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小田园-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职工们来挑水时,就站在木头棚起来的栈台上,用扁担勾着水桶,连水带冰一起打入桶中,然后再挑回家。
  “爸爸,冬天打水好费事呀!”
  “是啊,白天晚上温差太大,太阳出来了能化一化冻,可到了夜里又冻住了……等进了腊月天,就连冰渣子都没了,都是把成块的冰挑回家,放在桶里慢慢化冻……”
  “哦……”
  “还有不怕冷的,手里拿着冰,直接咬着吃,脆脆的,说是免费冰棍……”田根宝呵呵笑着,说道。
  黎元元心说,冬季,光挑水这一项就很难过。可看田爸爸和王妈妈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早已经习惯了。
  夏天和秋天,是边疆最好的季节。
  到了冬天,才是考验人的时刻。也难怪知青们喜欢串门子,围着火炉热闹一下,是不是就能暂时忘记了条件的艰苦?
  没有自来水,是一大难题。
  听爷爷奶奶说,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改变了这一状况。可当时的连队人,却活得很乐观,因为心中有理想,有追求。
  他们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就像电影中的那句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他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集体里,暂时困难一点也没什么。
  因为未来,充满了希望。
  *
  天一冷,各家各户都生起了炉子。
  托儿所和学校里也是如此。
  黎元元注意到,杨阿姨和苏阿姨在照顾小孩子们的同时,一大早还要去班里生炉子。等到小朋友们进屋子时,得暖烘烘的。
  课间,还要防止小朋友们玩火,工作量顿时增加了不少。
  好在,班里有班长、副班长和小组长们,才把几个顽皮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的。
  伟民哥哥说,学校里没有暖气,每个班里都装了一只翻砂炉子。
  下午,轮到哪组同学值日,就到校园东边的柴禾堆前,撇几根干树枝子,截成一扎长,捆成一小捆,运回教室里,作为第二天早晨的引火柴。
  一二三年级,是任课老师轮流去教室里生火。四年级以上的,就由住在附近的同学们轮流值日。
  两个人一班,提早半个小时到校,上课前得把炉子生着。
  像邓萧住在营部,离学校很近,值日自然跑不了。
  好在十天才轮上一回,倒也还能过得去。
  这种锻炼,让同学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当然,也有一些家长不大放心,轮到自己孩子值日时,就特地跑过来帮忙。
  这样,教室里烧得暖暖的,自家孩子也少受一点冻。
  在南方长大的黎元元,对北方的冬天充满了好奇。
  这里昼夜温差实在是太大了。
  只要不刮大风,白天晒着太阳暖洋洋的,一点也不觉得冷。
  可一到晚上,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夜里和凌晨,温度极低,就连大人们都猫在屋里不想动弹。
  听王妈妈讲,大田里更是奇特。
  因为土壤中含有水分,一到夜里就上冻了,硬邦邦的,早晨走在上面,连土都不沾一点。可一到中午就化冻了,一踩两脚泥。
  到了晚上又变成了冻土,。
  拖拉机往地里拉肥料时,都赶早过去。大田班的职工们,去地里施肥,也都赶在上午化冻前下地,省得踩到泥巴。
  黎元元发现,房前屋后那些光秃秃的沙枣树,不知不觉间,都穿上了“保暖衣”。于是好奇地问道:“妈妈,这些树干上为什么要涂一层白灰,还要缠上一圈稻草绳呀?”
  “元元,树干上涂白灰,是为了防止虫子在树干上产卵过冬,一涂上白灰就把虫子给赶跑了,还能起到杀灭虫卵的作用,这样就能保护好树木了……缠上绳子,是为了给小树保暖啊,晚上太冷了,防止小树被冻伤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
  王妈妈说,连队周围的防风林带,还有大田里的林带都穿上了“保暖衣”。否则,一个冬天下来,一半的树木都被冻死了,所以连队里的职工们赶在降温之前,就要给树木做好防护工作。
  “妈妈,大田班里是不是好忙啊?”
  “是啊,农闲时也不闲,积农家肥,施肥,护苗,一刻也闲不住……所以做农活很辛苦的,妈妈希望你们几个好好读书,以后能像邓叔叔那样坐办公室……”
  “嗯,妈妈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黎元元拍着小胸脯,保证道。
  由于气候环境恶劣,即便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机耕连队,有些农活还是需要人工来做。而农耕连队,机械化程度本来就不高,每天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这恐怕也是沪上知青,拼死拼活也要返城的原因之一吧?
  毕竟,与大城市比起来,当时边疆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
  这里既有夏秋两季的甜美和浪漫,也有冬日的寒冷和苦涩。可沪上知青返城后,却又把这里称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这种感情十分复杂。
  有爱,也有逃避。
  有依恋,也有厌倦。
  而过去的一切都随着时间流逝了,剩下的只有美好和那种不舍。
  就像她的爷爷奶奶,每当回想起来,总是记住了那些好的,而把不好的抛在了脑后。
  直到现在,他们还自豪称自己昔日是一名农垦战士,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那片土地。当然,也有老知青开玩笑说:“我们是逃兵,瞅着机会就逃回了城里……”
  可到了退休后,却总想回去看看。
  看看那片曾经深爱过的土地。
  *
  (2)跺跺脚
  冬天,外面虽然很冷,可屋子里却很暖和。
  所以也不是那么难过。
  只是,晚上想出去看一场露天电影,就没那么容易了。
  星期六,听说营部晚上要放电影,是一部老片子,名字叫《渡江侦察记》,拍摄得十分经典。(注①)
  这属于百看不厌的类型,自然不能错过。
  于是,趁着中午的空档,好多人都扛着板凳去占位置,好挤在中间。这样,晚上看电影时,外面有人挡着风,也就不那么冷了。
  田根宝一家倒是不急不慌。
  自从和邓医生那边走动起来之后,邓萧和邓原就主动承担起了占位置的“重任”。他家离电影院很近,搬着凳子就过去了,十分方便。
  只是那边的长条板凳没那么多,不够坐的,还需要他们晚上过去时,再搬一条,挤一挤就放下了。
  黎元元还从来没在冬天看过露天电影,自然很稀罕。
  再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以前在网上看过一遍重拍版,但老版还从来没看过。这一回,可以好好回顾一下了。
  这天下班后,一家人早早地吃了晚饭,就全副武装起来了。
  黎元元把小帽子、小围脖、小手套通通戴上,王妈妈又把自己的一件大棉袄给她裹在外面,一直盖着脚面。
  这样,整个人只露着小脑袋和一双小棉鞋,身上鼓鼓的,就像一个小圆球一样。
  而伟民、伟军和伟波也穿得厚厚的,浑身上下都裹在棉大衣里,只露着一双眼睛。田爸爸和王妈妈外面都穿着一件军绿色棉大衣,也裹得严严实实的。
  收拾停当后,这才扛着一条长板凳出发了。
  一路上,连队里也陆陆续续地出来了不少职工和家属,一个二个也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就像去冲锋打仗一样。
  到了营部,露天电影院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天气虽然很冷,可挡不住大家看电影的热情,场子里面提前就坐满了。
  田根宝一家从人群中挤了进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邓萧他们。今天的位置在正中间,不前也不后,看着大银幕非常舒服。
  几个人坐下后,邓医生和肖医生也带着虹虹挤进来了。
  两家人一边说着话,一边等着电影开演。
  邓萧和黎元元坐在了一起。
  看着元元穿得就像个小皮球,也不禁笑了起来。刚才元元笨得连凳子都爬上来,还是他和伟民一边一个,抽着她才勉强爬了上来。
  黎元元见几个小哥哥笑话她,就噘起了小嘴。
  竟敢笑话她?
  看看你们几个,不也是穿得厚墩墩的吗?邓萧哥哥还学着大人的样子,穿着一身军大衣,哐啷哐啷的,净会装小大人。
  电影开演前,也不知道是谁起得头,场地里响起了一阵跺脚声。
  “嗵嗵嗵嗵……”
  马上就有人热烈响应,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有一种排山倒海之势。中间还夹杂着口哨声,和欢笑声。
  场地里一片热闹,与冬日的严寒成了鲜明对比。
  在放电影时,一到放映员切换片子的空档,场地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跺脚声。这样原地活动活动,也能暖和一点,省得脚被冻麻了。
  黎元元干脆从板凳上秃噜下来,也站着跺了跺脚。等到上来时,又是邓萧哥哥和伟民哥哥一起拽着她的胳膊,把她提搂上去的。
  看了一晚上电影,跺了三四次脚,别提有多热闹了。
  场地上,坐在里面的人倒是挺暖和的,坐在外面的可就惨了。
  今天还算好,没有刮西北风,除了温度低一点,倒还能忍受。等到了腊月天,还这么坐在外面看电影的话,真是需要极大的毅力。
  听邓萧哥哥说,腊月天里也照样看露天电影。到时候,观众们都穿着毡靴,披着羊皮大衣,拿着小被子盖着腿。
  冷了,就跺跺脚。
  一场电影下来,也没觉得冷到哪里去。
  一群人聚在一起,反而觉得很热闹。
  连队职工们看电影的热情,真是可歌可泣。
  放在后世,这简直难以想象。
  大冬天里,看露天电影的乐趣,也在于此吧?
  *
  到了十一月下旬,地震还是没有来。
  据说,在别的地方已经震过了。
  那就意味着安全了?
  团场里这才放松下来,各连队的日常生活也恢复了正常。
  那些住在打谷场上的小青年,也没有理由继续逗留下去了,只好恋恋不舍地搬回了家。打谷场上,顿时沉寂了下来。
  后来,连队里才有风声传出,说睡在打谷场上也讲究个资历。
  那几个草垛下面的防空洞很大,一开始有很多人挤在里面。洞里的小头头们,抢了最舒服最暖和的位置,而年纪小的,大多睡在外围。
  大风降温后,那些靠近洞口的半大孩子,一到夜里就被冻醒了。后来实在是扛不住了,才搬回了家。
  洞里的人员一再减少,就没了最初的热闹,也没什么意思了。最后,只剩下几个光杆司令硬撑着,这才散了摊子。
  吃饭时,听田爸爸提起这事,还顺带着教育伟民他们几个,要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不要和那些大孩子混在一起,以免受人欺负。
  黎元元心说,快活的表面下也有看不到的隐秘。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着不平等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引用了电影《渡江侦察记》的电影名字
  捉虫~


第46章 
  (1)广播剧
  *
  天冷了; 一家人聚在屋里听收音机,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连队里那些买了收音机的,总喜欢把音量拧到最大; 引得邻居们也带着孩子过来; 一起蹭着听。
  坐在火炉子旁边,暖烘烘的。
  一边听着小说连续广播,电影录音剪辑什么的; 一边感受着外面的世界; 享受着闲暇时光,别提有多畅快了。
  这一阵; 田根宝家也在攒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