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前,一刀就了结掉巡夜的趟子手。
  彭六急忙捂住自己在嘴,不管那些人的来意如何,保住自己的命才最重要。他在这里做了一年多,对厨房熟悉无比。四处看看,蜷缩了身子,将自己钻进那口大灶烧柴火的地方。还好他才十二岁,
  刚刚藏好没多久,就听到有人推了厨房的门,手中举着火折子四处查看。角落处的柴堆、案板两边摆放的米面缸子、水缸,都被那人举着剑狠狠插入。
  他屏住呼吸,半点声响也不敢发出。等来人走了,才敢轻轻喘气。这是哪里来的杀神,竟敢在驿站下手?彭六脑中一片混乱的想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感到气温越来越热,从灶孔出望出去,隐隐有着火光。
  遭了!他们要放火烧了这座驿站。躲在这里,迟早也是死路一条。不能乱不能乱,他猛掐自己的掌心,这个时候出去,要是他们还没走,被发现了也是死。
  在生死攸关之际,他突然急中生智,想起厨房是用黄泥混着浆糊做的,一时片刻不会烧塌。等火势猛了,那些人也待不住,只能走。
  那么,等火烧得最猛的时候,自己从这里逃出去,跳进那口大水缸里,一定可以逃出生天!
  想到这里,彭六不由得感激起自己的勤快来。今儿做完了饭,他见厨房里没了水,便去井里担了,将水缸注满。
  他当时想着,这里住了这么一个大商队,明日早起定要用很多水。水缸里没了水,自己又要挨一顿二叔的排头。
  没想到,这缸水竟然救了自己的命!
  彭六在水缸里爬出来,连连咳嗽不已。空气中飘荡这大火燃烧后的火气,其中还夹杂着尸体被烧焦的臭气。
  这一夜,他被吓得够呛,就算火势灭了他也不敢出去。
  直到天色大亮,他想着那帮人既然是趁夜杀人放火,必然是不敢在白日亮相。又偷偷在废墟中看了四周很久,才连滚带爬的,沿着他走惯的小路,离开此地。
  ……
  五日后。
  孙掌柜带着粮车,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棣州的府城。在城外,就将遮挡粮车的油布全部揭开,一袋袋大米沉甸甸的露在外面,离得近了,还能闻到新米独特的香味。
  沿途的百姓见了,纷纷欢呼雀跃。不管这粮队从何而来,他们总算有米可买了。
  有胆子大的便凑上去打听,问问这米价。车夫便很耐心的告诉他们,这是太子第二批赈灾的粮食,在府衙登记造册之后,就可以凭户籍去领了。
  人们开始还不敢相信,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反复确认之后,满街的百姓顿时沸腾了,纷纷奔走相告。
  “太子殿下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
  “殿下的恩德,老夫没齿难忘。”
  “老天终于开眼了,我一家老小总算能活命了!”
  “……”
  太子倚在街边酒楼二楼的栏杆上,看着这些呼喊着他名字的百姓,心满意足。
  汪妙言斟了一杯茶递给他,“殿下,如今棣州百姓都把您当做活菩萨呢!等回了京,这边的官员上了书,皇上一定会好好嘉奖于您。”
  太子勾唇一笑:“这算得什么。”
  他想做的,不止是这一州之地的百姓高呼他的名字。而是在端门之上,听全京城、全天下的百姓,对他三呼万岁。
  一刻钟功夫,孙掌柜上了楼,躬身施礼:“草民见过太子殿下。”
  “你这趟差办得不错,就不再追究你们宁兴商号粮食发霉的事情了。”太子心头高兴,将他们轻轻放过。随即,话风陡然一转:“但是,等回了京,让你们商号管事的人,亲自来找我领罪。”
  孙掌柜连声应是。
  他心中忐忑的紧,就算过了几日,那夜在驿站的屠杀仍旧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他想要对太子坦白说出,但见太子心情很好,又轻轻揭过了粮食发霉之事。再瞄了一眼太子身侧笑意盈盈的汪妙言,他“咕咚”一声吞了下口水,将即将说出口的话憋了回去。
  反正陈校尉说了,这件事他们二人都不说,就只有天知地知。
  看了一眼杵在当地的孙掌柜,太子淡淡问道:“孙掌柜还有事吗?”
  “哦哦,没有,草民听殿下吩咐。”
  “那就下去吧,将粮食发放的事情安排好。等这里事了,本殿就动身去下一个地方。”
  ……
  同时,谢县令的案头上,摆了一份公文卷宗。
  上面说,在禹西乡官道边的驿站,发生了一场大火,驿站内的人员无一幸免。万幸的是,期间没有官员在驿站居住。
  禹西乡属卢阳县所辖,而谢县令正是卢阳县的父母官。
  他捏着这封卷宗,疑窦丛生。
  那座驿站他经常路过,驿丞在那里干了二十余年,经常会接一下商队赚些小钱,颇有经验。怎么会不小心发生大火?而且还将整座驿站都烧成了白地,厨房起火的话,断断不会这样厉害。
  就算在夜里,驿站里也有好几个人,很快就能扑灭。再说了,就算不能扑灭,也能跑出来,怎么会活生生烧死在里面?
  只简单想想,就有无数的疑点。这,绝不是一桩普通的失火案!

  ☆、第536章 惊天大案

  谢县令瘦弱的胸膛不断起伏,这是大案,不仅仅因为是官办驿站,还因为至少涉及到五条人命!
  他摩挲着卷宗,正在想该让捕头带着人,去现场勘查一番。突然,一个老家人从后面走过来,附在他耳边道:“老爷,您快回去,有人找您。”
  谢县令眉头一皱:“我这里正有件大案子。”
  那老家人说:“那人说,他是死里逃生出来,特意来找老爷的。”
  谢县令微微一滞,这样巧,难道和他手头这件案子有关?
  要知道他所辖的这个县,平日并无什么大事发生,在正常年景时,也算是风调雨顺。土地虽然贫瘠百姓们的日子也还过得,境内并无什么盗匪。
  他放下手中卷宗,跟着老家人往后院去了。
  整座县衙,是座大三进的院子。前面的县令处理公务、上衙的县衙,后院是县令起居之所。卢阳县不是什么大县,生活清苦,谢县令便没有携带妻儿,只身赴任。
  到了后院,只见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蓬头垢面的坐在后院的石阶上。
  “怎么不进去?”谢县令问道。
  “我,我太脏了。”那少年嗫喏道。
  “不打紧,跟我来。”
  进了房,老家人打了一盆水进来,将一块粗布递给少年:“先洗洗。”
  待少年匆匆洗了脸,谢县令大吃一惊:“彭六?你怎么在这里?”
  彭六这几日担惊受怕,生怕被那帮人知道了他的存在。思前想后,才想到他谢县令来过他们驿站好几次,百姓都说他是个好官,是青天大老爷,他才来找谢县令,想为二叔报仇。
  见谢县令认识他,他死里逃生的惊险、恐惧、委屈一下子就都爆发出来,“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谢县令心知蹊跷,吩咐老家人:“看好了院门,一个人都不能放进来。”
  等彭六哭够了,才问他:“我刚刚得到消息,你们驿站失火,驿丞驿卒无一幸免。”
  彭六抽抽搭搭的抹着眼泪:“谢大人,我二叔他们死得冤啊!”当下哽咽着,将他当夜所见全部讲了一遍。
  随着他的讲诉,谢县令的眉头越皱越深,不断提问。
  两人说完,谢县令已经拼凑出那夜大致的情形:秦氏商号的郭掌柜,贩卖了一批粮食去棣州。在驿站碰到人要收粮,不知何故两人没谈拢,紧接着便出现一批人,将商队所有人连同驿站官员全部杀害,将粮食运走。
  想清楚此事,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是什么人胆大包天,杀人放火抢粮!
  没道理啊,粮食又不是什么贵重物品,用的着犯下这滔天大罪?
  他有些想不通。
  再说了,根据彭六的描述,这秦氏商号还请了镖师护送,那些镖师的实力不可能如此不济,这么多人竟然被一锅端了!除非,这伙抢粮的人,身手比他们高出很多。
  卢阳县,什么时候出了这样杀人越货的大盗?这个地界,根本就养不起这伙人,除非,他们根本就不是本地人!
  就在此时,谢县令听到外面的街上喧嚣起来,极其热闹。
  他让彭六留在屋内,出去问老家人外面发生何事?
  老家人满面兴奋之色:“大人,卢阳县有救了!从府衙传来的公文,着您带齐县里的名册,到府衙去领粮食!太子殿下运来的第二批粮食到了!外面的百姓都在庆祝呢。”
  电光火石之间,谢县令猛然想通!
  他只觉得有一股凉气,从他的天灵盖吹入,直到后脊梁。站在原地,他面色发青手心出汗,狠狠打了一个冷战。
  “大人,您怎么了?”老人家小心翼翼的问道,怎么听到这个好消息,大人竟然还不高兴?看起来,甚至有些害怕?
  谢县令回过神来:“没事,方才突然有些不适。你套个车,着师爷准备好名册,一个时辰后出发。对了,那一套下人穿的衣服来。”
  回到房中,谢县令来回踱步。
  如果他的推测没错,太子的这批粮食,正是驿站被抢的这批。那么,这杀人放火的事,是太子授意,还是太子受属下蒙蔽?
  来回转了几个圈,他下定决心,提笔写了封信,用火漆封好,盖了他的私章。
  叫了彭六过来,极其郑重的对他说:“这件事非常重大,可能和太子有关。你去洗个身子换好干净衣服,待会随我一道去府城。”
  微微一顿,又道:“这封信,你贴身收好。去完府衙我会去见太子,你在来途客栈等我。如果到了晚上,我还没有来找你,你便即刻出发赶往京城,找到御史台的何御史,将这封信交给他。他和我有姻亲关系,让他庇护你的安全。”
  彭六虽然凭借机智逃出生天,但谢县令说的这些,显然远远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什么太子、京城、御史,这些离他太遥远了。
  他脑子发蒙:“大人,我只想给二叔报仇,怎么会这么复杂?”
  谢县令叹气道:“你现在不只是要报仇,还要保命。这桩案子,如果我所料不差,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你必须去京城,才能保住一条小命。驿站失火之后,你回过家吗?”
  彭六摇摇头:“我不敢回去,生怕那些人找到我。”
  谢县令点头:“做得好。你先洗了身子,有人会给你拿衣服来,我一会再来找你。”
  出了门,谢县令叫来师爷,吩咐他准备了一份路引。接着,他回到房里,将几件粗布衣服、两锭雪花银、一些散碎银子和铜钱,收成一个包袱,拿着来到彭六跟前。
  彭六已经洗漱完毕,将头发挽在后脑,换了一身褐布短打。这样一收拾,看起来是个蛮机灵的小伙子。
  谢县令将包袱交给他,嘱咐道:“你一定要记住,从踏上京城的路,你就不叫彭六,你叫何三,父母双亡,是上京投奔亲戚去的。路引一定要收好了,没有这个你到不了京城。财物也不要露白,用铜钱和散碎银子来雇车。”
  彭六听得一愣一愣,事已至此,他也觉出其中的不妙来。听谢县令将他安排的妥当,不由反问:“我走了,那大人您呢?”

  ☆、第537章 东窗事发

  ,为您。
  谢县令摸了摸他的头,安慰他道:“或许,事情不像我想的这样糟糕。晚上,我就到客栈来找你,带你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