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她发怒,一时间整座春凌宫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只余下产房里的史歆美,仍在不停凄厉尖叫。
  付贤妃重新坐回椅上,竖起眉毛,冷冷问道:“真的什么法子都试过了?皇上的血脉何其宝贵,你们若是保不住,那就像此杯一般,准备粉身碎骨吧!”
  语气中的森然冷意,让赵院使、于太医不寒而栗。
  赵院使冲于太医使了一个眼色,道:“事到如今,你还在犹豫什么?”
  于太医额头上冒出大颗大颗的汗珠,沿着他花白的头发流下来,显然正在做最激烈的思想斗争,呐呐道:“可这法子,实在是有伤天和!”
  闻言,付贤妃眼睛一亮,道:“她如今一个罪妇,什么法子尽管道来!难道她还能金贵过皇上的骨血?”

  ☆、第229章 贤妃之贤

  于太医心一横,道:“下臣这里还有一道催产方子,只是,这是虎狼之药。喝下能立即使胎儿入盆,但产妇却命不久矣。”
  说完便同赵院使一道,静候吩咐。
  医者仁心,药一向是拿来救人,何时害过人?他们不愿有人死在自己的药下。但此时情况紧急,若皇嗣有失,他们哪里吃罪得起?
  何况,一个是产妇,一个是即将出生的婴孩,这两个都是鲜活的生命。他们又有何权力,判定谁该生,谁该死?
  闻言,付贤妃也愣住了,这样的难题交到了她的手上。
  按她的本心,史歆美一条命算得了什么?当然是选择要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
  史歆美虽为罪妇,在这宫中,还有皇上、皇后、太后三座大山,这三人都没发话,凭什么轮到她做主?谁知道那三位,是怎样想的?
  吴光启在一旁看着、山梅也在一旁,她摔杯子发脾气自是可以,显得她着急皇上血脉。
  但,真要她担下了这个罪责,恐怕不日就会传出,她是个心狠手辣的毒妇,罔顾产妇性命、强行催产的流言。
  她一个小门小户出身的妃子,要不是在潜邸时便陪着皇上,又诞下二公主有功,怎么也轮不到她来做这个贤妃。
  这么多年,她安静的守着春凌宫,将自己的女儿一手带大。看着她从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孩,出脱成一个青春活力的少女,便心怀大慰。
  皇上也会念着这个乖巧的女儿,时不时的来春凌宫坐坐。
  自己看得很清楚,曹皇后娘家是四大国公之一,有定国公府的一天,曹皇后的地位牢不可破。就算不是曹皇后,也轮不到出身平常的自己去坐那把风椅。
  因此,何苦来哉?她的安分、懂事,为她赢得了贤淑的美名,连肖太后提起她,也赞一个“贤”字!
  想到这里,付贤妃深吸一口气,告诫自己,眼下是机遇,也是危机!
  一个处理不好,自己守了多年的这四妃之位即将不保!
  曹皇后的位置高不可攀,但自己的位置并不是没有人从旁觊觎。明年就要再次采选秀女入宫,听说在勋贵重臣之中,有好几名适龄的贵女长成。这又是新的一轮厮杀,战况恐怕比前几年那次大选还要惨烈。
  这些年,前朝逐渐稳固,庆隆帝在后宫流连的时间便多了起来。前有刘昭媛、后有史婕妤,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石德妃,背后有着安国公府,她只要持身端正,自是不惧的。但自己则不同,没有可依靠的娘家,一直以来所依赖的,不过是这许多年在宫中攒下的名声,在皇上心中那一点点情分而已。
  这当口,若是自己一个不慎,将这名声败坏殆尽,有的是争宠的嫔妃想要代替。
  她在心中电光火石的转过这些念头,说来虽长,但其实在他人看来,她只是一时被惊着了。
  于太医又擦了一把汗,小心翼翼的问道:“贤妃娘娘?您可有了对策?”这产妇和胎儿都不能等下去,需快速拿个决断出来才是。
  付贤妃仿佛被他惊醒,立刻道:“于太医,可有法子缓上一缓?人命关天,立刻禀报皇上定夺。”
  “贤妃娘娘这里可有老参?若有立刻切片,给产妇含着,可延续精血,多撑上半个时辰不成问题。”于太医立即答道。
  付贤妃当机立断,道:“吴总管,麻烦您即可走一趟,将此处情形禀报皇上定夺。”情况紧急,吴光启匆匆施了一礼,叫上几个小内侍,与他一同前去寻找皇上。
  “红杏,立刻开了我的库房,将上次皇上赏给我的那根八十年的老参拿出来。”那根老参本来是她留着,给家中老父母用的。但眼下也顾不得那许多,再说了,此刻用了的老参,皇上知道后自然会有更好的赏下来。
  红杏领命,脚步飞快而去。
  “于太医,劳烦您准备好那催产汤药。确保皇上定夺后,立即能用。”
  于太医擦了把脸上的汗,自下午奉命到了这里,他的汗水就没干过。听付贤妃话里这意思,皇上应会允了用这药。
  他带了司药内侍下去准备,同时吩咐传话进去,将产妇扶到床上躺下,不再走动和揉捏肚子。待老参一到,立即切片给她含着续命。
  随着付贤妃一道道命令传出,廊下的众人散了大半。山梅看着她在这等状况下,仍能有条不紊、面面俱到,心中暗想,这贤妃果然如传说中一般贤良,不仅贤良,还身具贤能。
  她对贤妃没有派她去找皇后感到满意,这种烫手山芋,就算是皇后也大感棘手,一个是皇嗣、另一个是罪妇,但如何定夺都会有不是。只有皇帝才是最好的人选。
  想到这里,山梅温言道:“贤妃娘娘不必忧心,皇嗣定然能平安诞下。”
  付贤妃勉力笑了笑,山梅的话让她多了几分安心。并不是因为话里的虚言安慰,而是山梅在这里,就代表了曹皇后,看来她对自己刚刚的表现,甚为满意。
  这是到此为止,这件事的最大收获吧。能获得曹皇后的认可,今后在这宫中,又多了几分保障。
  史歆美大汗淋漓地被扶上了产床,她只觉得这一生都没这般痛过。
  下腹里阵阵抽痛,不断有血水从她裙下涌出,仿佛是她的生命正在流逝。腹中的孩儿,曾经满载着她的憧憬梦想,此刻却像是地狱派来折磨她的恶鬼!
  几个高大的医女不顾她的哀求,架着她在室内不断的转着圈子。她的双腿早已痉挛,哪里还迈的开步子?
  又有医女从上往下,不断揉捏她的肚子。手法之重,仿佛在经受剥皮抽筋之痛!让她忍不住要声嘶力竭的哀嚎。
  随着一道命令的传入,医女终于不再架着她走路,也不再揉捏她的肚子,她才得以喘息片刻。
  躺在产床上,下腹处仍然传来一阵一阵,不规律的疼痛,但比起刚刚,已是轻松了许多。
  她这才有余力转动眼珠,打量着四周的陈设。
  这产房原本洁净雅致,里面的一床一物,都是她亲手挑选。那时的她是多么幸福,依偎在皇上怀中,憧憬着着这即将到来的孩儿是男孩?还是女孩?最好是男孩吧,才能让她地位稳固。但若是女孩,自然也是爱的,一位漂漂亮亮的小公主呢!

  ☆、第230章 决断

  可是,那些幸福如泡沫般转瞬即逝。
  出现在她脑中的,是刚刚皇上无情的嘲讽、冷冷的罪责。
  那些柔情蜜意呢?那些亲怜密爱呢?他怎么能,怎么能如此翻脸无情。不禁将自己贬为庶人,还要夺去自己的孩儿交给贤妃抚养。
  不就是害了刘昭媛肚中的胎儿吗?她那个胎儿尚未成型,能不能生下来都是未知之数,让自己偿命不说,还将我史家流放三千里?想起家中殷殷相盼的父母,她只觉自己罪责深重。作为女儿,未能为他们带来荣耀,反而为整个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闻着这室内漂浮混杂的血腥味、药味,史歆美紧紧抓住身下的床褥子,若能,若能再来一次!她一定会更加小心从事,一定不会留下碧云这个祸根,容她通风报信!一定不会受刘素莹那个贱人的哄骗,自己承认罪状!
  她用力想着,只觉得头痛欲裂。
  那些医女们却看到她的脸色越来越白,生命在逐渐流逝。可皇嗣还在她的肚子里,这可如何是好?
  正当她们急得团团转之际,房门打开,吹进来一股清风。
  红杏托着一个红漆垫绒托盘,上面整整齐齐的码了数十片老参。
  医女忙走上前来,接过托盘,拿起一片老参便凑到史歆美的嘴边。另一名医女扶着她的头,捏住她的双颊,迫使她打开口,将这参片含在口中。
  史歆美此时已有些微微失神,只知凭本能吞咽口水。随着她的不断吞咽,这老参的精华一并咽入腹中,慢慢地,脸上有了一丝血色。
  “太好了!”医女轻呼,待这片精华殆尽,连忙又换过一片。
  红杏出了产房,呼出口中的浊气,回禀道:“启禀娘娘,产妇的命吊住了!”
  不只是付贤妃,赵院使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吊住了就好,眼下就等皇上的决断了!
  “宝林苑”中,吴光启匆匆赶到,一眼看的庆隆帝端坐在肖太后身侧看戏,不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还好主子在这里,若是不在,以主子的脾性,谁知道他会孤身逛去哪里!
  顾不得喘气,脚下步子迈得飞快,几乎是一路小跑地,朝庆隆帝飞奔而去。
  在宫中不比得别处,若无十万火急之事,是不允许奔跑的。吴光启依靠这么多年来练就的本能,速度是小跑的速度,但步子却是快步。
  在“宝林苑”众人的惊愕眼光中,他奔到庆隆帝身前,先深施一礼,喘匀了气道:“请皇上恕罪,老奴有要事禀报,请皇上借一步说话。”
  他自然不能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禀报史歆美一事。这不是把皇上放在火上烤吗?宁可失礼,此时也要私下禀报。
  跟在他身后一路疾走的小太监小泉子,眼看着师傅吴光启一路快奔,只觉目瞪口呆。他好不容易拜在吴总管的门下,在他手底下学些端茶倒水、唱名回话的本事,并没觉得师傅有多与众不同。
  这次遇到大事,方才感到师傅的神奇之处。师傅这年纪,比自己老上二十岁吧!瞧瞧这速度,自己哪怕是跑起来也追不上啊,师傅竟然是用走的!
  自己已走得汗流浃背,才刚刚走到“宝林苑”的门口,就见到师傅一溜烟的到了皇上跟前,只一个施礼的功夫,便喘匀了气,还回了话。这功夫,每个十年八年,哪里练的起来?这宫中年纪大的内侍多了去了,也没见哪位有师傅这般的功底。
  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小泉子此时才对师傅佩服的五体投地。
  庆隆帝见了吴光启的模样,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是他的命令,让吴光启去春凌宫候着信。
  瞧这情形,应该是出了什么岔子,当下便对肖太后歉然一笑道:“母后,儿臣又要失陪片刻了!”
  肖太后自顾自看着戏,似乎连吴光启的出现,她都没有留意到一般,挥挥手道:“皇上去忙吧,这家事国事,哪件都是大事!”可这言辞之下,对吴光启为何而来,猜得是准准的。
  吴光启抹了一把冷汗,好在肖太后想得明白,不爱揽权。否则,这后宫还不翻了天去?
  庆隆帝当先下了看戏的高台,走到一处回廊的夹角处,停下脚步,问道:“春凌宫那边出了何事?”
  这夹角连着两条回廊,庆隆帝和吴光启站在中间,如此一来,无论何处来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自然不虞有人将谈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