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涂曼芬看了她一眼,不过一个下午的功夫,妹妹便从直呼“徐婉真”其名,改为称呼“徐表妹”,亲近了不少,看来确实发生了一些事。眼下不是说话的时候,待会慢慢再说不迟。
曹清晖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下四周,她对那位能“七步成诗”的徐婉真颇感兴趣,才女总是惺惺相惜的。没有发现她的身影,曹清晖收回视线垂下眼眸,暗暗想道:“恐怕是出了什么事,否则不会缺席这么重要的场合。”
对面的“清玄阁”中,男子们也三三两两的回到原来的座位。
樊彬颇为沮丧,他特意出去将公主府都给转了个遍,就期望能和徐婉真来个不期而遇。但直到回来,也没有发现佳人的踪影。
他站在栏杆旁极目看去,将“漱雨轩”中的众人一一看了个遍,却没发现她的身影。
心中不禁嘀咕,难道她已经提前离开了?没道理呀,花会尚未结束,连太子、王爷这等身份尊贵的人物都一一在列,她怎会提前退场?难道是出了什么意外?
齐王见他神情忧虑,用扇子点了点他的肩头,道:“还在想着她呢?”
樊彬点头,道:“没见着她。”
“别急,这是在公主府,皇妹一定知道。回头我帮你问问。”
樊彬感激的笑笑,道:“如此,此事便拜托齐王。”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石京泽懒懒的趴在栏杆上,凝目看着对面。徐婉真果然是不在,那救她之人,将她安置在何处?
她苍白的脸色、异常明亮的双眼,被浸湿衣裙紧紧裹住的曼妙身躯,在他心中挥之不去。或许,太子的提议自己可以认真考虑一下。她若是入了自己的后宅,想来会相当有趣吧?
昭阳公主端坐在上方,主持着花王品评。定国公夫人、太子妃仍分坐在她的两侧。
她打量了一下厅中众人,少了几人,除了徐婉真外、汪妙言也没到场,另外还有昌平侯府的二小姐高佳楠也缺席。
“这些小娘子,给她们一丁点机会,一个个的便不安分。徐婉真倒了罢了,中了别人的招。这高佳楠却是见了太子便犯病,恨不得整个倒贴上去。还在太子面前落水,这些招数早就使烂了,当真以为能打动太子不成?”
想起白芍的禀报,昭阳公主心头一阵鄙薄。那昌平侯夫人难道不知道自己女儿的德性?还是说,她本来也打着这个主意,特意将女儿带来,想让高佳楠给太子做侧妃?
想到此处,昭阳公主暗暗思量,若猜测是真,那昌平侯府恐怕已站到太子一边。
伸手揉了下眉心,太子乃是储君,拥有继承大统的名分。对比起来,自己要做的事,何等艰难!
☆、第211章 牡丹花王
昭阳公主瞥了一眼厅中的娇媚的楚王妃,想起前些日子她主动跟自己提及,手中有一枚棋子,刚好可以去拉拢那平国公府。
这些年,平国公府虽然子弟不肖没落了,但毕竟也是四大国公之一,爵位世袭罔替,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若是经营得当,族中出一两个有出息的子弟,有爵位在,说不得一两代人便起来了。
齐王、楚王、昭阳公主,三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楚王妃是个聪慧有谋算的,不愧是宁先生教授出的弟子。但这次,她却是失算了,那枚棋子不太听话啊。
牡丹花王正在热烈的品评中,在场的夫人贵女都是见多识广之辈,句句都点评在要害上。
从花色、品相、珍稀程度三个角度,评出了前三名,分别是出自定国公府的“姚黄”、太子府的“青龙卧墨池”和齐王府的“冠世墨玉”。
这三盆花各有特色,姚黄花型丰满,颜色鲜嫩欲滴,难得的是每一朵都呈金环型,如少女头上的花冠。另外两盆都属黑牡丹,本就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品种,加之颜色是极难得红得发紫。
一时间,众人围绕着这三盆花讨论起来,各有各的好处,究竟谁为花王?难以取舍。
楚王妃坐在几案后,没有参与这场品评。她心中恼怒,然而面上却笑意盈盈丝毫不露端倪。
昭阳公主看了她好几眼,她如何能不知?想起自己跟昭阳公主信誓旦旦的保证过,便着实不快。那汪妙言,不知道事情的轻重,胡作非为。
只是眼下还得将这场花会好好应付过去,待回府再细细审问汪妙言。
见众人僵持不下,定国公老夫人李氏笑道:“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不如将在这盆花搬去‘清玄阁’?照旧让他们用金箔牡丹来投票,票数多者获胜。”
昭阳公主笑着点头,不愧是自己的外祖母,这个提议甚佳。
这几盆花下方都缀了各府名字,男子投票不比这里的女眷,大多仅考虑牡丹本身的美态。他们想的更多的是,这几盆牡丹的出处。
借此机会,她恰巧能好好看看,哪些府上是站在太子那边,哪些保持中立,哪些又是可争取的对象。
李氏提议,昭阳公主点了头,太子妃当然也不会反对。
月桂带了力气大的婆子进来,小心翼翼地将这三盆花搬往“清玄阁”。
不多时,结果便传了过来,来自太子府上的“青龙卧墨池”获得了花王称号。
对此结果,昭阳公主虽早有预料,但仍感到些许失落。定国公府加上齐王,仍然不敌太子吗?
眼下这形势,可谓分外严峻。迁阳王谋反这么大的事,对太子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这是太子闭门自责后的第一次出府,就能收获这么多的支持,可恨自己这方除了安插了一些人手去江南,竟然没有太好的办法。
昭阳公主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睛里见不到半丝不快,朗声道:“恭喜‘青龙卧墨池’获得牡丹花王。父皇定然是喜爱之极。”
太子妃坦然受了这赞誉,太子本就是庆隆帝最喜欢的儿子。出自他手的礼物,不论是什么,皇上都是高兴的,何况是这样品评出来的牡丹花王。
瞧她神情中有一丝得色,昭阳公主更是觉得气闷。
评完花王,便是精心准备的晚宴。这场盛会,方才逐渐落下帷幕。
与来时的顺序相反,身份地位最低的,如唐元瑶等率先告辞。然后是各侯府、伯府的夫人少爷,接下来是国公府,最后才是王爷府、太子府。
涂曼珍坐在返程的马车上,与来时想比,显得安静许多。
涂曼芬靠着引枕,这一天她端着仪态与安平候府众人相处,只觉腰都快断了,此时方能歇歇。
缓了一会,她轻声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妹妹你现在可以说了。”
听到姐姐的询问,涂曼珍眼前出现刘祺然那张破口大骂的脸,想起他那些辱骂的言辞,羞愤不已。眼中冒出泪光,哽咽道:“姐姐,你有所不知……”
当下将在画舫船头偶遇刘祺然,遭他言辞侮辱之事逐一道出,末了道:“还好有徐表妹护着我,我才没吃更大的亏。画堂也是为了我,才后背受伤的。”
听完整件事,涂曼芬恨铁不成钢道:“你说说,我提醒你了多少次?收敛脾气,不可鲁莽。你倒好,竟然敢冲平国公世子泼鱼篓。那平国公府与我们涂家本就有旧怨,瞧着吧,今儿这事不算完。”
涂曼珍是相当信任姐姐的判断,不禁害怕起来,抓住她的衣袖道:“姐姐,你不知道那刘世子有多凶。他打也打了,骂也骂过了,怎生还不算完?”
涂曼芬斜睨了她一眼,道:“你傻呀?无论怎样,他总是平国公府上的世子,平国公又是个小肚鸡肠的。本就因着邬娘子一事看我们涂家不顺眼,这次还不借题发挥?”
“那,该如何是好?”涂曼珍一呆,她从未想过这件事还有后续。
涂曼芬沉吟片刻,道:“为今之计,只好向母亲和盘托出,让母亲和曾祖父有个准备。”
“但被母亲知道了,定会责罚妹妹。”涂曼珍苦着脸道。
“被责罚也好过平国公府找上门来,母亲却全然不知的强。”涂曼芬语气坚定。
“好吧,就依着姐姐。”涂曼珍塌拉着肩,沮丧道。
见她神色郁闷,涂曼芬笑道:“好啦,快别这样。母亲最疼爱你,哪里舍得狠狠罚你?快给姐姐说一说,那公主府的景色如何?我这一天连‘牡丹园’都没出。”
说起这个,涂曼珍一下子便高兴起来。毕竟还是个小姑娘,就算心头有事,也一会便抛之脑后。
顿时叽叽喳喳描述道:“姐姐你猜我遇见了谁?楚王妃。太美了,她实在是太美了!我从来没见过那么美的人。”
几句话引起了涂曼芬的兴趣,对楚王妃也不禁好奇起来。
涂曼珍又伸出左手,给她看戴在腕间的镂空莲纹粉晶玉镯,道:“这是楚王妃给我们的见面礼,漂亮吧?一出手就是一对,我和徐表妹一人一只。还是皇后赏下来的,果然是不一般。”
☆、第212章 诊断
与涂曼珍不同,看到这只镯子,涂曼芬却要想得更深一层。
楚王与涂家素无往来,第一次见面就给这么贵重的礼物,难道仅仅因为宁先生?楚王妃哪里有这么简单。
不过见涂曼珍爱不释手的模样,她也不好泼冷水,含笑听着妹妹在那里兴高采烈的描述着,画舫是多么精致漂亮,杏花林如何美丽。
这边姐妹俩分享着秘密,那边徐婉真握着采丝的手,就要掉下泪来。
从武正翔口中,知道采丝伤的很重。但亲眼见到了,方知如何叫伤的重。
刘祺然本就是习武之人,力气就比常人要大。何况那时他中了媚药,更加狂躁。踹了采丝的那几脚是发了力的,轻轻卷起裤腿,采丝白嫩的肌肤上,尽是深深浅浅的紫色伤痕。
随着徐婉真的动作,采丝痛得吸了口气,却笑着安慰道:“小姐不必为婢子伤怀,这样的伤,婢子还经得起。”
徐婉真嗔道:“说什么傻话!往后我必护着你,不让你再受伤。”
郑嬷嬷扶着两人靠在马车上坐好,教训道:“一个伤员,一个病号,都别再说话,好好养身子才是正经事!亏得今儿没出大事,采丝是个好的。”
回到涂家,涂曼芬两姐妹与徐婉真道了别。
涂曼芬朝徐婉真深施一礼,道:“徐表妹,今日多亏了你护住曼珍,她才能安然无恙。实在是多谢!”这句话发自肺腑,作为涂曼珍一母同胞的姐姐,涂曼珍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她也逃不脱同样的名声。
徐婉真侧过身子,只肯受半礼,道:“我们本身一家人,出门在外理应互相护持。”
别过涂家姐妹,郑嬷嬷搀着徐婉真慢慢走回青竹苑。采丝伤势重,下不了地,便将马车赶回右角门,叫婆子抬了软轿过来,将采丝抬回她房内。
徐老夫人早得了信,知道徐婉真在公主府着凉生病,由玉露搀着,急急的过来。又命青莲赶紧去“观云阁”看看,苏家舅爷回来了没有。
待见到了徐婉真虚弱的躺在床上,徐老夫人忍不住心头一酸。她这个孙女实在是乖巧,却三灾八难不断。好不容易安定了几天,这去了一趟公主府,又病着回来。
怕祖母担心,徐婉真示意桑梓将自己扶得半坐起来,道:“祖母我没事。您瞧,我这不是好好个的吗?”
徐老夫人笑着点点头,拭去眼角的泪珠。
半晌后,徐文宇和苏良智一同来到。徐文宇才刚下了学,听到姐姐病了,连书包都来不及放,便急急的过来,在门口遇到了小舅舅。
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