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更加沉稳一些。
曹立仁通禀了一声,萧子诚方才整理了月白色直裰,走了进去。
“这么早过来,有事?”皇上因为明王的事情,对四皇子多少有些歉意,为了明王,他忽视了自己的孩子,太子已经没了,如今只生下老二和老四,老二一直被自己压制着,老四一直被自己忽视着……
萧子诚恭敬行了一礼说道:“是为了儿臣与勇国公府的指婚,儿臣希望,父皇可以保留儿臣与勇国公府的赐婚。”
皇上微微沉吟说道:“勇国公府是太后的母家,你想要坚持这桩婚事,朕倒也能明白。”
明王的事后,皇上与太后的心结也算是解开,日后皇上对勇国公府的倚仗只会多不会少,但如果当真让老四继续与勇国公府的婚约,那也就意味着,自己要让老四当太子了,老二那里。
皇上暂时还没有想好,到底该是老二,还是老四。
“你二哥还没有指婚,镇国公府也有个嫡出的大小姐,勇国公府嘛,没了卢家大小姐,要是保住婚约,你就只能娶了勇国公府旁支的小姐,即便是记在勇国公世子夫人名下,身份也是差着一些的。”皇上有些迟疑的说道。
皇上是在让萧子诚选择,其实这两门婚事并没有差上太多,镇国公府的嫡出大小姐是在边关长大的,因而皮肤黝黑,不及京城中的世家女子漂亮,而且镇国公世子以及镇国公府的小公子如今都在边关,有这样的父亲与大哥,这样的小小姐,难免骄纵蛮横一些。
萧子诚静静的说道:“先前母后给二哥指了一个妾室,说是要做滕妾的,原本永乐侯府的五小姐,倒也跟镇国公府多少有些关系。”
皇上也是有些为难的,不知道该怎么跟两个儿子解释,若是因为指婚,两个人就争抢起来,也失了体统,萧子诚这一说,倒是给皇上一个主意来。
皇上看向萧子诚的眼神,又带了几分探究,自己一直忽视的老四,似乎比自己想象中更有主意。皇上突然间想到,方才得到的消息,慈宁宫中,是宛如郡主送老四出来的,这是太后的意思,还是宛如自己的意思?
“朕当初在这寝殿之中,与你说过一桩事情,你可还记得?”皇上沉声问道。
萧子诚自然知道,皇上本与他说过的话就没有几句,专门私底下说的,更是只有那么一次了:“儿臣记得。”
“若是你能让宛如郡主回心转意,勇国公府的婚事,就是你的,你明白吗?”皇上语含深意。(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一章 婚约
萧子诚从乾清宫出来的时候,正正瞧见一个小太监将老毅国公与毅国公世子傅楚清往前领着……
曹立仁也有些奇怪,今个儿也是跟往日里不同,寻常不来寻皇上的,今个儿倒是都来了,只老毅国公领着毅国公府世子,这爷孙两个,也不知道入宫是为着什么,如今太子没了,夺嫡之争就在眼前,皇上可没什么心思理会旁的事情。
曹立仁虽是这样想着,但是却很知趣的笑着上前迎了两人。
“微臣叩见皇上。”老毅国公笑着给皇上请安。
皇上也笑着说道:“老毅国公可是有阵子没有入宫了,莫不是有什么事情?”
皇上的目光在毅国公世子傅楚清身上扫了一眼,说道:“真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朕隐约觉得,还是这孩子小的时候呢,这一转眼,就这么大了。”
老毅国公笑呵呵的说道:“老臣来见皇上,就是为了这个混小子,正如皇上所言,这混小子长大了,老臣便想着,早些将一些心事了了。”
“哦?这是让朕给做媒来了?”今天一个个的都来说亲事?毅国公府的小姐傅佩瑶如今还在东宫,毅国公府实在没必要这么心急的站队才是,再说,毅国公府能求了谁?难道说是映美?
映美是二皇子的妹妹,选择映美,就等于是支持了二皇子即位……
皇上面上含笑,心里却千回百转,一时拿不定主意,还没等皇上说下一句,老毅国公便说道:“还真是求皇上来做媒了,这件事情只能求了皇上了。”
老毅国公给傅楚清一个眼色,傅楚清会意,捧着婚书上前。
皇上疑惑的接过婚书,本是笑着的脸庞,因为婚书展开。看到上面的名姓,而转瞬间消失不见,凌宛如三个字,格外的刺眼。
皇上不说话。老毅国公却是装傻充楞的说道:“永乐侯夫人走后,镇国公一直放心不下宛如丫头,生怕永乐侯将宛如丫头当成颗棋子,随便配了人,便与老臣定下了这婚书。后来永乐侯府被灭门,宛如丫头跟着太后入宫,说是要守孝,这也无可厚非,老臣的意思,就是再等上一等,等着宛如郡主出了宫也就成了,可如今这宫里波涛暗涌的,老臣心里也没了底,宫中连连出事。都将这宛如郡主牵连其中,老臣想着,约莫这宛如郡主与这皇宫八字相克,是不适合住在宫里的,因而便想着,趁着还没有什么大事,牵连了宛如郡主的性命,就早些先将宛如郡主带出宫去吧,反正这大婚后再守孝,也不是不成的。”
皇上面色阴沉的恨不能滴出水来。手中拿着婚书,不自觉的就往灯烛跟前而去,傅楚清就在一旁侍立着,急忙装作提醒道:“皇上小心些。可别将这婚书给烧了,虽说是微臣重新誊抄的,没什么效力,但是若是被烧毁了,多少也有些不大吉利。”
皇上没想到,这婚书竟是手抄的。那就说明,这老毅国公与傅楚清早就有防备,意思是,这傅楚清知道自己是有心将宛如留在宫中的,皇上只觉得自己帝王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神色凌厉的看向傅楚清说道:“这自古以来,可没有大婚守孝的道理,这话也就在朕面前说说,若是说到太后跟前,太后怕是立马要让人掌嘴的。”
傅楚清心里有几分不服气,宛如根本不想要留在宫中,皇上害了宛如的生母还不够,如今还要逼着宛如入宫为妃,一个帝王,如此作为,实在是太过让人瞧不起,只老毅国公早就叮嘱过他,此次入宫,不能让皇上抓到任何把柄,不然的话,不但救不了宛如,还会将自己也折在宫里,因而说道:“皇上教训的是,微臣也只是觉得,宛如郡主在宫中的日子实在难过,文贵妃和太子的事情都牵连到了无辜的宛如郡主,若是再有下一次,还不知道会如何,微臣也不过是担忧未来的夫人,微臣也担忧自己有个克妻的名声……”
老毅国公笑呵呵的说道:“老臣也是没办法,这孩子一心在宛如郡主身上,先前郡主与他说了两句话,他高兴的好几天没有睡着觉,竟是还要将贴身的玉佩给了郡主,郡主倒是比他妥帖些,还知道在宫里不能随便佩戴了男子的饰物,不然可不是给郡主寻了麻烦?老臣老了,看来也管不住这孩子了,老臣总共一个孙女,一个孙子,孙女好容易入宫,成为了太子妃,还没有与太子一同行大礼,就……这孙子若是婚姻也不顺利,那老臣真是死也不瞑目,无颜下去见列祖列宗了。”
老毅国公含笑说着这样的话,却是用傅佩瑶与傅家列祖列宗来与皇上谈条件,皇上连个反驳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镇国公府与毅国公府还有白纸黑字的婚书了。
“朕这里倒是容易,但是太后身边难得有个体贴人,太子又走了,朕总不好这个时候让宛如郡主离宫,这件事情,朕还要与太后商议一二,尽快让宛如郡主离宫,如何?”皇上用太后做借口,却又不让老毅国公与傅楚清去问了太后的意思,太后显然也是不愿意让宛如成为皇妃的,若是老毅国公拿了婚约去,太后更有理由将宛如放出宫去了。
老毅国公自然知道,不可能今天就将人领走,只是知会皇上一声也就是了,等着下一次,宫里再有什么事情,当着所有人的面儿说上一声,皇上不放人,也得放人了。
老毅国公与傅楚清离开后,皇上将身边的茶盏摔了个米分粹,沉声问道:“是谁透露出去消息的?老四方才见过傅楚清?”
曹立仁自然知道皇上问的是什么,忙道:“皇上想岔了,就算四皇子方才见到毅国公世子,也不能老毅国公与其世子带着婚约就来了,更别说方才四皇子根本就没有与他们碰上了,依奴才之见,应该是太子妃知道些什么,跟毅国公世子说过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章 利用
皇上明显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耐心,因而问身边的曹立仁道:“你觉得,此事该当如何解决?”
皇上对宛如郡主势在必得,这个婚约是怎么也不能继续下去的,可瞧着老毅国公那个样子,今个儿入宫不过是给皇上提个醒,下一次,说不定就是光明正大的将人接出去了,到底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永乐侯已经没了,有这个婚约在,毅国公府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接人。
“依着奴才看,这件事除非宛如郡主亲口拒绝,不然的话,怕是难以善了。”皇上想要让凌宛如成为皇妃,本来就已经有些招人眼了,若是再闹出皇上先对付毅国公世子的事儿……
皇上猛拍了一下御案,却到底什么都没有再说,只等着萧子诚先与宛如说说看了。实在不成的话,皇上是不介意将傅楚清解决掉的。
慈宁宫这厢,皇后穿着一件湖蓝底缕金缠枝藤纹交领长褙子,浅金底缠枝宝瓶凤仙裙,端庄的坐在太后下手,轻轻的吹了吹手中的茶盏,柔声问道:“先前太后说过,明王是头一个要解决的,如今明王已经被绞杀,那么下一个,是不是轮到宛如郡主了?”
太后轻轻的捋了捋身上亚青色万字不断头月华裙,淡淡的扫了皇后一眼说道:“你急什么?事情总要一桩桩的来,明王才没了,这么快就对宛如丫头下手,你难道不怕皇上怀疑吗?哀家从来不会做这样被人怀疑的事情。”
皇后冷哼了一声,扶着自己祥云髻上的珊瑚凤冠,冷声说道:“到如今,太后还是一声声的宛如丫头,臣妾当初就说,就该借着明王的事情,直接将那丫头处置了,可太后一拖再拖,臣妾倒是不明白了,不过一个宫外的野丫头。难道还能比太子这个嫡孙尊贵了不成?太后如今已经老眼昏花到,偏心偏到这个地步了吗?”
“大胆!”太后凤眸微挑,便是皇上,也不敢这样与她说话。皇后却半点也没有被太后的威势吓到,她还有什么可怕的?她的亲生儿子没了,就算二皇子百般讨好,等到二皇子登基之后,自己怕是也要如当今太后一样。百般算计筹谋,只要想到这些,皇后的心里就跟刀割一般,一日不让宛如下去陪葬,她一日寝食难安。
太后半晌方才说道:“哀家看在太子的面上,不跟你计较,宛如丫头,哀家还有大用,暂时不能动她,你回坤宁宫去吧。无事不用来给哀家请安。”
“太后这过河拆桥的本事,倒也是不差的。”皇后这次彻底的与太后撕破了脸面,看样子,太后是要护着那丫头了,她是决计不会让那丫头好好活着的。
“你!”太后不悦的瞪向皇后,“你该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对哀家大不敬,你这个皇后,是不想当了吗?”
皇后唇角噙着一丝冷笑,面无表情的看向太后说道:“太后身后有勇国公府。臣妾身后还有英国公府,臣妾不才,却只有太子这一个儿子,且这些年名声极佳。臣妾也不想跟太后争辩些什么,道不同不相为谋,太后不帮忙,那就臣妾自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