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隆帝看着一脸坦然的齐王,疲惫的揉了揉眉心,挥手道:“不必了,先查实吧。你们都去宝林苑陪着太后吧,朕要静一静。”
  齐王自然是坦然的,这一切都是昭阳公主的手笔。他只知道,近日昭阳公主将往日掌握的证据进行了梳理归纳,即将发难。
  但怎样发难,动用哪些资源,具体什么时间,他都一无所知。只有这样,他的反应才足够真实,才能瞒过庆隆帝的眼睛。
  果然,庆隆帝对他不再疑心。
  ……
  这几日太子接二连三的出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有人捣鬼,何况是庆隆帝?
  只不过,太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他有些伤心、愤怒。
  枉他一直认为,自己最疼爱这个儿子也最了解他。但揭开这层黑幕,事实的真相让他目瞪口呆。
  这些事情,是太子做出来的?迁阳王谋反之后,刺杀了大批江南道上的官员。根据奏章上所陈述,这些空缺的官位,绝大部分都被太子以一千两黄金的价格卖出,这些官位大多是牧守一方的父母官。
  庆隆帝捏紧了拳头,江南富庶,乃朝廷最稳定的税赋来源。这些人以重金购买了官位,他们会干什么?以脚趾头都能想出来。
  太子!国之储君!他够格吗?!
  他眼中只有私利,放了一批蛀虫到江南道,这是要官逼民反吗?
  怒火这他眼中酝酿,迁阳王和太子一母同胞,让他不得不多想一点,迁阳王刺杀官员和太子卖官之间的因果关系。若然果真如此,迁阳王谋反一事,太子就毫不知情?
  怀疑的种子一旦播下,就开始生根发芽。
  眼下只是一抹嫩芽,假以时日,必会长成压垮太子的参天大树。
  庆隆帝慢慢平复着情绪,他心中明白,迟早有一天,会将这帝国交到子孙手中。
  但他还没老!
  太子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大肆敛财,安插人手,收买人心。迫不及待的,想要参与到朝廷政事之中。这让他感到,自己的权威被挑衅。
  对权势的绝对控制,此时远远超过了庆隆帝对儿子的疼爱之心。
  还有,那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人,究竟是谁?
  庆隆帝微微眯起眼,无论是谁,也别想逃过他的双眼。藏在暗处兴风作浪,以为就会平安无事吗?太天真了!

  ☆、第451章 抛车保帅

  庆隆帝步出房门,有小太监迎上来,他低声吩咐几句,一个人也不带,径直朝皇城后侧的偏殿去了。
  不起眼的偏殿中,武正翔坐在书案后,下首候着几名影卫的成员,偶尔有人出入往来。每逢这样的时候,影卫都会以此为据点,全程监控宴饮的过程,以防万一。
  庆隆帝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武正翔并不意外。
  端门前的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但对太子的处置应该才刚刚开始。庆隆帝想要了解真相,必定会让影卫着手调查。
  “君父。”武正翔拱手见礼。
  庆隆帝微微颔首,道:“查的怎么样了?”
  太子好男风一事,前几日就让影卫在开始调查了。
  武正翔的面色有些迟疑,道:“回君父,有些眉目,只是还不能确定。”
  “可有什么为难之处?”瞧着他的面色,庆隆帝问道。
  武正翔坦然一笑,道:“不为难,只是事关重大,属下想要掌握更多证据。”
  “与今日之事有关?”
  武正翔点点头,道:“昨夜半夜投书的那些人,行踪虽然隐秘,但我们早有布置,线索却是明朗了许多。”
  “好,”庆隆帝也不再追问,道:“陪朕出去走走。”
  为掩人耳目,偏殿外没做什么打理,荒草丛生。若是只看金碧辉煌的前殿、热闹喧嚣的宝林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在这皇宫之中,竟然也有如此荒凉的地方。
  但走在其中的二人,对于这样的景色早已习惯。
  在被荒草淹没的小径中走着,脚下发出沙沙声,不时有螳螂、甲虫从路上蹦达而过。
  庆隆帝负手前行,一路沉默着。
  武正翔默默陪在后面,只时不时为他清理前路上的杂草。
  他知道太子的事,让皇上心情不好。如果可以,他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太子的所作所为。
  但是,他更知道,庆隆帝是贤明的君主,蒙蔽,只会让他更加心痛。
  太子是他疼爱的儿子,他可以任性,也有任性的理由和资本。但他不一样,虽然八年来的近身相伴,让他和庆隆帝之间多了一些君臣之外的情谊,但这不意味着,他可以肆意挥霍这样难得的信任。
  昭阳公主揭露出来的证据,有些是连影卫都不知道的,或者虽然知道,但证据并不充分的。
  纵然武正翔早已知道太子的秉性,都有些触目惊心,何况是庆隆帝?
  看着前面高大的背影,武正翔一颗心沉甸甸的,他为庆隆帝感到难过。
  他是皇帝,想要为他分担也不能。自己能做的,不过就是在庆隆帝心绪不佳的时候,陪他走上一段路而已。
  走了半晌,两人回到了偏殿门口。
  庆隆帝看着他,道:“你回去吧,有了结果随时来报。眼下,还是太后的寿宴要紧。”
  “是,君父保重!”武正翔还是忍不住,将自己的担心宣诸于口了。
  庆隆帝眼底有了一丝暖意,点点头,默然离去。
  回到殿中,武正翔将属下呈报上来的消息,重新一条一条的捋过,脑中的念头越发的清晰。
  他在心头知道是昭阳公主主使,然而,眼前的这些蛛丝马迹,就像知道他脑海里的念头一般,也纷纷指向了昭阳公主府。
  “抛车保帅?”武正翔心里一凛,若果真如此,这昭阳公主的心性……他不敢再想下去。
  能将自己作为一个棋子,和亲契丹;眼下契丹战事已定,就等旨意一下,顶多明年她就会嫁过去。
  曹皇后一脉多年低调沉寂,昭阳公主选在此刻发难,又果断将自己抛出,撇开齐王的嫌疑,就是料着和亲在即,庆隆帝再怎么恼怒,也不会拿她怎样。
  狠!这招确实够狠!
  对敌人狠,自己狠,时机拿捏更狠!
  武正翔摇摇头,既然如此,便如她所愿。她虽然暴露了,但掩住太子黑幕被她一把掀开,这朝野上下,只怕会纷争再起。
  一旦有人开始质疑太子的正统储君地位,这滩水就更浑了!
  不过,这正是她要达到的目的吧?水不浑,怎么能浑水摸鱼,齐王怎么能脱颖而出?
  ……
  宝林苑中,肖太后乐呵呵地接受了众人的恭贺,和众位老夫人说着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从她的眉眼中,依稀可以见到当年的凌厉。随着时光荏苒,褪去了威严,剩下一派慈眉善目。
  经历的风浪多了,方才的一点变故完全不放在他的心上。太子而已,不合适尽可换得。更何况,她又不止是他一个孙儿。
  在曹皇后的示意下,殿中的歌舞撤了下去,寿宴正式开始。
  徐婉真眼观鼻、鼻观心的用着眼前精致的饭菜。这高芒王朝的皇室,可比她在前世里了解到的那些皇室人性多了。
  规矩虽多,但上至皇太后,下到宫女太监,都见着骄矜嚣张的面孔。
  她在前世看过对宫宴的描述,里面提到,每逢重大节假日朝觐,无论男女老幼,进宫的人都只能聚在一间殿里等着,没有自由。宴会上的菜,用料虽然珍贵,但因离御厨房遥远,又要先等太监验毒,等到端上来的时候,大多都是冷冰冰的,令人见了就没有胃口。
  徐婉真不知道那些描述是真是假,就她的亲身经历来看,只是在入宫时的查验严格繁琐了一些,其余倒和她参加的另外两场宴会:公主府的牡丹花会、安国公别院的消夏宴,没有太多不同。
  这规格最高的聚会,也是和熟悉的人拉着家常,逛逛园子,只是拉家常的对象,园子中的景色中平日里难得一见罢了。
  眼前的饭食,也称得上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
  不远处的肖太后和曹皇后也在用膳,从她们的姿态上,也透着一种闲适的随意。
  寿宴也是遵循古礼,实行分餐制。冷盘、开胃菜、热菜、糕点、果盘,流水式的端上来,放在每人身前的案几之上,只是每一样都数量不多。
  徐婉真偷偷看了一旁的石静玉,她举止优雅,碟中的菜却在迅速消失。
  又悄悄观察了距她不远的几名贵女,发现她们的举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吃相优雅端庄,但在她们面前的餐碟中,几乎没有什么剩菜。

  ☆、第452章 沉住气

  收回目光,她专心用起饭来,心中暗自思忖着,或者因为这才第二个皇帝,宫里还没有奢靡之风。
  难怪她之前所见,无论是在徐家还是在安国公府、公主府,用料固然珍稀华贵,但几乎很少看到奢侈浪费的现象。
  所谓上行下效,不外如斯。
  看来这年轻的高芒王朝,充满了活力和蓬勃的生机。能在这样的盛世中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
  太子府。
  手里紧紧拽住从宫中传回来的消息,杜师爷抓过一名小厮,问明了太子的去向,脚步匆匆的走到太子的练功场上。
  青砖铺就的场子中央,太子将一柄秋水般的宝剑舞得密不透风,矫若游龙。
  杜师爷耐着性子,候在一边。
  太子舞完这套剑法,将宝剑爱惜的放回兵器架上,方才朝场外走来。
  他喝了一口茶水,小厮伺候着他擦了汗。
  扔下汗巾,他看向杜师爷,问道:“何事?”
  杜师爷上前见过礼,将手中消息呈上,道:“宫中刚刚传来的。”
  太子一目十行的看完,额角青筋直跳,怒道:“谁?谁在捣鬼?!”
  “回太子,在下尽力查了,有一些证据,怀疑是昭阳公主。”杜师爷拱手禀道。
  太子仰头一笑:“哈哈!”
  转过头,目露凶光道:“我就知道是她!是不是还有齐王?他想本殿下这个位置很久了!”说完大步流星朝外走去。
  杜师爷急急追上:“殿下,您这是要去哪里?”
  “还能去哪里?自然是去求见父皇,昭阳这个贱人!父皇岂能让她蒙蔽?”太子恨声道。
  杜师爷快跑了几步,到了太子身前,随即大张开两手,拦在他的去路之上,道:“不能去!请听在下一言,此时皇上正在气头上,太子若去了,正是火上浇油。”
  太子猛得停住脚步,道:“那你说怎么办?就任由她胡说吗?”
  “殿下!”杜师爷苦劝道:“那些证据可都是真事!殿下还在禁足期间,未得皇上传唤擅自出府,真要论起来,就更是罪上加罪。”
  “皇上圣旨已下,三部会审已成定局。殿下此刻要想的是,怎样博取皇上的欢心和怜悯。殿下是皇上最宠的儿子,敛财而已,又不是什么大的罪过,等过了风头,殿下在设法,让皇上知道背后是昭阳不迟。”
  随着杜师爷的规劝,太子渐渐平复了怒气,点点头,道:“师爷所言甚是。”
  “当务之急,是要找到重臣帮衬太子过了这个难关。”杜师爷道:“皇上明发中旨,此刻恐怕朝野上下都知道了此事。御史台已经出了头,明天会有更多的弹劾奏章。”
  “殿下,您一定要心平气和,万万不能中了昭阳公主的圈套。”杜师爷有些担忧。
  他对朝局的把握不差,但实在担心太子会沉不住气。
  他知道太子的秉性,生活自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