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理说,由徐文敏送上门去最好。只是自徐昌宗到织锦坊上衙之后,徐家的一应经营便全部交给了他。在绢花作坊旁购买新的庄子,作为绢扇作坊。在城里也在看一些铺子,打算开设面向普通老百姓的成衣作坊。
这些日子,他忙得脚不沾地,眼看着人都瘦了一圈,哪里还顾得上去送礼。
桑梓脆声应了,将桑葚放在桌上。
“给郑嬷嬷也送一份去,这些日子她着实辛苦。”
徐婉真生病以来,熬药、药膳,都是郑嬷嬷亲自盯着,丝毫不放松,晚间还要为她准备药浴。多亏了她的精心调理,徐婉真的身子才恢复的这般快。
☆、第302章 马车
过了两刻钟,门前响起徐文宇熟悉的脚步声。青麦忙打了帘子,他小小的身影出现在房门前,欢快的朝书案前的徐婉真跑去:“阿姐!”
软软小小的身子扑到她膝盖前,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儒慕的望着徐婉真。
瞧着他可爱的模样,忍不住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问道:“宇儿可觉得辛苦?”
搬到京城后,徐文宇每日天不亮便乘马车出发,下午酉时才到家。在路上花的时间,便要一个多时辰。
徐文宇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不辛苦呀,阿姐!我还有马车坐,哪里辛苦了!吴朋每日都是走路到书院,他都没叫苦。”
桑梓将桑葚端了过来,姐弟二人凑在一起,一口一个吃得欢快。
“今日的功课多吗?”
“不多,我已经会背了!要抄写的也只有五篇。”说起功课,徐文宇跳起来,道:“阿姐我走了!先回去做功课,晚饭时到祖母那里见!”
徐婉真道:“好,走路小心些。”弄墨跟在他后面出去。
见徐文宇走了,采丝才进来禀道:“小姐,方才祝大夫人又到了‘荣晖堂’,拜见了老夫人。”
徐婉真点点头。太子那边偃旗息鼓,昭阳公主仍步步紧逼。从条件上看,樊彬确实不失为上佳的夫婿人选,怎奈何她心有所属?
怕只怕,祖母被她说动了心。
“我们去祖母那里一趟。”
到了“荣晖堂”,玉露打了帘子,笑道:“离饭点还有些时辰呢,大小姐这么早就过来了?”
“就是因为还早,我特意来跟祖母说说话。”徐婉真笑道。
进了房门,玉露搬了绣墩来给她坐了。徐老夫人问:“这些日子,身体可好些了?”
“回祖母,孙女已经好多了。”
徐老夫人一个眼风,玉露拉着采丝一道退下,端了针线筐子到门口做针线,守着房门。祖孙两人要谈的是徐婉真的婚事,听见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你都听说了?”徐老夫人看着她道。
徐婉真轻轻点头:“嗯。”
“你就当真不考虑樊都尉吗?他条件真的不错,这京里恐怕多的是女儿家想要嫁给他。”
只见她眼神坚定,道:“真儿对他无男女之意,不愿意。”
徐老夫人苦口婆心道:“真儿,你还小,不懂得这嫁人的重要。不只是嫁给男子,还有对方的家世,婆婆是否好相处,都在考量范围内。”
叹了一口气道:“像我大姐,何等优秀的女子!当年嫁入晋南候府,无人说我涂家高攀,称的上一时佳话。但雷家关系复杂,婆母待她苛刻,涂家被问罪后更是将她休弃。女子嫁人犹如二次投胎,像樊彬这样嫁进去就能自己做主,又门当户对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徐婉真心头明白,祖母是一心一意为自己打算,但武正翔之事眼下还不能说,只有先拖着,等他上门求亲了就好办了。便道:“祖母给真儿一些时间,我需要仔细想想。”
见她答应考虑,徐老夫人松了口气。这个孙女聪明伶俐,她是寄予厚望的,这门婚事实在是上上之选。
到了饭点,徐昌宗也从织锦坊里回来,聚在“荣晖堂”里一起用了晚饭。
采丝扶着徐婉真散了散步,便回到她自己的院子。
桑梓沏了茶呈上来,瞅着徐婉真的神情,小心问道:“小姐,我看那樊彬对您是一见钟情,祝大夫人又上门了两次。您一点也不考虑么?”
作为贴身丫鬟,桑梓、采丝等人将来都是要陪嫁的,关心她的婚事也在情理之中。
徐婉真摇摇头,笑道:“既然你明白一见钟情,可知我对他没有什么感觉?”对陪伴自己一道长大的桑梓,她说话也要随意许多。
“结两姓之好,门当户对固然重要,但若你有情我无意,岂不是辜负了他的真情?这对他对我,都不公平。”
桑梓想着樊彬深邃的眉眼,如雕刻般的五官,连连叹息:“唉,可惜了樊状元的好相貌!小姐竟然看不入眼。”
徐婉真失笑,这桑梓只要见到美人便发呆。前有韩茹娘、温沐兰,现在又多了一个樊彬。用前世的话来讲,她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颜值党,喜欢看美女帅哥。并不是对他们有什么觊觎的想法,纯粹是因为美而欣赏。
笑骂道:“你这丫头!既然念着她,要不要把你送去给樊状元做姨娘啊?”
听她这样说,桑梓慌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这万万不可,小姐!”
徐婉真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她方知是在跟她开玩笑,跺脚嗔道:“小姐!你吓死婢子了。”
笑闹过一场,徐婉真记起一事,吩咐道:“你去将徐乐安找来。”
桑梓点点头,出去传话。
徐婉真拿出一张画好的图纸,这是她苦思良久,才根据前世记忆画出来,又不断调整过的。
在前世,她只是在音乐一途上研习颇深,马车结构、避震、轴承这种理工学科的范畴,她无疑于看天书一般。
能画出这张图纸,还要感谢在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时参加的那个社团。社团的学长是一名拽拽的理工男,不过他也确实有拽的资本。
由他带着,很多项目都获得了生命,重现了很多古代欧洲的工艺。比如鹅毛笔、鱼骨裙等等。
后来,他对中国的古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一件复原的,便是中国的马车。
徐婉真当初在社团里虽然是打酱油的,但对这件集合所有成员力量来做的中国古代马车,也有些印象。那段时间,只要进入社团,铺天盖地都是马车的结构图纸。
学长说:“中国的马车起源很早,在先秦时就有战车。但作为长途运输工具,两轮马车太颠簸摇晃,所以后来才有了四轮马车。中国古人的工匠,好巧的心思。”
她对这句话记忆深刻,冥思苦想,才画出了这张四轮马车的图纸。
其实想要减震,关键还在于弹簧和轮胎,但以现如今的工艺和制造水平,想要做出一条橡胶轮胎,无异于痴人说梦,更别提弹簧。也只能退而就其次。
☆、第303章 李氏的忧虑
目前广泛应用的两轮马车,车轮在车箱的中间。每过一个沟坎,车轮的震动便完整的传递到车厢里,让乘坐的人极不舒服。要是刚用过饭,会被颠簸到吐。
若是平地还好,车中人扶稳坐好,还可保持平衡。但一旦有什么特殊情况,轻则撞到身体,重则会从车厢里摔出去。因此,马车速度虽快,但很多人仍然不愿意选择它。若是长途奔袭,男子多会选择骑马,只是苦了妇孺。
而此时徐婉真手中图纸上的四轮马车则不同,车厢在前后轮之间,车厢的震动幅度只是车轮震动的二分之一。再加上车厢本身的重量,道路上一些小的土疙瘩会被车轮碾平,车厢上的人不会受到影响。
这样一来,再将车厢里厚厚的铺上垫子,马车无疑会舒适许多。
徐婉真沉思着,徐乐安在门口道:“徐乐安,求见大小姐!”
桑梓打了帘子让他进来,徐婉真将手中图纸交给他,将其中原理讲了一遍,道:“这是我的一个初步设想,不知是否能做出来?宇儿每日都要乘坐马车,我担心他的身子受不了,也害怕出什么意外。”
改造马车的事,本来打算交给徐文敏,只是见他忙成那样,徐婉真心下不忍,才直接交代给徐乐安。
徐乐安接过图纸,眼前一亮。作为长期在外奔波的他来说,实在是太知道坐马车的苦处。仔细看了两遍,道:“大小姐这个想法很好,小的去找城里的巧匠,他们应该能做出来。”
听他这样说,徐婉真便放下心来。按说,从两轮马车改成四轮,并不存在多少工艺上的障碍,缺的只是想法。但亲耳听到可行,更让她高兴。
“要想避震的效果好,在车轮一圈,包裹上好的牛皮效果更佳。”徐婉真笑道,坚韧的牛皮是她能想到的轮胎最好替代品:“只是不知道,耐磨程度如何?”
徐乐安拱手道:“请大小姐放心,小的会让工匠多尝试。”
待他退下,徐婉真手里捧着热茶陷入了沉思。
她也好,宁先生也罢,都无意于将现代工艺更多的带到这个时代。那令她们穿越的神秘莫测的力量,使人敬畏。
对自己而言,鹅毛笔是一时兴起之作,工艺上不算超前,只是一个想法。改造马车是为了幼弟,也是为了自己将来出行的便利。
就像宁先生,将在现代的曲子谱出来,告诉自己不可忘了来历。喝花草茶调养身体,保留这样的习惯无伤大雅。
这些细微的改变,应该不会引起历史的震荡。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徐婉真不知道原本的历史走向,只有谨慎小心,以求保持历史的正轨。
……
太阳缓缓向西沉下,余晖将涂家的房舍勾勒上一道金边。
文翰居中,李氏刚从长弘院中回来,想到公公特意避开婆婆,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蛾眉轻轻蹙起。
涂博文从书院回来,刚进门便见到李氏坐在梳妆台前发着呆。他轻手轻脚的走近,温言问道:“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李氏猛然惊醒,道:“夫君何时进来的?倒是吓了妾身一跳。”
涂博文笑道:“明明是你想的太出神,却来赖我。什么事怎么发愁?”
李氏踌躇道:“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太突然,妾身一时间难以消化。”
“哦?什么事说来听听。”
“今儿用了晚饭,我刚回来。小厮却来传话,让我去内书房见公公。到了那里,你猜公公说什么?”
有什么事不能在请安时说,却要避开林氏,单独在书房召见儿媳?
涂博文神情凝重起来,却并不打断她,只静静的等她往下说。
李氏两眼发直,用做梦般的语气道:“公公说,平国公府世子刘祺然,求娶我们的曼珍,让我回来跟你商议一番。”
“什么?这是真的?”涂博文太过惊讶,以至于脱口反问。但须臾之间,他便知道父亲既然如此郑重其事,此事定然是真的,但仍觉得不可思议。
他拧眉思索道:“若光论家世,我们拍马也赶不上刘家。一个是世袭罔替的世子,一个是区区五品官的孙女。但论家风人品,他刘家又远远不如我们。”
“是啊,在牡丹花会上,那刘祺然辱骂珍儿,甚至于动手。要不然画屏护着,珍儿都受伤了。有这样的过节,他怎么就看上了真儿?”
涂博文考虑的是门当户对,李氏更看重的是刘祺然的心意。
她想起在小满节上发生的事,疑惑道:“如今想来,小满那日见到刘祺然,应该不是巧合。”
涂博文也知道这件事,对刘祺然将女儿从人潮中带出来一事,他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