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和将士们同吃同住,纵然军法严苛,但有他的以身作则,整座京畿大营,从上之下无人敢懈怠、敢抱怨。
  端午龙舟竞赛时发生的事情,他听说了。
  但他并不认为,这件事会对京畿大营造成什么影响。
  毕竟,四年前北衙军那边是死了一个人,到最后也没有什么事情。这次只是重伤罢了,不用放在心上。
  可是,他忽略了这两人的身份,是天壤之别。
  他是带兵的好手,但在政治斗争一途上,却远远赶不上在忠国公府长大武胜。
  京畿大营这些年之所以安然无恙,完全来自于庆隆帝的庇护。他这个人,也是庆隆帝在登基之后亲自挑选的将才,正是用他带兵打仗的能力。
  庆隆帝自信的认为,只要有他的庇护,就无人可以动京畿大营。
  从校场外跑来一名小校,到了魏明跟前,他扎手施礼到:“报!将军!皇上有请。”
  魏明挑了挑眉,这个时节,皇上有何事?
  他转身交代了副将,便朝着大营中间的“讲武堂”而去。
  “讲武堂”等于是京畿大营的指挥中心,发号施令、宣布任命等等都在此地。魏明不练兵之时,便在这里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既然皇帝宣他觐见,前来的天使也会在此处等候。
  进了“讲武堂”,果然见到前来宣旨的太监和随行的护卫。
  他恭敬伏拜在地,那太监道:“皇上口谕,召魏将军觐见!”
  魏明起身,摸出一个通体碧绿的鼻烟壶,塞到那宣旨太监手里,问道:“敢问何公公,皇上召末将所为何事?”
  这名太监,是在宫中地位仅次于吴光启的何进,他主要是职责就是前往各处宣旨,是各文臣武官巴结拉拢的对象。
  试想,若是在他宣旨之后,能在他口中得知皇上的用意,进宫后应对起来就格外的从容。
  他的嗜好,就是收集各式各样的鼻烟壶。
  魏明经常与他打交道,这“讲武堂”中,常备着一两个鼻烟壶,就是用在此刻。他虽然性情耿直,政治情商不高,但太监是皇上的身边人,最基本的贿赂他也是懂的。
  何进不着痕迹的收起了鼻烟壶,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咱家哪里知道皇上的心思?我来之前,平国公和永乐伯刚从皇上的御书房出来。”
  听了他的话,魏明心中一凛,自己这是被告了黑状了!
  他拱手道:“还请何公公稍等片刻,末将换过衣服就来。”
  魏明身上的是战铠,还滴着汗水。这身装扮,不是不能面圣,只是未免有些圣前失仪。明明知道被告了黑状,更要小心谨慎才好,不能因为在衣着上,惹了皇上的恼怒。
  得了那个鼻烟壶,何进面上神情温和,道:“不妨事,魏将军不急。”
  魏明点点头,大步迈入他专用的内室。
  虽然何进说不着急,但他行伍出身惯了,几下卸下铠甲,简单冲洗了一下身子,换上二品武将的官袍,神清气爽地出来。
  着官袍的他,敛去了杀气,看上去没有那么凶恶。
  到了御书房外,得了通传,魏明便走进去,行跪拜大礼,口中道:“末将魏明,见过皇上。”
  庆隆帝并没有让他起来,将永乐伯的奏折扔到地上,冷冷道:“这些事情,你给我好好看看!”
  魏明捡起奏折,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就算早有心理准备,但也没料到永乐伯竟然准备了这么一份证据,在这里等着自己,背上冷汗直流。
  这里面记载的事情,有些他知道,但其中有好几件,他竟然丝毫不知。
  看完奏折,他双手贴地,连连磕头道:“请皇上恕罪!是末将失察,愿意接受惩罚。”
  看见他的反应,庆隆帝心头有着一些失望,这还是那个如恶狼一般的魏明吗?在京畿大营中待得久了,他竟然失去了狼性。
  这些奏章中的事件,庆隆帝并不放在心上。他所在意的,是所篡养的这群猛虎野性不失,方能派上大用场。

  ☆、第398章 堂堂正正

  庆隆帝更希望见到,魏明能据理力争。哪怕就是没有理,也能在他面前理直气壮的争取利益,而不是如今的诚惶诚恐。
  微微摇了摇头,庆隆帝道:“你起来吧!”
  出皇上语气中的失望,魏明以为是这奏折中的事件激怒了他,站在那里,更加不敢说一句话。
  庆隆帝道:“这些事情,你打算怎样处理?”
  魏明思索片刻,道:“末将会一一查明,定会给皇上一个交代。”
  “哦?”庆隆帝反问道:“怎样的交代?”
  听到皇上追问,魏明咬咬牙,道:“按军法处置。”
  闻言,庆隆帝兴趣索然。他刚才看了一眼,这奏折上闹的兵,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有百人之多。
  魏明的法子不是不对,但若是按他的方法,这京畿大营会迎来一次大的震荡,甚至可能会动摇军心。这,不是他想要的。
  他面色一冷,问道:“军法无情,若是激起了士兵的不满,你待如何?”
  魏明一愣,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带兵打仗他是一把好手,但这些不是他擅长的。在大营中,治军由副将路大海负责。
  见他一时没有好主意,庆隆帝心中一叹,这也不怪他。自己当初提拔他作为统领,不就是看中他不会结党吗?眼下怎么又会怪罪起他来。
  “你回去,和你的副将好生商议一番,再来回报给朕。注意,此事务必保密。”
  路大海心思缜密,虽然在行军布阵上远远不如魏明,但治军是一把好手,是庆隆帝特意配给他的副手。
  魏明应下了,见庆隆帝没有提到其他事情,便小心翼翼问道:“皇上,那末将告退了?”
  见他这一条威猛的汉子,小心翼翼的瞅着自己,庆隆帝不禁有些失笑,对他的恼怒也消失了些,道:“管好你的兵,别再轻易让人捏到证据。去吧!”
  敲打了他一番,庆隆帝便放他走了,只要京畿大营存在一天,就要用他一天,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尽管有平国公、永乐伯两人到御书房来哭求,他也不打算惩治魏明和他的兵。
  魏明出了御书房,身上的冷汗还未干,被风一吹打了一个大的喷嚏。
  浑身颤抖了一下,他有些后怕。皇上今日,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他怎么有些看不懂呢?
  算了,还是尽快回营,找路大海商量才是正事。
  不管是皇上的心思,还是那些个达官贵人,他统统都看不明白。
  ……
  忠国公府,武正翔回到自己院中,随口问道:“大哥回府了吗?”
  看门的婆子答道:“大少爷才刚回府。”
  武正翔点点头,打发了他院中的一个婆子,去武胜的院子里传话,说他新近得了一把好剑,请他过来一起品评一番。
  武胜刚迈入正房不久,卢氏迎上来,亲手为他端来一杯用井水镇好的桂花酿。
  在这个夏日,喝上一杯桂花酿,简直从喉咙一直凉爽到心底。
  武胜惬意之极,伸出双手,任由她伺候着,将自己的衣袍换下,笑道:“还是在家里最为舒适。”
  卢氏和他成婚已有好几年,但两人的感情就如酿酒一般,时间的推移,愈发醇厚起来。比起新婚那几年,更加如胶似漆。
  换好了家居袍,武胜揽过她的腰肢,凑到她耳边轻笑道:“娘子,超儿也该再有一个弟弟妹妹了!”
  在他的布置下,眼看几年前的端午血案,兄弟大仇将报,武胜心情极好,与卢氏调笑起来。
  卢氏羞得粉面通红,轻声道:“这青天白日的,你说什么呢?”
  主子们你侬我侬,卢氏的贴身丫鬟雪影忍着笑意,挥手让伺候的小丫鬟们都退了下去,自己在房门外守着。
  武正翔遣来的婆子见到雪影,忙上前将原委说了。
  雪影正犹豫着,要不要去打扰世子爷和夫人。武胜听到外面的动静,撩开帘子,问道:“何事?”
  那婆子忙上前施礼,禀道:“二少爷说,他最近得了一把好剑,请大少爷和他共同品评。”
  武胜剑眉一挑,这一听就是借口。什么好剑,值得他巴巴的来找自己?
  他回身道:“娘子,我去去就来,回来陪你一起用晚饭。”
  卢氏在里面脆声答了,道:“你尽管去,妾身今日做了凉拌芦笋,等着夫君回来。”
  武胜嘴角上扬,浮现起笑意。这凉拌芦笋是他在夏天里,最爱吃的一道菜。卢氏刚嫁过来的时候,还不擅厨艺,却为了自己专门学了这道菜。
  见到武正翔,他随随便便的一坐,道:“何事?搞得如此神神秘秘。”
  他们兄弟两个的相处,最是放松不过,没有那些虚礼。
  武正翔笑道:“我知道这几日平国公都在御书房,还知道永乐伯今日也去了。”
  武胜挑眉看着他,道:“那又如何?”
  “我只问大哥一句,大哥想要怎样的结果?”
  在自己弟弟面前,武胜毫无保留道:“我只想为那无辜丧命的兄弟报仇,一命换一命。”眸子里尽是冷意。
  作为一名统领,执着于这一人的性命,似乎不是将领所为。
  但他就是无法释怀,他永远记得,四年前在永乐伯府中,兄弟在他怀里咽气的一幕。
  更无法忘记,永乐伯一天比一天衰老下去的模样。
  说他护短也好,狭私报复也罢,只有一命抵一命,才能让他释怀。
  闻言,武正翔点点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何况,当日那闹事的兵,只是军中精锐。但死去的,却是堂堂伯府的嫡次子。同为勋贵,未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想了想,武正翔道:“如果只是为了一命抵一命,并不复杂。但我却有些担心眼下的局势,就怕会演变成勋贵和军中精锐之争。”
  武胜道:“你说的,我自然是考虑过。但不如此,皇上是不会下决心惩治京畿大营的。我要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公道,不是那些鬼蜮伎俩。”
  武正翔默然,他怎么忘记了?
  自家大哥一向是光明磊落的人,那些黑暗从来不曾入侵过他的内心。
  如果只是要带头闹事兵痞的性命,何其容易,这世道从来不缺少意外。但要皇上下令惩戒,却非常困难。

  ☆、第399章 风波前夕

  明白了大哥的心意,武正翔点点头,既然这件事是大哥的心愿,他必然会协助他完成。等了这几年,才等到这个合适的机会。
  论起对庆隆帝的了解,整个高芒只有两人而已,一是吴光启,另一个便是武正翔。
  他微微思索片刻,道:“大哥,你尽管去做。只是,明日您需要去求见皇上,言明你的请求。”
  武胜是光明磊落的人,这样的行事符合他的性格,也是庆隆帝想要见到的真实。
  武胜知道,自家二弟在皇上身边待了八年,听他的一定没错。
  兄弟俩又闲聊了几句,武胜道:“今日可要到我院子里一起用饭?你长嫂的手艺还不错。”
  武正翔笑笑道:“大哥平日里要在北衙值守,难得休沐一日,我怎好去惹大嫂的嫌?”
  武胜走后,武正翔叫来武锐,让他这几日盯着京畿大营那边的动静。
  他一个人在房中,细细的将这件事从头理了一遍。
  依他对庆隆帝的了解,永乐伯的奏折会让他恼怒,但并不会真正责罚。
  永乐伯还是太着急了一些,那奏折上涉及的人数实在太多。如果只是拣那些闹得大的报上去,效果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