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瑁听他这话,好似话里有话,心下琢磨,不知这凤儿主动前来投怀送抱,是不是拜了这丫的在背后说合。

  故而也不吵他,佯装嗔道:“好你个头!还不快点准备侍候,老子还等着升帐呢。”

  刘云道:“公子,梳洗早膳一应准备齐了,单等公子起来。火龙驹也已经让人在大门外备下了。”

  刘瑁在他鼻尖上一点,便想发火道:“你……”

  只是这小子准备得如此周全,怒火实在无从发起,最后只得说了句:“干得好!”

  刘瑁简单梳洗过,吃了早膳,上马便要起行。

  临行,还不忘回头叮咛刘云:“你小子替我守好卧房,不准任何人进入。”

  “啊?”刘云一怔,继而笑道,“公子,这不妥吧?我还要安排丫鬟婆子打扫呢,不然室内乱糟糟的,公子回来,岂不又要骂云儿该死?”

  “没工夫和你瞎扯,你丫的要是敢进,我回来将你的两条狗腿儿给砍下来!”刘瑁说完,纵马而去。

  那刘云只得在背后高声回应道:“公子放心,我亲自守门,直到那个……她起身。”

  刘瑁心中窃喜:“看来云儿这小子胆子虽小,但却是个心思透彻,能办事的。有他在身边,还不错。”

  刘瑁一夜歇得舒畅,回到衙门,办起事来,也是精神百倍。

  等他到时,众人皆已到齐。

  刘瑁坐下之后,让众人也落座,准备商议破敌之策。

  荀攸报来,言说昨夜果然不出所料,那张鲁军前来劫营。

  刘瑁忙欠身问道:“结果如何?”

  荀攸道:“流星马已经报来,言说甘宁带领沈弥、泠苞、邓贤,按我之计,于敌军劫寨之时,四周围定,大破敌军。”

  “好,好。”刘瑁十分高兴,继而又问,“那兴霸可曾追赶?”

  “这个……详情还不得而知。”荀攸道,“流星马送来消息,沈弥、泠苞、邓贤守营,甘宁已经亲身来此,这个时辰……也该到了。”

  “兴霸回来了?”刘瑁又是一怔,“他不好好紧守营寨,来此作甚?”

  荀攸与众人皆回答不上来。

  便于此时,衙门口一阵哈哈大笑,接着甘宁远远嚷道:“主公,主公,军师之计,果然灵验,昨夜我军大破敌军,斩杀数千人,哈哈哈哈!”

  甘宁冲进衙门大堂,对刘瑁躬身施礼,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据甘宁说,他接到军令,严防敌人趁夜劫营,便将士卒一分为四,由他和沈弥、泠苞、邓贤各引兵两千五百人,隐于四面山坡杂树之中,布下天罗地网,单等敌军前来。

  四更时分,敌军果然前来劫营,突入营中,四面冲杀,竟不见人。

  甘宁一声号炮,四路军同时冲出,将敌军四面围定,飞矢激射,箭如密雨,敌军损失惨重。

  张卫贴身护卫,死命保护,杀开一条血路,方才得脱。

  刘瑁见这甘宁安然无恙,知甘宁定然没有长驱直入,前去追赶,不然陷入敌军埋伏,后果难测。

  依着甘宁性子,能如此严守军令,当可欣慰。

  刘瑁好奇,遂问:“贼首张卫,带领残兵逃走,兴霸未予追赶?”

  那甘宁低头嘿嘿笑了一阵,道:“公子果真了得,一看便知咱兴霸好激动。不过,兴霸未追赶,还是多亏了一位先生。”

  “什么?先生?”刘瑁忙问,“什么意思?”

  甘宁遂道:“昨夜,我等正杀得兴起,眼看着张卫唾手可得,岂可让他逃了?我等正在追赶,刚刚走出两里,大路上忽然现出一位先生,于道旁高岗之上,对我喊话,叫我莫追。如此,我方才想起公子之令,荀先生之计。”

  刘瑁脸色一黑,喝道:“甘兴霸,若是没有那位先生出现,你莫不是要违抗我军令乎?”

  甘宁慌忙拜倒于地,唬得什么似的,连连磕头认罪,直说再也不敢了。

  刘瑁冷冷道:“看在你是我兄份儿上,暂且不予加罪,以后不得如此!汝亦是读过诸子之人,如何遇事不动脑子想想?那张卫劫营,定然是他刚愎自用。然杨任岂能不派人接应乎?若你追赶,定会中杨任半道伏兵之计!”

  甘宁恍然大悟,连连称是。

  刘瑁见他明白了,方才缓和语气,问:“你说得那位先生,现在何处?”

  甘宁转忧为喜道:“就在门外等待。”

  “高人相救于你,如何令其门外久侯?快快有请!”

  刘瑁知这人不避刀兵,夜半于半道提醒甘宁,定然是个有勇有谋之士,遂亲自起身相迎……


第90章 诱敌之计


  门外飘然进来一人,书生打扮,年纪不出二十。

  刘瑁见其仪表不俗,遂躬身施礼,请教姓名。

  那人言道:“某巴西阆中人,姓黄,名权,字公衡。拜见将军。”

  黄权这个人,刘瑁还是知道的。

  在益州之地,也算是个有识之士。

  据史书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张松建议,迎接刘备入蜀,使其讨伐张鲁。

  黄权曾劝谏道:“左将军刘备,素有骁勇之名,今请其来蜀,若用部下之礼待之,则不能满足其愿;若以宾客之礼待之,则一国不能容二君。如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便有累卵之危。今尽可紧守边郡,以待局安可也。”

  刘璋不听,遂派法正去迎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长。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始进攻益州,派将佐分路攻下郡县,各郡县皆望风归顺,而黄权闭城坚守,待刘璋投降,方才去见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

  刘瑁以此知其乃有识之士也。

  刘瑁遂拱手道:“久闻阁下大名,今幸得一见,足慰平生。昨夜之事,还要感谢先生。”

  黄权道:“将军不必客气,权非偶尔相遇,实乃有心相助。”

  “呃,此话怎讲?”刘瑁不解。

  黄权道:“近闻将军,问罪荆州,脱困城都,召集兵马,征伐汉中,散粮施粥,赈济百姓,实欲伸大义于天下也。权甚敬服,特来相投。无有进见之礼,故而不避刀兵,半路提醒甘将军耳。”

  刘瑁听他主动来投,十分高兴,问起眼前战事,那黄权道:“余闻杜濩、朴胡两位首领已然投靠将军麾下,不知可有此事乎?”

  刘瑁道:“然也,杜濩、朴胡二位首领俱各在营中。”

  “那杜濩、朴胡皆为賨人首领,西川张公则(张卫,字公则)帐下袁约,亦为賨人首领,三人相互依赖,极为信任。今杜濩、朴胡已降,何不令二人修书,差人密入西川,暗见袁约,说其来降?”黄权进言道。

  刘瑁听了大喜,遂道:“若非公衡此言,我几乎忘却。既如此,便请杜濩、朴胡二位首领前来商议。”

  刘瑁派人去乞,不一时,杜濩、朴胡前来,刘瑁俱告以事。

  杜濩、朴胡言道:“公子,我二人岂非不知可以说袁约来降?然,西川张卫、杨任吃了败仗,定知我军厉害,必然坚守城门,不会随便出战。若其不出,四门不开,纵然我等修书,送书人如何进得城去?”

  刘瑁不禁挠头,杜濩、朴胡二人之言,的确有理。

  刘瑁遂请荀攸、程畿等人计议。

  程畿言道:“杨任谨慎,张卫吃了败仗,二人定然不会随意出城迎战。公子令我等开仓放粮,施粥以聚四方流民,虽则可以扩充兵源,然则粮食消耗甚巨,不消一月,军粮殆尽,必然进退维谷。那杨任深有谋略,岂会不知?定然据守坚城,于我打消耗之战也。”

  刘瑁道:“季然之言有理。正因如此,我等才要主动出击,早晚将西川拿下,夺取粮草,方保无虞。”

  庞羲道:“公子,张卫、杨任知我厉害,不敢出战,是其明知出战不会讨得便宜也。若是让对方疑有可乘之机,彼定然会出击攻我。”

  刘瑁遂细问:“汝有何计?”

  庞羲默然,良久,摇头苦笑道:“尚无完全之计。”

  荀攸道:“公子,我已有了。”

  刘瑁喜道:“公达快请说。”

  荀攸遂道:“来日可差一军前往西川城下搦战,彼军必然不出,便令我军于城下开阔处安下营寨,令士卒叫骂累了,只管饮酒取乐,羞辱彼军,令其以为我军疲累懈怠。彼军必然趁机偷袭。我军送书之人便可趁两军混战,混入彼军。若我军回军掩杀,彼必退入城中,如此,送书人岂非可以就此而进城耶?”

  荀攸此计一出,令刘瑁立即想到,哪里见过类似之计?

  忽便想起,那曹孟德欲得庞德之时,便是如此故意弃了营寨于庞德,至晚放回军杀来,将庞德赶回城中。

  结纳杨松之人便趁机混入城中。

  只是刘瑁记得,那计策乃是曹操谋士贾诩所出,并非荀攸。

  不想类似情形,智谋之士多能想到一起。

  刘瑁拍案叫绝,补充道:“若彼军白日出兵袭我,可弃了营寨,至晚方回军掩杀,如此趁夜令送书人混入败军之中,可保万全。”

  荀攸亦拱手道:“公子所言极为周全。”

  刘瑁知甘宁急躁威猛,彼军必然知晓,故而令其出战,施行此计,对方当更容易上当。

  翌日。

  甘宁以计行事,带领五千军马,于城下搦战一日,张卫、杨任皆于城头查看,避之不出。

  一日过去,第二日,甘宁依然出营骂战。

  西川之军,依然不出。

  甘宁遂将城东大营移至西川城南一里处。

  甘宁肆无忌惮,一边安营扎寨,一边差人在城下骂战。

  将张鲁祖宗八辈骂了个遍。

  张卫哪里听得下去?几次三番,便要出城与甘宁大战三百回合。杨任等极力劝阻方罢。

  第三日,营寨初成,甘宁于城下骂战半晌,仍然不见杨任、张卫出战,甘宁遂令军士将酒肉运至城下,令三百叫骂军士就于城下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肆无忌惮,好不快活。

  那甘宁之军边吃,边朝城头士卒吆喝:“喂,城中的兄弟们,看到了吧?杨任、张卫皆缩头乌龟,我等便于城下吃喝,尔等又能奈我何?”

  城头军士见了,皆咬牙切齿,忍不住心中憋屈,痛骂杨任。

  早有张卫帐下得意将佐名尚党的,报于张卫。

  张卫爬上城头,遥望甘宁之军,果如尚党所言,遂恼恨不已,忍无可忍,立即披挂,带兵冲出城门。

  守城士卒飞马报于杨任,杨任大惊,急忙跑上城头观看。

  张卫带领一万大军,杀出城来。

  甘宁见了,心中暗喜,遂令人丢盔弃甲,抛戈倒帆,弃营而走。

  张卫带领大军,夺了甘宁营寨,心中大喜。

  众将皆前来道贺,恭维张卫抓住战机,一举夺了甘宁营盘,实乃杨任、杨昂之流无可比拟也……


第91章 一榻糊涂


  张卫手下将佐一翻恭维,更使其飘飘然,不知所以,即差人前往西川城中,羞辱杨任,一再阻止他进兵。

  似此,若非他抓住战机,毫不犹豫,立即出兵,岂能有此胜乎?

  那杨任也不明就里,只是觉得蹊跷,令人转告张卫,言说甘宁勇猛,如何不战而退,尚且将营盘丢弃?此中必定有诈,可速回城中。

  张卫早被胜利冲昏头脑,哪里肯听?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