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卖内衣-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凡协助左夫人筹备及笄宴的下人中,有人犯了一丁点儿错,便要被重重惩罚,吓的各下人大气不敢出,只在心里祈求快些将这劳什子及笄宴办完拉倒。
  此事传去左老太太的耳中,老太太却欣慰的点一点头:“她终于想通了。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日后芸丫头承嗣,母女两不合,今后吃亏的还是她。”
  如此叹过,更加放手让左夫人去筹措诸事,只同左屹将宾客名单选了又选。
  老太太道:“乡试还有几日才放榜,苏哥儿考的好与不好,此回还不作数。等明年春闱后,才算有用。故而,依然要将各世家请来,也算是将芸娘瞧上一瞧。哪些人家有意,几个眼神便能瞧的出来。”
  左屹听过,恭敬应了,将商议出的名册单子交给了左夫人,顺便又道:“准备些贺礼,过两日,苏家哥儿乡试放榜,我们也好去道贺。”
  几件事掺和在一起,左夫人忙了个底朝天,心里把自家汉子暗中骂了无数遍。
  到了八月底,芸娘还有几日便要行及笄礼时,乡试终于放了榜。


第336章 殷姓夫人(二更)
  贡院门前,等待看榜的考生、各家亲属、下人等一干人等,将红榜围的水泄不通。
  榜上中间的一大批人名虽要详细去寻,然而红榜前面那几个人名,青壮年站了几丈远,也能清楚瞧见。
  下人们瞧见榜单,立时兵分两路,将好消息送了出去。
  一路下人进了苏府,一路下人进了左府。
  苏陌白考中解元的消息在送进相关世家的同时,也在京城引起了热议。
  什么样的才子,在遭受诬陷的情境下,竟还能夺得榜首。
  左家那两个丫头的买卖,做的值哇!
  这一热议一直持续到芸娘及笄宴当日,险些抢了芸娘的风头。
  基于此,前来观礼赴宴的众位官眷,面上的表情便显得耐人寻味。
  苏家哥儿如此人杰,旁人家到底是同左家议亲呢,还是不议呢?
  然而左老太太已经提前下了命令,左家诸人便对此事含糊带过,给不出个确切答复。
  左家可以含糊,观礼之人却不能。
  这提前准备好的贺礼,还是要送出去的。
  左府后宅,柏松院。
  院里正中供案上,放置着三足鼎、奁盒和礼器,地上摆放着坐榻和跪榻。
  左家主人和宾客分主宾坐定,行盥手礼。
  芸娘糊里糊涂由着下人摆弄,换了三回衣裳,改了发髻样式,跪地听了训诫,直到耳边听到赞者的最后一句“礼成”,终于缓了一口气。
  待宴席结束,芸娘在房中翻看各家夫人送来的贺礼。
  俱是女儿家的各种饰品,先不说外观,只各个瞧着便价值不菲。
  芸娘一件一件看过,瞧一瞧盒子里的贺词与署名,回忆一番那位观礼女眷的身段,想着是否有望被她的买卖攻克。
  等琢磨过印象中那些夫人的身段,她便将贺礼按照各位女眷的亲切程度摆了个顺序,以此提醒她日后该先去攻克哪位夫人。
  摆在最后的,是苏夫人送来的一对玉镯。
  苏夫人其人,性格孤僻,即便是知道芸娘在自家孩儿乡试应考上帮了大忙,瞧芸娘时的眼神,依然是审视的居多。
  芸娘想着她那冷冰冰的眼神,立时打了个冷战,毫不客气将她的玉佩放在了队尾。
  而放在最前面的,却是位殷姓夫人的贺礼。
  一枚玉佩。
  殷这个姓,她熟悉。
  然这位殷姓夫人,她却没见过。
  这位夫人同殷人离有何关系,能不能被她的买卖攻克?
  殷人离此人,作为胸衣买卖的第二大股东,竟然不将胸衣推销给自家亲眷,实在是欠缺生意人的自觉性。
  如此想过,再回想起殷夫人瞧她时依然带有的审视目光,她毫不客气的将那玉佩也排在了队尾。
  此时的正阳院,左夫人忙完宴席,躺在榻上,由着管事妈妈为自己捶着腿。
  自然,这个时候,女人之间,总是要议论一番来宾。
  与芸娘的关注点不同,一主一仆便将话题固定到了今日宴席上,有意无意同左夫人提起几家官眷来。
  但听管事妈妈道:“今儿苏夫人稳着不说话,那位殷夫人反倒有意同夫人交好。此前殷家同府上几无往来,这回却是不请自到,却是有些稀奇。”
  左夫人眯着眼睛躺的久了,方轻轻冷笑道:“那样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倒有人将她当成香饽饽……”
  管事妈妈自然知道夫人说的谁,便顺着话头道:
  “此前那殷家哥儿也来过府上,这回殷夫人过来,可是想同二小姐攀上亲事?
  说来这殷家哥儿倒是同苏家哥儿一样,都投靠了外家。说不定都想入赘府上,好有一份自己的家业。”
  她等了半晌,等不来左夫人的话,探头见夫人迷迷糊糊睡了,便停了捶腿动作,取了被子盖在夫人身上,放轻了脚步,静静出了房。
  芸娘自及笄,便被左老夫人减少了外出机会。
  “已经是大姑娘,怎能日日往外跑?若被哪家夫人瞧见,岂不是丢了左家的脸面?”
  芸娘厚着脸皮提起日后:“怎地就丢了左家脸面了?阿婆说要给我招婿,日后我成了亲,家中产业难道都交由夫君打理?白白便宜了外人!”
  老太太瞧着她这副戳不烂的厚脸皮,越加觉着要拘束了她的行止,冷着脸反驳道:“妇人家同姑娘家却不同。等你成了亲,诸事如若交由你打理,你何时想外出,自然都由你说了算。”
  芸娘被说的没了言语,只得日日嘴甜着将好话说尽,如此只求每个月十次的外出机会。
  她掰着手指算了一回,叹气道:“这一点时间,哪里够我去同各位夫人打好关系……”
  她在房中颓了几日,只好将日子都用在刀刃上,重要时候才出一趟府,没得白白浪费时日。
  一晃到了九月底,她去了铺子时,绣工十分了得的罗家婆媳已经住进了后院。
  黄花根据此前同芸娘商议的结果,将两婆媳的工钱开的十分公道。
  偶尔晚霞去向殷人离送分红时,顺便打听打听殷人离托人寻罗家哥儿的进展,日子便也平淡顺遂而过。
  到了十月初,江宁依约送来胸衣。
  只中途船里进了水,河水涌进装胸衣的木箱里,大半胸衣在途中都被水泡过,却是再也不能卖。
  黄花带着丫头春杏清理胸衣时,将只被河水浸泡过的胸衣取出来,叠放了小山高,叹息道:“每件都只泡了一半,真真是可惜……”
  芸娘算了此番损失,足足有五千多两银子。再加上不能按时交货而被退单的利润损失,便要达到一万两。
  她心痛的几欲吐血,在左府哀声叹气的沉闷了好些天,才打起精神去往铺子里,冥思苦想了半晌,又同黄花商议过,重新制定了江宁新的供货计划。
  此后再不需江宁供应成品胸衣。只将近二十多道零部件缝好装箱,等运送到京城后,在京城就地组装。
  如此,如若运送途中船舱进水,部分零部件泡了水,余下的依然能用,不至于部丢弃。
  芸娘尽快往江宁去了信,便操心起京城缝纫帮工的事情上。
  到了如今,京城已经有近二十余缝纫帮工,从数量上来说,并不算少。
  然而产出却不多。
  黄花带着芸娘去往各个帮工家中仔仔细细看过一回,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


第337章 苏夫人(一更)
  芸娘的缝纫帮工,都是女人。
  古时候,女子的价值定位,便是操执家务,相夫教子。
  内务的事情,占用了每个妇人大部分时间。
  用每日挤出来的那些时间用来缝制胸衣,产出便相当低。
  芸娘几乎在每位帮工家中,都遇到了如下情景。
  她同黄花进了帮工家中。
  帮工招待,寒暄,但几乎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
  通常都是:
  “东家的事,我自然事事挂心,一定要……哎,大宝,你莫打小宝……”
  “如今已做熟悉了,东西越来越快,今后还能继续……哎呀,我家崽子尿裤子了,容我去换一条……”
  每家妇人都被家中儿女、琐事占据了大量时间。
  这般情景,在江宁时也有。
  然而江宁毕竟不是京城,江宁本地人极多,妇人常有长辈帮着带娃儿,如此抽出来做胸衣赚银子的时间便极多。
  然而京城穷人中,外乡人更多。
  常常是年轻夫妇来京城淘金,在此处生儿育女,而老娘还在原籍等待,没有人承担内务。
  如此这般怎么行?
  况且芸娘此回改变了江宁供货的方式,如此一来,京城还要承担零部件组装的伙计,对工效的要求便更高。
  芸娘回府思索了三五日,再去铺子时,便将自己的打算同黄花提起:
  “赁一间大宅子,办个幼童园,雇了厨娘和几个有带娃儿经验的妇人。各帮工家中,凡是有断了奶的稚龄娃儿,都可送去园里,由专人照顾。
  每日辰时送去,晌午再接回。娃儿在园里用三餐、歇晌,还能跟着开蒙。
  如此将各帮工从带娃儿的琐事中解放出来,专心缝纫,赚银子,补贴家用。多么两其美的事!”
  黄花听过,迟疑道:“此事听着新鲜,只是不知各帮工是否愿意。哪个娃儿不是自家的宝贝疙瘩,怎的忍心送出去……”
  芸娘对此也不太笃定。
  她的上一世里,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认同,已经从家庭转到了社会。
  小娃儿两三岁就去读托儿所、幼儿园,是众人都能接受的事情,没有太大的心里障碍。
  然而在古代,诸人没有见过先例,对此事有多大的接受度,实在不可预估。
  然此事却势在必行。
  必须将帮工们的精力从看护稚子的事务里解放出来才行。
  秋末温度已极低,黄花整日在外奔波,对黄伢操心的少,黄伢这几日便有些郁郁。
  铺子里都是比他年长许多之人,同他玩不到一处去。偶有戏班子的永常窜过来,同他玩耍不了多久便要窜回去。
  芸娘心中一动,指一指在院里逗引骡子的黄伢:“阿姐觉着,黄伢这般每日同牲口玩耍,同影子玩耍,同蜂子蝴蝶玩耍,可对他有好处?”
  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芸娘觉着再这般下去,只怕黄伢孤独的都要魔怔了。
  她提议道:“如若寻了那宅子,开设了幼童园,寻了先生过来开蒙。将黄伢也送过去,除了学习读书写字,平日还能和同龄娃儿玩耍,岂不比在家中胡乱混日子的强?”
  黄花听过,便有些意动,却仍不放心道:“交给旁的人看顾,终究不如在自己眼前心安。”
  芸娘明白,要令帮工们完放心,唯有做好了后,经常展示效果给诸人瞧。
  譬如常常带各位帮工去幼童园里参观,时间久了,总能打消她们的顾虑。
  她内心打定了此时,立时便去筹备。
  幼童园既然是为众帮工服务,开设地点必不能离帮工远,方便众人接送娃儿。
  目前帮工多住在城郊,幼童园的选址也应在城郊。
  园里要有地龙,省的冬日娃儿冻病。
  要按娃儿大小,至少分出两个班。
  一个班的娃儿在三岁以下,除了玩耍,只需学习最简单的行为礼节便可。
  另一个班的娃儿在三岁到六岁,可以跟着先生开蒙,学一学《三字经》、《幼学琼林》等。
  如此便要两间教舍。
  还要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