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元勋-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那陶谦如何不顾自己手下属官的性命,那陶谦最是好名声,如此一来,不由得他不就范。”

    高夜闻言就是一乐,这个程昱当真是个手段狠毒之人。想想也是,在历史上,曹军缺粮,就是这个程昱建议曹操用人肉做粮食的;徐庶在新野杀得曹仁大败,又是这个程昱让人把徐庶的老母亲给绑架到了许昌,逼徐庶就范。如今他想到要用散播谣言这一招来对付喜好声名的陶谦,不但狠,而且对路。

    高夜听罢便笑着说道:“如此一来,这谣言不但要说陶谦如何凉薄,说说这曹豹对陶谦如何忠心耿耿,也很有必要!”高夜这话说完,郭嘉、程昱、荀攸都是连连点头,就连曹操也是开怀大笑,直言高夜这是一定要把陶谦的名声都败光了才甘心。

    这件事在高夜的满脸无语的表情下,暂时告了一段落,曹操随即开口道:“诸位,如今我等新占了四个半郡,这官吏任命也是一件大事啊。不知诸位有何看法?”曹操说着,就把目光看向了高夜。

    高夜自然只是耸耸肩,说道:“我和主公手下的其他文臣武将也不熟,这事不要问我。反正我服从命令就是。只是主公无论把我调到哪,别忘了让我把家属带上就是。你说我这才结婚,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还总被主公你叫出来打仗。这一次大胜,你不好好赏赐我点宝贝,让我拿回去哄琰儿可不行。”

    高夜这话说的无礼,甚至有些粗鲁,荀攸和高夜虽然认识,但到底不熟,自然是一脸尴尬。就连程昱也是满面怒容,用郭嘉的话说,这个程昱最好为人师,眼见高夜如此行径,他又怎么能不怒。就连夏侯惇、李典、乐进、于禁四将,也是看了个目瞪口呆。倒是郭嘉在一旁哈哈大笑,连说高夜这是又起了贪心,准备从曹操哪里贪点宝贝回家。

    曹操也是满脸的苦笑,这个高夜,开玩笑还真是不分地方,以前的自己虽然发现高夜很贪财,但是还真不知道高夜已经贪到了这个份上。如今可是在开会啊,这也太不严肃了。因此强忍着笑意的曹操随即批评了高夜不合时宜的举动,随即又欣然表示,自己一定会给高夜好好准备点好东西的。

    随着高夜玩笑的结束,曹操也暂时对官员的任命有了一个妥善的安排。随后提到了迁移治所到颍川的话题,大家也是各抒己见,不过无论是荀攸,还是郭嘉,都对曹操的这个提议抱以支持的态度。一来颍川繁华,人所尽知,而且颍川更是城高池深,难以攻克。二来东郡就在黄河边上,和袁绍的冀州隔河相望。将来若是和袁绍大战一起,东郡则首当其冲,难以做为曹操的大本营,给予曹操坚定的支持。三来颍川做为曹操手下第一大城,做为曹操的治所所在,好像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不过这样的大事,还是要回到东郡,和荀彧、戏志才等人好好商议一下,方才妥当,毕竟论到政务,还得是荀彧最为高明。

    大家最后又讨论了一下和徐州谈判的价码,这才最终散会。好在徐州那边也没让大家等多久,不过三天,曹操就接到了小校来报,说是城外有一人自称徐州使者,前来求见主公。曹操随即带着手下众臣,在大堂之中接见了前来谈判的徐州使者。

    “在下徐州刺史帐下从事糜竺,见过曹兖州。”那人进来之后,对着主位的曹操就是一礼,此人不但容貌不俗,言谈举止更是不卑不亢,倒让曹操对他高看了一眼。至于在一旁的高夜,更是对他细加打量,这可是糜竺啊,果然是个大帅哥。陈寿评价他“雍容风议”,果然是一点也不差。他弟弟糜芳可就没有糜竺这样的气质了,糜芳所展现的,更多的是武将的悍勇之气,完全没有他哥哥这样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场。

    不过也是,若非是有着这样的容貌,他又怎么会有一个倾国倾城的妹妹呢?说到他的妹妹,那还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女人啊……

    “咳,明曦。”高夜被曹操的咳嗽声猛地惊醒,这才发现周围的人全都在看着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刚才走神了之后,有没有说出来,或者是干出什么丢人的事情。眼见糜竺正在朝着自己施礼,自己急忙还礼,连声抱歉。

    只是一旁的曹操笑道:“明曦你这是在想什么呢,子仲先生向你问礼,你都毫不知情?”

    高夜也是尴尬一笑,这才说道:“我和子仲先生的弟弟糜子方相识日久,对于徐州糜家自然知之甚详。如今眼见子仲先生被派来此处,想来陶谦对你也不怎么样嘛。好事总没你的,一到这种危险的时候,才能想起你来。如此,让我怎能不替子仲先生和糜家担心呢。”
………………………………

第三十五章 徐州糜竺

    糜竺闻言,自然也是尴尬一笑。自己在徐州的处境,自己最清楚,就因为自己家是商贾出身,如今虽然也算是钟鸣鼎食的大户,可是在徐州官场之上并不受人待见。陶谦之所以征辟自己为从事,主要还是看上了自家的钱粮。说起来自己也算是饱读诗书,可是一个商人的身份,就使得赵家、徐家这样诗礼传家的家族看自己不起。自己想要搏名声,还得靠市井传言,这如何能让自己不觉得悲哀?

    高夜所言,又何尝不是自己所想?这一次陈登给陶谦出谋划策,何尝不是只有自家最亏?那陈登轻轻松松,就拿到了三郡的屯田大权,除了广陵由赵昱负责,琅琊由陶商负责之外,彭城、下邳和自己所在的东海,一应农务皆由陈登负责,陈家的权势一下子就压过了其他三大世家。至于广陵的赵昱,他本来就不是很愿意跟着陶谦干,陶谦因为他的名声,这才屡次征辟,他才不情不愿的当了这个广陵太守。因此对他来说,能不能拿到徐州大权并不重要,只要他家族的利益得以保证,也就足够。可是自己不一样啊,自己自从跟着陶谦开始,就对陶谦忠心耿耿,一应事物更是做的兢兢业业。糜芳每年行商,都有两成的利润分给陶谦,可即便如此,陶谦依旧从未正视过糜家一眼。

    就说这一次,陈登让糜芳和陶应一起管理军队训练事宜,看似是给糜家分了不少的利益,可实际上呢?糜芳和陶应在一起,又如何相争?因此军权更多的是分给了陶谦罢了。况且往日里徐州兵马一向是有曹豹父子控制,如今自己把曹豹父子赎回去,曹豹定然不会甘心军权被夺这件事。他在徐州军中威望深重,陶应是陶谦的公子,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和他对着干。可是糜芳呢?在曹豹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被曹豹灰溜溜的赶回家中而已。

    这样一来,自己的糜家不但没有捞到任何实际的利益,就连自家在东海的屯田利益,也被陈登抢走。而自己如今更是身处险地,还要帮陶谦尽力谈判,自己也知道陶谦的底线,若是谈不拢,必然获罪于陶谦。即便是谈得拢又能怎样,自己的功劳再大,陶谦还能赏赐自己不成?

    不过话是如此,该干的活还得干不是?尤其是如今大家见礼完毕,曹操便问起了自己的来意。也是,虽然曹操也想谈判,但如今自己亲自前来,主动权自然在人家的手上。虽然自己也建议陶谦,等着曹操主动谈判,可以占据主动,可惜陶谦并没有同意自己的想法。他满心想的,都是如何能退了曹操这一路威胁而已。

    “启禀曹公,我家刺史大人,特让我来问问曹公,因何不宣而战?不但抓了我徐州的官员,更是占了我徐州治下的小沛。”

    “放肆!”糜竺的话刚刚说完,一旁的夏侯惇便大怒道。这个糜竺当真好胆量,居然敢如此当面指责自家主公。更何况他这话说的也忒无理,好像不宣而战的是他徐州才是吧。

    夏侯惇的话音刚刚落,一旁的郭嘉却开口道:“子仲先生此言可就有点无理取闹了吧。若非你徐州兵马入侵我泰山郡,我等今日又如何能在此处呢?”郭嘉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配合着这样一句话出口,活脱脱一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无赖模样,偏偏糜竺对这话又不好还嘴,毕竟这是事实,若不是曹豹进军鲁国、泰山,又怎么会让曹操军有机可乘呢?

    “鲁国、泰山二郡,盗匪横行,民不聊生。这泰山本是兖州治下,可是兖州兵马却对泰山郡的盗匪不闻不问,故此我家刺史才决意出兵,还这二郡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又何来入侵之说?”糜竺这句话说的可就厉害了,自家的大军进入泰山,不是入侵,而是因为你兖州军无能,不能剿灭盗匪而已。如今我徐州军帮你剿灭了盗匪,你却恩将仇报,打入了小沛,如此行径如何能使天下人信服?

    不过郭嘉却不会被这样的诡辩难住,若论诡辩,郭嘉才是鼻祖。“子仲先生何故强词夺理?曹洪将军兵进泰山之时,也未见你徐州军马自行离去啊。这不是据为己有,又是什么?况且你徐州军和黑山张燕勾结,图谋兖州之地,你以为天下人都不知道么?”郭嘉说着,语气又凌厉了一些,“陶恭祖身为徐州刺史,不思尽忠报国,反而和盗贼勾结,祸乱地方,如此行径,他不怕自己晚节不保么!”郭嘉说完,更是哈哈大笑,仿佛看到了什么极其好笑的事情。至于糜竺,此时已经眯缝起了自己的眼睛,他已经发现,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果然一副好口才。一旁的高夜依旧在莫名其妙的打量着自己,不知道在图谋些什么。至于曹操,则是在主位之上,一脸玩味的看着自己。

    只是郭嘉搬出了陶谦和黑山军勾结的话题,这就由不得自己不小心。虽然黑山军勾结的是袁术和公孙瓒,可是自己做为袁术的盟友,被人家说成是勾结黑山贼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陶谦这个人最好名声和面子,如果这件事传了出去,只怕陶谦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因此糜竺只是苦笑一声道:“我徐州何时和黑山贼相互勾结?如此无凭无据之事,天下人又岂会相信?”

    糜竺话音刚落,只听一旁一直打量着自己的高夜忽然开口道:“我曾听闻,昔年子仲你从洛阳回东海,离家数十里时,路遇美妇请求搭车。同行二十里,目不斜视,那妇人因敬佩子仲的德行,故而告诉你她乃是奉天帝之命,去烧你家的。因为有感于子仲的德行,故而据实相告,让你速归家中,移出财货,你糜家虽熔于祝融,可是财货却毫无损失,不知可有此事啊?”

    糜竺闻言就是一愣,此事不正是当年自己为了扬名声,故意编出来的故事么?当初自己因为身份的原因,不为士人所重,故而自己烧了自己的家,自编自演了这一场大戏,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我糜竺的德行之高,就连天帝的使者都敬佩不已。自己能被陶谦征辟为从事,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只是此事已经发生多年,而且也只是在东海、下邳等地多有流传,没想到高夜居然也知道。刚要开口,只听高夜幽幽的说道:“如此无凭无据之事,徐州百姓都信了。陶恭祖和黑山军联手攻打兖州,这是天下人都看到的,天下人又为何会不信呢?”

    说实话,这个故事就连曹操等人也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多少还是有着封建迷信的思想。虽然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从这个时代的人们对誓言的重视程度来看,很明显这句话并没有真真正正的成为人们的信条。也是,即便在后世,也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无法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