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残缺的人了,这种心理感受,是姐姐所给不了的。
李福眸子都跟着一亮,惊喜的看向了香梨,似乎有些不可置信:“你······”
“我正好把香芽的衣服给带来了,不如就让她留下吧。”
“好,好好!”李福激动的不知该说些什么,他以为他要为了自己的代价一辈子都孤独终老,却没想到老天爷还是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能够好好儿的养育自己的小女儿,这种失而复得的幸福感,几乎让他兴奋的跳脚。
香梨正色道:“香芽从前问我,是不是因为她不吉利,所以老天爷惩罚她不能有爹娘疼爱,我很心疼她,也很想照顾她一辈子,可孩子心里挂念着爹,我尊重她的意思,我也希望爹知道,香芽对于我来说,是多少个男孩儿都换不来的宝贝,爹若是真心的想要好好儿养育她,弥补对她残缺的爱,我也放心了,可若是爹心里还记挂着从前那些小九九·······”
“不,不,不会了!不会了!”李福连忙道,一边说着,眼睛都红了:“这些日子我一个人住着,才明白了很多,我这辈子都活在生儿子的阴影下,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女儿是多么的好,反而对你们那么的忽视,任由王氏糟蹋你们,我现在天天做噩梦,梦醒了就想扇自己,香芽是我最对不起的女儿,如今我能够有机会再次养育她,我真的觉得是老天爷给我最大的恩赐,以后我真的会好好儿待她的。”
香梨抿了抿唇,才道:“爹既然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信的过,以后好好儿待她吧,这孩子从小吃太多苦了。”
李福连连点头:“好,好!”
在李福家没呆多久,吃了午饭,也说不上多少话,毕竟香梨对于这个爹还是很陌生的,便干脆起身要走了。
两个孩子跟香芽依依不舍的告别,三个孩子相处这么久,感情也很深厚了。
“小姨,你以后要常来找我玩儿啊,我把这个娃娃送给你,以后你就是她娘亲,你要好好对她,”乐儿将自己最珍爱的娃娃送给了香芽。
香芽咧开嘴笑了起来:“好,谢谢你,乐儿。”
李福看着自己小女儿难得的笑容,心里一阵愧疚,自打这个女儿出世,他似乎从没见过她笑,他以为她是不会笑,可现在看来,却只是因为他们家太刻薄了吧。
新年过完了,香梨便也很快的开始忙活起来药田的事儿了。
直接找上次的牙婆买了一批长工,合共十几个人,分派好了工作,便将在空间里搁置过一个月的种子拿出来种。
最重要的药草,自然还是得在空间里种,但是空间里搁置过一段时间的种子,也染了不少灵气,存活率也高了很多不说,更重要的是长的也比寻常药草好太多。
所以这药田里可以发展寻常药草的市场,极其难种的药草,就放在空间里种便是。
如今开春,最重要的事儿,还是孩子上学堂的问题。
香梨提前看了镇上不少书院,小竹随便挑一个基本都能去,可香梨很无奈的是,小小的青山镇找不出一家书院愿意接受女孩子的。
香梨送孩子们去学堂,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学的更好,小竹和乐儿天资聪颖,如今字都认全了,就算在家学,也完全能学,可是香梨不想让孩子太孤单,在学堂里能交朋友,也能学到在家里不能学会的东西。
若是单单送小竹去学堂,乐儿一个人在家,香梨反而更觉得不放心了。
“哎,这给孩子找个学堂也这么麻烦,可真是·····”香梨叹气道。
“你不过是愁乐儿读书的事儿,我看,不如就自己办个学堂,咱们村里不是没有学堂吗?若是跟里正商量商量,咱们村没准儿还真能办一个起来。”
香梨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若是小竹和乐儿在镇上读书,我还得担心他们两上下学都成问题,若是在村里,那可就方便太多了。”
“咱们村没什么人读书,最主要的也是村里没学堂,若是咱们村能办一个起来,也许以后还能出几个人才,镇上的学堂收费都很高,村里自家学生读书,完全可以低一些,到时候肯定也能让村里不少孩子一起上学。”郭寒道。
第258章 给村里造福
说干就干,香梨和郭寒就直接找到了里正家里。
里正瞧着香梨来了,还以为刚买的地有啥问题呢,神色都不免有些紧张了起来:“是出啥事儿了?”
香梨笑了笑:“没啥事儿,就是想来找您商量个事儿,那块地我觉得挺好的。”
里正这才放了心,笑了起来:“那快些坐吧。”
大山村原本就是穷苦之地,除了香梨发了大财,还真是没啥有钱的,里正家算是好的了,招待客人还能端的出一碗糖水来。
里正夫人慈爱的笑了笑:“我家没啥好的,凑活着喝点儿吧。”
香梨甜甜的笑了起来:“我就爱喝糖水。”
里正忍不住心里夸赞这孩子懂事儿,真是一点儿都不会让人尴尬。
“你们今儿来,是想商量什么事儿?”
香梨便干脆的道:“不知里正有没有想过要在咱们村里办学堂?”
里正蹙了蹙眉:“这个·····我还真是没怎么考虑过。”大山村贫穷,世世代代都没几个人读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活了这么多年,这学堂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奢侈品了。
香梨笑道:“若是咱们村里能够办村学,咱们各家出一点儿银子,不过,一两银子就够了,就修个屋子起来,然后找个先生,就能办起来。”
里正愣了愣道:“一家出一两银子?!这也够?”镇上求学的话,一年就得给七八两银子,这读书的事儿,都是得用钱砸出来的。
“咱们自己村里办,自然是够的,就是个简单的学堂就成了,用不了多少钱,您不妨也可以问问村里人,大家都愿不愿意,这事儿也不是强求啥的,但是我觉得能用这么低的价钱就能让孩子上学,估计也没几个人不乐意。”
里正连连点头:“好好好,这事儿的确是好!”
“而且,我还有一点提议,”香梨趁机道。
“什么提议?”
“既然是咱们村里自己的办的学堂,估摸着也就咱们村里的孩子来上学,咱们村合共也没几个孩子,不妨男女不限,一起上学,不然,人数太少,这学堂办的也不像样子啊。”
香梨自然是没傻到跟一个古人宣扬什么男女平等的观念的,想让女孩儿一起上学,还得另辟蹊径。
里正摸了摸胡子,思索了起来,大山村本来就是小村庄,一个村里也就几十户人家的样子,单单男孩儿上学,也的确是有些少,这学堂难免有些撑不住。
“只是这女孩儿一起上学,咱们青山镇都没有先例·····”
“青山镇没有,不代表外面没有啊,我可听说了,锦罗城就有一家女子私塾呢,挤破了门槛儿了都,咱们村在青山镇开了先例,到时候打出名声去了,没准儿以后办的好了,还能招到外面的孩子,这学堂,可不就能赚大钱了吗?况且这名气一出去,长的也是咱们大山村的脸面啊!”
里正显然是很动心的,有些激动的道:“这事儿我好好琢磨琢磨,到时候问问村里人的意见大概如何!”
“好!”
里正思索了一晚上,次日一早,便将这消息给传了出去,就是想看看大家的反响如何。
刚一听说办学堂,大家伙儿都是觉得不怎么现实的,饭都吃不起了,还读啥书啊?可一听说,只要每家出一两银子的学堂修建费,自己家所有孩子都能去读书,顿时都兴奋了。
“镇上的学堂一个孩子一年就得七八两银子呢,这一两银子就能让自家孩子随便读书?还男女不限?”众人几乎惊掉了下巴。
里正摸着胡子笑道:“这也是多亏了香梨,她说了,这学堂就当是她办起来的,各家各户出一两银子的学费,以后这学堂修建起来,读书的事儿不用愁!”
各家出一两,筹到的钱恐怕刚好够修一个简单的学堂出来,至于请先生的费用,还有书本之类杂七杂八的钱,恐怕都得香梨自己掏腰包。
大家不免兴奋了起来:“那可真是赚大发了!香梨心可真好啊,赚了钱了也不忘给咱们村里造福!”
“就是就是,我从前就觉得香梨这妮子不错,这学堂怎么着也得算我一份,我也让我家小子来读书,反正这么便宜,没准儿以后还真读出名堂来了呢!”
众人纷纷踊跃报名,一时间这办学堂的消息传的风风雨雨的。
佟氏听了这事儿,还忍不住问香梨:“你怎么想的?办个学堂起来,大家给的钱就够修个屋子出来,到时候其他的钱都得让你贴补,更重要的是,以后大家都不交学费了,那你不得一直贴补下去?”
香梨笑了笑:“我说的是村里的孩子以后读书就不要钱了,也没说外面的呀。”
“咱们这小破地方的学堂,还能招到外面的学生?”佟氏瞪大了眼睛。
“谁说不能了?酒香不怕巷子深,你啥时候见过我做亏本的生意,我今儿投的钱,以后迟早得收回来!”香梨十分的有自信,她有着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知识,自然也有更效率更好的教学模式,等着她这儿出了人才,还怕学堂不能名声大噪?
“可这每家出一两银子的修建费,自家所有孩子都能读书了,这样也太便宜了别人了吧。”
香梨无奈的道:“若非如此,你觉得咱们村里有谁能特意出钱让女孩子来读书的?”
佟氏愣了愣,惊道:“难怪!要是这样,大家出于占便宜的心里,肯定会把家里的孩子不论男女都送来!香梨,你想的可真是太周全了!”
“我也是为了小竹和乐儿能够更好的读书,其他的,多费点儿事儿也没啥了,能够让村里其他的女孩子也能一起读书,也算是我给她们争来的一点儿福气了,”香梨笑道:“其实我这儿也多花不了多少钱,学堂的桌椅,我交给大哥帮忙做了,他木工活儿好,当初饭馆儿的桌椅都是他帮忙的,至于教书先生,我就请了汪清秋,他这次正好考上了秀才,也够格了,都是熟人,能有什么难的?”
第259章 谢家出事儿了
“说的也是,也的亏了你人缘儿好,反正有什么事儿大家伙儿都能来帮你,有时候我可真羡慕你,你这脑子里咋这么多点子?”佟氏嗔笑道。
“等你的宝宝生下来,也能读书啦,”香梨摸了摸佟氏的肚子笑道。
村里的人都很积极,几乎每家每户都给交了银子,最后筹到了五六十两银子的费用,香梨直接就去请了一帮工匠们在村里找了个僻静的好地方开始修建学堂。
也不用费很大的功夫,估摸着再一两个月的功夫,就能开学了,香梨便提前给乐儿和小竹缝制起了书包来,她这手艺做衣裳绣活儿啥的确实费尽了点儿,但是书包简单的多了,倒是没那么难,香梨还让佟氏帮忙,在书包上绣了两个卡通的人物,小竹的自然是他最爱的钢铁侠,乐儿的就绣上了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
日子倒也过的快,一晃眼一个月的功夫过去,学堂就给修建好了,不少村民前去围观,原本以为会是比较简陋的学馆,毕竟经费有限,但是谁知香梨特意把那五六十两银子全砸在修学堂上了,装修的特别别致,很漂亮的屋子。
郭贵也按着香梨的吩咐准备好了一应桌椅啥的,村民们瞧了就觉得自己这钱花的可真是值。
连里正都惊呆了,这学堂修的,可真是一点儿都不比镇上的差!
学堂的名字自然是汪清秋亲自给提的字“崇明堂”。
今儿是开学的好日子,村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带着孩子们来了。
里正站在高台之上,高声道:“今日崇明堂第一天开学,这是我们大山村头一所学堂,也要多亏了郭寒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