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饣共还唬狈矫褡逯诙啵颐腔剐枰舨爰洌盟亲韵嗖猩保庋掖蠛翰庞欣赏肌!

    “这是一招祸水东引,倒也不难,看来,难的还在后面。”司马徽捋捋胡子道。

    “正是,这第三步嘛,他们打来打去的,人口稀少,兵甲不足,这时候只需要找一个由头,比如擅自攻击我大汉属国什么的,便可正式驻军在草原,用以维护和平。二来则兴建学校,迫使所有北方异族,学习我汉家礼仪,尤其是孩子,那是重中之重。谁敢反抗,就把他们编入奴籍,是帮着我大汉修桥铺路也好,开山挖石也罢,就是要让匈奴人知道,学习我汉家礼仪,他们才能活的更好!”

    高夜见众人听的聚精会神,最后阴阴一笑道:“这最后嘛,嘿嘿,一个连文字都没有的民族,有一两代人从小学习我汉家文化,到时候,谁还会记得自己是匈奴人?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小子,”高夜看了看徐福说道,“亡族灭种不一定非要用刀的。”又看了看刚刚那个小鬼,笑道:“小子,这,才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

第十九章 客座教授

    高夜说完,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就连荀靖都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荀彧看高夜如同见了鬼,至于那些学生,无一不是震惊到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高夜又喝了一口茶,可能是因为太过寂静,高夜吞咽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响亮。还是司马徽率先开口:“明曦这计策,果然妙,老夫我活了四十年,才知道还能这样消灭匈奴。”

    “只是我这一计,耗时太长,谋划太重。非五十年不能终其事,非大才者不能成其功。”高夜摇头叹道。

    “能以五十年时间,使我大汉再无匈奴寇边之苦,再难也值得啊。”荀爽叹道,“况且不光是匈奴,乌桓、鲜卑、羌人,甚至百越,南蛮都可依法炮制,明曦此策,当真光耀万世。文若,你可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是,高太守所言具已记录在案,一字不差,叔父请看。”荀彧急忙起身道,高夜这才发现荀彧的桌案上和自己等人不同,他的桌案上是有笔墨纸砚的。

    “好,好啊。”荀爽点点头,拿过荀彧手中的竹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这才递给了一旁的荀靖。至于司马徽,则是一直在闭目思考。坐在台下的学子,则是一个个懊恼不已,自己怎么就忘了把他给记下来?

    “你这条平戎策,听起来很不错,可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又有诸多问题。”司马徽思考了许久,这才说道,“这还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策略,若想真的实施起来,还需要诸多的准备与谋划。如今我大汉刚刚经历了大乱,民生凋敝,国库不足,实在无力实施此策。”

    高夜闻听,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别说现在无力实施了,就是五十年后,恐怕也还是无力实施。在座的众人里,有谁能比自己还了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董卓一乱,十八路诸侯各自征伐,最后一直到三国鼎立。接下来的几十年,正是天下大乱的几十年,就算是有了自己的存在,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完成天下一统这样的事情。人生不过匆匆百年,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亲眼见到天下一统的局面。

    “不错,如今我大汉实在难以施行此策,这也是为何在下没有上书陛下的原因。如今我等的重中之重,乃是鼓励生产,恢复民生。唉……”高夜长叹道:“若非百姓真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张角这样的人又怎么能蛊惑起这么多的百姓和他一起造反?八州一乱,乱的是我大汉根基啊。”

    “太守大人此言差矣。”只见又一个学子起身说道,“依在下看,我大汉根基乃是世家,并非百姓。黄巾之乱,如何能动摇了我大汉根基呢?”

    高夜一看就知道那人是个世家子弟,衣着虽然算不上极其华丽,但也绝对不便宜。而且那种目中无人的气势,更是世家纨绔子弟所特有的。他这一句话说完,高夜明显看到好几个身穿布衣的学子,眉头紧皱。

    高夜摇头笑道:“世家大族乃是我大汉柱石,这一点我不否认。无论是庙堂之上,还是这阳翟县中,为官者大都是世家子弟。可要说我大汉的根基,世家还远远算不上。你可知道,我大汉有世家几何,有百姓几何?”

    “这……”

    高夜不等他答话,便开口道:“具体数字我也不知,可我知道,百姓的人数,比世家多三十倍不止。他们种田,养活着世家,养活着文武百官甚至是皇宫内院。他们做工制造各种用具为我们日常所用,有些则是做为商人,贩卖货物到各地,互通有无。你试想,若是没有这些百姓,我们吃什么,用什么?”

    “可……可如今黄巾之祸,也是出于百姓之手!”

    “嗯,不错,几乎颠覆了我大汉江山。”

    “可他依旧被我大汉世家为首的名臣勇将所平灭,大汉还是我大汉。”那学子有力的答道,仿佛只是击败高夜的绝佳武器一样。

    “哈哈哈哈,你以为黄巾平灭,只是因为朝廷应对得当,皇甫将军用兵如神,世家大族各尽其力的原因么?若是如此,你还未真正看透黄巾本质,童言稚语,我亦不想作答。”高夜失声笑道。

    “你是不想作答,还是不能作答?”

    “不可无礼!”荀靖不由得皱眉道,“我等早就有规定,不可谈论时事。”

    高夜见那人讪讪地坐下,满脸的不服气,遂起身开口道:“黄巾之败,不是败在官军征伐之上,败就败在他张角身上。一个江湖骗子,也就只有骗骗人的本事。黄巾一开始席卷八州,何等的声势,可惜,一没有战略眼光,粮草全都运到广宗、阳曲。二没有后勤保障,打下城池不知治理。三没有统一的指挥和互相的配合,各自为战,这才被我们各个击破。张角若非因为这三点不足,哼哼,我现在也没办法坐在这里和大家论道了。”

    就连荀彧也不禁点头,高夜提出的这三点,虽然很好理解,可是角度新奇,以前自己总觉得黄巾不过肘腋之祸,没什么大不了,现在听高夜一分析,才知道那时候的大汉当真是危在旦夕。

    只听高夜接着道:“如今黄巾已平,虽然不少被抓进大牢,想我颍川这里,大都被我派去屯田,筑城,也算是有一条活路。可是其他郡县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清楚,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抓到几个贼人,有的地方干脆把他们放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如今占山为王者数不胜数。要不了几年,我看啊,黄巾还要再乱一场哟。”

    高夜自然很有自信说这种话,毕竟他最清楚,过不了五年,白波、葛坡、黑山甚至青州、徐州、兖州的黄巾又要再起,都是活的只剩烂命一条的人,还会在乎是不是造反?

    眼见那人还要说话,荀靖却先开口道:“好了。明曦所言确实有理,老夫如今思来,颇有劫后余生之感呐。只是这黄巾还会复起,明曦你可不能妄言啊。”

    “这也只是我的猜测罢了,做不得数的。”高夜拱手道。

    “明曦啊,不知你觉得我颍川书院如何?”荀爽恰到好处的开口问道。

    “文化宝祗,自然不需多言。”

    “你觉得这里的弟子怎样?”

    高夜不禁一愣,这是什么鬼?怎么总觉得那里怪怪的?不过高夜还是拱手答道:“虽然有些思想略显幼稚,不过均是当事俊杰。”

    只听荀爽哈哈一笑,说道:“明曦方才所言,得英才而育之,君子之乐也。不知明曦可有意,在我这颍川书院教教书啊?”

    高夜闻言整个人都懵了,原来荀爽打的是这个算盘,难怪他今天非要把自己拉到这里来,难怪荀靖一上来就考校自己的学问,难怪还整了一场这样的辩论,难怪他们几个今天对自己是百般的客气。一下子所有的奇怪都解释的通了,就是为了把自己诳到这里来教书啊!

    荀靖一上来考校自己,是为了确定自己有足够的才华胜任老师的职位。搞了一场辩论是为了让学子们对自己这个年轻的教授心服口服。而对自己百般客气,就是为了让自己找不到一个推脱的借口!就连自己说公务繁忙都不行,因为荀爽只希望自己每个月来这里授课三天而已。搞得自己连推脱的话都说不出来。只得答应了荀爽的要求。

    更可气的荀爽还要求高夜一定要教点好东西,尤其是算学,自己看了荀彧拿回来的书,看了半天都没懂多少,高夜要是能教这些,自己会很开心的。高夜看着这个没皮没脸的老头,实在是有冲上去打一顿的冲动,只不过碍于他年纪不小,声望太大,实在是不敢动手。什么人啊这是,现在就打起了自己算学的主意!不过果然是高人啊,当真明白算学对于人生究竟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高夜苦笑的答应声中,荀爽笑的更是豪迈,不但诳来了高夜这个太守来这里讲学,而且讲的是极为精深的算学!荀彧知道,如此精深的算学,一定是高夜这一门的历代先师,殚精竭虑才研究出来的,现在好了,要便宜给我荀家了。

    不过高夜倒是没什么在乎的,这些东西自己教了自己家里的那些小鬼好多年,现在教给这些人,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荀彧也没看见有着阿拉伯数字和各种外文字符的那一本,只是随便讲讲,应该问题不大。荀爽之所以看不懂,其实就是因为汉字版的数学书,对于数字的表达实在是太过繁琐,要是他懂阿拉伯数字,想要理解那些定理、推论,估计是分分钟的事情。

    不知道这里的这些人,将来会有多少,隶属于不同的阵营。如果教了他们太过前卫的知识,到时候却和自己处于敌对阵营,这不是平白给自己增加难度么。就算是强如荀家,不也是一个投袁,一个归曹了么?这在战乱年代一点都不奇怪,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被这些世家大族体现的淋漓尽致。

    荀靖见高夜答应了来这里教书,自然也是满心欢喜。他一开始还以为荀爽和高夜已经说好了呢,后来才发现,荀爽这是把高夜给活活坑来的!还好高夜和荀家关系要好,要不然,自己就要劝荀爽多加小心了。不过现在这样的结果也很好,在自己宣布了高夜客座教授之后,高夜更是很开心的给大家当堂讲了一节课,虽然只是个概述,可就连荀靖都不得不承认,高夜果然是个当老师的好料子。他的一堂课下来,就连自己都觉得流连忘返。
………………………………

第二十章 招兵买马

    高夜的教授生涯,一下子就过去了两年。

    这两年里,颍川由于有屯田的政策,再加上老天爷很给面子,已经连续三年大丰收了。在颍川世家的帮助下,再加上那么多的劳动力,高夜的颖阴城也成功的扩建了近八倍。以原有的颖阴为中心,原来的城墙为内城城墙,又在外部修建起了更为高耸和结实的城墙。尤其在高夜手中有水泥这种筑墙神器的情况下,颖阴的外墙可谓坚固无比。而且整个城市密布的地下管网,以及各种各样神奇的公共设施,更令人称奇。高夜完全把这里当作是后世的城市来建设的。除了高耸的城墙和没有电力供应之外,其他的东西几乎都如同后世的城市一般。

    至于集市,更是繁荣。因为颍川商会的原因,这里彻底成为了大汉物资的中转站,高夜特意划出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