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小军官身后十数人,拎着长枪,一拥而上,杀将过来。

  刘瑁立止之道:“停,我有一言,言罢厮杀!”

  那小军官让众士卒停下,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刘瑁道:“我欲与汝打赌,不知军官大人敢否?”

  “打赌?”小军官一怔,继而有些犹豫。

  “怎么?不敢啊?”刘瑁嘲笑道,“胆子这么小,将来怎么做将军啊?还指望刘勋那老小子能提拔你?”

  “切!赌就赌,我们人多,我有什么好怕的?你说,怎么赌?”小军官彻底被激怒了。


第124章 隐士焦光


  刘瑁道:“有本事咱们单打独斗,好好较量一翻。我若出战,算我欺负你。不如这样,让我身边这位身材瘦小、羸弱不堪的小兄弟出战,和你比试。若是赢了你,你便将这二十几个人全部留下。”

  “那若是我赢了呢?”小军官道。

  “那我等不但随你去充军,嗯……”刘瑁朝着刘云一伸手。

  “什么?”刘云以为刘瑁便是让他出战,脸色由黄变白,魂儿都快没了。

  “银子。”刘瑁道。

  刘云遂将怀中藏着的十几两银子取出,递于刘瑁。

  刘瑁将银子在手中撩一撩,显得沉甸甸的,道:“看到了吗?若是你赢了,这十几两银子也一并归你。”

  “果真?”

  “绝无虚言。”

  “好!”小军官踏马上前,将手中长矛一抖,道,“便让你小弟出战吧。”

  刘瑁遂谓刘云道:“云儿,正好试试你的剑法到底修炼到哪个境界了,去吧。”

  “公子……”刘云苦着脸,只是不敢上前。

  突然,刘瑁双眼圆睁,喝道:“我手下岂能有怕死之人?要么你将他杀了,要么死在他长矛之下!”

  任夔看不下去,哼一声,道:“公子,看他那熊样儿,不如我去结果了那小子。”

  “多嘴!”刘瑁冷喝一声。

  任夔慌忙住嘴。

  刘云不敢再多说一句,只得拔剑上前。

  小军官将长矛一指道:“吾乃刘作,汝是何人?”

  “我……我……”刘云慌张,话都说不周全了。

  刘瑁担心这刘云泄露身份,开口催促道:“何必多言,出手较技!”

  刘云被逼无奈,只得舞动长剑,纵马冲上。

  小军官也舞动长矛,纵马迎上。

  两个人来来往往,斗了十余回合,竟是不分胜负。

  经过这一翻打斗,刘云从开始慌张,慢慢发现,其实他此时剑法,比眼前这个刘作武艺并不弱。

  只是因为他过于慌张,所以并未发挥出刘瑁传授他剑法之威力。

  刘瑁高声提醒道:“云儿,你的剑法高过这小子长矛术许多,屏气凝神,休要慌张,必可一举而斩之也。”

  刘云便屏气凝神,长长呼吸,少顷,冷静下来。

  便于马上施展剑法,和刘作两马相交,只一个回合,刘云低头躲过刘作长矛,顺势将长剑刺入刘作胸前铠甲之中。

  噗!

  鲜血喷涌而出,只喷的刘云半边脸都是。

  那刘云惊慌失措,握着剑柄的手抖动不已,刚好将刘作身上的剑口越发剜得宽大起来。

  鲜血流得迅猛异常,只片刻功夫,那刘作哎呀几声惨叫,扑通一声,栽下马去,顿时了账。

  十几名小喽啰见他们的什长死了,便想上来报仇。

  刚上来两个,任夔抡起鬼头刀,一刀一个杀了。

  又有人冲上来,刘瑁迎上去,左右挥舞两剑,也斩杀两人。

  如此剩余六七人落荒而逃。

  刘瑁等杀散士卒官兵,任夔跳下马去,用鬼头刀将绑缚百姓之绳索砍断。

  众百姓跪伏于地,叩头称谢。

  刘瑁忙道:“众位乡亲快快请起,无需如此,你们快些回去吧,免得为大队官兵见了,又要捉拿尔等。”

  众百姓在他面前三叩首之后,皆四散而去。

  刘瑁下马,走到刚才被刘作鞭挞之文士面前,将他搀扶而起,又令任夔拿来随身携带的金疮药,解开文士衣领,替他敷上。

  “多谢这位公子!”那文士道,“听公子口音,是外地人吧?”

  刘瑁拱手道:“是也。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那文士略一思忖,微微笑道:“在下焦光,字孝然,乃山中隐士也。”

  “焦光?不姓乔啊?”刘瑁失落,喃喃自语。

  那焦光一怔,皱眉问:“公子……方才说什么?”

  刘瑁恍然,笑道:“呃,没什么。”遂忙自我介绍道,“在下姓文,名茂,字德美。焦先生既是隐士,如何便被官兵捉了?”

  焦光眨巴眨巴眼睛,道:“自从刘勋上任庐江太守以来,极力搜刮民脂民膏,献于袁术。又令人四处抓壮丁,招兵买马,扩展士卒。连我这不问世事之人,也难逃其魔掌,可见这庐江再无安宁矣。”

  刘瑁然其言。

  东汉末年的焦光,刘瑁也是记得有这么一个人的。

  只是据说此人于汉灵帝时,三次辞掉朝廷令其做官之诏书,遂隐居于荒野河边草庐之中,见人不语,冬夏不衣,睡不铺席,数日一餐,相传活了一百余年。

  既是这般隐士,恐怕他也劝说不动,也只得将其求贤若渴之心藏起,只得令其离去。

  那焦光拜谢,而后起身,即便离去,刚行数步,又不小心,跌倒于地。

  刘瑁急忙搀扶,见焦光腿脚也有伤痕,只得询问其住处。

  焦光道:“若是方便,将我送往前方五里处焦山之下即可。”

  刘瑁便令刘云将马匹让与焦光,刘云和任夔同乘一马。

  然那刘云首次杀人,神情惊慌,浑身颤抖,尚未回过神来。

  刘瑁喊了两三声,这小子方才恍然醒悟。

  任夔笑道:“嘿,今个儿算你脱了脓包的大名!别愣着了,莫非要等那刘勋大军前来绞杀我等?”

  刘云慌忙下马,与任夔同乘一马,如此四人三马,纵马而去。

  飞奔三里,方缓珮而行。

  刘瑁想起称赞焦光那首诗,便吟诵道:

  “皎皎高贤疑是仙,深心难测孝然边。

  “智推三诏逍遥洞,幽僻山门自在天。

  “云雾阁中宜独坐,蜗牛壳里好安眠。

  “清风袖底如知己,得傍瓜庐又一年。”

  刘瑁吟罢,焦光奇之,转头问道:“公子以前识得我否?”

  “未识。”刘瑁笑答。

  “既如此,公子诗中,如何吟咏得便是某耶?”焦光问。

  刘瑁道:“焦先生三辞灵帝诏书之时,远近闻名,汝遂入山为隐士,天下岂能忘却贤者乎?”

  焦光愣怔半天,方才拱手称谢。

  又行了一礼,刘瑁便问起这皖城四周可有乔姓人家?

  那焦光又是一怔,犹豫良久,方才摇头而笑道:“未曾听说也。”

  刘瑁便不强求,忽记起昨夜回去,难以安睡,默背《铜雀台赋》,遂照猫画虎,作赋一篇,以解心意。

  此时不如诵给这焦光听,或许他记取,世人传颂,到二乔耳中,方知其意也……


第125章 求二乔赋


  刘瑁遂道:“焦先生,我有赋一篇,不如诵于先生品评。”

  焦光感相救之恩,拱手言道:“情愿洗耳恭听。”

  刘瑁寻思片刻,遂吟诵起来:

  “为苍生以巡游兮,登层台而临风。

  “望江南之沃野兮,欣欣然以向荣。

  “念二京之尘嚣兮,怀庙堂之忧忡。

  “得高才之辅佐兮,必拂袖而澄清。

  “若天下之太平兮,愿临江以修亭。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天庭。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苗裔兮,宁彼四方。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二乔之永伴兮,乐终古而未央!”

  刘瑁吟罢,焦光越发诧异,遂问:“公子这篇赋目光高远,胸怀雄阔,何题也?”

  刘瑁道“余美梦之后,痴迷之作也,名曰《求二乔赋》。”

  “求二乔……何为二乔耶?”焦光问。

  “皖城之两位绝世美女也。”刘瑁直言相告。

  那焦光满脸不屑,道:“听公子之辞赋,以为当有大志于胸,如何只顾儿女情长耶?”

  刘瑁道:“焦先生此言差矣。所谓‘江山美人’,英雄所欲也。吾有心扫平天下群雄,重整大汉朝纲,救生民于水火,扶社稷于即倒,此乃大丈夫之所为也。然美人入梦,仙人相授,天作之合,岂能不细心寻访乎?”

  焦光听了,哈哈大笑道:“公子果然英雄风流。今日公子对焦光有救命之恩,不如我这便和公子约定。若是他年公子大器已成,拯救天下有望,可再来此焦山之中寻我。我当记下公子此《求二乔赋》,替公子寻访二乔美人也。若何?”

  刘瑁听了,当即谢过。

  到得焦山脚下,焦光勒住马匹,道:“五里已到,公子可回去,剩下之路,我独自回去便可。”

  刘瑁见他腿脚不甚方便,硬是要继续送他,也想顺便看看这焦光住处,免得将来寻他寻不着。

  毕竟二乔能否找到,他可是希望所在。

  然那焦光硬是止住刘瑁,只说今日有救命之恩,若继续相送,承受不起矣。

  刘瑁无奈,只得停下来,和云儿下马等待,让任夔再送先生一程。

  焦光争执不过,只得允准任夔继续相送。

  刘瑁便与刘云在山脚下等待。

  过了足足小半个时辰,任夔骑着一匹马,牵着一匹马回来。

  刘瑁忙问:“可将焦先生送到家了?”

  任夔下马回道:“未送到家。有其夫人和一双女儿于山口哭泣,见他回去,皆破涕为笑,向天祷告。那焦先生方令我独自回来了。”

  “嘿,猪脑子!”刘瑁骂了一句。

  方才当着焦光之面,他不好交代,让任夔将焦光送到家,记住他家所在。

  本指望任夔透灵些,实未想到,还是……

  刘瑁想知道更多,只得又问:“还听到什么了?”

  任夔道:“其他也未有什么……呃,对了,还有一件,那焦先生一双女儿,大的约摸十二三岁,小的约摸十一二岁,见到焦先生,都扑进他怀里,哭作一团。只是焦先生忽然叫那大女儿为‘大乔’,叫那小女儿为‘小乔’,不知这……”

  “什么?”刘瑁一听,大喜过望,慌忙扑上来,一把将任夔胸前衣襟,急问,“你说那焦光叫他的两个女儿分别为大乔、小乔?”

  “是啊。”任夔见刘瑁如此激动,还以为他办错了什么天大之事,唬得两眼发直,结结巴巴问道,“公子……您……您这是……”

  “你个猪!猪!猪!”刘瑁大骂道,“那你怎么不拦住他?”

  “拦住他?”任夔还是不明白。

  刘瑁气得直跺脚,道:“那大乔、小乔便是我要找的姓乔之人!”

  “怎么可能呢?”任夔一脸懵逼,笑道,“公子,这回定然是您错了。那大乔、小乔既是焦光之女,名字应该叫做‘焦大乔’、‘焦小乔’才对,她们肯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