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褚趁机从马上跃起,扑向徐晃,将其摁倒在地……

第183章 汉中封赏

  徐晃被缚,带到刘瑁面前。

  刘瑁下马,亲释其缚,伸手将徐晃脸上血迹擦拭干净,又解下披风,披在徐晃身上。

  “这……”徐晃见刘瑁如此,已被感动。

  刘瑁道:“公明将军,杨奉、韩暹之徒,皆非立业之人,以将军良才,何必陪着受死?大丈夫当以有用之躯,为国家建功立业也!公明投我,实乃是报效国家,为天子出力。公明明白人,如何天子社稷于不顾,反而要追随杨奉、韩暹之贼寇而去?愿将军思之!”

  “嗨!”徐晃叹道,“晃追随杨奉日久,实在不忍弃也。”

  刘瑁身后,众位谋士皆至,中有河东卫觊,走出笑道:“徐公明,还认得我否?”

  徐公明抬头看时,见是卫觊,躬身拜道:“伯觎先生莫非也追随……”

  卫觊道:“不错,我已追随如意公子也。方才公子所言,乃是大仁大义也。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先臣择主而事,公明当世英雄,如何甘愿身陷泥淖,明珠投暗,也不愿弃暗投明?此为大丈夫所不取也!况且,将军看看,身后并无一兵一卒,杨奉、韩暹、李乐、胡才之辈,皆是乡野贼寇,并不足用,怕已成公子诸将刀下之鬼。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公明当速速归降,方是正途,何以如此执迷不悟耶?”

  卫觊这一翻言语,令徐晃明白眼前境况。

  徐晃再无犹豫,扑通跪在刘瑁面前,道:“主公在上,请受徐晃一拜!”

  刘瑁又得了一员良将,高兴得很,慌忙将徐晃搀扶起身,众人回府。

  黄忠、甘宁提来李乐、胡才之头,太史慈、周泰将杨奉、韩暹活捉带来。

  韩暹扑通跪地,还想求饶,归附刘瑁。

  刘瑁冷哼道:“韩暹,你没机会了。”

  着令将杨奉、韩暹待下去,明日天子起驾,杀之祭旗。

  杨奉、韩暹之乱,搞得郏县城中,大半夜喊杀震天。

  翌日晨。

  刘瑁拜见天子,告知昨夜杨奉、韩暹、李乐、胡才四人,欲阴谋叛乱,斩杀大臣,抢掠圣驾之事。

  刘协听了,大吃一惊。

  董承黑着脸,不敢说话。

  刘瑁道:“陛下勿虑,叛乱已定,当可准时起驾,正好拿杨奉、韩暹二位贼人祭旗,请陛下允准。”

  董承请求道:“陛下,自西都出发,兴义将军多有功劳,此番攻击刘司马,定有难处!刘司马虽然身为皇叔,然不过朝廷别部司马,安敢挟持天子诏令,斩杀将军耶?”

  刘瑁怒道:“董贼,莫非汝乃杨奉、韩暹之同谋耶?若是,当一起斩之!”

  刘协慌忙安抚刘瑁道:“皇叔息怒,皇丈请勿乱言。杨奉、韩暹既有谋反之意,攻伐之乱,如何留得?便如皇叔之意可也。”

  “多谢陛下。”

  刘瑁遂令任夔、何曼二人,带兵将杨奉、韩暹拉出,便于府衙之前砍下头颅,献于衙上。

  汉献帝刘协及众位大臣见了,皆面如土色,魂不附体。

  銮驾起行,西入函谷关,而后向西南,打算过青泥隘口,向西至穿过子午谷回汉中。

  李傕、郭汜二贼军马,过潼关,奔向华阴方向;张济贼军屯弘农。

  三路贼兵知刘瑁大军厉害,皆不敢上前攻击。

  甘宁知李傕杀死了刘瑁的长兄刘范、次兄刘诞,遂建议分兵一路,追击李傕、郭汜,报两位公子之仇。

  刘瑁叹息一回,道:“兴霸不必如此急躁。李傕、郭汜二贼,已是强弩之末,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难成气候。待我等回到汉中,安置天子,稳住脚跟,再出兵攻打不迟。”

  戏忠、郭嘉等众位谋士皆以为然。

  刘瑁大军保护銮驾,一路平安,到达子午谷口。

  吴懿、荀攸、法正、阎圃接着,早已将子午谷中道路疏通干净,迎接献帝入汉中南郑。

  銮驾到南郑,盖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建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城楼。

  封董承、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大司农朱儁、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廷尉正兼黄门侍郎钟繇等十数人为列侯。

  封钟繇为将佐令,负责皇室宫殿的督建。

  刘瑁自封为大将军南郑侯。

  以戏忠为侍中尚书令,荀攸为军师,郭嘉为司马祭酒,胡昭、司马懿为师友祭酒。

  法正为随军长史,徐庶为留府长史,张松为司空曹椽。

  程畿为典农校尉,卫觊为屯田校尉。

  阎圃仍为汉中郡丞,将佐

  庞羲为房陵令,黄权为阆中令。

  崔钧为南江县长,石韬为城固县长,孟建为褒中县长,董昭为上庸县长。

  黄忠为讨虏将军,甘宁为平虏将军,吴懿为安汉将军。

  赵云、魏延、蒋钦、周泰、张辽、徐晃、杨任、张燕皆为牙门将军。

  许褚、太史慈为都尉。

  沈弥、娄发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

  杜濩、朴胡、袁约为偏将,分别虚领巴西太守、巴东太守、巴郡太守。

  任夔、何曼、杨怀、高沛、泠苞、邓贤、吴兰、雷铜、四营屠各、雁门乌桓为裨将。

  孟达、杜长、徐和、张横、郝萌、成廉、孙轻、王当为校尉。

  其余将士,皆有封赏。

  自此,朝廷大权皆归于刘瑁。

  朝廷大事,先禀报刘瑁,然后方奏天子。

  刘瑁封赏诸事已毕,令徐庶督造大将军府,要求务必比三公府邸宏伟,然不得僭越。

  徐庶明白,一力操办,保证不出差错。

  刘瑁知徐庶办事牢靠,极为放心。

  府邸建成,刘瑁令吴芃居住在内室正房,吴凤居住在侧室,未正式妾室身份,依然为吴氏侍女。

  只是吴氏聪敏过人,这一回来,已然看出端倪,对凤儿不同别个,并不让她做什么下贱之事。

  回来之后,刘瑁极为欣慰,好歹张玉兰说,这一年时光,吴氏对他还算亲近,并未折磨于她。

  这也是刘瑁毅然决然,封吴懿为安汉将军之意。

  他这是在感谢吴氏守护好了内室,让他放心。

  貂蝉、蔡琰见过吴氏,皆居住在侧室。

  吴芃拜见刘瑁,笑问:“夫君还要给我找来多少姐妹?我好准备房间!”

  刘瑁听她之言,似有讥讽之意,回敬道:“三千佳丽!到时候夫人你想选哪一间?正房还是偏房?……”

第184章 奉诏罚罪

  刘瑁自迎接献帝到汉中,修建宫廷,安置百官,看看冬去春来,当可大展宏图矣。

  这一日,刘瑁设宴宴请武百官,道:“如今天子坐镇汉中,梁州大定,臣有谋,将士用命,士卒带甲十五万,正当开疆扩土之时,诸位以为,当从何处着手?”

  早有戏忠出班谏言道:“大将军,当今天子在堂,当竖皇威。可启奏陛下下诏,令天下群雄前来朝觐天子。若群雄来朝,加官进爵,尽皆留在朝中,执牛耳以震慑天下,天下可立定也。”

  郭嘉笑道:“志才兄,此计虽妙,却不见得有几个人回奉命吧?”

  戏忠道:“若群雄不来朝拜,亦当朝贡,献上粮草锦帛,替我等供养天子,不亦宜乎?若不来朝拜,又不着人进贡,此乃反贼也。以后讨伐,便有口实!”

  听完戏忠分析,刘瑁赞道:“甚善!我明日朝上觐见天子,讨个诏令!”

  翌日。

  献帝设朝,百官上殿,刘瑁领班奏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乱,群雄争锋,皆为私利,忘却朝纲,微臣请天子下诏,着各州牧、刺史,朝见天子也。”

  献帝不敢不从,即令按照刘瑁之意,刷下圣旨,誊抄十数份,加玺用印,派遣使者,送往各州牧、刺史手中。

  数日之后,袁绍、刘备、刘表等各州牧、刺史皆上表请罪,理由五花八门,反正就是不能前来。

  刘表不但上表请罪,还派出使者,送上财帛粮草无数,作为对天子的供奉,同时还向刘瑁专程送来书信,述祖追源,以表接连之意。

  刘瑁厚待刘表使者,承诺改日禀奏天子,给予加封,着人好生安排使者于馆驿。

  使者去后,刘瑁谓众谋士道:“刘表老儿,表面恭敬,其实和其它群雄一般,居心叵测。纳贡上表,来书达意,只想高枕无忧,越发见其虚伪,着实可恶!”

  戏忠道:“主公,我有一计,可让刘表没那么容易高枕无忧。”

  刘瑁道:“哦,志才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戏忠道:“此时刚出正月,曹操正出兵攻打豫州黄巾刘辟。以吾观之,无需一月,那刘辟定为曹操所破。刘辟破,豫州归曹操矣。主公可上书天子,将豫州赐封于刘表,令其进军讨伐黄巾贼寇刘辟。功成之日,刘表必与曹操争豫州,如此刘景升还可高枕无忧乎?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徐庶道:“志才兄,刘表冢中枯骨,只想自守,不想进取。虽有旨意,然其惧怕曹操,迁延不出,有当如何?”

  戏忠笑道:“若其迁延不出,主公可再请天子下旨,问罪于他,那刘表上书进贡,以毫无过失来求得心安之心思,岂不落空?到时候刘表定然不会高枕无忧,说不定刘表还会上表请罪,再派使者前来进贡。”

  众谋士以为可行,刘瑁着即请旨,派使者去讫。

  不一日,使者过来,言说刘表表面依然答应出兵,配合曹操攻打豫州刘辟,且说身无寸功,不敢受禄,封赏豫州之事,奏请天子退回。

  刘瑁见书,丢在地上,大骂刘表就是个软蛋。

  有过十数日,斥候探报,果然刘表屯兵宛城,迁延不出,只有自守之意,并无进取之心。

  一计失败,刘瑁越发气愤,大骂刘表乃是个老狐狸。

  然至今未见曹操、刘璋上书请罪,心中气恼,便想请天子下诏,斥责二人。

  便在此时,曹操派出的使者到来,言说路上遇到豫州刘辟黄巾贼寇,道路被阻,故而来迟,请天子恕罪。

  刘瑁代天子斥责曹操特使,之后令其馆驿暂歇。

  刘瑁知曹操是个奸雄,早晚不想令其好过,一时未得其计,正自踌蹴。

  戏忠前来。

  刘瑁道:“志才,前翻汝二虎竞食之计,未见成效。那刘景升老狐狸不上当,如今曹孟德杀了刘辟,占据豫州,实力大增,使我坐立不安,如之奈何?”

  戏忠沉吟片刻,言道:“主公勿忧,已有妙计。今翻曹孟德派特使前来,为其不能奉旨朝觐天子请罪,且又得悉其杀死黄巾贼刘辟。公子可令天子下诏,表彰其除贼之功,恭谨之意,然后将南阳郡之禳城敕封于他。曹孟德贪婪之人,觊觎南阳郡已久,今翻除去刘辟,早晚攻打南阳郡。如今有天子明诏,岂非正合其意?吾料曹操必然出兵,向刘景升讨要。刘景升定然不会奉诏,如此二人必有一战。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也。”

  刘瑁着即实施,向天子讨了诏令,送往曹操处。

  果然,曹操先派使者讨要禳城,刘表不予,曹操出兵攻打。

  刘表亦非无能之辈,帐下又有蒯良、蒯越等谋士,蔡瑁、聘等大将,出兵据敌,双方交兵于禳城城下。

  刘瑁看到目的达成,回过头来,发现他的弟弟刘璋,竟然不奉天子明诏,这可勾起了刚刚来到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