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只得连连说是。

  刘瑁不开口让刘备离去,目下小沛已失,刘备也没有理由北上。

  刘瑁趁机道:“兄长,我等皆为汉室宗亲,天子弟兄,如今天子在汉中,我等当不辞劳苦,扫平天下,为天子分忧,为汉家去爆。今曹操、袁绍、吕布等虽是劲敌,然有我大将许褚、褚燕和长史徐庶守在许昌,凉那曹操定然难以南下。我和兄长情深意长,不忍分离,不如兄长这边随我南征,扫平袁术余孽,然后北上讨贼,若何?”

  刘备没了小沛,虽然被朝廷封为豫州牧,又受到刘瑁如此邀请,他自然无法拒绝,也不敢拒绝,只得应允。

  刘瑁着令陈纪带领两万大军守寿春,他自领大军南下,扫平袁术余部。

  一路之上,刘瑁前部先锋赵云,数次和袁术谋士杨弘、大将陆勉遭遇。

  然那杨弘、陆勉带领上万兵马,只顾逃命,根本不与赵云对敌,故而未能将二贼歼灭。

  那杨弘、陆勉南下逃跑,意欲投靠孙策,不想走到庐江地面,竟然遭到袁术部将,镇守皖城的刘勋袭击,结果全军被俘。

  又兼袁术的堂弟袁胤、女婿黄猗死里逃生,无路可走,辗转难逃,也来到庐江皖城,投靠刘勋。

  结果这刘勋得了两路人马,实力大增,竟有七八万人。

  刘瑁屯兵舒县修整,尚未来得及攻打庐江皖城,便接到甘宁、太史慈两路军报,言说孙策大军正在攻打江夏黄祖。

  刘瑁知孙策之意,定是想在刘瑁吞并皖城之前,打下江夏,捉了黄祖,将那黄祖碎尸万段,以报杀父之仇。

  在江夏派驻重兵,抵御太史慈水军东进,然后他自领大军东归,前往庐江皖城,于刘瑁一争高下。

  刘瑁自从灭了袁术之后,神州大地,一半都归了他。

  若是孙策不能趁此机会,快速扫平江东,站稳脚跟,那么争霸天下的脚步将再也迈不出了。

  这孙策虽然脱离袁术较晚,起步较晚,然袁术称帝,给了他发展壮大的时机。

  这小子功力高强,帐下又有程普、黄盖、韩当、孙贲、孙辅等一干武将,还有周瑜、张昭、鲁肃、吕范等一干谋臣辅佐,进取江东,极为神速。

  此时刘瑁断然不能让他得手,随派出信使,传令太史慈,无比全力攻打黄祖,并拿出朝廷旨意,将黄祖降服。

  如若不降,无比强攻夺城,万不可使得江夏落入孙策手中。

  同时传令甘宁,全力协助太史慈水军攻城。

  那甘宁本身水性极好,收下将士如沈弥、娄发也都多少懂得水站,尤其锦帆军,更是甘宁水军作战的一把尖刀。

  刘瑁下达如此死令,虽说让甘宁配合太史慈,然甘宁可不甘落后,趁机在大江对岸,征集船只,准备配合太史慈渡江作战。

  太史慈、甘宁大军和东路孙策大军进攻都十分猛烈,那黄祖东西抵挡不住,且又身受重伤,不得已,黄祖的儿子黄射开西城门投降太史慈、甘宁两路军马。

  太史慈、甘宁遂进城,占据城池。

  比及孙策进城,向太史慈、甘宁讨要黄祖,黄祖已经重伤不治而亡。

  孙策要杀黄射,太史慈、甘宁皆阻止,言说:“其已降,不可杀,当请大将军定夺。”

  孙策不将黄盖、孙贲等皆要强行刺杀黄射,最终被鲁肃、吕范等阻止。

  周瑜趁机进言孙策,言说既然黄祖已是,太史慈、甘宁两路大军实力雄厚,不可力敌,不如当即撤离,渡江攻打皖城。

  若能攻下皖城,到时候刘瑁大军南下,也没法将他们赶出去。

  孙策以为然,只得从其言。

  刘瑁自然知他心意,便从舒县起兵,准备南下攻打皖城。

  不想此时山越贼数万之众,横行肆虐,劫掠百姓,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刘瑁担心这些贼人实力强大,趁他攻打皖城之时,万一突然袭其后方,夺其粮草,到时候可是得不偿失,遂只得即可兵力,肃清山越贼人。

  正是这一耽搁,再加上刘勋派出袁胤、黄猗、陆勉三人,率领大军五万,屯兵舒县西南的夹石,抵御刘瑁。

  因了这两路军马的抵抗,刘瑁大军行动受阻,未能及时攻打皖城。

  与此同时,刘勋因为军中缺粮,派出其堂弟刘偕前往江南向豫章太守华歆借粮。

  华歆也正缺粮,只好派人领着刘偕到海昏、上缭,向刘繇的旧部告借三万斛。

  刘偕去了月余,才借得两千斛,于是报告刘勋,并让刘勋领兵前来攻袭。

  时,孙策刚刚准备从江夏撤军,听到这个信息,十分高兴,准备当即向刘瑁修书一封……

  

第231章 皖城较量

  孙策向刘瑁修书大意便是,为了为朝廷铲除袁术余孽,宁肯出兵攻打皖城。

  刘瑁担心这孙策打下皖城,万一遇到大乔、小乔,岂不是坏了他心底里的一点点小私心?

  但孙策此举,也是为朝廷出力,刘瑁自然无法拒绝,只得加以勉励。

  暗中,刘瑁督促将士,早日消灭山越贼寇,打败袁胤等人的大军,进攻皖城。

  然,刘瑁还是晚了一步。

  那袁胤、黄猗、陆勉三人的几万大军,在刘瑁大军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贼兵根本抵挡不住,他大军的进攻。

  袁胤、黄猗、陆勉三人皆被斩杀,三四万大军多半被刘瑁收编,其余或死或逃。

  只是山越贼寇,神出鬼没,造成不少麻烦。

  虽说损失不大,却严重阻滞了他的前进。

  等大军到达皖城之时,孙策已经进城四五天了。

  因刘勋和他的堂弟刘偕攻袭上绕,抢夺粮草,兵马未回,孙策已经攻下皖城。

  等到刘勋准备回救,又中周瑜埋伏,刘勋、刘偕尽皆被斩,三四万大军竟然归了孙策。

  刘瑁大军兵临城下,孙策不敢阻挡,只得迎接刘瑁进城。

  刘瑁大摆筵席,犒赏将士,三军欢腾。

  酒过三巡,孙策出席向刘瑁躬身施礼道:“大将军,孙策为朝廷打下皖城,期望大将军将黄射交付于我,斩其头,以为家父报仇雪恨。”

  刘瑁早知道这孙策会提出此等条件来,捏起羽殇,送到孙策面前,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伯符兄,杀死孙文台将军者,乃黄射之父黄祖也。今黄祖已亡,将军何必还要赶尽杀绝?况且,黄射已经归顺朝廷,若是任由将军杀了,天子怪罪下来,如何是好?”

  刘瑁拉出天子来,虽说有讨巧之嫌,然孙策却无法反对。

  纵然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大汉天子,不过是个傀儡,说话做事根本不定屁用。

  然在这样的朝代,谁又敢说天子可有可无?

  孙策并未接刘瑁手中羽殇,反而将身形压得更低,再次请求道:“请大将军看在孙策为朝廷建功的份儿上,请大将军成全!”

  不仅如此,孙策帐下周瑜、程普、黄盖、韩当、孙贲、孙辅等一帮武将,跪在孙策身后,也向刘瑁求情。

  看着情形,这是要逼宫啊。

  刘瑁捏着羽殇,停在半空之中,面无表情。

  典韦手里拎着双铁戟,忽然走上来,立在孙策面前,昂首挺胸,“嗯”一声,那意思很明显,这是较上真儿了。

  刘瑁将典韦慢慢推开,并将手中的羽殇递给另一边的赵云,慢慢将孙策搀扶起来,为他理了理胸前的衣带,冷冷地说:“孙伯符,我要是不答应呢?”

  孙策呲牙咧嘴,道:“大将军,您要是不答应,恐怕咱们都会睡不着的。”

  刘瑁道:“哈哈哈哈!将军,你可能睡不着,我刘瑁可没有睡不着的时候。”

  孙策望了一眼典韦和赵云,道:“将军是想永远躲在这些将佐身后么?”

  刘瑁道:“何必躲?就算我站在前边,将军又能将我怎么样?”

  孙策和刘瑁针锋相对,针尖对麦芒,鲁肃捏着两个羽殇,笑着走上来,道:“主公,大将军,今日大胜之日,何必说些不开心的话来?程老将军、黄老将军,你们也快快起来!”

  黄盖道:“鲁子敬,老主公在天有灵,看到我等有仇不报,何以瞑目?大将军不答应,黄盖宁死不敢起身也!”

  刘瑁见程普、黄盖等人,一直跪着,并不起身。

  那孙策也不去接鲁肃手中的羽殇,他也不去接,只是望着孙策,听他之意,再做打算。

  那孙策看到刘瑁如此冷静,也知晓眼下刘瑁帐下武将如意,便是在皖城之中,大军也有二三十万,绝非他能对敌。

  孙策只得将手一摆,道:“好!既然如此,此时不必再提!程将军、黄将军、众位将军,既然大将军不想为我等做主,我们又何必为难大将军,走!”

  孙策说完,竟然转身带着众人离去。

  鲁肃也忙放下羽殇,向刘瑁拱拱手,转身离去。

  刘瑁盯着孙策及江东诸将转身离去的背影,眼睛越发眯了起来。

  此时,刘瑁大军大多驻扎在皖城之外,只有赵云、刘云一万兵马及两千青龙卫在城中护卫,而孙策大军大多驻扎在皖城之内。

  这一夜饮宴,刘瑁已然看出,孙策乃江东猛虎,早晚必反,就算今夜不收拾他,也不能不防。

  于是,刘瑁叫来赵云、刘云,暗中叮嘱安排一翻。

  刘瑁下榻在皖城府衙之中,孙策早将地方腾出来,住在城中江东大军军营之中。

  夜半三更,忽然城中喊杀震天。

  刘瑁早知这孙策不会心腹,也知道那周瑜不会失去这样一个偷袭的机会,今夜必定趁他在城中,趁机杀他。

  刘瑁怎么可能连这点防备也没有?

  当城中喊杀震天,赵云一万大军,将府衙围得铁桶一般,孙策大军暂时无法攻击过来之时,刘云已经过来回报:“大将军,子龙将军带兵将外抵挡,典韦将军就守在门外。”

  刘瑁道:“嗯,那你可以出动了。”

  刘云道:“是。”

  刘云带着两千青龙卫,在府门外集合,从赵云大队人马后边,杀出重围,直到城门之下。

  他这一路人马,宛如离弦之箭,势不可挡。

  刘云打开城门,马超、张任、严颜带领大军冲入城中。

  此时,在府衙门外,正在上演一场生死较量。

  刘瑁早已披挂整齐,胯下踏雪火龙驹,手中龙吟霸王枪,在典韦的保护之下,走到阵前。

  那孙策手下部将孙辅正在与赵云交战,不出五六个回合,被赵云一枪搠于马下,顿时了账。

  孙贲、黄盖见孙辅被杀,大怒,两人左右加攻,攻向赵云,三人转灯儿厮杀。

  孙策看到刘瑁,大喝一声,便要上前,亲自刺杀刘瑁。

  刘瑁抬枪一指孙策,道:“孙伯符,早知道你会趁机杀我,竟敢反叛朝廷,死期至矣!”

  孙策还想上前,典韦迎上前去,双铁戟和孙策手中长枪磕在一起。

  嘭!

  一声巨响,全军震惊。

  两人还没来得及硬战,忽听得远处喊杀震天,接着周瑜叫道:“主公,城门大开,快快撤离……”

  

第232章 真假焦光

  孙策见大势已去,在一帮武将的保护之下,只得掉头逃出城去。

  刘瑁率兵追赶,黑夜之中,只追出十余里,担心孙策设下埋伏,止住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