眼见桑梓忙忙碌碌的进出,心中暗笑。
  一曲弹毕,徐婉真走到一旁的铜盆前净手,笑道:“桑梓,收了多少荷包啦?”
  桑梓一跺脚,道:“小姐,您还取笑人家。这一下午,我什么事也没能做成,光见这些请托的婆子媳妇了。”
  徐婉真道:“这些也是正事,你好好干。”又打趣她:“有荷包就收着啊,给自己攒些嫁妆也好。”
  桑梓面上一红,羞道:“我不嫁人,这辈子都陪着小姐。”
  徐婉真嫣然笑道:“你这才多大。一辈子还长着呢,不嫁人我怕你将来怨我。好了,说正事,涂家都有哪些人来找过你?”
  桑梓掰着指头,一个一个道来:“有厨房徐大娘家的侄女,针线房管事的小女儿,晴芳阁管事嬷嬷的孙女,林老夫人贴身丫鬟香桃的亲妹子。”
  徐婉真侧耳听完,微微一笑,这些都是在涂家有些体面的人,才会直接找到青竹苑来。涂家是多久没进过人了,连这些管事的小丫头都还闲着。明日想必来的人会更多,这样的效果,正是她想要的。
  翌日清晨,青竹苑的厨房里燃起了炊烟。
  冯兴家的一早便带了两个帮厨的婆子,在厨房忙忙碌碌。
  她自打得了教训,做事积极主动,将厨房打理得井井有条。昨日采买了炊具和食材,便精心准备起青竹苑开伙的第一餐早饭。
  徐老夫人起身梳洗完毕,徐婉真、徐文宇便到了上房给她请安。
  耳房已改成暖阁,冯兴家的带着婆子送来了早饭,玉露和她一起摆着碗筷。一笼虾肉生煎包、一碟蜜糖鸭脯、一盘茯苓糕团、三盏牛乳做成的乳酪,再加上热气腾腾的豆浆和精心熬制的粳米枸杞粥,令人食指大动。
  玉露笑道:“冯兴家的,你这是把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了呀?”
  冯兴家的在围裙上搓了搓手,道:“玉露姑娘快别这么说,我这不是怕丢了差事。”
  徐婉真扶着徐老夫人,来到餐桌前坐下。见菜肴精致,知道冯兴家的下了功夫,既然知错能改,这人就可以用。
  这样的早饭,还是到涂家的第二日时吃过,后来几日送来的都是应付了事。见了冒着香气的早点,几人都胃口大开。
  徐文宇见桌上餐点诱人,抓住一个生煎包就往嘴里送,直吃得满嘴流油,刘妈妈忙拿来帕子给他擦嘴。
  徐婉真忍俊不禁,笑道:“宇儿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哩!”
  用罢了早饭,祖孙三人随意闲话着,歇了半个时辰,便是例行的“两禽戏”时间。
  徐婉真、徐文宇带着头,后面跟着丫鬟、婆子,就着晨光认真练习。不得不说,苏良智改的这个“两禽戏”确实很适合老弱妇孺练习。
  只练了这几日,徐婉真便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关节灵活许多。相信只要长久坚持下去,定然会增强体质,不再是跑几步就喘气的娇贵小姐。
  巳时,荷香带着八九个小丫头,来到青竹苑。桑梓禀了徐婉真,人有些多,就在庭院中见了。
  荷香让她们站成两排,笑道:“见过徐大小姐,涂家的家生丫头,我们老夫人挑了些好的来。您掌掌眼。”
  桑梓端来了一把红木椅子,徐婉真端坐椅中,脊背挺直,两手交握轻轻放在腿上。
  都是些家生丫头,并不怯生,虽规规矩矩站着,但也免不了好奇,偷偷瞄着这位徐大小姐。徐家来了几日,她们虽未曾见过徐婉真,但或多或少都听家人说起过。
  有说她一来就得了涂老太爷赏字,又掌管徐家中馈,必然是个好的;有说她不过是商户、出身粗俗;也有说她规矩好堪比贵女;还有的说她不过是仗着徐老夫人撑腰,管家只是为了好名声。等等说法众说纷纭,在涂家的下人中流传。
  这时见她仪态优雅,容颜清丽,面色端庄严肃,有一种不敢让人靠近的威严气质。小丫头们暗暗收敛了行迹,垂头听候指令。

  ☆、第126章 反?不反

  徐婉真示意,桑梓说道:“你们既然来到青竹苑,想必知道目的,不用我再多说。我只说这次进人的规矩,年龄超过十岁的不要、油嘴滑舌的不要、偷懒耍奸的不要。”
  在涂家,徐婉真只想进二等、三等丫鬟,因此只要十岁以下的小丫头。一等丫鬟她直接在人伢子那里买进。
  在涂家只是暂住,这些家生丫鬟临时用用即可,将来离了涂家,无论是在洛阳城中落脚还是回转苏州,这些丫鬟她都不打算带走。毕竟她们家在这里,让人骨肉分离,有违人伦之道。
  虽然她们都是贱籍,在高芒王朝,鲜少有主家会这样替奴仆考虑周全。但徐婉真从现代而来,在她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让她们过得好一些,又何乐不为呢?
  桑梓说完,站立的小丫头骚动起来,有两名抬起了头,其余小丫头纷纷看向她们。荷香笑道:“原不知有这个规矩,这两个却已超了十岁。”
  “那让她们站到后边去。”桑梓道。
  小丫头们重新站好,徐婉真轻启樱唇,清声道:“都抬起头来。”眼光缓慢扫过众人,道:“从左首第一个开始,报一下自己的姓名,是哪家的。”
  除去超龄的两名,剩下还有七名小丫头,一一报上姓名。徐婉真细细听来,昨日桑梓说的那几家,果然在列。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值得注意,是二管家涂瑞的小孙女。在苏州时,徐婉真就见过这名老管家,徐老夫人在闺中的贴身婢女就是许配给了他。昨日他未让人来请托,想来是知道这层关系,故意避嫌。
  请托过桑梓的那四名小丫头,看上去倒也平头整脸。丫鬟顺不顺手,得用了才知道,本就是为了她们背后的关系网。眼下不妨给桑梓体面,让涂家众人知道,她身边的大丫鬟是个说话能算话的。
  这四名加上涂瑞的小孙女,一共五名,徐婉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