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绝世名将-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栩的命令之下,让他们安心学艺;赵栩没人跟随保护,也觉得轻松不少,因此这次只是赵栩、赵云、陈到三人出来而已,没有人贴身保护,也觉得减少了压力。

  “这个嘛!个人喜好不同,喜欢的东西也不同,平日里闲时喜欢搞点小发明也属正常,叔至你要是没事,也去研究些娱乐活动,还可以锻炼脑力!”赵栩懒得去解释,这些东西也不是他原创,只不过是从后世依葫芦画瓢照搬过来罢了,即是陈到等有疑问,正好给他出个难题,让自己清净些。

  陈到听赵栩说完一脸的黑线,摇了摇头,苦笑道:“唉!我一介武夫,哪有这个本事,我平时又不是闲的没事可做,哪来这么多功夫研究这些。再说了,有你在,何必我费心思来想这些东西!”

  赵栩也是无法反驳,这话说得倒不假。平时众将也军事繁忙,确实难得有时间放松。压力之下,赵栩就说玩的开心才好做事情。平时众人确实也不是没有打发时间的活动,文官们时常会凑到一起进行吟诵诗词歌赋或是书法观摩;武将们平时也经常比试,切磋较量;诸葛亮等军事谋士还经常和关羽等武将下棋,或是在沙盘进行模拟战事推演。赵栩则是活跃于文武各官之间,因此众人聚到一起的时候还是非常热闹的,平时的交往,不仅能增加官员之间的感情。免得相互之间因太过陌生而闹出不和。赵栩也借鉴后世那种管理方法向刘备提议过,官员平日里有集体活动,也不会有拉帮结派的局面出现了,能和谐文武官员,刘备自然赞成,赵栩的目的也是达到了。虽然活动大多都是以现在这个时代的特色为主,文武之间的感情确实增强了许多,青州、冀州、幽州的官员之间很少有对立的场面,偶尔有也是一时的争纷。当然,除了并州之外,并州刘备托赵栩去管理,之前因为匈奴、鲜卑南侵而耽搁了,等刘备受封为王之后,并州可要好好管理了。

  “子龙、叔至,你们说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太平下来?”赵栩抬头看着夕阳西下的天空,喃喃自语。

  这个问题,赵云和陈到也不知如何解答,也和赵栩看着被夕阳映的通红的天边,感概万千。

  而这时,伴着夕阳落下而逐渐变得昏暗的天空,突然划过一道黑气,直指南方。

  !!:!!


第109章  众臣商议  中兴之王

  东汉王朝都城,长安。汉献帝刘协自刘备、马腾等接受刘协密诏,成为兴汉大臣,自以为天下太平,暗自得意,觉得有他们在,汉室无忧矣。

  再加上十常侍尽皆伏诛,如今朝廷之上也无宦官作乱,为图安定,害怕匈奴、鲜卑南侵,是以先前才派刘备出征,平定北方。刘备派赵栩、关羽等出征之后,得到战报,知道赵栩等出战胜利,频频得手,连曹操、马腾、韩遂也请命出战。多年的担惊受怕,此时终于得到缓解,同时,积压已久的**爆发了出来。是以时常饮酒作乐,不过刘协经过九死一生才坐的一时安稳,先前吃得教训,还是不敢像前任灵帝一般,终日饮酒作乐,与宫女厮混。上朝也还是要上的,但也只是听下刘备等诸侯的情况。

  这日,刘协正自与宫中嫔妃嬉戏,忽有内侍进来禀道:“陛下,两位丞相大人来见,说是有要事求见,还请陛下速去商议。”

  自刘协在长安坐定,心念杨彪、王允等人之功,大赏朝廷诸臣,便封王允为左丞相,封杨彪为右丞相,杨彪开始以年纪已大为由,固不受封;后来在刘协的软磨硬泡之下,杨彪也不好拂天子之意,只得依允了,献帝后又封其子杨修为侍郎。

  “哦!两位丞相来了,快请进来。”献帝刘协还是有上进心的,虽然吃了一惊,看着眼前这些美丽的嫔妃,还是有些恋恋不舍,但又怕杨彪和王允训斥,还是忍痛驱散了众嫔妃,忙穿戴整齐。

  内侍高喝道:“陛下有旨,宣左丞相王允、右丞相杨彪觐见!”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只见杨彪、王允二人急趋进来,二人叩首道:“微臣叩见陛下!”

  献帝刘协满脸堆笑,抬手笑道:“两位老爱卿快快请起,坐坐坐!”

  杨彪、王允二人再拜一下:“谢陛下!”起身到刘协对面坐下。

  王允先打开话题,问道:“陛下,前番兖州曹操与西凉马腾请命出征北漠,助皇叔成功,前不久都已经回来了,陛下可曾知否?”

  刘协哈哈大笑,说道:“这个朕岂能不知,曹爱卿和马爱卿主动出兵助皇叔击破匈奴、鲜卑,忠心可鉴呐!”

  杨彪听得献帝说曹操之名,神色一变,说道:“陛下,马腾太守便罢,这曹操,万不可小觑。”

  刘协惊道:“为何?”

  杨彪顿了顿,看看四周,说道:“陛下以为曹操乃社稷之臣;其实不然,汝南名士许劭曾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此人万万要小心。”

  刘协不以为然的道:“太尉多虑了,民间传说而以,岂能当真,何况太尉也说了,那许邵也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如今天下太平,何必多疑,若是只凭一人之言就怀疑手下大臣,此事若是让他人知晓,岂不寒天下众人之心。”

  “陛下以为现在天下太平?前番传国玉玺失踪,有传闻被长沙太守孙坚所获,当时盟军也因此传国玉玺起重大争执,以至于孙坚被荆州刘表袭杀,后来传国玉玺不知下落,近来有传闻传国玉玺落于淮南袁术之手,然许久也不见其来奉还,其野心可见;今我们前来,就是为此事。恕老臣无礼,陛下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啊!”王允一听刘协所言,不禁微微起怒,这小皇帝这么这般不识时务。

  刘协听完王允之言,想起之前所受的苦,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说道:“老爱卿教训的是,还请两位爱卿接着讲。”

  王允说完脑门也冒冷汗,毕竟对面的是皇帝,万一他不听劝告,一气之下把他给杀了,那可不得了。好在刘协还昏庸到那种接近于傻的地步,听刘协说完,二人都松了一口气,互相看了看。王允接着说道:“如今各处诸侯忠于大汉者虽然不少,但心怀不轨者却是更多,就方才说的曹操,如今已非太平盛世,我们也不知曹操其心如何,至少现在他还没有什么异动,何况曹操有救驾之功,前番又主动出击鲜卑,乃有功之臣,虽然要提防,但不可不重赏;依臣之见,曹操屡立功劳,我们可尽量满足于他,也让他安分守己。”

  刘协松了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汗,说道:“司徒所言甚是,还请接着讲。”

  杨彪接口道:“淮南袁术若有异心,也未必掀得起多大的浪,其所在地扬州,西面便是荆州刺史刘景升,北面也有徐州刺史陶谦,何况还有刘皇叔刘备在,此三人皆是忠臣,也不必过多担心。”

  刘协还要再问,门外内侍禀道:“启禀陛下,青州刘皇叔、兖州曹操、凉州马腾都有战报来,还有匈奴、鲜卑单于派有使者来。”

  刘协吓了一跳,献帝再是无能,也知道边关鲜卑、匈奴人不好惹,如今刘备、马腾、曹操都来战报,还有匈奴、鲜卑使者来莫非。。。。。。刘协再不敢往坏处想。

  杨彪见刘协面呈慌张之色,忙安慰道:“陛下无需多虑,那兖州曹操是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此来必然是喜报。”刘协也不敢多想,但愿如此,忙穿戴整齐,与杨彪、王允来到朝堂之上。

  “匈奴、鲜卑使者在哪?战报在何处,快快传来!”

  内侍先将战报传来,忙将三份战报传于汉献帝,汉献帝怀着忐忑的心情,拿过详细的看了起来,少时,汉献帝将三份战报都看得分明,长叹了一口气,顿时满脸喜色,紧绷的心情得到了舒畅,原来,是大喜报!

  殿下众臣除杨彪、王允等一干老臣之外,其他臣子都神色紧张的看着献帝刘协,再看到其满脸堆笑,乃大喜之色,皆不由奇怪的问道:“陛下,敢问战报所陈何事?”

  “哈哈,此乃特大喜事!这是青州刘皇叔、凉州马腾、韩遂、兖州曹操三分使人送来的加急捷报,捷报中声称皇叔部下大将已率大军平定了关中之地的匈奴,将匈奴尽皆臣服;后曹操爱卿与马腾爱卿、韩遂爱卿又出兵助皇叔讨伐鲜卑,几人合力,又将鲜卑平定,如今匈奴、鲜卑二族尽已臣服;哈哈!皇叔与曹爱卿几人都如此忠心报国,朕心甚慰啊!汉室无忧矣!”献帝脸上绽放着极其满意的笑容,笑道。

  “太好了,皇叔竟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乃是空前之大功,苍天有眼呐!如今有皇叔在,我汉室可中兴矣。”

  “这皇叔部下大将赵栩是何人?竟如此了得,独自一人平定匈奴。”

  “是啊!是啊!听闻这赵栩文武双全,乃天下奇才。”

  。。。。。。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言辞,各有各关注的重点,众臣也都是惊喜交加,各说赞辞。

  “青州刘皇叔、兖州曹操、西凉马腾、韩遂四位立此不世之功,恳请陛下高升重赏。”这时一个朝官走出奏道。几位朝臣也走出一同奏请献帝封赏刘备等人,已安抚其心。

  “众位爱卿所言正是,只是平定鲜卑、匈奴曹操爱卿和马腾爱卿几人都是后来才去,虽有大功,但其等也只是辅助。皇叔部下大军独抗鲜卑数月,他们才是主力,尤其是其部下大将赵栩,一人平定匈奴,打的匈奴无丝毫还手之力,其勇足可见;立此大功,一般爵位也难以安其心,朕一时不知,该赏皇叔什么才好!”献帝打得小算盘,特意先说刘备。不过他说的也确实是实话。

  左丞相王允走出奏道:“启禀陛下,刘皇叔讨董卓、剿黄巾,后又千里救驾;许多大事都有重大参与,早立下许多大功。后来除袁绍,收公孙度,平匈奴,定鲜卑,遂平北方。如此大功,若封以寻常爵位已不符之大功。微臣斗胆,请陛下亲自加冕皇叔为王,如此才符合皇叔立下之功。”

  右丞相杨彪也奏道:“如国家无皇叔一人,正不知天下有几人要称帝,几人要称王。玄德功赤胆忠心,仁德之名遍布天下,谁人不知。便以周公之至德,立周之丞相姜尚之功,也不过如此,更何况玄德公本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更兼有此时不世之功,封其为王也正合天下百姓之意,也不算什么。”

  长史董昭进道:“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皇叔之功者,虽周公、姜尚莫可及也。栉风沐雨,十馀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中兴。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合受中兴大汉之大臣,封以兴汉王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

  刘协早有此意,与众臣商议,也不过是引出话题罢了,自思封刘备为王,一可收拢其心;二可威慑天下。正合刘协之意。当下便说道:“皇叔刘备兴义兵,匡扶汉室,如此忠贞之志,天下百姓都已见,若不重赏,难安百姓之心。”

  一些墙头草的官员见风使舵,都站出来与杨彪等人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刘协大喜,笑道:“即如此,传朕旨意,唤皇叔来长安,朕要亲自为其加冕,封兴汉王!”

  :;;!!


第110章  帝都盛会  天子之意

  4000字第三更!多多支持!?!

  献帝刘协与众大臣商议完后,当即便派快马八百里加急连夜分别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