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族长-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府大人想起大夫说的话,必须要大力才能让木刺摄入那么深,知府看着长生瘦弱的身板,听着他说自己“体弱”的话,额角不禁抽搐了几下。

第24章 童生

    “一点心意,还请义士收下。”一身富贵的商人抱着一匣银子,强行塞进长生怀里。

    长生刚想推辞,那商人便笑眯眯的告辞。

    这次被拐的小孩,大部分都是殷实之家的小孩,其中有一个孩子就是这富商的女儿。

    这些孩子回家之后,大多数父母很快送了重礼答谢长生,其中最为贵重的,就是这富商赠送的百两银子。

    长生没想到自己随意之举,竟然能带回来这么丰厚的回报,他刚刚将一匣银子收好,门口再次传来敲门声。

    长生打开门,见是一位二十左右的公子哥,这公子看起来风度翩翩,显然出身富贵之家。

    “请问是罗恒罗义士吗?”那公子哥含笑问道。

    “我是罗恒,你是?”长生问道。

    “我叫陈七省,日前罗义士救了一位姑娘,某是她的表哥。”陈七省解释道。

    长生顿时明了,赶紧将人请了进去。

    “救命之恩,表妹本想上门亲自答谢,但男女有别,还请义士见谅。”陈七省面上带着歉意。

    长生忙道:“本就是举手之劳,何必如此客气。”

    陈七省拿了一个薄薄的红封出来,双手递给长生,道:“小小心意,还请义士收下。”

    长生惯例推辞,但陈七省态度十分坚决,长生推辞不得,只得受了。

    长生不是个挟恩求报的人,但也不是一个连报答都决议不要的人,他收了许多谢礼,虽然他并没有做很多事,但他拿的并不亏心。

    陈七省见他收下礼物,心底一松,他这表妹乃是秦家姑父的掌上明珠,此次自家祖母生病,表妹更是不远万里自京城过来探亲,若真的在大成府出了什么意外,怕是要彻底得罪秦家了。

    陈七省面上又做出一副为难的神色:“女子重名节,世道如此,表妹被拐之事,还请义士勿要外传。”

    长生神色一凛,忙郑重承诺:“合该如此,某绝不多嘴。”

    陈七省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告辞。

    长生打开那红封,他本以为会是一张银票,没想到却是一张房契,这房契就在府学所在的东城区,自来有“东贵西富北贫南贱”的说法,东城区的房子价格是南北城区的三倍不止。

    这谢礼送得极为有意思,房子所在的兴文坊,离府学很近,长生早有打算,若是中了秀才,就入府学读书,显然陈七省是打听过长生之后,方才送出的这份礼物。

    林家村虽然山清水秀,但长生一直觉得罗家人与那里的村民有些格格不入,如今拿了这张房契,也可以举家搬往府城。

    而此时的魏府,魏思谦一脸倔强的看着他娘孙夫人,道:“德固救了致远,是我们罗家的大恩人,长生是个读书人,还是县试头名,我只是想要父亲的荐书,这样他也能拜得名师,连这点小事娘都不允?”

    孙夫人叹了口气,说道:“你父亲的荐书,不是让你用来报答恩情的,你若真心感激,不如送他金银器物。”

    魏思谦却不买账,说道:“母亲难道不懂?对于读书人而言,金银器物都是外物,唯有读书才是正事,只是一封荐书而已,娘亲手上有三封荐书,只需匀一份出来即可。”

    “这般挟恩求报之人,你父亲若是得知自己的荐书给了他,必是不喜的。”这三封荐书,孙夫人心中早就有了安排,一封用来打通关节,另外两封全都留给娘家孙氏。

    孙夫人知晓,一个家族还是要依靠男人支撑门户,孙氏没落已久,已经很久未曾出一个有功名者了,若是能得了荐书,侄子可以拜入名师门下,有名师悉心指点,功名唾手可得,只是她一直没有选出将荐书交给哪个侄子,因而才将荐书留在手里。

    “挟恩求报?德固从未让我回报,只是我想投其所好而已,母亲不愿意,到底是不想惹恼父亲,还是怕这封荐书上写的不是孙姓人的名字?”

    魏思谦一番质问,让孙夫人脸色一白,“人的名树的影,你父亲的荐书何等重要,若是推荐了一个无才无德之人,最后天下人都会怀疑他的清名,我十月怀胎生下你,却因一个外人母子离心,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不生下你!”

    孙夫人话说得这么重,魏思谦脸色一白,许久方才说道:“在母亲心里,到底是孙家人比亲孙子要重要许多。”

    孙夫人心下一痛,感觉好像什么变了,待她细看时,魏思谦又恢复了一脸恭谨的模样。

    第二日,府试成绩揭晓,长生赫然在榜,虽然不是头名,但也进了前十,不止是他,柳肖、赵临等人也全都榜上有名。

    过了府试,长生便正式成为一名童生,他也顾不得庆祝,径直收拾东西,想要赶在院试之前回家一趟。

    其他通过府试的考生,大多不打算返乡,而是想直接去琉省首府通临府准备院试。

    相较于来时的热闹非凡,去时的道路就显得有些寂寥了,返乡者里大多是落第者,唯有长生这一个考上的,长生怕惹得旁人不悦,一路少言少行,就这么相安无事的回了双凤县。

    刚进县城,长生就见到一旁等候的罗楚楚。

    罗楚楚见长生与一车人神色相同,俱是木然中带着难过的神色,轻声问道:“哥哥没有考上吗?”

    长生摇了摇头,说道:“他们都没过,我不敢笑。”

    罗楚楚闻言,顿时嘴角微斜,又见到旁人的神色,硬生生将笑容收敛起来。

    “你怎么知道我今日回来?”长生好奇问道。

    “这段日子一直没消息,奶奶估摸着你应该就是这几日回来,便每日都让我过来看看。”罗楚楚解释道。

    长生心下微暖,但依旧觉得不太妥当,罗楚楚一个娇娇弱弱的小姑娘,从林家村道双凤县毕竟还有一段路程,若是出了意外可怎么是好。

    罗楚楚知他心里担忧,又解释道:“这段时间林五婶每天都要来县里,我跟她一起过来的。”

    长生微微放下心来。

    长生离家的日子里,罗家女人们全都深居简出,外人就算是想寻麻烦也很难找到,又有小猴子这个小守卫,曾经有人想要半夜闯入,却被小猴子拿果子砸了个满头脸,村子里都知道罗家虽然是一屋子女人,但有一只比狗还凶的猴子,等闲也不敢胡乱招惹。

    这回长生考上了童生,村里人更加不敢捣乱了。

    “老头子保佑,才能让孙儿长生考上童生……”得知长生考上,大陈氏第一时间就开始去老爷子的灵位前烧香。

    “想当年,罗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小陈氏感叹了一句。

    她刚刚说完,就被大陈氏瞪了一眼,“都是些陈年往事了,有什么好提的。”

    对于罗家的往事,长生很是好奇,但知晓此时并非询问的最佳时机,也只得将心下的想法按了下去。

    长生在家里休息了五日,临近启程的时候,小陈氏忽然私下里来找长生。

    “你这次去通临府,考完试之后若有空闲,去一趟小翎巷,那里有一户姓吴的人家,你可以拜访一下。”小陈氏说道。

    “姓吴的人家?以什么身份拜访?”

    “那吴家主母,是你大姑。”

第25章 见识

    长生还是头一次听到他还有个“大姑”,条件反射的便问道:“难道还有别的姑姑吗?”

    小陈氏叹了口气,说道:“你还有个小姑姑,早年就没了。”

    长生只觉得罗家从前应该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

    “别在你奶奶面前提小姑姑,她心里难过着呢。”小陈氏叮嘱道。

    长生不是多嘴的人,被叮嘱了更不会乱问了。

    “见到大姑需要说什么吗?”长生又问道。

    小陈氏想了想,说道:“总归是骨肉至亲,早些年与你大姑还曾有信件往来,如今却了无音讯了,你且看看你大姑过得好不好,若是知道她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在这里将近三年,这种家人之间的脉脉温情让他这个前世孤儿很是眷恋,他想了想又小心问道:“若是大姑过的不如意呢?”

    小陈氏沉默良久,方才道:“也是,离了娘家支撑的女人,总是容易被欺负的,若是她不如意,你这侄子上门,也算是给她撑腰了。”

    长生赶忙应了,亲戚间本就要多走动才能显示亲近。

    这次赶考,长生去车马行包了一辆马车,林家村人见长生考上童生,还有人家想把自家的子侄塞给长生做书童,但全让大陈氏给驳了。

    大陈氏只觉得都是乡亲,应了谁家都不好,且只是做书童丝毫不提卖身之事,若孩子觉得受了气,只怕家长还会找上门来,这些乡亲大多家中穷苦,送来的孩子年纪却都不大,正是最调皮没个定性的年纪,怕不是送来干活而是过来混粮食的。

    长生不是文弱书生,他是个异能者,又是木系异能,因而体质很好,他经常在考场外看见被人搀扶着的考生,他每次考完却丝毫不觉得疲累,他也不觉得自己需要他人照顾。

    通临府作为琉省的首府,远比大成府繁华,就连街道似乎也更加整洁,长生下榻的是一家小客栈,因为临近院试的缘故,府城大多数客馆都住满了人,且大多借着院试东风提价,而这家小客栈因为条件简陋的缘故,价格没有那么贵。

    长生依旧跟柳肖住同一间屋,数天未见,长生明显感觉柳肖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长生在小客栈里住了两天,愣是没见过柳肖几次,柳肖日日天不亮出门参加各种诗会,晚上深夜方才醉醺醺的跑回来歇息,柳肖也曾经邀请过长生,但长生以院试在即为由,拒绝了他。

    第三天的时候,长生终于忍不住了,一番苦劝之后,柳肖终于定下心来,拒了几张诗会的帖子,跟着长生安生的读了几日书,只是连日入眼皆是繁华,终究让柳肖的心也跟着浮躁起来了。

    “这次诗会我一定要去,据说安云公子也会参加,他可是通临府四才子之首呀。”柳肖拿着帖子,两眼放光。

    长生没有听说过什么“通临府四才子”,但也理解柳肖这种见到偶像的激动,便问道:“这位安云公子是何功名?”

    “安云公子虽然如今只是个秀才,但他的诗作可是连魏岚先生也夸赞不已的,听闻魏岚先生还有意收他做弟子,只是安云公子以‘父母在不远游’为理由,拒绝了他。”柳肖满心满眼都是羡慕钦佩。

    长生却再次皱眉,问道:“魏岚先生是谁?”

    柳肖恨铁不成钢,道:“你连魏岚先生都不知道?魏岚先生是归元三年的状元,更是名满天下的大师,当今圣人几次请他出山做官,他却以志不在此拒绝了,如此风骨,当为我们读书人楷模,最重要的是,魏岚先生是我们大成府人士,你怎么能不知道他呢?”

    长生其实很不明白古代的读书人,一方面汲汲营营想要科举入仕,一方面对于陶渊明、林君复这样隐士君子又极尽推崇,既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野望,又憧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

    长生只觉得委实矛盾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