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曾想,真儿竟有大志气,竟然真能入宫拜见太后。通过太后,能将此方略呈到皇上面前也不一定。
  苏良智捏紧了拳头,若果真如此,自己也不必畏首畏尾。
  他是经过疫情的人,亲眼见证过这套方略行之有效。一旦全面推行开来,必然会活人无数。一想到自己的抱负有机会得以施展,他一向飞扬的眉眼沉静下来,眼中熠熠生辉。
  远远的,来了几名太监,朝着天津桥走来。
  太监宫女们哪怕出宫休沐,或者办事,都在早晚。这个时候有人出来,难道是来寻我的?
  苏良智忙站起身,两眼紧紧盯着他们走来的方向。一不小心,衣袖带翻了小方桌上的茶杯,发出“哐当”一声,茶水倒在了桌面上,沿着凹凸不平的桌面往地上流去。
  回过神来,苏良智用手稳住了茶杯,从钱袋中掏出了两倍的茶钱放在桌上,自己举步朝着天津桥走去。
  只见那带头的太监在桥头上站定,一挥手中拂尘,问道:“苏良智可在?”
  果然是来寻自己的,苏良智快步上前,拱手道:“草民在此。”
  那名太监态度和蔼,道:“太后娘娘要见你,请随咱家来。”
  他向守在桥上的侍卫出示了宫中腰牌,传达了太后口谕,才转身带着苏良智,从端门进了皇宫。
  ……
  在等待的时间里,肖太后着人上了茶水、糕点、瓜果,温言问着徐婉真,平日里都做些什么消遣?家里的近况如何?
  庄夫人在一旁凑着趣,一时间气氛热络。
  末了,肖太后笑道:“你第二次进宫,拘谨些也是应当。在往后啊,可要放松些才好。哀家若是闲来无事了,也宣你进宫解解闷,你可不要嫌哀家啰嗦才好。”
  听得此言,伺立在侧的丁嬷嬷心头一震。这小姑娘,看来确实得了太后的喜欢。
  这好些年了,除了曹皇后,还没有哪个晚辈得了来陪太后说话的殊荣。哪怕是贵为昭阳公主,太后也没有过分偏爱。淳和公主就更别提了,除了逢年过节,平日里哪能见到太后?
  徐婉真离座施礼,落落大方道:“能和太后娘娘亲近,臣女不胜荣幸。”
  “我说什么,不要拘谨多礼吧?”肖太后让她起身,又道:“这宜人命服有三层,在夏日穿起来可不算舒适。下次再来,按自己心意穿便是。”
  “瞧瞧,我们真儿和太后娘娘可算有极有缘分。她是哪里修来的福分,这次第二次见面,娘娘就如此疼爱她。”庄夫人笑道。
  “怎么?你还吃醋了?”肖太后笑着打趣。
  三人说话中,赵院使、胡太医、苏良智相继带来。
  苏良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尊贵的人物,记着徐婉真的嘱咐,规规矩矩的见了礼,手脚不敢乱放。悄悄看了一眼坐在太后下方的徐婉真,见她脸色平静,唇角含笑,一颗心便安定了下来。
  肖太后止住了闲聊,先细细问了苏良智,又将防疫方略拿出来,给赵院使二人过目。
  他们两人,代表了如今太医院的最高水准。
  尤其是赵院使,在年轻时他经过一场大的时疫,后来做了太医,凡有时疫发生,他都会前往主持抗疫。在防治疫情上,经验十分丰富。
  肖太后道:“行医救人,是你们的本分。哀家不懂,也不瞎参合,你们自行商议着,有了结果告诉哀家便是。”
  知道此事非简简单单便能讨论出结果,肖太后让丁嬷嬷将三人引到偏殿之中,上了茶水,给予他们空间用以充分的讨论。
  肖太后瞧了眼漏刻,笑道:“酉正了,不如你们用了晚膳再回去。这一时半刻的,哀家看也没个结果,你们也不用在宫中等着。”
  庄夫人本就存了要跟肖太后多亲近的心思,连忙带着徐婉真谢过了。
  琉璃带着人摆了饭,几人正要入席,门外宫女禀曹皇后来了。
  “我说母后今日怎么不来请我,原来是有人陪着。”人还未到,声先到了。琉璃为曹皇后掀起珍珠帘子,曹皇后明丽的容颜出现在众人眼前。

  ☆、第488章 开怀

  庄夫人忙带着徐婉真,离席起身见礼:“臣妇/臣女见过皇后娘娘。”
  曹皇后笑容明快,道:“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听说母后这里来了客人,急忙来瞧瞧。果然,母后待客的席面就是不一样,只是瞧着,儿臣便口舌生津。”
  “就你话多,”肖太后笑道:“快坐下,你不坐就都坐不了。”
  两人之间的气氛随意而自在,比普通人家的婆媳相处,还要融洽几分。琉璃见机,摆了曹皇后专用的筷著上来。
  肖太后起了筷,几人静默无声的用起晚膳来。
  曹皇后用余光打量着对面的徐婉真,因着武正翔之故,她对这名即将成为他妻子的女人,也多了几分好奇。突然前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看她是怎样的女子。
  她若是猜测如实,那武正翔就是庆隆帝的“影”。她才不信,这徐婉真是陈氏做主给他求娶,定然是他自己的意愿。
  午后在长乐宫时,她听到庄夫人带着徐婉真去了延庆宫。初时还未在意,心想不过是太后发了话,两人借机亲近罢了。接着又传来消息,徐婉真呈上一套防疫方略给太后。
  这让她不得不多想一层,这套方略是徐婉真自己所想,还是武正翔借她之手?
  用了晚膳,肖太后着琉璃将庄夫人、徐婉真送出宫门。
  苏良智和赵院使、胡太医争得激烈,肖太后就让他留在太医院,继续商议。
  起初胡太医瞧苏良智年纪轻轻,还不以为意。一通争辩下来,才发现他见多识广,他说的一些病症自己竟然从未听过。当下收起了轻视之心,认真商讨起来。
  赵院使则着重问了在郢州时,苏良智经历的疫情。将在疫情中用的法子,和他自己经历的进行比对。时而皱眉、时而开怀,时而苦思,如痴如醉。
  ……
  夜渐渐深了,因着涝灾一事,需要处理的政务也骤然多了许多。
  合上最后一本奏章,庆隆帝打了个哈欠,一阵倦意涌上。
  见庆隆帝处理完正事,吴光启恭敬的呈上一个捆好的纸卷,上面用朱红色火漆封了口,盖着一个“雨”字小篆印章,表明这是影卫雨组呈上的密折。
  庆隆帝伸手接过,放在书案上展开。
  片刻之后,他朗声大笑起来:“好!很好!”
  近日的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先有太子失德,后有黄河决堤,吴光启已许久未曾见到庆隆帝如此开怀过了。
  庆隆帝对他招了招手,道:“你来看。”
  吴光启跟随他多年,既是君臣,更是主仆,比曹皇后更加了解庆隆帝。两人之间,没有秘密。宦官不得干政,但庆隆帝既然让他看,就是他能看的。
  “防疫方略?”吴光启低呼出声。
  庆隆帝伸了个懒腰,笑道:“没错,还是个闺中小姐献上来。”
  他所高兴的,正在于此。先不管内容,单看这件事,这说明在自己的治下,政通人和,言路开阔,连闺阁女子都能为天下而忧。
  “徐婉真?朕怎么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吴光启略略想了想,笑道:“前几日,太后娘娘刚为她赐了婚。眼下,她是武家二公子未过门的妻子。太后娘娘怕她受忠国公夫人欺负,还特意提前封了五品宜人。”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庆隆帝笑道:“母后寿辰那日,还让朕去寻武正翔来。”
  “皇上,可要去见见太后娘娘?”
  庆隆帝摆摆手道:“母后难得有此兴致,就让她去操持。”
  对这套防疫方略,庆隆帝并没有寄予太大的希望。时疫哪里是这么好对付的?
  只不过,母后在深宫寂寥。为了避嫌,政务、后宫她都不插手,难得有一件事情可以让她忙碌起来。
  ……
  几日后,几朵云悬挂在天空中,一动不动。太阳火辣辣的照射下来,晒得青石铺就的街道发烫。
  南通巷背后,一间破破烂烂的瓦房之中,突然传出“哗啦”一声瓦罐破碎的声音,紧跟着是一阵惊呼。
  “二子哥哥!你怎么了,快醒醒!呜呜呜……”一名年约七八岁的女孩在伏在一个少年身上,呜呜哭泣着。一个缺了口的瓦罐已经破成几瓣,刚打回来的水流淌了一地。
  她头发乱糟糟的在脑后扎了一个辫子,身上的衣服明显短了,露出一大截手腕。
  那少年躺在草席之上,两眼紧闭昏迷着,面如金纸。嘴上起了几个燎泡,时不时还抽搐一下。
  “哥哥,你别吓灵儿呀,你让灵儿可怎么办?”女孩显然已经被吓着了,不停抽泣着,两行眼泪在脸上淌出了黑黑的痕迹。
  “灵儿,这是怎么了?”门外响起一个粗豪的声音。
  “大叔,你快来看。”
  一个五十余岁的矮壮汉子,穿着短打,袖子高高挽起,是码头上苦力的打扮。进门一看,皱眉道:“灵儿小丫头,二子肯定是生病了,你赶紧去找郎中来瞧。看这情形,他自己还去不了医馆。”
  矮壮汉子面色犹豫了片刻,掏出了十个大钱,递给灵儿:“拿着,赶紧去请郎中,不能耽误了。”
  灵儿停止了抽泣,却反射性的缩回手,道:“大叔,哥哥说您要养家,不能再收您的钱。”
  “快拿着,这不一样。我瞧二子的病来得凶猛,别耽搁了。请郎中上门,还要给出诊费的,你哪里有钱?”
  灵儿的目光在昏迷的哥哥,和汉子摊开手掌中的银钱中,不断来回。最终,担心哥哥的情绪占了上风,她一把抓过汉子手中的大钱,跪下磕了个头:“灵儿多谢大叔。”
  矮壮汉子的面上露出憨厚的笑意,和她一道出门:“快去吧,别耽搁了。”
  走到一半时,闻见一阵浓浓的肉香。拿眼看去,只见搭在屋檐下的灶台上,放了半个猪头。铁锅里,还有半锅炖得稀烂的猪头肉,散发着香气。
  矮壮汉子不由得耸了耸鼻子,好香啊,他已经有半个月不知肉味了。
  灵儿是个机灵的孩子,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心头明白,忙道:“大叔,你把这半个猪头拿去吧。哥哥病了吃不下,灵儿这里有半锅,够吃几天了!”

  ☆、第489章 悄无声息

  “不行,不行。”矮壮汉子连连摆手道:“你们兄妹弄点肉吃不容易,我怎么能夺你们的口粮?”
  “大叔,要不您时常接济,我们的日子更过不下去。”
  灵儿拿了一根草绳出来,两手灵巧的在那半个猪头上打了一个结,递给矮壮汉子道:“您就拿着吧。这么热,我们吃不了也会放坏。”
  说到这里,她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道:“这个猪头不是花钱买的,是前些日子从江面上漂来了一头猪。二子哥哥他们几个捞了起来,分了这个猪头给我们。放了两天,都有些味道了。”
  要不是家里实在没什么能拿到出手的东西,她又怎么好意思,将这有了异味的猪头肉来酬谢大叔?
  听她这样说,矮壮汉子也就不再推辞。
  没了这十个大钱,家里的婆娘又要叨叨了。有这半个猪头肉,也好交差。
  他心知肚明,从江面上漂来的只有死猪。但他们这种最下等的人,能混个温饱就很不错,哪里还有资格挑肥拣瘦?
  灵儿紧紧的揣着钱,朝巷子外面奔跑出去。出了巷口往走第二间,就住着一个郎中。脾气好,看病也不贵,这附近的人们都找他瞧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