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会?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因为他早已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这件事,却无论如何都说不通。他本就以机变谋划见长,这个坎叫他如何迈得过去?
  庆隆帝满面病容的脸上,缓缓扯出一抹笑意。
  不枉他布下这么大一个局,终于令他落入网中。这下,他就算立刻死去也能安眠于黄泉了。
  上下打量了一番卫明尘,庆隆帝赞道:“没想到,汝阳王能生出你这么一个好儿子。”
  也不知道汝阳王是怎么投了先帝的眼,先帝一直对他宠爱有加。直到,他设计让先帝亲眼见到他和郑太妃之间的奸情,先帝才对他彻底死了心。
  说到底,汝阳王勇武有余,但计谋不足。皇位之争何其残酷,他竟然仗着先帝的宠爱胡作非为,自寻死路。
  在他身边,缺乏那么一个足智多谋的谋士。
  这,才让庆隆帝一举得手。
  如果,汝阳王如眼前的卫明尘一般狡诈如狐。当年一番较量下来,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庆隆帝用欣赏的眼光看着眼前这名年轻人。
  “可惜!”
  如此优秀卓越,可惜生为汝阳王的儿子,来跟他作对。若是能为高芒效力,那该多好。
  卫明尘对他的赞叹置若罔闻,低吼着问:“为什么?”
  不弄懂这个疑问,他将死不瞑目。
  庆隆帝脸上的笑意越发扩大,这是他此生最后一场战斗,也是他最得意的作品。棋逢对手的愉悦,让他乐于赐教。
  “郑太妃和你父王的往事,本就是朕捅出来给先帝的。”庆隆帝缓缓道:“她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诸多小动作不断。朕又不是瞎子,这是朕的皇宫不是你们的!”
  他言辞之间流露出强大的自信,这份自信令卫明尘绝望。
  原来,他自以为隐秘的布局,一早就被庆隆帝看穿。连郑太妃,也在他的控制之中。
  “朕想让她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很难吗?”庆隆帝笑道:“否则,怎么能令你心甘情愿的入宫来?”
  “你的病……”这是卫明尘心头最后一个疑问。
  “朕的病是真的,中的毒也是真的。朕的那个傻儿子,白白地被你利用了一场。”那次中毒,庆隆帝的确防不胜防,万没想到他一向宠着的儿子会对他下手。
  “但是,朕有神医。”庆隆帝笑着看了苏良智一眼,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种药,可以让人的呼吸变得极其缓慢,陷入假死?”
  对,正是因为庆隆帝的要求,苏良智不眠不休用了整整大半年的时间,才研制出了这种药。
  当日庆隆帝要求苏良智立即施针,燃烧生命获得最后三日的生机,是做给郑太妃看的。只有他死了,汝阳王才会出动,卫明尘才会上钩。
  卫明尘的呼吸逐渐变得缓慢,为了抓住他,庆隆帝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还有这样逆天的假死药存在,他输得实在不算冤枉。
  对眼前这名病入膏肓的老人,他打心里升起敬佩。
  “最后一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猜出了我的身份?”
  庆隆帝看向武正翔,道:“你来说。”
  武正翔拱手应下,侧身面向卫明尘道:“在我和你第一次见面,你自称是雍太子之孙的时候。”
  卫明尘身上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难以掩盖,所以他才以前朝雍太子之孙的身份出来。而且,这个身份也不是他胡诌的,确实有据可查。
  但武正翔强烈的直觉告诉他,卫明尘绝不可能是什么雍太子之孙。
  两人在北地交手之后,徐婉真脱困,武正翔协助太子在北地取胜。之后,他回京秘密见了一次庆隆帝,两人就“江尘”的这个身份进行了无数种不着边际的猜想,最后锁定在几个可疑的人选身上。
  因为对武正翔亦师亦父的感情,庆隆帝说出了当年的隐秘。
  此后武正翔在全高芒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将白夜组织的所有蛛丝马迹,“江尘”这个身份在世间留下的所有痕迹,他接触过的每一个人,都捋得干干净净。
  有了这些证据,结合他的年纪,“江尘”的身份便呼之欲出。
  这也是为什么,武正翔回京之后,经常忙得几日几夜都无暇回府的原因。
  知道了他是汝阳王之子,庆隆帝不想在他死后汝阳王趁虚而入,搅乱整个天下。便和武正翔一起,设下了这么一个极大的圈套来。
  这个圈套可谓兵行险着赌注极大。

  ☆、第1031章 巅峰对决

  先以当今皇上的死讯为诱饵,诱使汝阳王和卫明尘孤注一掷,抛出了所有底牌。
  紧接着,又以皇后和太子为饵,诱使郑太妃出手、卫明尘进宫。在他以为胜券在握之际,给予致命一击。
  江尘闭上了眼睛,哈哈狂笑起来。
  “是我输了。没想到,我们父子两代人,竟然都算不过你,败在同一个手下。”他蓦地瞪大了双眼,问道:“那魏明谋反,你们也提前知道了?”
  武正翔摇摇头,道:“魏明此举,确实出乎我们的预料。”
  “终于,还是有一件令你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他长长了出了一口气。
  “不过,在之前皇上已经提前派出了使者携带兵符抵达各军,并且密切关注着京城的动向。”
  武正翔笑道:“魏明造反这么大件事,各路钦差应该早就拿出了圣旨兵符。算算日子,顶多明天援军就能抵达。”
  这,真正是算无遗策!
  庆隆帝虽然没有提前算到魏明谋反,但却提前布下了先手,才有此时的不慌不忙。
  卫明尘如同被一记重锤突然砸中胸口,“噗”地一声喷出一口心头血来。他的神情,蓦然委顿下来,再也寻不着半点往日的风姿。
  彻底击败了他,庆隆帝心情愉悦之极。
  这种感觉,这种大获全胜的喜悦,已经许久没有过了。仔细想一想,还是十年前他成功登上帝位的那一天,才有这样极致的喜悦吧。
  这种征服感,乃世间极乐。
  “带下去,押入天牢。待汝阳王落网之后,一同问斩。”庆隆帝吩咐。
  太子从他到尾的旁观了这件事情。
  昨夜,他正在绝望之时,被影卫施展手段悄悄救走,随后和曹皇后一道服下解药。稍作休整之后,便来到宣政殿见到了原以为已经驾崩的父皇。
  那时,他心头的震惊丝毫不比卫明尘少。
  他还比卫明尘多了一种担心,担心在父皇假死的这段时日里,他的表现不能令他满意。
  幸好庆隆帝勉励了一番他的临危不乱,才让他慢慢稳住了心神。
  但看完眼前这出斗智斗勇的大戏,他的手心满是涔涔汗水。
  父皇以病弱之躯,布下了这么大的一个天罗地网。他作为每日临朝观政,处置各项政务的国之储君,竟然丝毫都没有察觉。
  自己和父皇自己的差距,竟然会有这么大吗?
  这场智商高绝的巅峰对决,他旁观下来都仍有不懂之处。而武正翔,竟然能和父皇配合得如此默契。
  而且,在武正翔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对他的忠心。看着郑太妃对他们下手,也丝毫没有援助的意思。非得等到卫明尘入了毂,才将他们解救出来。
  难道,他就没想过,万一卫明尘要提前杀了他和母后泄愤呢?
  武正翔智计、武功双绝,且对他没有敬畏之心。这样一个人,令太子对他的心思,从忌惮变成了必须除掉的人。
  庆隆帝一阵剧烈的咳嗽,将太子从遥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
  曹皇后已经来到皇帝身边,关切地问道:“皇上,你感觉怎么样?”
  庆隆帝边咳便笑,招手让苏良智上前来。
  苏良智手持银针,缓缓捻入他背部的两个穴位,将他的咳嗽稳定下来。
  “华英,这辈子是我对不起你。下辈子,我都还给你。”庆隆帝此时已经不再以朕自称,而是以曹皇后丈夫的身份。
  曹皇后凤目凛凛地看着苏良智,厉声问道:“陛下的病情,究竟如何了?”
  苏良智口中发苦,道:“禀皇后娘娘,皇上本就油尽灯枯。服下假死之药仅仅是将病情压制了下来,今晨醒来,这是最后的寿数。”
  他不像别的太医一样,对皇帝的病假忌讳再三。驸马的身份,和免死金牌在身,令他敢直言开口。
  这番话说得非常清楚了,庆隆帝活不过今日。
  曹皇后一声悲呼,紧紧握住庆隆帝的手,往日种种瞬间涌上心头。眼前这个男人,或许从来就没有爱过她一分,但却和她的命运紧紧相缠。
  她的眼泪,无声的淌下。
  “华英莫哭,人终有一死。”而他,击败了最后一个大敌,从此朝野清明、海清河晏,他死得其所。
  庆隆帝安慰的抚着他的肩头,抬起头来,恢复了帝王的尊严。
  “传旨,着中书令朱自厚、范翰林、内常侍立刻觐见。”
  朱自厚是当朝宰相,也掌管着文臣中最大的权力机构——中书省。这时庆隆帝不说宰相,而特别称呼他为中书令。
  范翰林,乃翰林院学士。品阶不高,入翰林者皆为时下良才、饱学之士。他在御前行走,专司草拟圣旨。
  内常侍则是内常侍的掌事太监,掌传达圣旨之务。
  庆隆帝最信任的心腹内侍吴光启,还有一个职务是掌玺太监。
  他的寿命眼看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四位重要人物齐聚宣政殿,只有一个目的:拟遗旨。
  见此情形,武正翔便想施礼告退。
  庆隆帝剩下的寿数不多,等各位大臣到来之后,帝后一家就再无说话机会。武正翔想把这段时间,留给他们一家人。
  庆隆帝看出他的意思,道:“翼之就在外面等一会,待他们到齐了再一块进来。”
  他看着武正翔的目光,如同望着自己的子侄一般慈和。刚刚过去的一场战役,他和武正翔并肩作战,将生死都交付于他手中。
  事实证明,他没有看错人。
  可惜,可惜他行将就木,不能再庇护于他。
  武正翔沉声应了,恭恭敬敬地跟帝后、太子施礼告退。
  他站在殿前,看着冬日的暖阳洒下的道道金光,各种情绪在心中激荡,思绪变成一团乱麻。
  时而想想殿内对他百般信任的庆隆帝,伤感于他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时而牵挂着在宋州的徐婉真,卫明尘的手段他一清二楚,他要徐婉真的命,她真的能逃得过去吗?
  她的腹中还怀着孩子,虽说并没有害喜等症状,但毕竟也不如常人那般便利。就算成功逃脱这场劫难,她也会遭罪。
  他在心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牵肠挂肚。恨不得插翅飞到她的身边,亲眼确认她的安危。

  ☆、第1032章 封侯

  最先来的,是原本就在宫中的内常侍。
  两人在宫中原也是常见到的,武正翔和他打过招呼,得知帝后一家正在里面相聚,他也识相的等在外面。
  宫中这非同寻常的一夜,他自然也嗅出了不寻常的意味。
  能做到内侍省的掌事太监,也是大有本事之人。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心头门清。
  当下,则和武正翔站在殿前,不咸不淡的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第二个来的是范翰林。
  他学问不错还懂得做人,见状也不问缘由,和他们站在一起等着宰相出现。
  朱自厚年纪大了,庆隆帝特许他在皇宫内坐轿。但毕竟离得最远,当他气喘吁吁的爬上宣政殿前的台阶时,日晷已经移了一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