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小田园-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松软的肉松,呈金黄色,蓬蓬的,软软的,糯糯的。用舌头一舔,甜咸适中,又香又鲜,瘦肉纤维长长的,特别有嚼头。
  “真好吃!”
  黎元元高兴地眯着眼睛,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这种美味。
  嚼了好一会儿,都舍不得咽下去。
  这个牌子的猪肉松,后世也是这种味道。几十年了,制作工艺一点都没改变,传统老字号的东西就是好吃啊。
  “元元,来,再给你倒一点!”姚龙港小声说道,嘴角上还沾着一点肉松渣渣。
  俩人勾着脑袋,鬼鬼祟祟地躲在桌子下面吃东西,这种感觉还真是令人兴奋。
  相比起去年,今年在生活方面的确好了一点。
  从小龙港带来的小零食里就可见一斑。
  水果糖、牛奶糖明显增多了,还出了一种条纹玻璃纸包装的长棒棒糖,还有一种龙虾糖,一咬一口芝麻,酥酥的,特别好吃。
  小龙港的外婆家里,就是厉害。
  时不时地就要寄东西过来,这家底该有多厚?即便是在那么艰苦的年月里,好吃的小零食依然源源不断。
  相比起来,王妈妈在沪上的家就很淡薄,与这边几乎没什么来往。王妈妈也很少写信,只在逢年过节时,才象征性地写信问候一下。
  黎元元听伟民哥哥提起过,外公家里是住花园洋房的。
  可他们这边,却从未感受过花园洋房所带来的优越性。在最困难的时候,那边甚至连一块糖果都没寄过,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对王妈妈与家里的关系,她早有猜测。
  如果写下来,恐怕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第69章 美食风
  *
  猪肉松的美味; 让人留恋不已。
  吃了一点,就想吃得更多。
  黎元元忍着口水,从作业本上撕下来一片纸; 包了一点点肉松; 隔着过道传给了田伟波和邓虹。四人组一向有福同享,即便再舍不得,也得让他俩也尝尝。
  四个人鬼鬼祟祟地做着小动作; 一个二个兴奋得也不觉得教室里冷了。甚至整整一个上午; 都沉浸在肉松所带来的快乐之中。
  中午放学后,一回到家里; 小伟波顾不上去放下书包,就跑到田爸爸跟前; 仰着小脸问道:“爸爸,你吃过肉松吗?”
  “肉松?”
  田根宝有些奇怪; 小孩子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了?不过,这个肉松当然吃过了; 那还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一回他去亲戚家,正赶上人家吃好东西,就跟着尝了尝; 觉得特别好吃。
  回家后; 给妈妈一说; 妈妈就跑到商店里看了看,说是要凭副食票才能购买,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倒是慧珍家里有这个东西。
  上次回沪探亲; 顺道去慧珍家里看看。那天在客厅里,茶几上放着一大罐,老丈人说让他们带上,在路上吃。
  可丈母娘不知是忘了,还是怎么的,临走前根本就没提这茬,只拿了一包水果糖塞给慧珍,说给几个孩子吃,那罐肉松却不见了。
  当时,慧珍一脸平静,一句话也没说。
  一出弄堂,就走到垃圾桶跟前,差点把那包糖果给扔了,幸好被他给拦住了。
  再生气,也不能拿吃的赌气。
  那个肉松是很精贵,舍不得给他们也情有可原。
  孩子的一句话,让田根宝又想起了那段往事。他看着小伟波,放缓了语气,说道:“爸爸以前吃过肉松,味道可好了……”
  “喔……爸爸,我今天也吃到肉松了,元元妹妹也吃了……”说着,把他在班里吃到肉松的事情,向田爸爸拽了拽。
  “哦……”田根宝一听,心说,这个杨淑芬家里的条件还真是好啊!这个猪肉松即便不用副食票了,价格也不会便宜了。
  这市场经济刚一活跃,她家就吃到嘴巴里了?
  还真够先进的。
  想到此,田根宝也咬了咬牙,打算和慧珍商量一下,也买两罐尝尝。
  王慧珍下班回来后,听老田一说,就爽快地答应了。
  家里的经济是紧张,可该吃的时候还是得吃。她让老田给伟波的奶奶寄一点钱,拜托她帮着买两罐,给邮寄过来。
  几个孩子一听,也高兴坏了。
  家里马上就有肉松吃了。
  *
  在连队里,杨淑芬家一向是沪上知青家庭的风向标。
  肉松刚一出现,姚爸爸就像个小喇叭似的宣传了一遍。“你们快去买,现在这个东西不要副食票了,味道好得很……”
  沪上猪肉松,很快就成为连队里津津乐道的美食。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这种零食垂涎欲滴。先不说肉松的味道本来就很鲜美,光是“猪肉”二字就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更何况,这种肉松可以直接沾着吃,也可以夹在馒头里吃,还可以撒在白米饭上,拌一拌吃。总之,吃起来很方便,也很可口。
  有条件的沪上知青,就开始给家里写信诉苦。
  在信里,把自己在边疆的生活描述得一塌糊涂,说“有多长多长时间没闻过肉味了,人都瘦得不成样子了”,反正是怎么夸张怎么来,以此博得家人的同情。
  而当年来支边的,大多是顶了支边名额,为家里做过贡献的。父母见孩子在外面吃苦受累的,心里一酸,就想在物质上好好补偿一下。
  于是,经济能力强一点的,就大包大包地买来一堆吃的东西,打包邮寄过来。经济能力弱一点的,就发动留在城里的孩子们凑份子,怎么也要买几罐肉松给寄过去,好让外面的孩子吃点肉。
  这种风气一旦出现,就刹不住了。
  因为人都是喜欢攀比的,看到人家有了而自己没有,心理上就会感到不平衡。一时间,沪上知青家里,都吃起了猪肉松。
  老职工们也很羡慕。
  这大城市里就是好啊,经济形势刚一好转,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就一下子冒了出来。
  猪肉松,以前连听都没听说过,任谁也想不到会把猪肉加工成这种干渣渣的肉松吧?平日里猪肉多稀罕啊,怎么就这么浪费呢?
  叹息了一阵之后,就找到关系近的知青,掏出钱来,拜托他们帮个忙,也给捎一两罐回来。虽然这个价格实在是不便宜,可咬咬牙还是想买来尝尝。
  知青们对这种拜托,自然是有求必应。
  一是的确想帮忙,二是有一种虚荣心在作怪。
  作为沪上知青,在引领着风向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家乡而感到骄傲。看看,现在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向沪上看齐?
  什么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沪上的牌子都是顶呱呱的,在全国各地都叫得响亮。现在就连小食品都名列前茅了。
  而接下来的日子,沪上知青们好像一下子就开了窍。
  于是,往家里写信诉苦就成了必修课。
  因为他们发现,城市里与农场之间的差距突然变大了。
  以前还不觉得,以为有高工资拿,比城市里挣钱多,吃得饱穿得暖,条件还不错。可现在看来,城市里的生活上水平一下子提上去了,而农场里却变化不大。
  知青们聚会时,相互一交流,这种落差感就更强烈了。
  于是,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
  在头脑中,更是幻化出了一副美美的家乡生活景象。
  甚至把城市里狭窄的生活空间,拥挤不堪的街道,挤电车,睡小阁楼,十几家挤在一间小厨房里做饭,街坊邻居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全部抛在了脑后。
  嘴巴里和心里只念叨着家乡好,恨不得立马就轮到探亲假,好带着一家老小奔回去,呼吸一下家乡的新鲜空气。
  信件往来频繁,知青们与家乡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连队里,紧随着猪肉松之后,又开始流行起了吃罐头。什么午餐肉罐头、带鱼罐头、水果罐头等等,只要是大城市里有的,知青家里都会出现。
  一到聚会时,还会拿出来分享一下,顺便也显摆一下。
  这与老职工家里,吃什么都遮着掩着不同,爱炫耀似乎是知青们的通病。于是,连队里也跟着这股风向,吃吃喝喝起来。
  这个冬天也就变得格外热闹。
  似乎整个连队的人,都在琢磨着怎么吃?
  看看,就连李连长都坐不住了。趁着星期天,约了几个老战友,开着一辆吉普车去了野外,准备打一些猎物回来,换换口味。
  早晨出去,到了下午才满载而归。
  吉普车进了连队,刚一停下来,就被围观了。
  只见车后面绑着一只黄羊,肥肥的,瘸着一条腿,还咩咩地叫着,惹得整个连队的小孩子都跑过来看热闹。
  *
  这天,黎元元正在小屋里,埋首创作。
  就听到伟民哥哥在外面兴奋地喊着:“元元,快去看看,李连长打了一只黄羊!”
  黎元元从没见过黄羊,听说这种动物在后世已频临灭绝,自然要过去看看。于是,也跟着伟民哥哥他们去连长家门外参观。
  到了那里,只见一只黄羊,被拴在一棵沙枣树下,半卧在地上,蜷缩着身体,不停地发抖,看着有些可怜。
  它背上的皮毛呈浅黄色,腹部的毛却呈白色,看着有八十多公斤,头圆钝钝的,头顶上长着两只弯弯的黑角,耳朵长长的,尖尖的,毛茸茸的。它四肢细长,蹄子坚硬,一看就善于跳跃,也善于奔跑。
  这么一只萌物,就这么被逮住了?黎元元一阵心疼。
  而周围的孩子更关注的,却是这么大一只黄羊,吃肉的话,够吃好长时间的吧?一下子吃不完,是不是可以腌制出来?或者做成肉干?
  这个年代,全国上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更何况是边疆这种空旷地带?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打狼打猎是常有的事情。
  回到家里,围着火炉听田爸爸讲古时,就着打猎的话题听到一个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是关于车队在戈壁滩上遭遇狼群的事。
  那是一个秋天,一个运输车队在连夜赶路。
  穿过戈壁滩时,有一辆汽车抛锚了,车队不得不停了下来。就在这时,一直尾随在一旁的狼群也悄悄围了上来。
  黑暗中,到处都是绿莹莹的眼睛,发出幽幽的光。车队队长,当机立断,下令点火驱赶狼群。
  狼群怕火,这个是基本常识。
  可这群狼却十分狡猾。
  它们远远地围着,就是不肯走,想和车队干耗着,耗到火光熄灭为止。队长一看情况不对,只好下令迅速撤离。
  于是,车队丢下那辆汽车,飞快地逃跑了。
  第二天,车队队长带着一支打猎队,回到昨晚汽车抛锚的地方。
  远远望去,那辆汽车还在路上,孤零零的,趔趄着。
  他心知不对。
  等走近一瞧,更是吃了一惊。
  只见那辆汽车的四个车轮都被咬坏了,橡胶轮胎都被啃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钢圈车轴。汽车驾驶里的挡风玻璃被打碎了,里面座椅、线路被咬得一塌糊涂。
  而车厢里装载的物资,更是损失殆尽。
  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拉走了。剩下的那些不能吃的,都被损坏了。
  这辆汽车也基本上报废了一半。
  打猎队的告诉队长,昨晚幸亏跑得快。
  如果再迟疑片刻,等狼群召唤来了援兵,可就来不及了,搞不好会车毁人亡,全军覆没。听得队长两腿颤颤,直打哆嗦。
  打猎队空手而返。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车队敢夜间穿过那段戈壁滩了。
  当晚,黎元元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