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元元听王妈妈说,如果运气好,还能在苜蓿地里挖到鲜蘑菇。这种蘑菇,又白又嫩,肥肥的,一窝一窝,长在苜蓿丛中。
采摘下来,又是一道美味,用来烧汤可鲜美了。
可要想采到鲜蘑菇,就必须趁着露水提早下地。否则一到中午,温度一高,蘑菇就会变黑变老,也就没法吃了。
*
沿着干道,爬上大堤。
一眼望去,满目葱绿。
一片一片的苜蓿地,就像一张鲜嫩的绿毯铺在大地上,带给人无尽的遐想。黎元元远远地望着,恨不得立刻就冲过去,在上面打两个滚。
“伟民啊,你们几个一会儿下地,掐苜蓿尖尖的时候,都注意看一下脚底下,没准能挖到鲜蘑菇呢!”
“嗯,我们晓得了!”
几个小孩,都把小书包挪到胸前,敞着口,这样掐到的苜蓿尖尖,就可以直接放进去,也省得被太阳晒疲沓了。
跟着王妈妈,几个孩子嗷嗷叫着冲下大坡,沿着西边的那条小路,进了苜蓿地里。这时候,地里已经有人了,也是来掐苜蓿的。
“我们往那边走走,这一片都被人家掐过了,也没有蘑菇了……”王慧珍压低了嗓门说道。于是,几个孩子跟着妈妈往南边又走了走。
一下地,掐苜蓿大赛就开始了。
几个小孩子,比着看谁掐得多,掐得快。
不一会儿,每个人都掐了小半书包。
黎元元就是好运气。
在一丛苜蓿下面,发现了一窝鲜蘑菇。白白的,嫩嫩的,胖胖的,才拱出来几个小头头,圆乎乎的,看着非常鲜嫩可口。
“妈妈,这边有蘑菇嗳!”黎元元挥着小手,大声喊道。
“哎呦,我们家的小元元,就是厉害啊!”
王慧珍走过来,蹲下身子,用小铲子把蘑菇周围的土壤拨拉开,一窝白蘑菇就给挖了出来。
几个小哥哥在一旁围观着,直流口水。
没有毒的鲜蘑菇,可以直接咬着吃。
又鲜又嫩,还带着一点弹性,闻着是一股清爽的味道。
正在这时,地头传来了一阵喊声:“元元……伟民……你们在哪里?”黎元元顺着声音,往那边一看,原来是邓萧哥哥来了。
他穿着一身蓝外套,推着自行车,站在田埂上,正往这边瞅着。于是,就挥着小手,大声地应道:“萧哥哥,我们在这边呢!”
邓萧听到声音,就把自行车锁好放倒,歪在了田埂上。
就下了地,朝元元这边跑了过来。
今天元元过生日,他一大早就赶了过来。结果,听田爸爸说,元元他们下地掐苜蓿去了,于是也想过来看看。
这条路很好找,顺着干道一直往南就到了。
再说,他骑着自行车,速度也很快,跑一趟很方便。
现在,可以和小元元他们一起掐苜蓿,还可以采采鲜蘑菇。
春天,可是最温暖的季节啊。
来田野里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别提有多畅快了。
*
有邓萧哥哥带着,几只书包很快就装满了。
这种鲜苜蓿水分大,一放就蔫了。再说,苜蓿菜主要是尝个鲜,吃多了反而会觉得寡淡,也容易胀肚子,所以要适可而止。
王慧珍看看差不多了,就准备回家。
可几个孩子却想再找找鲜蘑菇,于是就弯着腰,在苜蓿丛里来回找着。不知是邓萧的眼力好,还是鼻子灵敏,光他自己就找到了三大窝。
这么一来,今天的收获可是大大的。
王慧珍掂着的柳条筐里,一共装了七八窝鲜蘑菇。这一下,可以好好地烧一锅鲜蘑汤了,剩下的还可以用水焯一下,做个凉拌菜。
“伟民,你们几个都上来吧?爸爸还在家里等着包馄饨呢!”王慧珍站在地头,大声喊道。
“好的,妈妈,我们这就出来了!”田伟民带着两个弟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苜蓿地。
今天他只找到了一窝鲜蘑菇。
而小伟波才搞笑呢,找到了一窝狗尿苔,还大声嚷嚷着:“快来看啊,我找到了一窝小蘑菇啊!”
结果,妈妈走过去一看,给他们几个说道:“这种灰色的,和那种黄褐色带斑点的小蘑菇是狗尿苔,有剧毒,可不能吃啊,也不能喂鸡喂鸭!”
黎元元一直和邓萧哥哥在一起。
这种掐苜蓿尖尖,采蘑菇的感觉可真好啊。
*
走到田间的小路上。
王慧珍笑着说道:“邓萧,要不你先骑自行车回去?我们几个在后面走着……”
“不了,王阿姨,我和你们一路吧?把那个柳条筐子也挂在后边,我推着走……”邓萧觉得自己骑车先溜了,不大好,就和元元他们一起走路。
这样也能吹吹风,活动一下。
一行六人,排成一队,浩浩荡荡的,往家走去。
这时,太阳已经高高地升起来了,气温也跟着上来了。一路上,挎着筐子来掐苜蓿的大人和孩子也多了起来。
邓萧见小元元累了,就让她坐在后座上,用车推着她。
春天的风,呼呼地吹着。
却令人感到一片温暖。
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一个温暖的季节又开始了。
想着田爸爸还在家里等着包馄饨,一行人不禁加快了脚步。
第51章 素馄饨
*
王慧珍带着孩子们到了家。
先进棚子; 把一筐苜蓿放在地上,叫几个孩子也把小书包里的苜蓿尖尖倒在空篮子里。然后,从墙上摘下布掸子; 让孩子们都站在门口; 掸掸土。
“来来来,都排好队喔,妈妈给你们把身上的土都掸一掸; 再进屋……小伟波; 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
黎元元第一个掸干净了; 就拉开风门,蹦蹦跳跳地跑进屋里; 甜甜地喊着:“爸爸,我们回来了!”
田根宝正系着围裙; 在案板前忙碌着。
见大部队回来了,就笑着应道:“哎哟; 你们可回来了,爸爸正等着苜蓿尖尖呢……邓萧,你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中午尝尝田叔叔的手艺!”
“好咧!”邓萧答应了一声。今天过来; 本打算放下礼物就回去的; 可看到田叔叔做好吃的,就走不动了。
“伟民,你再劳动一下; 去棚子里洗一盆苜蓿,要多淘几遍喔,不然会有一股子土腥味,爸爸来剁馅子……”
“爸爸,我晓得了!”田伟民答应一声,又乐滋滋说道:“爸爸,你快去棚子里看看,今天还采了好多蘑菇呢!”
“哦?蘑菇啊?那太好了!可以调一盘吃吃!”田根宝一听,打算往馅子里再放一点蘑菇,提提鲜味。
邓萧和伟军,也跟着伟民一起进了棚子,帮忙去了。
王慧珍坐在凳子上,想休息一下。
黎元元赶紧给王妈妈倒了一杯白开水,双手捧着,端了上来。
“妈妈,快喝水!”她甜甜地说道。
“哦呦,小元元就是有眼色,一看妈妈口渴了,就知道端水过来……”王慧珍十分开心。
小元元才六岁,比人家十几的孩子还要懂事。不但从来不闹人,还知道体贴大人,真是妈妈的小棉袄啊。
田根宝一见,也开玩笑地说道:“元元啊,不能光给你妈妈端水啊,爸爸也口渴了!”
“哦,那我给爸爸也倒一杯!”黎元元蹬蹬蹬地跑到茶几前面,端起茶壶,又倒了半杯水。双手端着,送到了田爸爸手里。
田根宝喝着元元倒的白开水,笑得呵呵的。小伟波坐在边上,也跟着笑了起来。以后,他也要像元元妹妹那样给爸爸妈妈倒水喝。
*
三个男孩子把苜蓿淘好了,就端进了屋里。
“爸爸,看看这盆苜蓿,淘得可干净了!”田伟民表功似的说道。
“哦,那伟民也辛苦了,你和邓萧、伟军坐在旁边等着,爸爸给你们包馄饨吃!”
邓萧和元元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田爸爸调馅子,也想跟着学一学。
田根宝站在案板前,把淘好的苜蓿放在篦子上面,控了控水,就搁在菜板上,剁得碎碎的,然后撮到盆子里,用手团起一团,使劲挤出苜蓿里的绿色草汁。
“爸爸,为什么要把草汁挤出来啊?”黎元元心说,这样不是浪费了吗?
“苜蓿里面水分大,这样就能出一出水,去掉草腥味……”田根宝笑着说道。这还是跟着老职工们学的,这样才调出来的馅子才好吃。
苜蓿去了水分之后,田根宝端着盆,进了棚子。这时候,王慧珍已经把锅灶里的火生了起来。
黎元元和邓萧也跟着进来学习。
只见田爸爸站在灶前,坐上铁锅,往里面放了两勺菜籽油。烧热后,把苜蓿倒进锅里,迅速翻炒了一下,就起了锅。
接着,把焯过水的豆腐,切成小小的碎块,放在锅里用油和盐煸炒了一下,就盛出来,搁在盘子里备用。
然后,又打了三个鸡蛋,炒了一下。
起锅后,用铲子把炒鸡蛋切得碎碎的,也搁在盘子里。又拿了两个洗干净的鲜蘑菇,切碎后,也撮到了盘子里备用。
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拌馅子了。
田根宝把备好的豆腐、鸡蛋、蘑菇倒进盆子里,和苜蓿混在了一起。又往里面加了一点熟油,盐、虾粉等调味,搅拌均匀后,馅子才算拌好了。
他端着盆子,回到屋里,搁在案板上。
“馅子调好了,馄饨皮子也擀好了,现在可以开始包了!”田爸爸一发话,几个小将也闲不住了,都跑到水盆边上洗了洗手,准备包馄饨。
案板上,摆着一摞一摞的馄饨皮,还有满满的一大盆馄饨馅。田根宝带着几个孩子打圈围着,开始包馄饨。
就连小伟波都跑过来,凑起了热闹。
这是邓萧第二次包馄饨,感觉还是很新鲜。手里托着一张馄饨皮子,挖一勺馅子,一卷一捏,就成了一个白胖胖的小元宝。
这个过程既简单,又神奇。
再看看元元包的小馄饨,也是像模像样的。
人多力量大。
不一会儿,两只锅拍上就摆满了馄饨,剩下的就搁在了案板上。
“老田,水开了,可以下馄饨了!”
王慧珍在棚子里烧火。
大锅里的水已经开了,今天的主食就是馄饨,一个人可以连汤带水地吃上两三碗。小元元过生日,把馄饨皮子切一切,给她再下几根面条,意思一下。
另外,还备了一盘凉拌蘑菇,一碟小咸菜,就就嘴。
*
热气腾腾的馄饨出锅了。
一共六只大碗,用虾粉和咸菜调味,先盛上半碗,这样每个人都能吃一点。当然,王慧珍自己还没吃,她在忙着烧火,准备下第二锅。
馄饨爽口,汤鲜味美,还有一盘凉拌蘑菇和一碟咸菜就嘴。
一家人围着桌子,捧着大碗,埋头大吃。
一时间,谁都顾不上说话了。
黎元元吃得满头冒汗,真好吃啊!
从没想到,素馄饨也这么鲜美?
这个味道可真是绝了,好吃的差点把舌头都给咬住了。
而邓萧,对田叔叔的手艺更是佩服得不行。
他想,自己也有这种本事就好了。
今天跑过来,又学会了一招。
一连下了几大锅。
每个人都吃的撑得不行。
最后,还剩了半锅拍。王慧珍就把剩下的也给煮了出来,搁在两只大盘子里晾着。等到晚饭时,可以用油煎一煎吃。
*
吃完饭,才收拾好桌子。
就有人上门了。
“元元妹妹!”门外传来了小龙港的声音。
黎元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