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颜夕微微一笑说道:“我后不后悔我不知道,不过如今我知道你是在后悔当初对我做的事情。你还有把柄在我手中,你忘了那个夹竹桃了吗?”
安惜语猛的看向李颜夕。李颜夕微微一笑,笑容美好,却十分的带刺。李颜夕喝了口茶说道:“想来你如今应该是想着怎么除掉我,那就去吧,不要让我失望噢。”安惜语甩袖而去,李颜夕喝了口茶,淡淡道:“你终究会你犯下的罪孽得到应有的报应。”
因而安华罪状在身,又有畏罪自杀的说法,葬礼很多往日和安华交好的大臣都不敢来送终。
第五百零二章安惜语的反击
真是树倒猢狲散。落魄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地位并不像自己想的这般重要。
空空寥寥的正厅之中,只有几个人而已,安惜语静静的跪在哪里,因司徒令办事十分快,三天就要封了这个安府,也就是说三天就要出殡,是何等的凄凉。大雪飘飘,安惜语跪了一日,就起身说道:“把父亲的尸骨一把火烧了吧,莫要让她葬身于此,让他随去他要去的地方吧。”
安华有一个爱妾,进安府已有五六年,众人唤她赵姨娘。赵姨娘听闻安惜语连一个墓地都不给安华,就说道:“你连一个全尸一个安身之所都不给你父亲,枉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枉你父亲当初那样疼你,你如今心冷了,你父亲才刚刚归西你就说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你懂孝字怎么写吗?”
安惜语冷笑一声说道:“孝,我这个才是孝,姨娘懂得什么,跟了父亲那么多年依旧不懂得父亲的性子吗?父亲一声最爱的无非就是颜面两字,如今倘若真的下葬,你让灵位怎么写,写罪臣吗?让父亲随风而去是最好的结果。”
赵姨娘愣了愣,安惜语说道:“火化了吧,一把火烧了父亲的尸骨,也是留住了父亲的自尊。”
有人缓缓上来,按照安惜语的吩咐,架好柴火,安惜语亲自点燃了柴火,看着大火吞噬了自己父亲的尸骨,周围哭声一片,安惜语只是淡漠的看着。忽然一个随行来念经的小尼姑慢慢的靠近安惜语说道:“施主,你是不是又大恨之人?”
安惜语并不理会,小尼姑也不在意,自顾自的说道:“我这里有一种杀人于无形的方法,想来施主应该有需要。”
“你怎么会觉得我哦会需要这样的的东西。”安惜语问道。
小尼姑笑了笑说道:“刚刚看见你面有愁苦神色,况且施主你面上有愁苦神色,看着已故的人眼中有恨,想来应该是有什么东西还放不下,倘若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就是杀父之仇吧。”
安惜语微微一笑,示意她继续说。她说道:“施主有听说过巫蛊这样的东西吗?我帮你做两个木偶,你把生辰八字写在上面,保管灵验。”
“你为何帮我?”安惜语素来是一个多疑的,看见小尼姑这样帮她,不免疑心。
小尼姑微微一笑道:“也不是白帮,事成之后,我要五百两银子。虽然我已经遁入空门,可是如今我还有尘世间的事情没有了,五百两银子,让我把尘世中的事情了了就好。这也是我第一次开戒,也是最后一次,施主要保证,不管怎么样,事情牵扯不到我。”
安惜语听闻如此,就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倘若你帮我办好这件事,我必然会不牵扯到你。你要五百两,我给你一千两,你看如何?”
小尼姑双手合十说道:“本来这件事情就是一件罪过,五百两已经不知道折了我多少的阳寿,倘若不是这件事断了才能和红尘断个干净,就算施主出一万两我一不会答应,故而还是五百两吧。”
安惜语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就麻烦师父了。”
小尼姑点了点头,道:“请施主放心。”
李颜夕继续在院子中看鱼,不过如今天气寒冷,半天也没有看见鱼的影子。杏冷把斗篷披在李颜夕的身上,说道:“娘娘还是回去吧,这样天寒地冻的。”
一把鱼料撒下去,只引上几只鱼,李颜夕看着那些鱼道:“如今天气已经寒冷到,鱼儿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出来受这样冷冷的温度。既然要劝我回去,为何又要拿过披风给我披上?”
杏冷笑了笑道:“虽说冬日经常出来走走是好的,不过今日实在有些寒冷。今日是冬至,想着娘娘应该不会这样轻易的就回去,就拿出来了。”
“是为了不在进去拿一次?”李颜夕微微一笑说道:“真是一个会偷懒的丫头。”
杏冷也不反驳,就这样看着李颜夕喂鱼。忽然听见几个起落声音,两个人影就落在李颜夕的面前,李颜夕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就说道:“你们两个仗着武功高强,正门不走,偏偏喜欢从天而降,是不把我们皇宫之中的守卫放在眼中是不是。”
秦羽裳笑了笑道:“都说皇宫难闯,我们就像试试,也不过如此嘛。”
忽然有几只箭向秦羽裳和菊儿飞来,两个人狼狈的躲着。就听闻声叹息声,南城从房顶上面跳下来道:“倘若不是伤了你们对皇后娘娘没有交代的话,如今你们早就已经死无全尸了。”
秦羽裳看着南城,不由得诧异刚刚南城一直在跟着她们,她们都没有发现,看来是太过轻敌了。南城向着李颜夕行礼之后又隐于黑暗中。李颜夕看着秦羽裳道:“今日怎么会有空进宫看我啊。”
秦羽裳笑了笑道:“好久没见你就想进来看看,元辰他。”秦羽裳欲言又止的看着李颜夕道:“他也想知道你在宫中好不好。”
李颜夕愣了愣道:“我很好让他不用记挂。”
秦羽裳点了点头。菊儿插嘴说道:“安华去世了,在牢中畏罪自杀你可知道?”菊儿刚说完就拍了拍脑袋说道:“既然安惜语都懂了,你怎么会不知道,不过安惜语倒是做了一件十分不孝的事情。”
李颜夕挑了挑眉开玩笑说道:“什么不孝,是扒了那家好风水的祖坟,把他的父亲葬下去不曾,还是不给她父亲送终。”
菊儿看着李颜夕不知道,就来了性质说道:“不是,是她把他父亲一把火烧了,还口口声声的说,那个才是孝。”
“是,那个才是孝。”李颜夕点了点头道:“安华一向看重面子,想必这样应该是安华最好的归宿了吧。”
菊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只有秦羽裳皱着眉头,道:“怕是日后的日子不好过啊。”
李颜夕微微一笑道:“天下就要大乱了,我就是想让它不好过,该你偿还的一点都少不了。”
秦羽裳皱眉,道:“为何你非要抓着他们不放呢,如今安安生生的过自己的日子不好吗?毕竟你如今的地位也是谁都动不了的了。就算是明枪暗箭你也可以躲得过不是吗?听我一句劝收手吧。”
李颜夕摇了摇头道:“很多事情都并未解决,你让我怎么能收手,这是他们欠我的,终究还完了才能收手。”
秦羽裳看着李颜夕劝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如今你就放下吧,小心玩火自焚。”
李颜夕摇了摇头道了:“我不愿,元辰把我的往事告诉你了?”
秦羽裳摇了摇头道:“不,元辰并没有把什么事情告诉我,不过就是我觉得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你是一个杀手,之前游走自爱刀锋鬼门关之间,遇见那个人之前,你根本不害怕死,毕竟你已经看破了生死。你如今能放下来,是因为你没有恩怨情仇,可是我有。我有还没报完的仇。”李颜夕看向秦羽裳说道:“你知道元辰为何不阻拦我吗?因为他知道,不管怎么样我都放不下故而他没有阻拦,我知晓你是为我好,可是我还是会做我想做的事情,你知道的,我这个人一倔强起来,谁都拉不住。”
秦羽裳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一切都随你,不过一切千万不要冒险而行。”
李颜夕点了点头道:“我知晓了。”
菊儿看着她们两个刚刚差点打起来,如今她们两又如此,让人松了一口气。李颜夕道:“既然都来了,就留下吃饭吧。”
第五百零三章林妹妹
菊儿笑了笑摇头道:“还是罢了,我们只是闯闯皇宫而已,不能再这里久留。故而我们还是先行离开吧。”
李颜夕也不留他们,看着她们几个翻腾之后就不见了,不由得羡慕说道:“我也想学。”
杏冷道:“皇上的剑法最好,如今虽说经脉尽断了,不过还是可以指点娘娘一二的。不如让皇上教教娘娘?”
李颜夕摇了摇头道:“如今他政务如此繁忙,还是不如烦扰他了。”李颜夕想到他是为自己才受了那么重的伤,心中就觉得十分过意不去。躲还来不及,哪里能赶着过去招惹他。
杏冷点了点头道:“如今鱼都不出来了,我们还是回去吧,娘娘外头那么冷。”
李颜夕拍了拍手中的鱼料,点了点头,跟着杏冷回到殿中。就这样靠着看着那摆着十分好看的冷梅发呆。许久才听见脚步声,杏冷缓缓来到李颜夕身旁说道:“娘娘,要喝什么茶。”
“桌上那杯还没动。”李颜夕伸手就要去拿,却被杏冷夺过那个茶盏说道:“娘娘,如今茶已经冷了,还是换一杯吧。”
李颜夕想起来,自己在这里坐了很久,足足够冷了茶的。杏冷看着李颜夕低头沉思的样子,就说道:“娘娘,那件事已经办妥了,想必这几天就会有消息,娘娘还是不要记挂了。”李颜夕敷衍的点了点头,道:“你下去吧,让我好好想想。”
杏冷恭敬的退下了,李颜夕就这样呆呆的坐着,就这样一直坐到了晚间。心冷看着外面的漫天飞雪,想着李颜夕如今还什么都没吃,就缓缓走进殿中,问她想吃什么。李颜夕只是淡淡的摆了摆手,道:“如今我什么都不想吃,你让他们撤了吧。”
李颜夕苦恼的是慕容荨的事情,倘若慕容荨真的劝动了她的父亲,那么这个人还要不要懂。李颜夕就低头沉思,再抬头的时候,窗外的雪已经停了,只剩下雪白白一片。杏冷就在这个时候缓缓走进来,道:“娘娘,好歹也吃一些东西吧,毕竟这样熬身体撑不住啊。”
“我又不是那个病弱小姐,不过就是怕冷一些,看你们把我当成林妹妹了不曾?”李颜夕轻笑一声说道。
“娘娘还有一个妹妹吗?”杏冷就是死心眼,把李颜夕说得每句话都会当真:“姓林,应该和娘娘不是很亲吧,又听闻娘娘说了这些话,想来应该是娘娘的表姐妹吧。”杏冷并不知道李颜夕说得是《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还以为李颜夕说的是现世中的人物。
李颜夕看了看杏冷说道:“不是,就是想起来有一本书中的一位小姐生的体弱多病,又命运坎坷,书中的其他人都叫他林妹妹,今日想起来就说了。”
杏冷笑了笑道:“娘娘是哪里看的这些书,想来皇上知道了,会生气的。”
“这些书又不是邪书,何来的生气,如今我看的野史也不过是他给我找来的,我又不考取功名,也看不下这些四书五经的。”李颜夕微微一笑,道:“看这些不过只是为了解闷而已,哪里有什么责罚,况且之前在红颜阁的时候,天天看的听得,不就是这样的故事吗?”
杏冷微微一笑道:“倘若娘娘真的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的话,如今朝堂之上应该是另一副场景了吧。”
李颜夕皱了皱眉道:“你懂什么。我不过就是知道一点人心,知道做人的道理而已,这种东西,太清容易被人说清高,太浊终究会玩火自焚,况且朝廷这样的环境,终究是能把清的染成浊的。一件事情别人做了有利,剩下的人也忍不住内心的欲望连忙群起效仿,不问对错,不问是非黑白。然而那些站出来说话的,就会被欺凌,最后那些人有些被杀,而有些不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