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杜月就让丽枝娘通知人来开工的了。一切都顺利得很,但是刘大林的媳妇刘崔氏,知道了丽枝娘在帮杜月招人的,就找上门来,也想在这里上工的,但是丽枝娘知道这人嘴巴大得很,根本藏不住话的,怎么可能让她来呢,所以当时就拒绝了她的,没想到此时却堵在门口里,不让她上工的了。
“刘崔氏,你这是干嘛呢?”丽枝娘火气大得很,一大早就被堵门了,任谁心情都好不到哪里去的。
“杜夫子那里招人,我都说了我也想做的,为什么不让我去。”刘崔氏忍着没有发脾气,但是说出来的话,也没多好的语气了。
“我都说过了,人已经招齐了,现在已经不需要再招人的,你想做工,就只能看杜夫子下次还招不招人的了。”丽枝娘明明当时就和她说过,人已经招齐了,暂时不招的了,今天却不知道发什么疯,非把她堵在这门口,不让她去上工的。
“明明当时你还没招齐的,你这是看不起我还是怎么的,能招了李云,怎么就不能招我的了。”李云就是刘石的大嫂,刘崔氏向来跟她这大嫂不对付,此时李云都能来的,自己却不能来,心中都憋着一股气的。
“我也不和你扯其他的了,现在麻烦你让让,我要上工去了。”丽枝娘看时间都已经不早的了,但是现在还是出不了门,心中正讨厌着这刘崔氏,想着下次就算再招人的话,也不可能再招她的,看她这样子,别把杜月的东西都学会了,转头把秘方卖给别人的。这样的事情,丽枝娘现在肯定要帮杜月预防的,所以当然不可能找这样的人来上工的了。
“你不就是给杜夫子打工的而已么,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不找你了,我直接找杜夫子。哼!”刘崔氏对丽枝娘满脸的看不起,转身往杜月家里去。
丽枝娘看刘崔氏不堵她门的了,赶紧出门往杜月家的作坊里去,刚刚都耽误了不少时间的了,现在可都比平常上工的时候晚了好大一会的。
刘崔氏脚步也不慢,丽枝娘才刚到杜月作坊里,刘崔氏也跟着到的了,好在她没直接跟着进去,而是拦住了正想去学堂里的杜月。
“杜夫子,我很勤快的,你的活我肯定做得好。”刘崔氏上来就说道。
杜月有点莫名其妙的,这个是什么情况,这个刘崔氏来这里做什么,她可记得她让丽枝娘招的人里可没有这个的,那些招到的今早也早已经到齐的了,现在都由翠花婶带在,已经在新建好的作坊那边开工了。
“崔二婶是吧,我这还要赶着去学堂给孩子们上课的,你这是有什么事吗?”刘崔氏的相公,刘石在家里是排第二的,村里都是同宗同姓的,叫起来不好叫,所以外人叫刘崔氏的时候,村中矮一辈的都是叫崔二婶的了。所以杜月也是这样跟着叫的。
“你这里不是招人做工吗,我也想来上工的。”刘崔氏满脸谄媚对杜月巴结着道。
“崔二婶,真不好意思呢,我这里已经招够人了,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人的了。”杜月好声好气的对刘崔氏说道。
但是刘崔氏却是认为杜月这是看不起她的了,刚刚那么巴结着竟然都不给来上工的,脸色马上就变了。
“你不就是个被人捡来的女娃而已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做你的工便不做了。”刘崔氏看不成了,反倒对杜月破口大骂起来。
杜月听得皱眉,不过对于这样的人,杜月倒不想理她的了,但是现在人家在她家门口大骂,这不打出去的话,也太憋屈的了。
“让你嚣张,竟然大清早的来我家门口乱骂,我哪里得罪你了。”杜月可没时间在这里跟她对骂啥的,转身在院子角落里拿了扫把就朝刘崔氏扫来的。
刘崔氏认为杜月不可能真拿扫把打她的,也不躲,直愣愣的站那里,杜月一扫把往她身上招呼,那刘崔氏才大叫着躲开。
第一百四十六章 章 教数字
等杜月几扫把下去的,刘崔氏直接跑了,但是边跑边还不忘骂杜月的,只是对着个泼妇似的刘崔氏,杜月直接打走了,也就不管了。
“月娘呀,真不好意思,给你惹麻烦的了。”丽枝娘没想到刘崔氏不仅去闹她,竟然还跑来杜月这里骂人了。
“没你的事,你安心做事去吧,我去学堂了。”杜月安抚好丽枝娘的,拿起书本,就往学堂那里去。
杜月刚刚打人也不是乱打的,她知道自己在这村子里立足,且现在又有作坊的了,肯定有人妒忌的,看上她的东西的,所以刚刚她也是杀鸡给猴看,让人有所顾忌,知道她杜月虽然是一个女子,但也不是好欺负的。
杜月到了学堂,学生们都在门口等着的了,杜月赶紧开锁让学生们进去,这时可是冬天了,可不像之前夏天那样,现在在屋外呆一会的,可都冷得不得了,都怪那崔二婶的,一大早发神经,要不她早来到学堂里了,哪能让这些学生都在外面受冻的。
这些学生看杜月开门了,都赶紧进去,刚刚也是把他们冷惨了,一个个的刚刚在门外都是跺着脚,搓着双手的。
“你们都运动下,别冷坏了。”杜月有些心疼,虽然她才教了几个月,但是对这些学生也是有感情的了,现在看他们一个个的冻得发抖,对崔二婶更是讨厌起来。
学生们听到杜月的话,都在跳动起来,好让身体暖一点的。这些学生看运动下,身体都暖了一些的,就乖乖的坐下来,准备学习的了。
杜月已经在这里上了好几个月的课了,三字经已经教完了的,急就章也没剩下多少的了,不过杜月今天不打算教这些了,她觉得应该给这些孩子教些算数类的,不过杜月觉得古代写的数字太麻烦了,不如现代的阿拉伯数字看着方便的,所以今天,杜月打算先给这些学生教阿拉伯数字的了。
“昨天教你们的,你们都记住了吗?”杜月站在讲台上,环视着下面的学生道。
“夫子,都记住了。”底下的学生道。
“好,那你们都背一背我昨天教的。”杜月现在习惯了,每天上课前,都先让学生们复习下昨天所学的,然后再开始继续教下去。
虽然这些学生连课本都没有的,但是他们还是很努力的跟杜月学习着,除了最开始刘元贵顶撞过杜月外,其他学生都是乖得很,除了有些人学得慢一点外,也没其他事让杜月操心的了,这让杜月很欣慰。
“好,今天我教你们数字。”杜月看底下的学生们都把昨天的背下来了,就打算教他们数字的了。
杜月在木板上写上1到10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拿着教鞭,一个一个的教他们认。杜月有信心,虽然现在的人都习惯了用那些文字的数字的,但等他们都知道这些数字后,肯定都会觉得这样的更方便,慢慢的就都会用这些数字的了。
“好了,你们都会了吗?”杜月把这些数字都教了好几遍之后,想着这些也不是多难的,觉得他们应该都会了的,就对下面的学生道。
“夫子,都会了。”学生们道。
“好,刘天荣,你把这些字都念一遍。”杜月开始随意抽查。杜月现在每节课把内容教了后,都习惯这样随意抽查下,如果抽查到了,记不得自己所教的,杜月就得罚他把所有的字都抄写十遍,并且还会读了之后,才让他们回家的。学生们现在都知道了杜月的教学方法,所以每次课堂上,大家都是很认真的在学,生怕被夫子留堂了,丢人。
刘天荣站起来,杜月拿着教鞭,并没有按照顺序的,而是随意的点几个数字,让刘天荣认,刘天荣也一一读了出来。
“好,你坐下,刘元青。”在学堂上,杜月就把元青当成了她的学生,和别的学生一样对待的。
“夫子。”刘元青站起来,在学堂上,元青也是很有默契的,并没有喊月儿,而是跟其他同学一样,都是喊的夫子。
“这是几。”杜月拿着教鞭指着数字8问道。
“这是8。”刘元青看着杜月指的数字说道。
“嗯,不错。”杜月又指了几个其他的数字,一一让刘元青念,元青也都念了出来。
杜月又点了几个学生,让他们来认,好在都没有出错的。
“嗯,很好,你们都会念了,那就来写吧。”杜月抽查完几个,就不再抽查他们的了,现在又开始教他们怎么写这些数字。
杜月拿着粉笔,开始教学生们写。
“1,就像树枝一样,直直的一笔下来。”杜月在木板上写下1。
“2,你们看,就像个小鸭子在水上漂。”杜月把数字1到10的都教学生们写了一遍,然后就让他们自己拿毛笔占在水,在各自的桌子上练习起来,杜月照样在下面转了一圈,看他们写得对不对的。
底下的学生都认真的在桌子上写着,记不起来的了,就抬头看看木板上的,然后又继续写。
“我教你们念这数字的歌谣,你们记下了,到时就会念又会写的了。”杜月看好多学生都要时不时的抬头看木板上的,才记得要怎么写的,就想起以前陪朋友的闺女念的数字歌谣来。
“1像树枝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一只小耳朵,4像小旗随风漂,5像称钩来买菜,6像豆芽开心笑,7像镰刀来割草,8像两个小圈圈,9像蝌蚪摆尾巴,10像树枝加鸡蛋。”杜月把这些歌谣都教学生唱着。
歌谣好像比那些枯燥的东西学起来容易多了,没多久的,学生们都把这歌谣学会了,一个个的都唱了出来。杜月看着,得意得很,她这样教的,学生们不仅记住了怎么念的,更记住了怎么写。
“好,今天就到这里了,回去后好好复习,明天我一样抽查你们的。下课。”转眼间,又到中午了,杜月说了之后,就让这些学生放学了。
学生们听到下课声音,都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看笼子开了,一个个都开心的飞出去。
杜月照例留到最后,等学生们都走完了,自己再把锁锁上。
现在杜月没在刘天明家里住的了,所以元青也就更少机会能有杜月一起的,但是每天下课的时候,元青都等着杜月一起回家,反正两人现在一样顺路的,别人看到了,也不好说什么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刘林氏的娘家人
杜月的作坊扩大后,那产量一下子就上升了,虽然这些刚来的人没有丽枝娘那么快,但是做了一个月,速度并不比丽枝娘她们慢多少的,现在那楚天每隔两天,就来搬货了。
每次一来,杜月都看到楚天那笑得合不拢的嘴,不过杜月也很高兴,这几个月来,杜月光腐竹的钱就已经赚了五百多两的了,杜月一高兴,每月给发工钱的时候,都会按每人做的多少来给奖金的,这下子,那些妇人就更是积极的了。每天总是天一亮就过来,就希望多做点,月底杜月发工钱的时候可以多点奖金。
别说杜月这赚了钱,就是刘天明家靠那豆腐的,也赚了不少的,只是他这都是闷声赚钱,也不像杜月赚得那么多罢了,但是相比他以前种地所得,不知道好多少倍了。
刘林氏在家里有余钱后,就想着回娘家看看的,好让父母都知道自己现在过得很好了。只是一直忙着,都没时间的。以前他们刚从老屋分家出来的时候,那段日子是最难的,虽然娘家过得也没多好的,但是娘家还是给了他们支持,才慢慢的熬了过来。现在自家过得好了,刘林氏看没时间回的,也只好托人带了东西回去的。
“你妹妹终于熬出头了。”刘林氏的娘林周氏一边看着自己女儿托人送来的东西,一边抹泪。林周氏自己就有两儿两女的,但就是这小女儿,一直以来都是过得最苦的,现在终于熬出头了。
“娘,妹妹的日子好起来了,咱们应该为她高兴的。”刘林氏的大哥,林永,劝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