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大福晋育儿记-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你六哥也是,已经19岁的人了,翻年就20弱冠了,他也学你五哥哥,不愿定下,说什么要考取了功名再谈娶妻。
    额娘同他说此事,他过天就出去游学了,说什么和师傅去学艺了,过年才回来,这个小孽畜真真是要气死我。”
    伊尔根觉罗夫人提到六哥哥就是这样,咬牙切齿的,因为之前额娘要给六哥说清,六哥就留书走了,说是去学艺了。
    祖母觉得没什么,男孩子晚成亲也好,额娘那段时间都气炸了,连阿玛都不敢轻易招惹,到现在提到这个儿子,还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
    和卓是知晓自己六哥的,根骨很好,是个习武的好材料,所以当年才会推荐给大和尚,刚才看到他是个大小伙子了,身高有2米了。
    和卓:“额娘可有给六哥相中哪家姑娘了?”
    伊尔根觉罗夫人看到婆婆和女儿都炯炯有神的看着她,一时有些语噎:“我,我,我着不是怕那个不着调又走,他也不在京城,所以……”
    和卓和祖母做出同一个往后靠的动作。
    祖母:“小六是个习武的好材料,又拜了净空大师为师,那净空大师是名满天下的渡济大师的师叔,很是有本事的,这些年寿哥的身体也一直是渡济大师在帮忙调养。”
    祖母:“左右小六年纪也不大,我听说他们这些大师练武很多都是童子功,不知道小六要考功名之后成亲是不是他师傅的要求?”
    额娘听到这里也认真的思考起来,毕竟不能为了这个毁了儿子的前程,额娘知晓儿子是因为的习武的好材料才会被看中的,若是过早成婚会影响武艺,那不是得不偿失的。
    

祖母70岁寿宴6

  和卓也跟着敲边鼓:“六哥哥现在已经是秀才了,明年就能再报名下场了,再考就是举人进士了,武比要比文科要简单的多,女儿对六哥哥有信心,六哥哥武艺超群,说不准额娘两年后就是状元郎的额娘了,那时候再谈婚事,范围就更广了。”
    祖母:“咱们满人成婚早,老身听闻南边的汉人,就是士族子弟也都是要有了功名才娶妻的,就是那些读书无用之人才早娶妻。”
    和卓:“这到是真的,本朝的汉人进士很多都是这样的,弱冠之后再娶妻,娶妻过早会分心影响读书。”
    伊尔根觉罗夫人喃喃道:“竟然是这样。”
    和卓又加了一个筹码:“额娘,咱们大家族成婚,都是要娶在旗的姑娘,去年选秀结束到现在都一年多了,好的早就被人家挑走了,咱六哥这样的人能挑那剩下的?”
    祖母:“等到康熙33年的时候,又有一批新的秀女,到时候挑岂不是更好,奈何要挑那剩下的。”
    就这样祖孙俩一唱一和的,让伊尔根觉罗夫人暂时放下了给六哥儿娶媳妇的打算。
    因和卓自小和六哥哥亲近,伊尔根觉罗夫人和祖母也不会觉得和卓硬要管娘家事。
    ………
    祖母院里的丫鬟撩开门帘:“大姑奶奶带着九阿哥来贺寿了。”
    祖母的大女儿是三官保的妻子,宫里宜妃娘娘的额娘,郭络罗夫人。
    众人赶紧出去迎接,院中看到了胤禔,胤禔看了福晋一眼,眼中说:你输了!
    “大哥,大嫂。”九阿哥胤禟上前来行礼。
    胤禔:“九弟也来参加伊尔根老夫人的寿礼?”
    九阿哥胤禟:“伊尔根老夫人是弟弟的太外祖母,自然是要来贺寿的。”
    一番寒暄之后寿宴就开始了。
    祖母的寿宴办的很是热闹,伊尔根觉罗家如日中天,本来就多预备了十桌席面,后来又添了十几桌来作罢。
    宴会上阿玛红光满面,老娘祝寿,太后娘娘送了礼来,虽然是私下里,毕竟送了来不是,还有皇上的两个皇子来祝寿,女儿生了皇长孙,自己继续担任户部尚书,
    美的很啊。
    门房收礼的人都收到手软。
    热闹一直持续了很久,回去的路上小珍宝都睡着了,因为和九阿哥同行,和卓分了两坛子果酒给他。
    夫妻俩回去的路上都在小憩,一场寿宴,大家都累了。
    翌日,祖母带着额娘来进宫谢恩。
    虽然说祖母是博尔济吉特氏,不过和太后其实没什么关系,只算的上是族人罢了,
    太后在宫中孤独,故而对这些嫁到京城的蒙古贵女还是很和善的,所以留了祖母说了好一会子话,一起回忆家乡。
    昨日惠妃娘娘也送了一支赤金五蝠捧寿簪,祖母也是要来谢恩的,所以再来了惠妃宫中。
    考虑到祖母年纪大了,在宫中跪拜也累,和卓就待在惠妃这里,弘昱和二阿哥,小珍宝也待在这里等着。
    祖母:“奴才给惠妃娘娘请安,惠妃娘娘吉祥”
    惠妃:“老夫人快快请起。”
    惠妃看到祖母戴了她送的簪子,心中满意。
    你一番,你身子骨还很硬朗,
    我一番,娘娘风采不减当年半分,互相寒暄之后。
    祖母和额娘突然跪下给惠妃磕头,惠妃不让她磕头,祖母却说非磕不可,毕竟祖母是宜妃娘娘的嫡亲外祖母,宜妃和惠妃是同级别的,若是寻常见礼也就罢了。
    祖母表示:多谢惠妃照顾孙女,大福晋能平安诞育两个阿哥,都是惠妃的照拂云云。
    语气恳切真挚,饶是惠妃也不免动容。
    

祖母进宫

  祖母从惠妃的储秀宫出来,和卓相送,
    因祖母还要到宜妃娘娘处谢恩,和卓不便跟着,所以就直接回到了阿哥所,孩子们放在惠妃那里和卓很放心。
    和卓并不知晓她走后,婆婆惠妃对她展开了讨论。
    和卓祖母走后惠妃感叹:“怨不得伊尔根觉罗家子孙兴旺,个个都出息,妻贤惠三代啊。”
    巧姑姑:“奴婢冷眼瞧着,大福晋也有些伊尔根觉罗老夫人的风范,进门就给娘娘添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可见是个有福的。”
    惠妃听到孙子孙女心里高兴,面露得意之色,大福晋最近又给她添了一个孙子,可把荣妃给眼红的。
    点头赞同:“那是,当初也不看看是谁选的。转头又说起旁的事情:“大福晋那一届的秀女出色的比较多,你还记得那个富察氏吗?”
    巧姑姑:“娘娘慧眼识珠,奴婢记得,当时娘娘还说,富察氏温婉秀美,颇有才情,看着又是个有成算的,定能当好皇子福晋。”
    巧姑姑伺候惠妃久了,不会向小宫女一样战战兢兢,这话现在也就她敢说。毕竟这富察氏都。。。。。。
    唉。。。。。。
    惠妃:“是啊,当初本宫更看好富察氏,富察氏是满洲大族,他阿玛是二等侍卫(正四品),他祖父是史器营翼长(正三品),一家子都是在军中,对老大以后发展更好,没想到是个没福气的,大婚两年就去了,连个子嗣都没留下。”
    惠妃摇头啧舌,一副可惜状。
    巧姑姑给惠妃添了一点茶:“奴婢听闻那富察格格的夫婿是辅国公叶布舒的嫡长孙,去年选秀的时候他们家为嫡长孙求娶嫡福晋,皇上把那富察氏的堂妹给嫁了过去。”
    叶布舒为太宗皇太极的四子。
    惠妃:“本宫听闻那富察氏嫁妆丰厚,现在白白便宜了旁人。”
    “巧儿,你看本宫这个儿媳妇怎么样?”
    巧姑姑心思一转,这个说不好,
    其实巧姑姑自己也看不透大福晋这个人,说她单纯吧,她牢牢的抓着大爷的心,说她心机深沉吧,大福晋连大阿哥所里的好些事情现在还是前院大嬷嬷在管,也不抓权,也没有迫害大爷的子嗣姬妾。
    巧儿沉思了一下便说:“大福晋对娘娘孝顺恭敬,对大格格,大阿哥,二阿哥事事亲力亲为,对大爷也体贴。”
    惠妃摇摇头:“你说的这些本宫都知晓,大福晋是个孝顺的,对老大孩子也好。
    但是本宫觉得她有些立不起来,嫁进来这么长时间了,管家权还没有抓在手里,很多事情还是前院的大嬷嬷在做,
    对了,记得去敲打敲打那大嬷嬷,大福晋是个软弱的,本宫可不是吃素的。”
    巧姑姑垂眸福礼:“是。”
    惠妃:“大福晋这可怎么好,不要说老三家的,还不如老四家的,老四家的嫁给四阿哥才10岁,现在也不是收了后院的管家大权了。本宫替她愁啊。”
    巧姑姑:“大福晋有娘娘看顾,再说大福晋翻了年才18,左右年纪还小,娘娘仔细教导就是。”
    “伊尔根老夫人也是该谢本宫,要不是本宫坐镇,本宫的那几个孙儿,还有大福晋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储秀宫闲话

  巧姑姑添完茶水之后就帮惠妃按按眉角:“大福晋有娘娘的教导和福泽庇佑,必定会长进的。奴婢听说大福晋是家里的幼女,今日看到伊尔根老夫人和伊尔根夫人,奴婢就知道大福晋在闺中肯定是备受宠爱的,
    这幼女的心机臣府自然是比不上精心教养的嫡长女的。
    不过奴婢冷眼瞧着,大福晋心善,不但对长辈恭敬孝顺,对大爷的子女也是一视同仁的。”
    说到这里惠妃也想到自己儿媳妇不是个狠毒的,对儿子的庶出子女和姬妾也没有迫害过,是个心思纯良的。
    随后惠妃笑骂道:“大福晋是给了你什么好处了,一个劲的帮她说好话。”
    巧儿看出惠妃是开玩笑的,奉承道:“大格格日日来咱们储秀宫,活泼可爱,长的和娘娘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奴婢喜欢她。”
    惠妃也想到那个肖似她的孙女,给储秀宫带来不少欢乐。
    惠妃眼眸中盛满笑意,她这个年纪,早已经不奢望什么皇恩圣宠了,现在她最在意的就是儿子和孙子,儿孙满堂,才是最大的宽慰。
    “罢了,生儿生女都是来讨债的,好不容易帮他娶了媳妇,还有帮他调教媳妇,教养孙子孙女。”
    “本宫就是个劳碌命,你把宫务拿来,还有好些没有处理呢。”
    巧姑姑:“娘娘儿孙绕膝,福气还在后头呢,大阿哥还二阿哥还小,过了一年半载,围着娘娘叫‘皇奶奶’,那才是神仙一样的日子。”
    惠妃想到这个场景,很是开心,就是看在孙儿们的份上,她也要多看顾那立不起来的儿媳妇两分。
    其实惠妃和旁人都误会和卓了,和卓并不是什么心软的性子,在修真界心软是活不下去的,能活下来的都是心硬如铁之辈,和卓也不例外。
    只是和卓已经筑基中期了,现在是生孩子的好时候,再往上到金丹期,生育要比现在难数十倍,在宫中也不能修炼,可不就是抓紧时间生孩子嘛。
    大阿哥所的大头已经被和卓握在手里了,前院大嬷嬷就是处理一些琐事,
    当然,
    和卓一怀孕就闭门休养,给人留下了一个软弱和善的印象。
    弘昱阿哥的事情还要惠妃去主持大局,就更加坚定了众人对大福晋立不起来的看法。
    毕竟比她后进门的三福晋和四福晋都早就收拢了后院的大权了,和卓作为大福晋还没有收拢大权。
    其实就是和卓懒,懒的管理这些琐事,让嬷嬷们制定个规则,自己插上几句,按照规则办事就行了,出不了什么大问题,何必那么亲力亲为呢,有那闲工夫,还不如陪陪儿女呢。
    除了和卓觉得没必要自己处理这些琐事外,还有就是和卓要树立一个大福晋温婉纯善的形象。
    人对第一印象都很记忆深刻,这样大家都知道大福晋是个纯善的,对日后有很多好处。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从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