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锐拱手施礼,道:“恭喜主子!”武正翔越强,他也越是安稳。
  武正翔淡淡一笑,他这次因祸得福,白日在练武场的演练结果让他颇为满意。
  “昨日主子传讯之后,我便安排了人手,分别在齐王府、昭阳公主府、楚王府、太子府四周潜伏下来。”
  自武锐归顺以来,武正翔将他暗中收拢的人手交给了他。这些人能力不已,年纪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只对武正翔一人忠心。
  这些人,原本是他准备用来跟嫡母陈氏分庭抗礼的底牌。武锐本就是“白夜”中的白组统领,对统领下属、消息分析一道上驾轻就熟。在他手底下,他们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但武正翔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启用这些人,竟然是对四位皇子进行监视。
  武锐继续回禀:“这几座府邸,除了太子府有异动之外,齐王、昭阳公主、楚王那里,一切如常。”
  武正翔瞳孔一缩,难道,这件事果然是太子干的?
  “昨日午后,从太子府陆续有人出来。有两名到嘉善坊的徐家附近,闲逛打听徐家动静,还跟徐家出来办事的下人套近乎。有一名去了南市的‘锦绣记’,在对面的茶楼上,窥探店铺内的动静。还有一名,找到了徐家大少爷的踪迹之后,一直不远不近的跟着。”
  太子府的人并未特意掩藏痕迹,又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落在武锐的眼中,就如同告诉他“我们在查探徐家动静”这么简单直白。
  “他们所打听的,我们拼凑了一下,正是徐家大小姐的行踪。另外,我在建春门悄悄探访了一番,前日徐家大少爷和大小姐出城之际,太子曾经出现过。”武锐最后总结道。
  武正翔眼中精芒如实质一般暴涨,手下扶手在无声无息之间,被他捏成粉末。他无声的愤怒,如暴风一般在屋内盘旋,更加骇人。
  被他散发出的威势所慑,武锐俯低身子,静静等候吩咐。
  盏茶功夫之后,武正翔激荡的情绪逐渐平复。如此,便可确信无疑,此事必是太子在背后主使。
  他这里不是大理寺,不需要什么确凿的证据,用以审判定罪。他只要知道了,这便够了!
  太子,你千不该万不该,对我最在乎的人下手。从日起,我会用尽一切办法,阻扰你登上帝位!

  ☆、第346章 天平的倾斜

  太子完全没料到,他的一时兴起,竟然就给自己竖了一个大敌。
  对武正翔来讲,在皇室成员里,他只对庆隆帝一片忠心。在太子和齐王之间,他原本是中立的立场。这两人对他而言,均无特别意义。
  就像他跟徐婉真说过的那样,过几年再看。谁更合适,更符合忠国公府的利益,他就支持谁。或者,他跟着大哥武胜的选择。
  然而太子对徐婉真的出手,彻底将他推到了齐王一侧。
  作为执掌天下暗卫的“影”,全高芒唯一打通了任督二脉的第一高手,他的决定,让太子和齐王的原本势均力敌的天平,出现了倾斜。
  这一切,太子和齐王并不知晓,但他的影响力,会在随后的几年里逐步显现。
  ……
  翌日清晨,天色发白。天边堆着阴云,预示着这可能是个糟糕的天气。
  太子意气风发的从汪妙言的小院中走出来。
  昨夜的汪妙言,就算仍带着伤,也不敢反抗他的可怜模样,大大的取悦了他。看着在他掌下簌簌发抖的娇躯,对她肆意鞭挞的快意,都让他食髓知味。
  径自走到前院的演武场,太子脱下外衣,从兵器架上抽出一柄长剑,练习起来。
  他的作息,自律得近乎自苛。就拿练武来说,从他自幼习武起,便每日晨练一个时辰,风雨不辍。
  庆隆帝春秋鼎盛,还未让他作为储君参与政事。否则,此刻他应该在早朝上,随朝视事。这,也在他不安的来源之一。
  将演武场上的兵器都练过一遍,他才擦了擦汗水,往书房走去。
  杜师爷早已在此等候,见他进来,拱手道:“这几日监视着徐家,只看到有徐昌宗、徐文敏两父子出入,未曾看到徐婉真的踪影。”
  养在深闺的小姐,一两个月不出门是常事,光是这个说明不了什么。杜师爷接着道:“向徐家出来采买的婆子打听了,说是她去绢扇作坊那日染了病,在作坊养病。”
  既然在养病,那徐婉真就还活着,对这个结果,太子并不意外。夜影已经失踪了几日,应是凶多吉少。
  夜影是太子搜罗到的顶级高手,他的身手如何,太子相当清楚。他没想通的是,怎么会是夜影失踪,徐婉真反而活着?
  见太子神色不豫,杜师爷小心翼翼的建议道:“一个无关紧要的商户女子,殿下不要把他放在心上。在下估摸着,许是安国公府在她身边安排了高手护卫。”
  “安国公府?”太子手指在桌面上轻敲,这也不是不可能。安国公无缘无故的多了这么个义女,无论他自己怎么想,这个新认的义女如果有什么事,都会影响安国公府的声誉。
  只是,安国公府上有这么高明的护卫?竟然可以灭掉夜影?
  看见他面色犹豫,杜师爷道:“安国公府可能不在乎这名义女,但他们不能允许她出事。这才刚大张旗鼓的认下,转眼又出事了让安国公的脸面往哪里搁。因此,她周边明的暗的护卫应该有好几名。时下局势并不明朗,殿下。在下的意见是,将此女撩开手。”
  昨日才证实了楚王的秘密,又得了汪妙言这个美人,太子此时心情尚好,点点头道:“就听你的。”
  杜师爷松了一口气。当日太子在气头上,要拿徐婉真出气,他未能劝阻。
  就眼下的情形来看,太子派去的人失踪,徐婉真还好端端的活着。这让杜师爷心生警兆,让他感到徐婉真不仅仅是一名商户女子那么简单。
  他虽然不知道太子派了谁去,但看太子的反应,定然是身手高明之辈。这样的人,竟然没能要了徐婉真的命,她背后的人无论是不是安国公府,杜师爷都不想再惹。
  ……
  择善坊中,孙智韬起了个大早。
  他洗漱完毕,着一身青袍儒衫,头戴一顶四方巾,这是典型的读书人的打扮。面目俊秀,身材修长,本是浊世翩翩公子,只是眉目间笼罩着忧郁的神色,让他平添了几分神秘。
  孙智韬有秀才的功名在身,今日此去,是以后辈的身份,去拜访涂山长。
  天边的阴云堆积,仿佛预兆着他此行并不顺利。
  他看着阴沉的天色,长叹了一口气,心中的惆怅更甚。翻身上马,出了安喜门,朝北郊而去。
  到了松溪书院门口,他下了马将缰绳交给墨竹,自己手持拜帖,恭敬的走过去。
  门子查看了他的拜帖,问道:“孙家二少爷?”
  书院的平讲郎和孙家有旧,还未到京城之际,他便已来了信,提起他到京后会立即来访。
  平讲郎算下了他的日程,跟门子讲过。因此门子确认之后,便直接领着他往里走去。
  进了书院,只见绿荫深深,松涛阵阵,高高低低的朗朗读书声回响在其间,仿佛整座书院都浸染在书香之中。
  被这样的气氛感染,孙智韬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呼出,胸中的郁结竟然消散了一些。
  平讲郎正在讲师大堂中,执笔写着讲义。作为涂山长定下来的书院接班人,除了带几名得意弟子外,他已经不再授课。
  更多的时间用来撰写书院的授课讲义,研究整理涂山长在四书五经在的经义,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编撰成册。
  孙智韬迈步入内,躬身施礼道:“后进孙智韬,见过平讲郎。”
  平讲郎放下手中的笔,圆润的脸上乐呵呵一笑,显得分外亲切。他道:“是智韬来了?前几****大伯还来了信,委托我关照于你。”
  孙智韬的大伯孙乐豫在刑部任侍郎,是正四品的京官,与平讲郎既是同窗又是同年,两人关系甚厚。
  他作为孙家极有潜力的读书人,到松溪书院攻读,孙乐豫自然要委托交好的平讲郎照看一二。
  “既然来了,就安心住下。我这里有几本讲义,拿回去参详一二。就算是故人之子,也不能坏了书院的规矩,好好准备秋季的入学考试,有不明白之处,尽管来问我。”
  孙智韬恭敬应下,又道:“平世伯,后进还有个不情之请。想求世伯引见,拜访涂山长。”

  ☆、第347章 指点

  闻言,平讲郎微微叹息了一声,孙家和徐家的婚事,他也略有耳闻。如果仅仅是为了读书,有自己便足够。他想见涂山长,还是为了徐家大小姐吧?
  对这桩婚事,他相当不看好。孙家退婚在前,徐家大小姐如今又贵为安国公府义女。时移事迁,徐家如今是个什么打算,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也罢,谁没有年轻过?自己就帮他引见一下,就算不行,也断了这个念想,好安心读书。
  招手唤来一名书院的小厮,打发他去给后面的涂家递个话。涂山长年纪大了,出门越发减少,多半时光都在涂家,或侍弄花草、或含饴弄孙、或泼墨作画。
  平讲郎时常见他,讨论书院事务等,常来常往的,此时去也不觉突兀。
  在等待的时间呢,平讲郎问了一些孙智韬的学业,几番考较下来,他颇为满意。
  孙智韬的文章基础颇为扎实,对经义也有独到的见解,只是在实务上要差一些。
  平讲郎捻着胡须道:“当今皇上喜用少年俊彦,智韬的机遇不错,明年的秋闱大可下场一试。若无意外,一个举人功名不在话下。”
  孙智韬心头一喜,作为松溪书院实际上的山长平讲郎能如此评价,那多半不会错了。忙起身作揖道:“学生谢过世伯吉言。”
  平讲郎摆摆手,道:“考取了举人后,你要多多参与实务。皇上登基后开科取仕,三甲都是学问、实务俱佳的青年俊杰。”
  得这句话指点,孙智韬如醍醐灌顶。个中道理,在明眼人看起来容易,其实不然。庆隆帝登基以来只开了两科,不仅要知道准确的知道前三甲的文章,还要知道皇上的对士子的安排。
  这句话,可以让孙智韬有的放矢的攻读,起码节约两科的时间。
  “有世伯提点,学生不甚感激。”孙智韬诚恳道谢。
  平讲郎道:“不用言谢,你大伯对你期望甚高。”
  孙智韬落座,平讲郎继续编纂讲义。
  略过了半晌,小厮回转禀道:“平讲郎,涂山长在花厅候着您。”
  点点头,平讲郎道:“走吧。”
  “松溪书院”和涂家有一道红漆木门相连,孙智韬跟在平讲郎胖乎乎的身子后面,进了涂家,沿着一条游廊,到了一座花厅内。
  涂老太爷一身青色道袍,将下摆扎在腰间,袖口处还有些许泥点。他精神矍铄,高大的身形微微有些佝偻,但面颊身形,已比过年时丰润许多,显见身子已经大好了。
  平讲郎恭敬的拱手道:“老师又在伺弄庄稼?”
  涂老太爷呵呵一笑,道:“我瞧着今儿这天气不妙,恐要刮大风,赶紧把棚子架起来。”
  “您年纪大了,正该好好保养。这种事情,老师您又何必亲力亲为?”平讲郎劝道。
  涂老太爷一瞪眼,道:“我只是老了,又不是缺胳膊断腿!如何就做不得?”
  邬娘子扶着他到椅子上坐下,柔声笑道:“老爷子您别急,讲郎也只是担心您的身体。”又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